[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杰克在中国做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送交者: JollyRoger[★★★★周而不比★★★★] 于 2010-10-03 14:07 已读 11 次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回答: 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   由 JollyRoger 于 2010-10-03 13:50


13.杰克在中国做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3月25日,回到家,我跟陈笛说:"今天,在耶鲁管理学院,有一位叫杰克(Jack Perkowski)的先生来演讲,题目是《管理巨龙:我是怎样在中国创建亿万美元公司的?》。杰克是我的老朋友,他一句中文也不会,但是,自1993年至今,一直生活在中国,住在北京。这些年,他致力于创建'亚新科工业公司',公司去年销售收入5亿美元,他自己的财富也早超过几亿美元了,真了不起!"
  陈笛:"他不懂中文,怎么能在中国工作、生活呢?"
  "杰克的家境再普通不过了。他爷爷于1900年从波兰移民到美国的匹兹堡,做煤矿工人,父亲原来在匹兹堡的一家机械制造厂当工人,母亲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做普通接线员,父母都没上过大学。杰克在匹兹堡上的中学很一般。他喜欢橄榄球,在中学橄榄球队打得很出色。所以,他1965年高中毕业时,被耶鲁大学录取,并拿到耶鲁的橄榄球奖学金。他能进入耶鲁读书,对于他们家来说,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杰克从耶鲁毕业后,去了华尔街的一家叫'Morgan Guarantee'的公司,也就是现在的摩根大通银行,在那里工作了两年。1971年他又去哈佛商学院读MBA,学习工商管理。"
  陈笛:"他读完耶鲁后,为什么还要去哈佛商学院读书呢?"
  "在耶鲁读的是大学本科,你知道,耶鲁本科教育是注重全方位的基础教育,也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而不是教学生具体的谋生技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耶鲁毕业生,工作一两年后,再去哈佛读MBA,把耶鲁、哈佛的光都沾上。"
  陈笛:"那么,杰克读完MBA后,去了哪里?"
  "还是回到华尔街,去了一家叫'Paine Webber'的证券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现在已被并到瑞士银行了,当时是一个很出色的华尔街公司。他在那家公司的投资银行部工作,简单说,他的任务是帮助那些需要资金的企业融到资金。
  "到1990年,杰克41岁,已经有了19年华尔街投资银行经历。这个时候的杰克已经赚了很多钱,身价早已超过数百万美元,他的财富已经是他父母一辈子都无法想象的。吃住行,过任何正常人的生活,对杰克来说,已经不是问题。到这个时候,也就是人到中年了,杰克开始想:我下半辈子要做什么?显然不只是要赚钱。他想,上半辈子的工作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积累经验,但下半辈子必须做一件体验人生的事业。
  "1990年10月,杰克跟他的朋友比尔一起,启程去香港,开始他的第一次亚洲行。他们去干什么呢?去之前,他们订出一份很简单的商业计划:既然亚洲占世界人口40%,发展潜力当然最大,所以,发财机会也自然在那里。另外,他们想,美国和欧洲的平均年龄接近40岁,而亚洲的平均年龄30岁不到;不是说,一般的社会都是老年人存钱、年轻人花钱吗?如果真是这样,年轻人比例很高的亚洲社会不就有很多的消费需求,那不就有了巨大的增长空间吗?--虽然后来他们发现真实的亚洲社会不喜欢消费,而更喜欢存钱,不过他们当时真的是这么想。事后看,当时的他们是多么天真。带着这些想法和满腔热情,他们去了香港。
  "到香港之后,他们发现人们都在谈论中国大陆的机会是如何如何好,这一点让他们又很吃惊,因为他们在美国时很少听人谈到中国大陆的投资机会。这一点在今天看来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在1990年,情况的确不一样。
  
"他们起初没打算去中国大陆,但是,在香港听到这么多人谈到中国大陆的商业机会是多么多么好之后,他们忍不住坐着火车到香港跟深圳交界的地方,站在香港那边的山上,向中国大陆境内遥望了一个小时,那次遥望的确增加了他们的好奇,也让他们更想去中国大陆试试。"
  陈笛:"看来,杰克的中国经历很有戏剧性,我原以为人的生活历程更多是经过仔细思考、计划的。或许,这种没有计划的生活更有意思?"
  "1990年底,杰克回到纽约,接下来的一年又去过香港几次。最后,他感到,如果要在香港发展,就必须身在其中;假如人在美国,很难感受到并抓住机会。就这样,1992年,杰克打起家当,搬到香港。这一年他也平生第一次到了中国大陆,因为听到这么多人谈论中国的机会后,他实在坐不住了。一开始,他家在香港,但有时飞去大陆。这十几年里,他到过中国五十几个城市。
  "杰克知道,自己的强项是投资银行,有许多投资者网络和资金来源,而中国的发展又需要很多资本,这两者合在一起必定是极好的组合,只是他不知道哪些行业、哪些项目最有前景。
  "当然,杰克可以组建一个投资基金,把钱分投到许多行业的众多项目上,这样可以分散风险。可是,杰克觉得这样不是很理想,因为他认为,如果分散到太多行业,那么,不管在单个行业里的投资有多少,他照样要花同样多的时间去分析、跟踪那个行业的发展趋势,要做很多的研究投入。关注的行业多了,弄不好,到最后他可能对任何行业都不了解。于是,他决定集中在一个行业投,通过在那个行业投资许多公司,最终让自己成为那个行业的龙头控股公司。"
  陈笛:"问题是,如果集中一个行业,万一对那个行业判断错误,或者那个行业出现问题,他的基金不就难以做下去了吗?这种单一行业的投资商业模式,风险也很大。"
  "所以,行业的选择非常关键。1992年年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应邀参加《欧洲货币》在上海组织的一次会议,那也是杰克第二次前往中国大陆。那时他正在寻找一个可以去进行重点投资的中国行业,在那次会议上,德国大众汽车一位高管的报告让他很兴奋。那位德国经理说,他们非常看好中国的轿车市场,认为中国正在增长的中产阶层会带来巨大的汽车需求,德国大众的未来收入增长应该主要来自中国的国内市场。等到这位经理讲完,进入互动环节,一位听众问,'大众汽车在中国扩大生产和销售的最大挑战是什么?'那位德国经理回答说,'最大的问题是保证高质量汽车零部件的供应'。这下好了,杰克的商业灵感就有了,'我要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甚至要成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商!'
  "就这样,1993 年初,杰克选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其集中投资的领域。1993 年前 9 个月,他和团队走访了 40 座城市里的 100 多家工厂。亚新科集团于 1994 年 2 月正式成立,首期从境外融资1.5亿美元。在1994至1997年间,共建立 11 家合资公司,其中对几家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控股收购也在这一时期完成。
  "到今天,共有17家零部件生产基地,分布在中国的湖南、安徽、四川、湖北、江苏、广东、山西、北京和黑龙江,也有了55个销售网点,包括一些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网点。他们的发展战略是,先在中国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发展中国境内的市场,然后将销售网扩大到全球,成为全球化的直接行动者。"
  陈笛:"他们为什么把生产基地分散到这么多省份,这不是会增加管理成本吗?"
  "是有这个问题。但好处是,由于销售市场遍及全国,甚至也到国外,不同地方生产,不是也能就地销售、减少运输成本吗?再者,现在中国的高速公路、铁路网络很发达,异地运输不是问题,运输成本也下降了很多,这些已把中国各省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缩短。正因为这些交通运输技术及手机等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仅各省、甚至各国的工厂和销售办公室都能连在一起,成为一个公司,而且全球化也早已从一个概念变成了非常可行的现实。这些新现实,的确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商业机会,以及更加出奇的人生体验。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妈妈要你学好中文了吧?"
  
喜欢JollyRo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ollyRo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