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干货:如何看中国经济
送交者: 白垩纪[☆★声望品衔8★☆] 于 2014-07-20 15:39 已读 9580 次 4 赞  

白垩纪的个人频道

1. 经济走势分来看怎么分析中国的经济。美国的经济分析比较简单,按照教科书式的方法分析投资消费出口,每一块做一个预测就可以了。但这个办法在研究中国经济不太有效,首先是数据的问题。第一个我们看一下投资数据。中国的投资增速在历史上和GDP零相关,大家一定要有数据验证的机制。08年为例,投资增速和经济增速是背离的,08年投资实际增速一路上升,消费数据也是如此,08年好得不行。05年我入行,07年师父走了开始单干,08年那时候我不了解数据会有问题,简单研究了当时的投资和消费数据,结论是经济那肯定是会非常好,但08年要是告诉大家经济会非常好就是害了大家,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点,太惨了。这次经历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导致我对所有正式数据的真实性都产生了怀疑。

那我们怎么办呢?这里我们可以考虑下结构的问题。投资的结构分成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各自占比与美国不同。中 国的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和经济有明显的正相关,基建投资是负相关。因此我们是非常不相信基建投资的,是反向指标,只要基建投资起来,意味着经济肯定不好,是 统计上的大概率事件。我们不寄希望依赖于政府稳增长做判断,因为是反向指标。从历史上来看经济的增速和制造业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高度相关,过去十年经济 的增速基本上是跟地产投资走的。所以如果地产投资出问题,经济一定是有风险的。

再来看消费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不可靠,但限额以上零售增速是可靠的。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是统计数据,没有具体结构可以验证,但限额以上零售数据是营业额500万以上的商户的上报数据,是真实可得的,有非常详细的构成,可以通过结构来验证,其中耐用和非耐用品大约各占一半,耐用品当中汽车占比是2/3,所以中国的汽车消费是最大的一块。中国整个消费增速的走势,与汽车消费数据非常一致。

我们对支出法研究中国经济做一个总结,我们看中国的投资,最重要的是地产投资,看中国的消费,最大的一块是汽车消费。我们可以通过直接分析汽车和房地产来分析消费和投资,这样经济的研究可以通过产业的分析来进行。我们不知道投资数据是否可靠,但我们知道万科的销售和开工数据,这是定期公告而且值得信赖的;我们不知道消费数据的真假,但是上汽集团的汽车数据是每月公布的,所以从产业角度分析中国经济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验证真假。

所以GDP增速和工业增速也是一致的,因为工业增速本身源于产业。还有一些数据,比如发电量增速,PMI也很重要,可以验证经济好坏,但我们强调这两个指标是同步指标。而地产销售是领先指标,因为地产销售领先地产投资半年左右,房地产企业只有房子卖掉以后才会考虑加快拿地和开工。

2. 货币波动分析

下面我们看一下中国的货币指标。货币有两个范畴,通常说的货币(M1M2)指的是银行存款,银行的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对应着银行的资产端,是银行资金的运用,比如信贷、融资总量,这两个角度都可以验证经济的变化。

首先我们看一下资产方的信贷。过去信贷数据是比较准确的,信贷增速和经济增速高度吻合,但目前信贷不再有效了,因为融资方式发生了变化,2013年信贷占比只有50%,贷款的重要性明显下降了。

大家会更关注融资总量。包含的因素更加广阔。目前看资产方主要的指标是社会融资总量余额增速,领先于经济大约1~2个季度。盛松成盛司长昨天有个讲话,讲到融资是领先指标,领先经济大约2个季度。这是在金融层面目前我们使用的最多的一个理论指标,融资总量增速。从目前来看上半年融资大的趋势是向下的,下半年经济还是有下行压力。

然后我们看一下负债方,所谓的货币指标:M1M2M3首先是M1的增速,如果大家在资本市场呆的时间足够长的话,或者可以找一些老同事咨询一下,曾经有一句话特别有名,叫做:M1定买卖。有个兄弟靠这句话成名了。但现在M1已经逐步失效了。为什么那时M1是有效的呢?中国的M1跟美国的不一样,中国的M1只包括企业的活期存款,反映的是企业层面的流动性,因为企业一般不会存定期存款,企业的活期存款都是用来做交易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那么为什么现在M1是无效的呢?大家可以想一下,就是因为目前我们企业理财方式开始发生变化。放活期没有利息,但买余额宝就有很高的回报,因此大家就不会去放活期存款,那么M1的指标就会变小,不知道它是真还是假。目前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那么这些指标就开始失效了。

M2也是,我们可以发现M2在过去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可以用来吻合我们的工业增速。但是从08年开始,我们的M2增速与经济出现了非常大的脱节。所以现在看到上个月M214.7%其实经济也没有太大反应,M2和经济的缺口已经越来越大。所以中国可能也在走美国这条路,就是货币和经济逐渐脱节。

未来中国要做的是扩大货币指标的内涵。比较可惜的是这件事情央行10年、20年前讲这件事,但是一直没做。在这个层面上,央行其实还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的。如果央行不做,我们可以自己做,大家可以去看下我们的专题报告。所以说目前最重要的货币指标就是社会融资总量,别的指标有效性没有这个好。

3. 转型经济分析

刚才我们讲的是所谓的短周期的经济分析。但短周期判断经济的好坏对投资的帮助和意义都是非常有限。怎么去理解长周期?我们着重讲一下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理解。长周期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因为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由人来创造的。人是从各个方面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经济增长的。多少人可以干活,有多少人口负担,不同年代有消费代沟、消费习惯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一个大背景是目前中国能够干活的人变少了。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我们15~59岁的人口在明显下降。另一方面,愿意干活的人明显大幅下降了。大家都想呆家里,压力太大了,这是一个大趋势。中国的人口抚养比也是越来越高的。从这方面理解,中国的经济增速是必然下降的。

另外随着年龄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收入和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这幅图,我们来看收入变化。我们找的许多实习生,工资都没有,大家想证明自己,正处在典型的一个收入曲线上升的部分,工资会越来越高。但等到4050岁以后,你会发现很悲剧,公司会想解雇你,收入是往下的。整个人生大家都是希望把自己抛得高一点,但收入就是这样一个倒U型抛物线,一定会下来。

另外我们看下消费。左边这张图非常有意思,大家看下住房和汽车。这两种消费都是典型的倒U型曲线,这就告诉我们买房是不用买一辈子的,所谓最近讲的以房养老是很有意思的,提醒我们一个人老了以后应该琢磨着怎么把房子的钱给花掉,因为人死了以后是不需要住房子的。房子的消费是典型的年轻型消费,到了老了以后就会下降,包括汽车也是。中国法律规定,70岁以后不准开车,法律会觉得你比较危险。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你首先想的应该不是该怎么买车买房,应该是怎么样活得可以时间长一点,跟邵逸夫一样。

真正中老年人的持续需求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医疗,一个是养老。年龄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习惯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回头看中国的大背景,中国所谓的年轻人口,25~45岁的人口在2015年见顶。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从人口红利的角度出发,中国目前还是以房地产、汽车为主要产业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没有未来。放眼未来,年轻人口变少了,中老年人口变多了,需求的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我们做了一些对比,我们看这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甚至包括美国,只要25~45岁人口见顶,基本上汽车、房地产都会遭遇历史高峰,这是一个结构调整的问题,这个高峰都会来临。而中国目前可能就已经到这个点附近了。如果说我们整个年轻人口到了顶,那么地产销量就到了顶,包括汽车也是。汽车这个数或许更有意义,我们把青年人口的增速分成3个时期,分别对应着汽车增长的高速期、中速期和低速期。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在09年以前,汽车的增速都是在20%以上的,那个时候我们的青年人口是高速增长的。但现在我们的汽车增速,6月份5~6%,同比增速已经到了个位数,已经到了中速期。一旦到了所谓的低速期,那么这块就没有什么增长了,然后就进入了所谓的存量经济。

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所谓的房地产和汽车这两个行业可能已经开始要遭遇到拐点了,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做出反应。那么未来怎么办呢?

未来希望是有3个:

第一个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家电这个产业来理解,核心是创新。过 去我们讲四大件,洗衣机、冰箱等等早已饱和。大家常用的电视机,它可以不停地换新花样,比如从彩电、等离子到液晶,到现在的各种盒子,有新的功能;但洗衣 机大家都不用换。这个角度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家愿意去换手机。我自己刚换三星手机,只有一个理由——大。你会有强烈的动力去换一个大手机,因为看苹果手机看 得眼睛快瞎了。所以为什么讲特斯拉,它和智能手机是一个道理。大家最早买轿车,后来买SUV越 野车,到现在开始买新能源汽车,创新是第一条出路。创新一定是有意义的,因为创新可以告诉大家,你可以把你这个东西换掉、换成新的,就产生了新的需求。沿 着创新这个线索出发你会发现,房地产是无法创新的,因为大家不能搞一个新能源的房地产,把房子敲掉、换掉。房子太贵,房地产周期是不可能创新的,房地产就 是一个人口周期。你只能等着下一代人出来买房子,但是计划生育搞了20多年是不能逆转的,所以房地产在中国已经无法驱动了。

第二个是转向生产性服务业。这条路比较有意思,因为它也是美国和日本走过的道路。中国过去是全球的制造业工厂,大家只负责生产。后来我们变成全球最大的钢铁厂,钢铁卖不出去,一吨钢铁换一根冰棍,最近钢铁产量又创了历史新高,同期钢价创了历史新低,这都是啥事啊?

以 后怎么办呢?以后向美国学习,首先在上游研究下是否需要生产钢铁,我们有设计研究院,所以设计是值钱的,研究是值钱的。然后我们可以在上游搞咨询公司,像 麦肯锡专门负责忽悠,告诉大家该怎么做,这个是值钱的。中游我们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为什么大家现在炒计算机?我帮你把系统做出来,更加优化,这块也是值 钱的。还有人专门给你做人力资源管理。下游有人专门做物流,有人专门做广告。每一块都专业化,你会发现专业化的公司是有前途的,但问题是这个过程里面GDP无法增长,蛋糕就这么大,但可以提高利润,所以服务业是第二个出路,但也无法解决目前中国7.5%GDP经济增长问题。

第三条出路是非常艰难的一条,意味着中国全部的产业结构要重塑。什么意思呢?人口结构决定产业结构,如果你的人口比较年轻,那你一定是发展房地产、发展汽车。但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了,只有2个产业有希望——养老和医疗。养老和医疗是不一样的,养老更多是护理。未来这两个产业一定是大发展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再去思考一下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会发现目前的稳增长保就业是有问题的。这种就业是短期就业,它是靠政府短期的刺激来获得就业,而实际上它是没有未来的。我们可以想一下,美国股市创新高,欧洲也在涨,大家都在看韩剧,看都教授,用三星手机。韩国和日本区别在哪儿?有一个解释和失业有关。美国在08年有非常高的失业率,因为房地产出问题了,房地产这个行业已经不需要了,是通过泡沫催生出来的,所以后来这个产业的人全部出来了,大家通过学习后找到新的就业方向,目前美国的就业就非常好,因为大家努力找到了新的工作。而当时韩国也是一样的,98年金融危机没有办法,把这些产业全部卖掉,民营企业不会投资,员工全部下岗重新去就业。但日本是没有失业的,日本不愿意让这些企业破产,大家就在那儿耗着,30年过去了。大家说中国股市14年没涨,像日本就是30年没涨,就是看怎么做了。如果还是稳增长,那还是没有出路的。因为稳增长就是告诉这些行业,你们不用转型,我会救你们的。所以大家不用下岗,大家呆着干等就行了。98年之后为什么有了10年的辉煌,因为当时朱讲得非常有道理,下岗的纺织工人,你们都恨我,但将来你们会感谢我,因为你们重新去找有希望的工作去了。所以稳增长是稳了现在、丢了未来,这些行业面向未来是没有希望的。美国没有钢铁厂、水泥厂,因为人口结构已经改变了。

从这个角度再去思考,政府需要做的是帮助解决长期就业,而非短期就业。从上市公司来看方向已经非常明确,一定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有希望。我们 统计了上市公司的就业数据,已经连续几年了,所有的新增就业要么是传媒医药、要么是电子信息或者服务业,非常明确,所以服务业、创新行业是可以持续走很久 的,但稳增长给这些行业带不了新增就业,对解决长期的就业问题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看长期问题,你就会明白中国的股市这几年是这样一个结构,是有道理的,大家要的是一个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

4. 债务周期分析

我们用一个非常简单的模型——经济增长模型来分析。经济增长有三个动力,非常简单直观:人、钱和技术。中国的问题是我们的人变少了。人变少了政府还要搞GDP搞增速怎么办呢?技术没有,政府只能放钱。每次只要经济不好,就放融资出来咬人。

我们发现投资增速越来越高,投资比上GDP都超过了100%有人会说你经济学没学过吧,投资怎么可能超过GDP呢?其实换一个角度思考,投资是投入,GDP是产出,所以当投资超过GDP以后,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体现为很多微观企业大量资本支出但没有现金流,就是目前中西部做的事,本身中西部的人口是流出的,在里面投资但没有人、没有车,造的很多公路都是无效的。所以目前很多的中西部省份投资比上GDP都超过了100%,不能再搞了。但如果说要搞GDP,那只能这么做,只能投资。那么要投资就需要钱。可以发现过去几年融资增速非常高,现在M2增速又到了14%以上,大家吓一跳,货币增速又起来了,因为这种货币增速都是负债。中国所谓的债务问题,包括房价问题,本质就是政府还在搞GDP。你搞GDP只能靠钱,所以你的债务会越来越多,房价会越来越高。大家会发现我们的债务率一定是上升的,因为你搞得这些东西都是负债。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美国在过去100年也遭遇2次类似的问题——货币增速与经济增速的脱节。脱节以后要么是70年代产生通胀,要么就是在过去的10年房价的上涨。货币超发了一定会出事,要么是物价涨,要么是房价涨,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美国过去1020~45岁人口没有增长,但政府要刺激房地产的需求,措施有两方面。第一通过低利率刺激需求,第二是影子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把钱印出来。这两招在中国过去10年搞得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影子银行每年的增速是60%,银行都在做,可以逃避各种监管。另一方面我们的利率是管制的,利率远低于GDP增速,房贷利率还打折。

但现在这两方面都变了,影子银行全面监管;利率市场化后房贷利率还在高位,6月份房贷利率还在上涨。所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很难解决,以前是钱放在银行零利率,大家就买房子。现在房贷与银行理财比,银行理财收益率是56%,大家买房很难下手。一直到7月 份地产销量都没有好转,所以我们对经济非常谨慎。虽然近期我们的预测错了,但是我们还是很谨慎。地产的问题很难解决,以前利率很低,大家都去买房。但利率 市场化后比较基准发生了变化。另外房地产不仅是影响行业本身,对上中下游,包括对消费都会产生影响。今年消费也是下了一个台阶。

现在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经济的复苏可以靠出口的复苏拉动。逻辑是美欧经济好可以拉动我国经济,但这个逻辑我是非常不认同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我最近有一个事情印象很深刻,就是选了联通一个什么现金返还计划回馈老客户,当时一激动就选了,人家每个月给你送钱不要白不要。但是后来我选4G便宜套餐发现选不上,打电话过去跟我说因为选了这个所谓的现金计划,所以不能选4G套餐,而且那个现金返还计划还不能退,太坑爹了!所以再次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天上只会下雨,是不会掉馅饼的!

所以欧美经济复苏也不一定会对我国经济有拉动。美国人没有义务拉动。最近3年数据表明,连续3年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都没有增长,这是很大的一个背景。欧美的PMI创新高是源于再制造,而我国的出口是平的,世界是圆的,中国是平的,不能够指望别人来救你。

出口是平的,基建是短期的,还得靠房地产。如果房地产不行,经济还是得下行,我们对下半年经济还是谨慎的,稳增长的时间已经越来越早,效果越来越短。历史上任何一次房价的下跌,经济GDP下跌起码1个点以上,08年不用讲,11年四季度还是9%,到了122季度只有7.5%。目前做的是逆天的事,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冲房价下跌,所以我们对经济比较谨慎。

5. 大类资产配置

如何做配置?经济判断有对有错,核心在于能不能赚钱。

首先,在经济下滑时,政府定向宽松,政府给小微企业、基建贷款定向放贷。另外通过财政刺激,中央财政赤字率已经快到顶。所以目前真正的刺激只能通过发债和再贷款。今年比较典型现象是地方城投债券发得特别多,上半年发了8000亿,跟去年全年发行量一样。另一个是再贷款——央行把钱给国开行,国开行贷款去搞基建。这个是今年基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城投债是一个非常好的债券品种,目前利率平均在7%左右,且没有风险,因为城投债的评级很少下调,只会上调。在我国做债券研究和信用研究跟美国是不一样的。美国很简单,大家做经济研究,做行业分析,中国有一类资产不用研究就可以赚钱——城投债。今年6月我们做了今年以来的评级变化,上调评级的差不多70%都 是城投债。如果一个公司有业绩有业务,经营不好就下调评级,但城投就是一个壳,什么业务都没有,所以可以任意上调评级,而评级公司都是政府的。所以在中国 做债券研究你发现,城投神逻辑:你必须买城投,它是最好的。你买别的会赔钱,但城投不停地发,不停地上调评级,坐等赚钱。城投是一个好东西,也可以解释为 什么大家都买理财。现在主流配置是买理财,其它资产风险太大,理财收益率非常高。银行理财是目前资金的主要去处,大家买理财收益率可以有56%,股票分红收益率最高也只有5~6%,而理财是高收益、低风险,所以银行理财是目前资金的主要去处。银行理财依靠政府相关的项目可以提供高收益率。买企业贷款,企业会违约,但政府项目的钱不用担心违约的;政府没有想过还钱,只会借新还旧,可以无限滚下去。

所以目前的稳增长是一个死循环:政府搞基建、然后发债,发债利率7%,银行买基建城投,搞理财,钱就堆在理财出不去。

过去几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都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没有新增资金。今年债券基金业绩上半年赚了5%以上,整个行业没有新增的申购。创业板去年涨了一倍,股市也是存量市场,没有资金流入。这跟美国在7080年代发生的现象一模一样。美国70年代末期货币基金大牛市。目前中国各种货币基金占到公募基金的半壁江山,但142季度以来余额宝几乎没增长,只有银行理财规模还在大幅增长,去年末银行理财10万亿规模,到今年4月份就有13万亿了。理财多么好啊,大一点的银行3个月理财预期收益率5%左右,小一点的银行都在6%左右,而且关键在于人家是面向未来的,你债券股票基金的业绩再怎么牛也是面向过去的。所以现在老百姓都在理财,我问过身边的很多投资总监,也主要靠银行理财,工资一到帐就被老婆划走了,银行理财多好啊,收益率又高又安全,不用担心搞东搞西就把自己搞进去了。

这个现象给了我们重要启发,如果政府还在稳增长,资本市场是没戏的,钱过不来。所以从年初开始我们建议一定要买城投。中国的转型一定要把城投的高利率消灭,城投的高利率是不对的,这么高的利率别人都要完蛋,因为城投是没风险的。将城投收益率降下去,中国经济才能有希望。

城投收益率的下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破产,让大家认识到这个高收益率是假的,但是一旦有一单破产,就是系统性风险了,城投债就发不出去,就没有钱稳增长了。所以只会走第二条道路,就是通过交易把它的收益率买下去,所以买城投是爱国,帮助中国经济转型。目前市政债已经启动发行,我们看到新发的广东债、山东债利率都比国债还要低。所以政府可以搞建设,但是不能用城投债这么高的利率来搞,完全可以通过国债、市政债用政府信用来搞,这样才能持续下去。所以城投债依然是全市场最好的资产,什么都不用做,等着赚钱。

从美国780年代经验看,大类资产轮动顺序为“货币牛市——债券牛市——股票牛市”。美国70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白垩纪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