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国家的上限--对贸易战与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下)
送交者: 山村听雨[★★★声望勋衔14★★★] 于 2019-07-09 9:19 已读 90 次 3 赞  

山村听雨的个人频道

中国的上限必然高于日韩和欧洲

在知乎上总是看到这样的问题,

中国的人均GDP会超过日本吗?会超过韩国吗?会超过欧美吗?

而绝大多数的答案是悲观的,理由就是中国人口太多了,所以无法超过他们。

更进一步提问,日本+韩国+欧洲+北美+澳新,人口也有差不多十亿人了,也不算少了,也属于人多,那为什么他们平均下来人均GDP能够超过四万美元?

既然都是十亿规模人口的级别,那为什么中国不能把他们取而代之呢?

回答是他们占据的地方大,自然资源丰富,所以人均GDP能很高。

这种思维方式是完全错误的,自然资源和人均GDP并没有线性关系,

自然资源决定GDP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和人均GDP才是真正的正相关关系,在科技时代,人会越来越比自然资源重要。

如今全球的GDP构成,高度的集中在现有的老产业(汽车,能源,化工,钢铁,造船,金融,机械等以及各种第三产业),而在全球增长规模最快,增长规模最大的是ICT产业领域,基本上被中美瓜分,这意味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欧洲,日本,也许还有韩国,他们的人均GDP现在虽然很高,但在ICT新兴产业领域,他们的人均GDP就差多了,不再具有优势地位。

下图是福布斯2018年Q3的全球ICT科技公司市值50强,紫色为北美最多,红色为亚洲其次,绿色为欧洲公司排第三,可以看到亚洲企业中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以外最大的亚洲ICT企业是三星和台积电,当然华为,OPPO, VIVO都没有上市所以不在榜单上。

而在ICT的五大领域:IT软件服务,系统硬件,半导体,电子商务,媒体,

最大的领域是IT软件服务,包括谷歌,微软,facebook,腾讯,百度等公司。

其次为系统硬件,苹果,三星,小米等系统公司;

以及零售业: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两大巨头

还有就是半导体了,台积电,英特尔,高通,博通,Nvidia等等。


非常明显可以看出,中国ICT企业软件有腾讯和阿里领头,硬件有华为领头,这三家公司都是世界级的企业,腾讯和阿里的市值在全球前十位。

华为在全球和苹果和三星并列,而从现阶段来看,其表现出的战斗力明显强于三星。

ICT产业发展有多快,影响的范围有多广,我们从下图的中国2017年GDP的核算数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为21.8%,是所有产业中唯一增速超过10%的,和GDP总体仅为6.8%的增速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GDP中增速排第二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这个产业非常明显的受到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带动,增速达到了9.4%.

实际上,其他所有的产业,都会受到ICT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到制造业,我们都能很容易的看出来,毕竟现在满大街的外卖骑手和滴滴司机,以及连路边摊都能支持移动支付。

那个GDP高达12.5万亿人民币的“其他服务业”,同样大大受到ICT产业发展影响,比如娱乐性的产业,各种手机直播,手机游戏等等,以后几年VR为代表的娱乐产业还将迅速崛起。


ICT技术的发展,会造成价值的转移,中国有全球最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ICT产业通过对制造业的改造,也会极大的激发出产业发展的潜力。

以汽车为例,随着ICT技术的发展,汽车的价值在逐渐ICT化,也就是汽车电子产品的价值占比将会越来越高,国内百度,腾讯,阿里,华为等都明确的进入了汽车产业领域,百度的自动驾驶,阿里的AliOS系统,华为在2019年决定进入汽车领域做汽车电子和通信部件供应商,也是看到了该产业发展的巨大机遇。

类似的还有智能化对各个产品的改造,最为简单的,家里的电表,水表,家用电器,扫地机器人,乃至于体重秤等等,都会需要数据和通信模块,实现连接。

人工智能渗透到各行各业,我家小区现在门禁都已经在2019年装上了人脸识别系统,中国各大口岸和边检都安装了人脸识别过关系统,

深圳几乎所有的停车场在一两年间逐渐实现了车牌识别,

平安城市在全国大规模铺开建设,

以后是万物互联的世界,也就是说,理论上所有的产品都会ICT化。

除了产品以外,无人和智能零售店,无人和智能物流仓库,智能工厂等都会逐渐出现和普及。

除了实体产业以外,虚拟世界由于没有边疆,全球一体化,在收割全球利润方面更加方便快捷。全世界的消费者购买了苹果手机,会支付给美国硬件费用,在苹果手机上下载各种应用,又会支付给苹果分成,苹果公司2018财年营业收入为2655.95亿美元。

更进一步,全球的消费者使用美国的应用生态,导致全球的公司都会在美国的应用生态里面打广告,全球广告收入最高的公司是谷歌和Facebook。

根据zenithmedia的报告显示,2016年谷歌与Facebook赚取了全球所有媒体广告支出的20%下图是其公布的2016年全球广告收入30强,可以看到谷歌和Facebook分列全球前两位,中国上榜的3家是百度,腾讯和CCTV


我们再看MorketingGlobal的数据,

下图是2019年Q1美国公司的广告收入,谷歌第一季度全球广告收入就达到307.2亿美元,Facebook也有149亿美元,这只是一个季度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这两家的增长率竟然还有15%和27%,这说明什么呢?

由于谷歌(旗下有youtube,谷歌地图,google play,搜索引擎)FacebookwhatsApp, Instagram)生态应用在全球虚拟世界的强势和垄断地位,全球其他国家上网人数越多,经济发展越强劲,就会有更多的广告需求和广告受众,都会让他们随之受益。

其他像Twitter和snapchat,广告收入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样分别增长了18%和38%。


除了广告,全球消费者还会在网络上进行大量的消费,例如手机游戏,手机直播,网络购物等等。当然值得高兴的是,虽然在谷歌和Facebook为首的社交和视频应用上中国全球化较差,但是在手机游戏,手机直播应用,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等领域中国公司发展还是不错,以后也是可以在虚拟世界全球化收割利润。

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数据,

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在该季度的海外收入为30亿美元,而2018年第一季度为20.6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5.6%,远远高于中国的出口增速

除了硬件产品的ICT化,个人的网络消费以外,全球的企业也在全面的ICT化,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企业的云业务需求迅猛发展。

你在深圳加入一家公司,但凡规模还可以的,都会有自己的服务器和内网;

对于制造工厂来说,ICT化更是必须的,从供应链,物流,采购,财务,研发等,都必须在IT系统上完成,否则越来越难以参与市场竞争,IT基础设施是刚性需求。

而全球企业IT业务正在大规模向可以降低企业IT投入成本的云业务转化,国内最大的云计算供应商阿里巴巴公司,其2019财年(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底)云计算业务财年营收247亿元,其中2019财年第四季度营收达77.26亿元,飙升76%。不只是在中国,2019年阿里云在亚太已经设立了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等地域节点。云计算这个领域,基本就是中美竞争,全球最大的云计算公司是亚马逊,微软,阿里,谷歌,腾讯等。

新技术和新产业创造的GDP总是会逐渐超过老产业,最终占据优势地位。

全球曾经都是农业占据GDP的大部分,在那个时代你是很难想象英国,法国,德国这样的国家GDP超过中国的,人口体量差太多,

然而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工业(包括采矿业)迅速成为GDP的主要部分,同时大大的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你搞工业生产需要发电,发电需要煤炭,煤炭需要运输,还需要建立矿山开采,采矿需要机械,各行各业都拉动起来了。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迅速下降到5%甚至3%以下,已经无足轻重了。

在GDP领域,也出现了人口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英国,法国,德国,GDP总量却全部超过中国的情况。

类似的60年前我们说赶英超美主要是指钢铁产量,因为钢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高科技的象征,而在今天很显然钢铁产业创造的GDP比重已经大大下降了。

ICT产业革命将是未来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核心,ICT产业以及各个产业中的ICT成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五年里面,中国500强企业中,增长最快的2家恰好就是华为和阿里,都是来自于ICT产业,

阿里是过去五年的营收平均增速排第一,华为是过去五年营收的绝对增加额排第一。

从底层技术的半导体,到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智能制造等,都是未来会持续高速增长的领域,而且是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构成了GDP增量的主要部分。

美国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借助于上世纪九十年代ICT产业开始起飞和迅猛发展,英特尔,微软,高通,苹果,甲骨文,谷歌等企业崛起,保持了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其经济表现在作为发达国家中人口体量最大国家的同时却是增长最快,相反日本和欧洲在经济表现上则逊色很多,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人均GDP和美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以IMF 2019年4月版本的数据为例子,美国人均为6.26万美元,

而德国为4.826万美元,法国为4.29万美元,英国为4.256万美元,日本为3.93万美元。

美国的人口和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起来差不多,但是人均已经比欧洲大国平均高了40%以上(其中比德国高出29.7%,比法国高出45.9%,比英国高出47%),比日本更是高了59.3%。

那么在过去的二三十年,是什么产业让美国的人均GDP显著的超过了欧洲和日本呢?

我们翻开财富世界五百强的2018年版本,里面使用的是2017年财报的数字,我们把美国净利润最高的公司拿出来看一看:


美国净利润最高的公司就是苹果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高达483.5亿美元,美国净利润前十位的公司里面,ICT领域5家,然后是金融3家,能源1家,制药业1家。

从公司数量上看ICT领域占了半壁江山,从净利润金额上来看,更是超过了50%。

如果把范围扩大到美国净利润前22位的公司,里面ICT占了11家,同样是半壁江山。其他是金融业4家,能源2家,消费品和零售3家,制药+医疗2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22家公司里面,净利润和营收增长最快的公司全部来自ICT领域,包括谷歌,Facebook,苹果,增速明显的超出其领域,也就是ICT产业的比重还在继续上升。

中国只要仅仅的抓住时代趋势,在已有的产业上,例如大飞机,汽车,能源,化工制药,新材料,机器人等继续坚定升级,同时在ICT领域紧跟美国,同时实现ICT技术助力制造业的发展,在总量上可以实现对美国的赶超,和美国一起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绝对增加额最多的两个国家。

但是在人均上目前看不到赶超美国的明确趋势,除非在ICT这个最大的新兴产业领域彻底压倒美国,但是目前来看,全球ICT产业,尤其是ICT软件领域的增量仍然是美国占了大头。

美国的顶尖ICT企业,目前增速仍然非常快。

我们以老大苹果公司为例,苹果2018财年财报,销售额增长16%达2655.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可能对这个速度没有概念,华为的营收只有苹果的一半都不到,根据华为的财报,2018年1051.9亿美元(按照2018年期末汇率计算),比2017年的925.5亿美元营收增速也就是13.7%,当然按照人民币计算营收增速为19.5%,并没有比苹果快多少。

我们再看全球云计算领域的老大亚马逊,

2018年全年亚马逊净销售额2329亿美元,比2017年的1779亿美元增长31%

在这么大的体量上还能保持高速的增长。

腾讯对标的Facebook,其营收高于腾讯,增速还比腾讯更快。

Facebook 2018财年全年营收558.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而腾讯在2018财年的总营收为3126.94亿元,不到500亿美元,同比上涨32%;

同样的还有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2018财年营收同比增长23 %,达到1368亿美元;

而中国的百度2018财年总营收为1023亿元(约合148.8亿美元),比2017财年增长28%,百度体量远远小于谷歌,但是增速却并不比谷歌高出多少,实际上百度进入2019年增长还遇到了大麻烦。

例外可能就是阿里集团了,该公司2019财年(2018年Q2—2019年Q1)营收达3768.44亿元,同比增速达到51%,这个速度可以说傲视群雄。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全球化方面和美系公司差距较大,单纯依靠中国市场是很难和美系巨头公司竞争的,当然这里面再一次说,阿里以及新崛起的头条系可能会是个例外。

阿里的海外业务尽管占营收比例并不高,但是增长非常惊人。

除了以上,美帝还有微软,nvidia,博通,高通,甲骨文,英特尔,美光等一大票ICT领域的顶尖企业。换句话说,虽然目前中国经济每年的绝对增加额超过了美国,但是更多是在ICT以外的产业的技术升级和扩张带来的。

比如基建(中建,中交等领衔),发电设备(核电,风电,火电,输变电设备,太阳能设备),轨道交通(高铁,地铁,信号系统),汽车及其零部件(中国市场多年高速增长),装备制造(各种大型化工装置,工程机械,专用生产设备),劳动密集型产业品牌化升级等等。

另外过去几年我们在ICT领域硬件部分全球份额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消费电子领域的营收华为+OPPO+VIVO+小米+联想的营收,在逐渐接近美国的苹果+戴尔+惠普,虽然目前总体还是不如。通信设备领域的营收华为+中兴已经大大超过了美国公司。

但是在ICT核心的集成电路硬件,基础软件和生态领域差距极大。

因此ICT作为挖美国墙角的最主要战场,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双方今后的发展。当然美国不是没有问题,美国的最大问题是制造业空心化,虽然美国本土仍然有不少高端的制造工厂,但是其相比中国最大的劣势就是在于制造业产业链不断丢失,美国本土只保留了ICT硬件的研发业务,制造业务都转移到中国大陆去了。

而现在以华为为首的中国厂家,在不断的攻克ICT的底层硬件技术,这会导致美国本土的研发业务也不断受到竞争。如果中国顺利的做下来,那就是这样的路径:

第一步是ICT硬件制造已经大规模的转移到了中国,以前只是富士康生产整机和系统,现在中国开始逐渐制造金属壳,玻璃壳,天线,电池,显示屏,麦克风,话筒,振动马达,同时还在逐渐扩大芯片制造和封测规模,向核心零部件进军。

这几年不只是中芯国际,华虹等本土公司在不断扩产,境外芯片制造公司也在向中国转移芯片产能。

第二步是ICT硬件的研发也会逐渐转移到中国,硬件的设计和制造其实天然应该是在一起的,如果制造产业链已经到了中国,那么在中国搞研发会比在美国有巨大的优势,

只要中国以华为为首的ICT公司能逐渐攻克硬件设计尤其是芯片设计技术,将使得美国本土的设计公司丧失竞争力和市场。

第三步,一旦ICT硬件底层技术被中国逐渐掌握,从消费电子终端,电子零部件到芯片都是来自于中国公司,那么建立在硬件基础上的美系互联网应用生态优势将会逐渐瓦解。

首先会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发展,和两个因素强相关,一个是硬件技术发展,一个是应用的发展。每次硬件技术以及应用的变化和飞跃,都会带来新操作系统诞生的机会。

微软的windows在PC时代是无敌的,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却被市场淘汰了,这就是硬件技术跳跃式变化带来的操作系统新机遇。

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最开始就是为物联网设计的,并没有打算用在手机上面,实际上直到现在华为的策略仍然是想手机领域继续使用安卓系统,实事求是的说,要想在现有格局中打破安卓垄断是困难的,只不过遇到了美国的禁令打压,那必须让鸿蒙上手机用了,没有了选择。

除了操作系统会受硬件技术变化影响以外,硬件技术变化对手机应用的影响也是显著的,PC机器时代,全球都在用MSN,skype,中国在用QQ,人人网,大家都觉得这些社交应用是不可战胜的,谁会把社交圈子全部迁移呢?

但是当智能手机时代来临的时候,WhatsApp,Line,微信等移动端的应用迅速的崛起了。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2008年-2011年的几年间,那个时候我最常用的社交应用,上班的时候就是打开电脑使用MSN和同事聊天,和供应商的联系人联系,催促其回复邮件,和客户交流则是用skype,下班之后是回到家里用QQ和朋友聊天。

后来微信推出之后,大约是2011年开始安装了微信,从此QQ就逐渐淘汰了,后来MSN也逐渐式微了。

美国系软件生态和应用之所以强大,其实也是建立在其硬件技术先人一步的基础上,

举个不太贴合的例子,一个小区如果有游泳池,而另外一个小区只有10公里以外才有游泳馆,那么前者小区居民的游泳水平和小区游泳比赛的水平必然大概率的高于后者。

从长期的时间段来看,如果硬件基础技术被中国逐渐攻克,那么美国在软件生态上的优势性并非那么坚不可摧,就如同上面windows,QQ,MSN,skype由于移动硬件的兴起而份额下降的例子一样。

同样是移动时代,中国在跨入4G之后,迅速出现了手机直播,短视频等各种应用,抖音的国际化程度就明显的高于微信等前一代应用。

中国在2020年建成了5G网络,网速是现在的10倍甚至几十倍,会不会产生新的应用形态?会不会首先诞生在中国,然后逐渐向全球扩张?我们可以过几年再看看。

从长期来看,如果欧洲和日本的ICT产业长期做不起来,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社交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搜索引擎,消费电子品牌,半导体设计制造,通信技术等领域没有起色,跟不上中美的节奏,也无法做到ICT产业反推现有产业进步,例如机器人一旦有了人工智能加持(语音智能,认知智能等),其价值会上一层楼,那么中国在未来,人均GDP有很大概率赶超欧洲和日本。

只是从现在看,暂时看不到太多中国人均GDP超过美国的趋势,只能在总量上超过美国,毕竟人口体量是美国的四倍。

实际上这样的推断是合理的,我们一直把欧美日并列在一起,都看成是发达国家,实际上这让我们忽略了他们之间的巨大的不同,那就是美国在国家综合能力上远远的超过了欧洲国家和日本,2018年美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欧洲和日本总体大约50%.

只要美国继续保持ICT领域的优势,未来美国的经济增速继续保持高于欧洲和日本,其人均GDP超出欧洲和日本100%是可以预期的。

以后的世界很有可能是这样:

美国的人均是欧洲和日本的两倍左右;而中国的人均达到欧洲和日本的水平。由于中国的人口体量是美国的四倍,所以中国经济总量大约是美国的两倍。

这并不奇怪,中国经济总量大约在2025-2027年前后会超过美国,之后还会继续发展,做到美国的两倍经济总量是可以预期的。

就人均上来说,2018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非常接近1万美元,10年后人均达到接近2万美元是可能的,那就是欧洲和日本水平的大约50%了,后面只要中国经济增速继续高于欧洲日本,那么人均占比一定会从50%逐渐赶上到100%。

这对中国来说,自然是非常美好的结局,在经济总量上超出了美国一倍,而在人均上达到欧洲和日本的水平。

当然了,要达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多,

例如人口总量在2025年之前就开始不可逆转的下滑,而对应的是美国人口总量的不断增长,综合优势缩小。

更进一步人口结构比美国不健康,尤其是老龄化对中国的巨大威胁,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主力消费人群数量减少内需市场不断萎缩影响企业投资的信心,同时养老金支出继续保持每年20%的增速,导致国家对基建和高科技投资的能力减弱,直接打击到作为根基的制造业。

比如我国ICT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为目前就在受到美国的打压,

我国三大存储器基地之一的福建晋华项目也受到美国制裁,

同样属于ICT行业的海康威视,中科曙光,大疆,中兴都遭到美国不同程度的打击。

可见美国人对中国在ICT技术领域的进步是非常警惕的,试图复制当年对日本的打击模式,通过外部压力加大中国走高科技升级之路的高风险性,从而诱导中国政府和企业改变决策和决心。

这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就在不久前的5月底,就有一个中国的顶级ICT消费电子企业的CEO在财报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他们公司没有必要也没打算做操作系统和芯片。

其原因就在于,走这条路本来就艰难而危险,如果再加上美国还拿着大棒在那里等候,自然心里本来还有的一丝念头都消失了。

当然了,至少到现在值得欣慰的是,尽管国内各种投降派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不断的反复的告诉你们,你太弱了,你不行,你肯定会输,美国太强了,美国优势太大了,美国不可战胜,你要完蛋了,绝不肯给你一丝鼓励和信心。

但是不管是中国政府还是ICT产业的中国领军公司们,继续坚定的走高科技研发之路的决心是坚定的,即使知道这条路充满了风险。

作为普通的中国人,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最近我已经买了2部P30 pro,一台给老婆,一台自己用。如果下半年华为能够如期的推出鸿蒙操作系统的手机,即使和当初K3V2海思处理器一样差,我也会支持一把。

要在平时,我并不会如此,实际上我上一次给老婆买的手机就是iphone,因为我认为公平竞争更有利于国货强大,而且实话实说,P30 pro屏幕对我来说太小,用起来远不如Mate系列的大屏幕那么顺手,要在平时,我是绝对不会考虑买P系列自用的。

但是现在美国人对华为如此不公平竞争,那我也只好狭隘民族主义一把,一定要打赢争口气。

实际上中国在这样做的人远远不只是我一个,2019年6月24日,任正非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说,“实体清单出来以后,终端在海外市场上先是大跌,后来逐渐回升,现在已经接近原来的销售水平。(华为手机销量)在国内大涨,国内老百姓觉得华为可怜,帮华为就买一个手机。”

在美国人对华为不讲道理的打击面前,普通中国民众反而更加的支持华为,这种不愿意被人欺负的爱国情感,是让人很振奋的,这些具有自尊心和爱国情感的人,遍布在中国的各行各业,

我相信中国人不只是有志气,而且还真的能赢。

评分完成:已经给 山村听雨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山村听雨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山村听雨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