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特斯拉国产化加速 寻求供应链确定性
送交者: 牛员外[♂☆★★★★健身房行走★★★★☆♂] 于 2019-11-04 3:39 已读 2271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出于抢市场、降成本、盈利诉求,特斯拉上海工厂加速投建,完工验收工期短于行业,年内实现投产,同时配套招标动态频出,零部件环节普遍受益,LG化学供应链带来电池环节增量。

未来两年,特斯拉现有供应商直接受益于Model 3上量,潜在供应商有望获订单;而LG化学有望打入电池供应体系,其子供应链获纯增量业绩。

有别于乘用车行业连续15个月销量同比下滑,特斯拉凭借在细分领域无对手的Model 3,销量增长具确定性,出于降本和供应稳定性,供应链本土化是绝对趋势。

目前阶段,本地采销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进。技术壁垒越高的零部件环节越难国产化替代,国内已经掌握设计制造且具成本优势的细分领域,以及材料或物流占主导因素的领域有望先进行替代。

为什么关注特斯拉产业链

一方面,乘用车行业下行压力加大。据中汽协数据,9月,汽车销量同比降幅仍较大,产/销量分别为220.9万/227.1万辆,同比下滑6.2%/5.2%;1-9月,累计产销量为1814.9万/1837.1万辆,同比下滑11.4%/10.3%。国内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其中新能源汽车在6月的抢装效应后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乘用车行业整体下行压力加大,行业加速出清,产业链整体呈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现金流吃紧态势。

另一方面,特斯拉销量增长明确。Model
3定位走量车型,2019Q1/Q2/Q3全球交付量分别为50928/77634/79600辆,增势可观。而Model
3在细分领域暂无竞争对手,9月Model 3以1.7万销量夺得美国新能源车销冠,加上Model
S/X,特斯拉以3.3万总销量占六成市场份额。特斯拉2019年上半年在中国地区的营收同比增长42%至14.7亿美元,中国市场大有可为。因此,Model
3销量增长具确定性。

而且,产业链处国产化关键当口,政策助力寄予厚望。特斯拉产业链国产化替代趋势明确。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出于降本和供应稳定性考量,进一步本土化是趋势。此外,LG化学打入特斯拉电池供应体系,其产业链受益,预计2020-2022年国产版Model

3销量分别为15万辆、30万辆、35万辆,考虑到后期降价因素,保守估计单车售价30万元,三年产值分别达450亿元、900亿元、1050亿元,特斯拉产业链有望分享Model
3销售增长红利。

政府助力,特斯拉产业链所带动的产业升级被寄予厚望。在政策面上,特斯拉车型纳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在金融方面,上海工厂于2019年3月份从银团获得35亿元无抵押贷款,贷款利率为央行年基准利率的90%;在土地方面,工厂地价仅为市场价的一半(1125元/平方米)。

相关公司具提业绩、增估值机会,类似苹果产业链的效应。iPhone系列已经问世12年,在其高增长红利下产业链享受10年业绩和股价高增长。7年前,苹果公司全球156家供应商中,中国大陆厂商仅有8家,而苹果公布的2019年全球200大供应商信息,中国大陆苹果产业链供应商增长近3倍,供应商数量占比升至15%。特斯拉在行业颠覆性、产品认可度、产业链长度及广度、产品单体价值等方面均不亚于甚至优于苹果,其产业链未来有望复制甚至超越苹果产业链对中国制造企业的拉动。

况且,特斯拉产业链公司本身属于优质标的。特斯拉产业链涉及动力电池总成、电驱系统、高压系统、汽车电子、车身及内外饰、底盘等部分,直接、间接涉及供应商共计130余家,中国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大部分均有为国内主流厂商或国际一流厂商的供货经验。待特斯拉销量爆发,相关产业链公司具增估值、提业绩机会。

特斯拉产业链哪些环节值得关注?

上海工厂高效率投建,但本地采销模式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推进。从行业层面,各零部件环节国产化替代进程快慢与产品价值量、行业特性(技术壁垒、竞争格局、产品属性等)关系密切。从公司层面,有议价能力、工厂位置距离近、产品竞争力强的公司值得关注。而落实到投资,特斯拉业务的营收占比,以及Model
3上量对上市公司业绩的提振程度为关键。

因此,预计未来特斯拉产业链发展呈以下特点:单车配套价值量较高的零部件厂商受益更明显;随着系统的转化,部分下级或散件供应商向总成供应商转变;部分厂商凭借合作基础,逐步拓展供应产品种类;零部件工厂离上海工厂不会太远,大部分为江浙沪汽车产业链集群;产品技术领先及认可度提高,获其他新能源车企增量新订单概率加大。

投资者应重点把握汽零和LG供应链两个关键子环节。首先,汽零环节有望普遍受益,特斯拉落户的江浙沪地区汽车产业链布局完整、发展成熟,本地化产业链配套是惯常做法,预计在未来两年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Model

3上量利好,同时也存在毛利率降低或特斯拉更换成本更低的供应商风险,对于潜在供应商,特斯拉供应链的新进入者能获得纯增量业绩。其次,LG供应链带来电池环节增量,据韩媒THEELEC报道,因松下产能不足,特斯拉将从LG化学南京工厂采购NCM811的21700圆柱动力电池,该型电池将装配在Model
3上,国内多家材料进入LG供应链的企业受益。

价值量方面,目前供应链已攻占车身底盘内外饰,更大价值量的三电、汽车电子待后续。现阶段国产化的供应链集中在车身底盘内外饰部分,总价值量较小。据拆分,Model

3车型总价值量主要分成三部分,即三电、汽车电子和车身底盘内外饰,各部分占比约5:3:2,目前已进入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车身底盘内外饰领域,属资本密集产业,产品多而杂,总价值量小。未来供应链产品种类和价值量扩张的空间较大,三电及汽车电子领域机会将逐渐显现。

第一,动力电池总成环节:动力电池总成共占据近四成的价值量,其中的动力电池约占据30%价值量,热管理系统和BMS各占据5%、3%。特斯拉在电池领域有十几年的技术积累,大部分专利集中在此,电芯此前由松下独供,现由于松下的产能瓶颈拟引入LG化学。特斯拉后续将进行电芯及模组优化,在保证电芯基本质量情况下,特斯拉的Pack技术可令电池单体发挥最大能效。Pack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热管理及BMS,相关方案及设计均为特斯拉自己完成,组件向外采购。

第二,电驱环节约占据12%的价值量,技术上主要讲究与车型的配合度。特斯拉主要电机供应商是富田电机,其电机方案并不固定,在Model
S/X上运用感应电机,在Model
3上运用永磁电机,两种电机各有优势,特斯拉以配套的电控技术优化功能。在电控环节,特斯拉创新使用SiC材料,Model
3(成本限制,仅在高端版上使用)是首个运用SiC的电动车,使逆变器性能提升5%-8%且具有良好高温表现,显著加大续航里程。

第三,汽车电子环节占据约四分之一的价值量,其中一半是视觉运算处理器。目前特斯拉的Autopilot技术相对较成熟,在硬件基础上辅以OTA,收集已出售车相关数据持续优化ADAS性能,挑战Waymo为代表的“激光雷达+计算机”算力模式,结合高集成的电子构架,绝对领先于目前整车厂布局。

第四,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环节总计占据约五分之一的价值量,其中车身及内外饰、底盘各占据一半。在车身、内外饰及底盘环节,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差别相对并不大,属于资本密集产业,产品种类多而杂,成本为王,现阶段正处国产化替代进行时,以铝铸件行业为代表。而前几年特斯拉此环节零部件成本均较高,主要由于量小而订单规模小,合作报价时处于劣势。随后续上量,规模化效应将逐渐显现,且上海工厂启用本土供应商,成本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但是,投资者也应该充分考虑行业特征,国产化替代的进度会有快有慢,技术壁垒越高的零部件环节越难替代。汽车中技术壁垒较高环节通常集中在动力系统及汽车电子(如芯片、功率电子等)部分,出于对性能、安全等核心问题的考量,国产化替代相对较难,但一旦进入供应链不易被更换。国内已经掌握设计制造且具成本优势的细分领域,及材料或物流占主导因素的领域,将越先进行国产化替代。汽车行业中,车身、内外饰等技术壁垒低、靠拼成本的制造属性行业,由于人工、原材料更便宜等因素,大部分国内厂商相对国际厂商而言已掌握相关技术且更具成本优势,在特斯拉降本需求下大概率优先进行国产化替代。环节中核心部件向总成的拓展更容易,若获得核心部件订单,由于在此环节中价值量已占大半,由单件向总成拓展更容易。

此外,地理位置也非常重要,大部分配套厂商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利于快速响应及运输。上海工厂近距离配套利好长三角汽零产业链,依托中国最大的轿车制造商上汽集团以及吉利等优秀自主品牌,江浙沪已形成较成熟的产业链(部分产业已区域化,如“压铸之乡”宁波),上海工厂所需的大部分零部件均能配套覆盖。梳理目前进入特斯拉Model
3供应链主要零部件厂商位置,基本坐落在上海工厂500公里范围内,利于快速响应及高效配套运输。

业绩增量方面,与特斯拉营收占比和单车价值量相关,营收占比越高,单车配套价值越高,业绩增量越显著,但后期随特斯拉不断壮大,供应链趋于成熟,此类机会将越来越少。

单车配套价值高的公司受益。单车配套价值量高有两种可能,一是供应产品较核心,单价高;二是本身产品线丰富,经过初期合作能拓展供应产品品类,各件单价相对较低但数量、种类多,而产品线齐全且在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公司有望受益。

供应链公司有望获其他新能源整车厂增量新订单,类似苹果产业链的示范效应,特斯拉供应链能提升相关公司的认可度,上市公司有望获其他电动车平台订单。

特斯拉上海工厂节奏快于预期

上海工厂建设超预期,Model

3投产加速,年内实现投产。上海工厂于2019年1月开工建设,完工验收工期短于行业,生产机械基本就位,预计10月中下旬开始投产,11、12月产能开始爬坡,2020年6月前产能可达到2000台/周,阶段性满产可达到3000台/周,2020年全年满产状态可达15万辆,长期规划年产能50万辆。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和投产速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原因:

原因一:抢占政策力度大、市场空间足的中国市场。后补贴时代是入场好时机,现有路权和税收政策利于特斯拉,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出,市场化竞争现雏形,利好以产品力立足的特斯拉车型。此外,补贴以外的辅助支持政策力度大,现阶段特斯拉在售进口车型均纳入减免购置税范围(时间段为2019年8月30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且在多地享受路权优惠政策。

Model
3在中国市场空间足够大,豪华车市仍景气。在售价区间上,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相当。Model
3价格覆盖38%的美国轻型汽车市场(约655万辆市场,去除皮卡和大型SUV,约200多万辆空间,其中一半为BBA为代表的中小豪华车领域),以及10%的中国乘用车市场(约240万辆)。

中国豪华车市场(仅次于欧洲的全球第二大豪华汽车销售市场)在消费分化下并未受整体车市拖累,渗透率仍稳步提升,2019年上半年,30万元级别车型销量同比增长4.7%,且特斯拉2018/2019上半年全球交付24.5万辆/18.9万辆,中国区为1.4万辆/2.2万辆,占比仅分别为5.7%/13.8%,Model
3中国市场空间巨大。

国产版Model
3居于豪华车价格区间底部,国内传统BBA面临一定冲击。在价格方面,初始定价在32.8万元的特斯拉免征车辆购置税并且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全面退坡前享有一定的补贴,未来随零部件国产替代,价格存在进一步的下调空间,而对于BBA存在8.5%左右的购置税,总体来说,国产版Model
3的价格优势明显。在产品性能方面,Model
3具有更强劲的动力输出和更智能化的驾驶体验,其独有的Autopilot也与传统的BBA燃油车存在代差。

原因二:快速上量实现规模降本,人力和采购环节有价格优势。上海工厂通过三条途径实现降本:规模效应有效降本,随上海工厂产量加速爬坡,有效摊薄固定成本及三费、共享技术和零部件设计开发费用,实现规模效应;人力成本压力得到缓释,自动化产线失败而未解决的高人工成本问题在上海工厂得到缓释,特斯拉加州工厂所在地区工人平均时薪18-25美元,而上海工厂的工人时薪(约5-10美元)及工作效率远优于加州工人;采购环节的重新定价及折扣,特斯拉已度过狂飙产量、供应链最脆弱的初级发展阶段,在部分领域已具备和主流厂商议价的地位,而长三角有足够多而成熟的产业链集群,本土采购具重新定价及折扣优势。

原因三:国产版Model
3是特斯拉由生存过渡到盈利的重要助手。2018年,特斯拉公司在Model
3产能爬坡中实现季度性的盈利,营收同比大幅增长82%,24.5万辆的交付量超越公司成立以来销量的总和。根据销量快报,公司2019年三季度Model
3的产/销量为79837辆/79600辆,Model 3和Model S/X的产量比大致在5:1,销量比约4:1,而国产版Model
3定位走量,将是公司未来业绩增厚的主要来源。

评分完成:已经给 牛员外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