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打着物联网幌子的“木兰”抄袭实锤!同期的华为、阿里却打破了美国封锁……
送交者: 蓝莓我不蓝[♀☆★★★蓝🐱★★★☆♀] 于 2020-01-21 14:21 已读 169 次 3 赞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6park.com




近期,一家国内公司中科智芯声称开发了首个跨平台、兼容多种硬件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木兰不但打着自主研发的幌子,还打着物联网的幌子,如此看来,项目负责人刘雷“眼光”不错,但“套皮”Python,光道歉有用吗?

2019年以来,“摆脱依赖,独立自主”陡然间成为国内科技界举足轻重的大事。但林子大了,果然什么鸟都会有。


1.15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编译组主导研发的编程语言“木兰”正式发布。

据“木兰”项目组负责人刘雷介绍,“木兰”的定位面向智能物联应用,其目标是成为智能物联时代的“C语言”,已对外提供开放获取。未来将重点面向智能物联应用,提供一种开发效率更高的开发语言。



消息一经发出,迅速引爆网络。然而热度虽快,反转来的也快。“木兰”刚刚发布,就有开发者对该软件包下载并解析,发现其核心文件是基于python 语言的“套壳”创作。

再之后,“打脸”如约而至。

1月18日,项目负责人刘雷在科学网上发表回应称,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1月19日,中科院计算所在官网通知公告一栏刊登《关于“木兰”语言问题处理情况的说明》表示:“木兰”语言系我所员工刘雷创办的中科智芯公司研发的面向青少年编程教育的集成化产品。当事人刘雷号称“完全自主研发”行为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已停职检查。


至此,这一出闹剧正式盖棺定论,木兰也成功消费掉大众感情。

木兰:打着物联网幌子的冒牌货?

对于“国产语言”,大家的期待都非常高。而木兰在发布之初,就比较不同寻常。

首先,木兰并不能在中科院计算所或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官方网站上找到相关发布信息,亦无下载链接,而其下载渠道在一家名为“中科智芯”的公司网站上。据企业主页介绍,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企业,源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成立。

工商信息显示,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0%的大股东是中科编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而后者的大股东正是刘雷。

其次,一经发布,知乎网友 @沉迷单车
就指出,从网络下载的“木兰”语言编辑器程序图标来看,与用著名编程语言Python生成的应用程序图标完全一致。这个软件就是在Python语言外边套了一层壳,还是比较简单的那种,相当于一个接口,连图标都没有改。对这个exe文件进行反向编译后可以发现,整个结构就是Python环境,比如其中有一个‘lib2to3’文件夹,就是只有python才会有的,是转换python2到python3的lib。“都不换个图标吗?”他问道。



“木兰”图标


使用Python制作的文件图标

不过,该网友也表示,“还是要看‘木兰’的源代码,才能确定这个语言到底有多少自主研发成分,以及多少是来自Python语言。现在从公司网页上无法看到源代码,也就是说还没做到完全开源。”

如此明显的错误也敢如此夸大,刘雷可谓艺高人胆大。其在1月15日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承在对木兰编程语言的介绍中,犯了以下错误:

1. 木兰编程语言主要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在介绍中将它扩大到智能物联领域。

2. 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对于此,网友纷纷嘲讽——“怪不得要起名叫木兰,花木兰本身不就是替父从军嘛……”

除了蹭科技圈对自主研发的热情,依笔者所见,刘雷之所以扯上物联网的幌子,也是源于物联网在目前科技界的热度与影响。

2019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要加快 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是一个最新的定位。2020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 “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代表什么?它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乘数效应和撬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带动 GDP、就业发展的重要设施。因此,下一个10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开始显现,它将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

虽然眼光不错,但毫无疑问,木兰让大家伤心了,并不可避免的令人想到了过往类似事件——汉芯、COS系统、红芯浏览器。

前车之鉴:汉芯、COS系统、红芯浏览器

2003年,一个名为陈进的海归博士宣布完全自研出了一个世界一流的芯片,并把它命名为"汉芯1号",这个小消息当时振奋了整个国产半导体芯片研发行业。

据悉,“汉芯1号”芯片采用0.18微米先进工艺,集成了250万个元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运算能力高达2亿次。这样的技术水准,甚至在当时已经超越了intel同期的水准,堪称世界顶尖!

"汉芯1号"发布后,陈进获得了大量科研经费,并且还被上海交大特聘为长江学者,出任微电子学院院长,拿到上亿元研发资金。除此之外,他还成为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上海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但奇怪的是,后来的几年时间里,这块如此牛逼的芯片,竟然一直没有被大规模量产。2006年,一则发布在清华校内BBS上的《触目惊心的汉芯黑幕》彻底打醒了所有人……


2006年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专家调查组,经过对“汉芯”系列一至四号芯片的设计过程和性能指标等历时一个月的全面调查核实,2月18日得出结论:“汉芯一号”造假基本属实。

那么,多年后的COS系统又是怎么一回事?


2014年1月16日,央视一篇名为《COS: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问世》的报道引起了不小的波澜。COS操作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上海联彤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发布。

央视新闻在节目中表示,苹果和谷歌的操作系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苹果iOS操作系统过于封闭,只能支持苹果自己的产品;而谷歌的操作系统太过开放,支持各种应用程序商店,因此会导致恶意软件的泛滥。COS操作系统解决了这两个问题。结果表明,国产COS操作系统性能良好。

然而,COS操作系统并没有走到最后,甚至一上线就出现了无数的质疑声音。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员纷纷表示:COS操作系统真的是自己研发的系统吗?为什么刚刚宣布上市就能支持数十万种应用程序?COS操作系统的研发公司联彤公司既然这么厉害,为什么之前在网上连名字都搜索不到?

随后,面对COS操作系统的舆论质疑声越来越大,COS操作系统的研发方却始终没有站出来发声,甚至连科研经费都没有透明化。多年后,COS系统也逐渐不了了之。

仅仅4年以后,2018 年 8 月 15 日,自主研发浏览器核心产品的红芯公司(redcore)宣布完成 2.5 亿元融资,并自称打破了美国垄断,拥有中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智能浏览器内核。

但很快就有网友曝出,红芯浏览器的众多设置与谷歌 Chrome 雷同,安装文件的目录结构也很相似,安装程序 Redcore.exe 的属性甚至显示为 Chrome。

2018 年 8 月 17 日,红芯方面发表致歉信表示,公司在融资宣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给公众带来了误导,并承认红芯内核基于谷歌 Chromium 开源项目。

类似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噱头多年来反复欺骗大众信心,每每都予人以失落。那么,难道我们就真的难以突破美国科技技术的壁垒吗?

阿里云、华为鸿蒙:NO!

就在木兰发布同期,还有另外一件科技大事点燃国民激情:1月15日,华为 HMS
Core 4.0 全球上线,面向开发者亮相 20 余项产品服务,除了包含 GMS
提供的基础服务外,它还提供机器学习服务、情景感知服务、全景服务等差异化能力,帮助开发者开发出体验更优、更智能化的应用。

同时,华为在英国宣布了一项 2000 万英镑(约 1.8 亿元)的投资计划,鼓励当地开发者将应用程序整合进华为 HMS 生态,以加速手机应用生态建设。

HMS Core 的到来可谓意义重大,不仅能够缓解华为海外服务的燃眉之急,为鸿蒙系统的落地做好软件生态;而且凭借芯-端-云的协同能力,赋能海内外开发者,为终端用户带来全场景智慧化的体验。

众所周知,去年 5 月以来,在美国政府一纸“禁令”之下,谷歌宣布停止与华为合作,尤其是不再提供谷歌移动服务(GMS)。此外,谷歌开源系统Andriod更是破天荒要断供华为。

一时间,中国大众对为华为感到揪心。然而,华为很快就用实力强势回应。首先,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在本月17日凌晨发表致华为员工的一封信中提到,公司多年前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各种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数千海思儿女已经为这一残酷的假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经过多年的“科技长征”和技术攻关,海思已经为华为未来生存打造出一些列“备胎”,而这些“备胎”马上就要正式上岗转正。

其次,5月19日,有网友在网络上曝光了华为自研的操作系统。8月19日,华为鸿蒙在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中正式亮相,并首先应用于华为智慧屏。

或许我们现在还并不十分清楚鸿蒙的强大,那么我们先看看海思。截至目前,华为海思研发的手机芯片在技术上已与手机芯片老大高通旗鼓相当。不仅如此,华为海思还占中国电视芯片市场的份额超过五成,在全球监控芯片市场占有的市场份额达到90%,甚至于芯片行业实力最强的美国也有六成的监控摄像头采用了华为海思的芯片。

正是受益于华为海思在多个行业取得突破,据芯片行业知名市调机构IC
insights公布的2019
Q1数据指出,华为已成为全球前十五大半导体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1%,增速在前十五大半导体企业当中高居第一,排名则由2018年的第25位一举跃升至第14位;另一家市调机构DIGITIMES

Research给出的2018年数据指出,华为海思为全球前十大芯片设计企业第五名,增速同样居于第一名,按照这样的增速可望在今年成为第四大芯片设计企业。

不仅仅是华为,国内巨头之一的阿里也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突破,行。

早年间,BAT三大掌门论道数据库时,有人认为新瓶装旧酒,有人认为太超前,只有马云对此十分认同。不仅仅是口头如此,实际行动更为坚定。

在中国最优秀的首席技术官王坚带头开始研发云计算时,阿里内部很多人并不认可,有人公开嘲讽说:“王博士怕不是骗子吧。”只有马云,坚定不移的往里砸钱。

几年过去,没有任何成果,更多人开始质疑阿里云的前景。甚至有一次,在马云主持总裁会时,有一个人直接站出来说:马总你不要听王坚在那儿瞎扯,这个什么tm的云计算全扯淡,来了一个骗子你知道吧?

马云说: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人知道,假如10年前我们就有了博士,今天阿里的技术可能会不一样,请相信博士(王坚),给他一点时间。并许诺: 一年投10亿,坚持10年也要做成这件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IDC 2018年公布的全球公有云 IaaS 厂商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中,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增长 12 倍,成功超越 IBM ,与亚马逊 AWS 、微软Azure 共同组成全球前三大公有云厂商“3A”。

由此可见,我国技术正在逐步突破,美国科技壁垒已经逐步开始被打破。不仅如此,前段时间发布的UOS也似乎在步入正轨。


在最近的资讯中,不时就有某某软件、设备适配UOS的新闻产生,UOS正在努力优化,或许未来也将会应用在更多日常智能设备中去。

结语

“木兰”事件着实为大众热血破了一盆凉水,但不必担心,无数实实在在的中国企业、机构仍在奋力前行。

也许现今我们仍然义愤填膺,但多年以后,这一切都不过如汉芯一样——笑料而已。

喜欢蓝莓我不蓝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蓝莓我不蓝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