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温铁军《八次危机》读书笔记
送交者: 院子[♂☆★★★科学理性★★★☆♂] 于 2021-04-15 17:40 已读 4012 次 2 赞  

院子的个人频道

如何评价温铁军的《八次危机》? - 张天泽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198494/answer/146684643

中国未来在农村还是城市之问的“一家之言”
——温铁军《八次危机》读书笔记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笔者的阅读情况,总结了温铁军教授《八次危机》成文的主要逻辑与内容。阅读发现:《八次危机》为了跳脱意识形态束缚,不采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意识形态区分,而从历史的总结以及中国资本积累的变化情况为逻辑线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在意识形态的掩护下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这些危机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即中国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通过对内(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嫁发展成本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要避免危机的在此发生,中国政府未来必须大力扶植农村建设、维持农民的稳定数量。最后,笔者根据《八次危机》提出的农民本位观点,以及其最近的危机“次贷经济危机”的观点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解读。
1. 引言:作者背景与成书视角逻辑
《八次危机》是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东方出版社编著的实体书,作者为温铁军教授。温铁军作为中国著名的政治经济学专家和“三农”专家,对于中国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农村经济问题,有着独特的认识。而此书,也正是温教授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变革中寻找规律,用资本积累这一强大的理论视角进行“政策批判解读[1]”而写成,也不自觉的带上他独特的“三农”情怀。他认为,农村经济的中国作为后发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巨量的人口和土地,以及异于西方的传统意识形态。中国在没有进行西方式的“海外扩张式资本原始积累”的情况下就开启了本国的现代化,因此,其问题和模式也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意识形态来解释。
为了脱离意识形态束缚,温教授采用资本累积、城镇化、城市改革等描述国家发展的“无色彩“词汇,来对中国发展与危机进行解析。他认为,新中国建国60年以来,在意识形态的掩护下发生了8次经济危机,其中改革前后各有3次属于“债务转化赤字型”,纳入全球化后有两次输入性危机。根据“成本转嫁理论”,西方工业化工程中,常常向海外转移发展成本,将发展收益留在国内,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而中国则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通过对内(即农村和中西部地区)转嫁发展成本和经济危机的风险。因此温教授认为,必须重视“三农”,它是重要的“劳动力池”和“资金池”。只有农村保持稳定发展,中国才能得以在经济危机时向农村转嫁风险,保证经济在城市“软着陆”。
2. 对《八次危机》内容梳理
主要从发生的机制与后果进行梳理,并总结政府政策解析部分。由于《八次危机》在危机背景、机制政策解读。以及对三农的影响上并不遵循“总分”逻辑,因此分类上会稍有区别。(表格整理太过庞杂,直接以纯粹的文字进行内容梳理)
2.1危机一:1958—1960.苏联大规模撤资以后
发生机制:(1)1957年苏联撤资,外债压力下中国的资本积累断裂;(2)1958年起,中央鼓励地方自主工业化,大办“五小工业”,以地方资本和劳动力大规模投入替代外国资本。地方财政赤字上升。
危机后果:国家财政赤字急速上升,依靠国家投资拉动的工业体系失去资金来源。
政府政策:(1)61年政府动员上千万城市人口到农村生产自救,国家产业资本通过“排斥劳动”弱化城市失业的巨大压力。其中,56年完成的社会主义改造,建成以“城市单位和农村合作社”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组织体系;(2)政府“部分退出”不经济的农业,允许小农村社制经济部分地推出“集体化”(各种自留地、拾边地等)。
2.2危机二:1968—1970.三线建设的影响
发生机制:(1)外债。1968年彻底偿还苏东债务,中国内部资本积累仍然迟缓。(2)1964年核武器(3)1965年三线建设。65-75年间国家投入一半以上的基建资金进行三线建设。64年至80年代,国家投入2052亿元,切三线建设的经济效益很低,投入资本满不足了要求。
危机后果:外债压力和国家加大投资,财政赤字上升,经济增长乏力(国家投资主动力)。
政府政策:(1)68-70年全国千万青年下乡。(2)兵工厂和三线建设少量招工。
2.3危机三:1974-1976.四三方案以后
发生机制:同样是外债。1972年四三方案,1974年财政规模800亿,同样百亿赤字。
危机后果: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
政府政策:数百万青年第三次上山下乡,靠“大锅饭”活命。(20年内三次上山下乡,农村承担了4000万失业城市青年)。
2.4危机四:1979—1980.在第二代领导核心交接的时期
发生机制:(1)“四三方案”和“八二方案”,对国外资本投入缺乏,财政外债严重。70年代政府投资过度积累的财政赤字,中央和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投入造成更大赤字。(2)中央增加人民福利补贴,“赎买”人心,维护政权交接期社会稳定。1979—1981,1400多亿元。
危机后果:(1)财政赤字,经济增长乏力(2)知青返城,没有工作,动乱,1981“两个严打”。
政府政策:(1)农村:农业方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大包干”,政府推出不经济的农业,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收益留给农民,同时甩出农村公共管理和农民福利保障;提高粮价;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基础。非农业方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乡镇企业,农村土地和劳动力就地资源资本化,收益归农村所有。(2)城市:企业改制。(3)外贸:对外开放,对外借款和合资经营,各开发区,外资和国外市场。(4)财政大包干,分灶吃饭。
2.5危机五:1988—1990.滞涨与激进改革
发生机制:(1)滞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乡村工业化和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两旺,进而促使货币发行量过多,势必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后政府采取紧缩政策,促动了企业发生“连锁负债”。(2)激进的改革措施。政府激进措施引爆制度成本(一是部门与官倒公司结合而产生的设租、寻租成本;二是在暂时的商品短缺条件下获取投机暴利的市场化成本),以价格双轨制改革和一系列市场化价格改革措施为关键。
危机后果:(1)滞涨,萧条。产业资本扩张促推政府信用扩张造成了以通货膨胀为基础的经济危机。(2)政治和社会动荡,政权合法性造成削弱。(3)对华第二轮大规模封锁制裁。
政府政策:(1)乡镇企业。国家以“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为名,要求乡镇企业“两头在外”,让出国内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促动了国民经济对外依赖性提升。(2)政府甩包袱,减少开支。较少对地方政府和党政组织、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品的维持费用和乡村公共投入。(3)取消粮票,加速劳动力流动。1992年4月1日,国家因农业主产品全国性积压造成财政对库存的补贴压力加大,从而决定取消粮票,继而促动了劳动力流动,有利外贸,同时使得货币还原为一般等价物,经济货币化开始。
2.6危机六:1993—1994.三大赤字爆发和外向型改革
发生机制:(1)货币化改革。(2)“南巡”(92年1月—2月)之后,中国同步开放投机性较强的股票、期货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结合经济货币化的进程,造成经济过热以及过高的对外债务。其中,1992年确立建设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要求将企业逐步推向市场,中央的“政企分开”政策掀起了政府机关大办企业的浪潮,利益集团寻租现象严重;地方也借“南巡讲话”精神,扩大投资规模。
危机后果: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爆发,国民经济增长乏力。“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百姓被迫承受发展成本,社会秩序不稳。Ps:作者提出“去意识形态化前提下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的基本经验过程”:邓小平路径依赖地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七十年代引进外资经验。80年代末,大规模放权让利的由地方自主却不承担风险责任的第三次引进外资,毫无悬念地使只能由中央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外债在1993年达到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政府政策:(1)外汇改革。汇率调整“一步并轨”,本币名义汇率一次性贬值57%,人民币兑美元比率从1/5.64骤然下降到1/8.27,以促进出口(93年外贸出现严重逆差),缓解国际收支恶化的困局。(2)信用扩张。多年财政赤字向国家金融透支,吃空了银行全部资本金,并且吃进了一部分银行贷款,加上这个阶段国内巨大的需求压力,在高涨的投资需求下,只能是国债和货币同步大规模增发。(3)分税制改革。为了缓解中央政府财政困境,1984年确立的中央与各级地方财政分级承包制进一步演变为分税制。后者极大地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比重,从以往地方财政占比超过70%,变为中央与地方各占约一半。这使得地方政府被迫疯狂地进行第三次圈地运动,“以地敛财”。同时减少公共支出,借“市场化”风潮将公共服务部门(医疗、教育等)推向市场以获得计划外收益,老百姓被迫买单。(4)下岗。推行以“管理层收购”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5年被造成国有部门和城镇集体单位在岗人员减少4800万(绝大多数没有来得及建立社保、医保)。
2.7危机七:1997—1998.东亚金融危机之后的影响
发生机制:(1)经济增长环境不乐观,外有东南亚金融危机,国内又有特大洪水;(2)经济发展体制上,中国从短缺经济进入本质上更符合其他工业化国家一般特征的产能过剩阶段。买方市场特点突出,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经营状况困难;(3)经济运行方面,由于93年开始了抑制通胀的政策,使得需求总量增速下降,加剧了供求矛盾;(4)97年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4.4%,已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在这一供大于求且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的宏观形势下,国外的金融危机使得98年的中国经济异常艰难。
危机后果:(1)金融领域改革,强化金融安全。政府采取金融甩包袱式的银行商业化改革,将以前和财政不分家的,带有大量坏账的金融系统市场化,同时将大量坏账甩给市场和社会;同时开始加强金融安全建设,97年11月,要求建立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调控监管体系。(2)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通过增发国债和货币,加大基建投入和缩小三大差距。我国基建弱,尤其是中西部和农村。国家利用此机会加大基建和对中西部和农村的财政投入。1999西部大开发、200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3中部崛起、2005社会主义新农村。(3)出口退税。三次提高出口退税,加强出口竞争力,刺激外贸。
对三农的影响:(1)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再次承担了劳动力的“蓄水池”,使得发生在城市的大面积失业没有造成大的社会动荡。(2)扩张性财政政策着眼于基建,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大量征地纠纷。(3)97年后城市需求下降,粮食价格和农业效益下降,农村经济呈现衰败趋势。(4)制造业产能和宏观政策共同作用下,乡镇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在读恶化,基层政府“甩包袱”对企业进行市场化,改制后企业排斥劳动,农村就业下降,且不再承担农村社区福利开支。(5)财政吃紧,而基层政府刚性支出持续,使得政府加重对农民负担(三提五统)。
2.8危机八: 2008—2009.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影响
宏观背景:(1)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实体经济方面,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动力,由最开始国内产能过剩的推力,变为了外部需求为主的压力;金融体系上,中国主动加入了以美国为首的由核心国家的金融资本主导的国际经济新循环。(2)国内经济结构矛盾——三大过剩与三大马车失衡的加剧。劳动力、资本、产能过剩;内需不足,资本过剩投向股市异化与实体经济;外贸依存度2006年为66%。(3)公司化地方政府“以地套现”:城市化主导的“高投资+高负债=高增长”发展模式形成。1994年上收财政权力(分税制)1998年上收金融圈里(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地方政府无法成规模投入劳动力替代资本,因此地方政府唯有土地资源可以利用。(4)三农政策:国家开始向农村投入大量资金,促进农村发展。2006年取消农业税,2008年免学杂费等。
政府政策:(1)内需:4万亿计划,增加投资,刺激需求。大部分用于民生项目,涉农投资超过三分之一。(2)外需:稳定汇率的条件下,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刺激出口。
对三农的影响:(1)支农投入吸收了国民经济中部分过剩的产能和资本。(2)促进在地化非农就业,吸纳剩余农村劳动力。(3)带动农村消费,刺激内需。(4)缓解农村基层社会冲突。(5)征地仍造成冲突。
3. 《八次危机》的观点解析评价
3.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与农村的软着陆作用

哈维在《资本之谜》中写到:“资本危机的作用之一,是可以使资本主义世界从非理性状态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上,它们是引导资本主义经济重新进行自我定位,找到新的发展模式,新的投资领域和阶级权利的新形态。[2]”而《八次危机》也有对经济危机进行类似的表述,这也是笔者第一次看到国内书记有类似的表述。由于全球化的存在,在危机波及时刻,所有完成工业化(不可避免的产生过剩资本)均会遭受波及以及制度和经济的受创。但与此不同的是,中国拥有自身的特殊情况,即是农村的作用。温教授是这么进行解读的: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的“土地均分制”的基本财产关系下,乡村中内在形成的“农户理性”和“村社理性”得以内部化外部环境风险,使得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得以聚落于村社的家庭为单位,既以非市场化的平均分配得到的无风险资产土地来承担“非农就业”的风险,又在无形之中,拱手把风险收益让渡给了企业家和发达地区的政府[3]。因此,农民事实上是由于自己手中的那一份土地可以耕作而实现的风险转嫁,由于土地的非市场性质,无论中国事实上危机如何,农民工们都可以返回自己的土地而不至于发生西方国家危机时刻飙高的失业率。
笔者看来,这个观念与主流观念产生了一些矛盾。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他们不愿意抛弃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确实是有自己失业或是风险控制失败时刻“东山再起”的资本所在,在事实上这些土地在经济效率上是低下的。诚然,土地能够实现在外出打工时刻“出租”,但这样又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市场经济竞争,起不到对农民的软着陆作用。因此这些土地又只能通过“老一辈”的继续耕作来实现其经济价值。长此以往,只能是造成“空心村”的存在。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新一代的“新农民工”显然在农村、城市中占有更低的地位。“新出生者不分地”,未来的农民,只能是往城市落脚这一条路上来走。当然,温教授也同样对这个问题有所遇见。他提出,国家要继续不惜成本的(在笔者看来是这样)扶植农村发展,甚至提出“农民人口应该保持在2亿以上,4亿以下,才能够发挥其在未来的软着陆作用”这一论断。这些扶植和发展,是完全通过扶植“非市场性”来缓和国家因过度参与资本积累造成的隐患,使得中国政府政策的“混合作用”更加加强的表现。这些对农村的大力扶植,在长远看来,肯定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在中国发展仍然需要资本继续积累的今天,还是有一些过于激进,甚至正如当年毛泽东批驳梁漱溟那样,仍然显得“妇人之仁”。
3.2 2008年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温教授对于将次贷危机作为波及性的危机进行解读,原因是中国由于近年来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下导致经济的祸福相连,使得中国原有的落后实业经济受到打击,引发危机。事实上,在资本的持续积累下,这种不断的过程资本将会造成资本输出的局部型,以及区域性资本贬值和资本损耗的行为[4]。这并不属于一个特点的危机过程,而是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产生的问题。温教授在书本前半部分有过“发展中国家既输送实物产品,形成对西方的贸易顺差来推动其货币增发,又反过来以不断累积的贸易盈余额购买西方政府增发的国债,输送其贸易盈余回到西方资本市场来促使金融资本愈发泡沫化”,这一对西方资本积累导致不平衡现象的解读。次贷危机的发生也正式不平衡影响到了中国而已。而专门论述第八次危机的部分,温教授不仅仅将其归结于资本原因,而将中国的诸多背景,如经济参与的占比数额、中国的产能过剩、甚至是地方政府与乡村的政策皆考虑其内,虽然在论述中可能较为全面,却让人读来有“拳拳不着肉”的困惑感。甚至之后将国内产品的进一步出口做为挽救危机的一种政策解决方法来考虑,这不仅仅与前期所述“发展中国家出口物品导致的双重剥削”的有所矛盾,又似乎将视角重新放回近期快速挽回经济形式的“饮鸩止渴”上来,与总体行文的“将资本重心投入到亲农上来”的战略思维产生了些许的矛盾。在第八次危机描述的行文末尾,重点将国务院的“三农政策”与对农民关注的信号进行了解读,却忽略为什么这一次“软着陆”仍然在农村的逻辑辩证,论证性并不足够。当然,这也和后几次危机农村的农民人口的详细的就业情况、迁移情况以及年龄甚至土地房产情况数据几乎无法获得有关,在论证上实在无法追求至十全十美。假如真正从次贷危机对中国影响作为危机切入,也许直接像之前几章那样,从城市、农村实际变化出发,会更加令人信服一些。
3.3 结语
“危机就是对不合理制度的不合理的合理化[5]”。《八次危机》纵然抛弃意识形态的争夺,从资本角度出发,对政府政策以及未来的政府的资本流入方向作出了一些建议和判断,但如果仍然不触及中国本身的上层建筑的制度建设,可能仍然无法触及根本。事实上,温铁军教授在书中也“文雅”的对中国现行的行政制度进行过一些缺点的批驳。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而言,也不乏诸多创新性的言论。无论再怎么想从客观、准确的角度去阐述危机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却很难摆脱自己预设的结论与观点。“中国的未来是在农村还是城市?”,温教授以“三农”专家、11年农村试验区基层调研中的思考出发,以中国历史的经验为总结,给我们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6park.com

参考文献:
[1] 温铁军. 八次危机[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3.8.3
[2] 大卫·哈维. 资本之谜[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12.
[3] 温铁军. 八次危机[M].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3.8.
[4] 大卫·哈维. 新帝国主义[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101.
[5] 大卫·哈维. 资本之谜[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209. 6park.com

喜欢院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院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