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怀念袁隆平,超越杂交水稻
送交者: 文礼[☆★★秀才不出门★★☆] 于 2021-05-25 14:01 已读 2153 次  

文礼的个人频道


    杂交水稻第一人袁隆平院士仙逝了,举国同悲。一个为民族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应该被铭记、被颂扬。老王像所有人一样,对袁老充满敬意,也祈祷功德圆满的老爷子在天国安详,继续稻花飘香,琴声悠扬(袁老拉小提琴的)。
   
    不过,看到一些说法,比如,袁隆平一个人养活了13亿人,袁隆平如果收杂交水稻专利费可以是世界首富等等,老王觉得还是应该厘清一些概念性问题。
   
    第一,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的领军人物,或者说是第一人,这不仅是对他突出贡献的肯定,也揭示了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是团队的努力,集体的荣誉。1981年国家将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授予给杂交水稻科研团队。袁隆平是第一获奖人,后面还是第二人第三人第四人,他们是颜龙安、张先程、李必湖等。事实上,我国杂交水稻的成功,除了袁隆平团队,还有多人在不同的地域和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突破,甚至推广范围更广,比如,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发明人原湖北农科研究者石明松等。在肯定褒扬袁隆平院士的同时,也别忘了这些不著名的“有名”英雄。
   
    第二,按照专利法,“动物和植物品种”不属于专利保护的范畴,因此,杂交水稻是申请不了专利的。就原创性而言,杂交水稻的理论并不是中国人最先提出来的,袁隆平是最先从理论到实践培育成功的,差不多同时期还有中国的其他农学家也完成了同类的育种。因此,无论从专利法的立法限制还是专利的新颖性要求,都不存在袁隆平如果申请了专利就能成为首富的假设。
   
    第三,最重要的,养活13亿人的不是杂交水稻或者袁隆平,而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市场机制。事实上,迄今为止,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播种面积并不太大,推广有限。我们日常吃的米绝大多数都不是杂交水稻,而是普通的梗米(杂交水稻都是籼米,口感欠佳)。世界上主要的水稻产区,如泰国、越南、印度等,都不是靠种植杂交水稻的。杂交水稻,大幅提高单产,更多的意义是确保粮食安全,提供储备、饲料和工业用途,并不直接反映到多数老百姓的饭碗里。
   
    历史上,早先的“三年困难时期”,铸就国人深刻而惨痛的饥饿记忆,并不是因为没有杂交水稻,而是system出了问题。改开之初,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释放巨大能量,一下子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不是因为有了杂交水稻,而是“要吃粮找ziyang,要吃米找万里”。袁隆平搞杂交水稻科研攻关的时候,正值WG期间,阶级斗争为纲,如果不是WG的结束,科学的春天来了,他的科研成果能否被接受和推广,他能否成为英雄人物,都是值得怀疑的。
   
    在这里,老王丝毫没有贬低杂交水稻或袁隆平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朴素道理:吃饭问题,是基本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发明,一个品种所能解决的,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制度本身。君不见,苏联时期,作为世界粮仓的乌克兰,曾经饿死数百万人。曾被誉为非洲南部明珠的津巴布韦,耕地资源丰富,40%的出口收入源于农产品,却在伟大的穆加贝的长期统治下,60%的人口处于饥饿之中。相反,人多地少的日本,没有杂交水稻,就靠持续有效的农业政策,一直保持稻米自给率的100%,且品质优良,没有饥荒之虞。
   
    事实上,袁隆平老爷子不仅是一个可爱的人还是一个清醒的人,下面的这篇访谈,他就表达了对超出杂交水稻之外问题的关切,让我们记住他的话,也许才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喜欢文礼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文礼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