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工业品之殇:从“房住不炒”看中国工业品消费巅峰的逝去
送交者: 木头强强强强[♂★★声望品衔10★★♂] 于 2021-07-10 9:13 已读 1365 次 1 赞  

木头强强强强的个人频道

作 者 | 济桓来 源 | 济桓投资



黑色,中国商品期货的硬骨头,特别的硬,尤其是供给侧改革之后。

 

宏观跌,黑色抗得住;中美对峙,黑色也不虚;新冠崩盘,黑色照样站得笔直;碳中和,黑色飞在最前面;发改委减产,黑色可以无动于衷;无畏的勇气来自强大的实力,以及背后的中国工业品消费巅峰的地产需求。

不服不行,满世界都是被打肿的胖脸。

 

4年了,每每超预期,慢慢大家就老实了,习惯了中国超强需求,根在地产与基建,尤其是地产,四十年房价不败的铁的事实,亿万百姓追捧而图腾俨然。有地产大哥的关照,黑色自然是需求爆棚,什么环保、碳中和、限产等都轻松跨越,黑色真的很牛;淡忘曾经的4年长跌,坚守成本的多头大营,扎硬寨打呆仗,黑色多头在期市每战必胜,得意但不忘形,揽金而不自重,黑色真得很硬。

以黑色为代表,中国工业品超强需求是全球神话,源于我们的经济增长,源于国人对房子的执着追求;源于国际对宏观危机的地产刺激,神话仍在延续。



图1: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 2017年中共十九大,提出“房住不炒”,引发坊间热议,大家都觉得地产可能会不行了。但人算不如天算,2018年国际风云急转,金融去杠杆打压压需而弱,中美对峙激活国内恐慌,有经济危机的征兆,“房住不炒”被迫暂缓,危机中国还是需要地产来稳,睁只眼闭只眼,继续刺激与透支,基建地产再放量而传奇延续。传统经济的悖论,但真的没办法,越危机越地产,没法舍弃,时不时还要来个金融加持。
2018-2021年,地产浪上浪,宏观危机的无奈。但房价飙升引发社会撕裂,舆论争执与“房住不炒”的嘲讽不绝于耳。房产热浪带来工业品需求的持续超预期(黑色是典型,始终两位数以上的增速,10亿吨粗钢规模啊,人类历史巅峰上的狂飙,太太惊人;其他工业品也差不太多,不服的都被打服了,不服真的不行啊)。
2018-2021年“房住不炒”与房价不败的博弈,严重动摇了社会理性与财富观,政府很难受,黑色多头底气很足很足。 
图2:主要品种产量/增速
 2021年,430中共政治局常委会,肯定当前经济局势,提出“低压力窗口期”的独特概念。宏观已稳,国家腾出手将战略落地,耽误三年的“房住不炒”重提,但此时市场已然麻木,空头三年被通杀而垂头丧气。
我们认为,这次国家是真干,“房住不炒”肯定能坚定贯彻,对本届政府的强势与睿智,对政府的超强执行力,大家绝不能去怀疑。2021年紧急布局,环环相扣,2022年地产将大改观。
天就要变了。
图3:1998-2019 中国商品房平均房价走势图  “房住不炒”是顶级国家战略,因危机而暂缓,但政府绝不会放弃。当前的房价不败隐含长远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绑架、经济危机、发展困境,房价不败更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倾向,警惕阶层固化,警惕国家危机,必须“房住不炒”。我们认为,中国房地产过度市场化,虽然曾经在支持国家建设方面有历史大贡献,但香港模式使得房地产做大而自成长,房价不败席卷社会资源,催动存量财富的内生爆炸,推动社会走向撕裂、躺平、消极、内卷,日本香港的教训就在眼前,中国政府绝不能放手不管。
自由市场的房价不败,诱导社会价值观趋向享乐与奢侈,消耗更多社会资源,分裂社会阶层,激发年轻一代的消极内卷,对国家发展与民族凝聚都不利,实质上会阻碍科创立国的战略实施。已完成历史使命的中国房地产,未来再定位,“房住不炒”肯定落实。 我们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绝不能怀疑“房住不炒”的重要性,顶级国家产业战略,房地产是工业品需求旺盛之源。“房住不炒”的战略切换,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肯定有规划安排,预计2021年布局2022年逐步落地,标志着长周期的中国需求缓降,未来很多商品资源将被再定价重配置,无数产业会大喜或群悲。房地产之变,可谓工业品之殇,我们很不乐观。2022年始,尤其建材类商品,需求将刚性下降,而碳中和提升成本,汇兑退税又压制出口,未来将何去何从?黑色,可能2021年金秋,构筑大顶,一切从“房住不炒”开始。

地产盛宴已过

1、历史使命的完成
中国改革开放,始于工业化,腾飞于城市化,而地产是城市化基建的关键。特定历史时期,社会资源匮乏而散乱,依托百姓的家国梦,以土地与房产为抵押,金融性激活全社会资源,以房价不败的利益现实,调动全社会集体参与城市化建设,一轮轮的推动与提速,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动员,1997-2021年中国城市化建设规模与速率都无与伦比,史诗级的。核心城市已国际领先,中小城市也在棚户区改造下集体重建,才有今天中国的焕然一新,当然也有较大负债,但代价可承受。 

中国以最快速度完成城市化基建,房地产应记头功,土地房产抵押激活金融,集全社会之力,40年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人类历史与经济史的伟大奇迹。这一切的背景就是房价不败,高铁、地铁、高速公路、人均自有住房,40年超高速发展,一代中国人实现了两百年的梦想,房地产的支点作用,功莫大焉。当然,极限政策也会有大的副作用,房价不败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是我们未来需要解决的。
当前,城市化建设过程基本完成,我们也要给未来留些空间,房地产不能再刺激透支了,况小康社会中国,社会需求变了,资源配置更均衡与和谐,群体奋斗共同富裕才是目标。中国房子总量够了,人均近40平也很多了,只是结构性不均衡(有人太多,有人少了点,但国人自有房比例很高,更多是地区性需求的不均衡)。
城市化带来了社会财富爆炸,也拉开的财富差与阶级分化,资本超越劳动,形成阶层固化,年轻人被动选择躺平与内卷,消极社会危机初现端倪。相比数量,房价不败才真的令政府头疼(香港模式的必然,存量财富聚集带来局域超高房价,冲击社会心理稳定,带来社会撕裂与分层固化,社会动荡不利国家稳定),过去三年暂靠行政手段硬冻结。地产发展已过度市场化,且地产透支有点多,结构性不平衡突出,这些都需要解决,相信中央政府会去解决。“房住不炒”的国家目标,危机而迟滞,2021年窗口期,势必强推。
图4:中国人均住房(国际对比) 
2、危机需求刺激房地产
国家遭遇经济危机,需要创造需求来平衡即期市场,而透支未来是最简单的方式。在中国,基建与地产是大家眼中的夜壶,不好看不好听但最好用,时不时被提出刺激下。19大提出“房住不炒”,但架不住经济压力,叠加中美对峙的恶化,宏观形势太严峻,国家被迫放松而再刺激,“房住不炒”被暂缓而地产阶段放松,货币刺激下房价暴涨销量大增,其实国家很难受,只能局域行政限价来避免矛盾扩大化,老百姓慢慢也不再相信“房住不炒”,政府很窘迫。 3、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倾向
经济是稳住了,但房价不败的副作用也越发显现,房地产绑架了货币政策,国家不敢轻易收缩。错失买房的百姓被社会抛弃而怨声哀道,财富分化的扩大与分层固化,使得内卷消极在社会蔓延,轻劳动重资本的价值观形成,更可怕的是社会闭环而坚信房价不败,舆论充斥对“房住不炒”的嘲讽,豪赌政府不敢打压房价,炒房因此而风起云涌。躺平、内卷、思辨,绝非偶然,历史常态,社会阶层分化再固化,消极社会价值观的体现,日韩台有清晰经验借鉴,中国历史无数王朝二次复兴的前夜都如此,反映了正常社会发展的遇阻。中国不能打破财富枷锁,社会将惯性内卷而丧失团结与活力,遑论复兴。
所以,“房住不炒”不仅仅是地产模式的选择,更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千万别怀疑国家高层的眼光与信心,睿智如本届政府,经历新冠与中美对峙后被证明的超强执行力,不可能控不住。被耽误3年后,政府足够时间筹划布局,利用难得的低压力窗口期,“房住不炒”将强势推行。 地产盛宴,该结束了,回归普通,“房住不炒”。



地产时代再定位



中国地产,将从深度市场化,逐渐强化民生属性,预期未来走向分层复合,满足小康社会的中国更和谐更丰富的需求。小康社会,地产需求变了,市场化程度预期将降低,房产投资属性被约束,政府介入增补保障租赁房,帮助市场消费,未来更可能是分层的结构房地产市场。 1、从投资属性到民生属性
香港模式陷困境,中国需更多参考德国与新加坡模式,复杂社会需求不同,从绝对的效率优先到效率公平的相结合。国家地产再定位,稳经济的前提下,地产多元化发展,更多体现政府的服务转变,但这是个动态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香港模式过度市场化,效率优先在市场启动初期极具价值,可在最短时间聚集最多资源来建设最快的城市化,投资属性的自我循环兑现是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的关键。但过度市场化的单一政策已不能满足庞大复杂的中国市场,三四线以下可能主要需刺激,但一二线城市肯定需要收敛了,政府犯愁,城市已经基本建起来了,如何运营是大问题。而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时间而渐暴露,尤其是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的消极化(存量财富博弈,固化社会阶层,不利科创,不利进取与发展),国家必须出手,不改不行了。
小康社会,市场化外,还需要基础社会资源的保障与公平,需满足多层次的国民需求。民族复兴,中美对峙,突围科创一条路,还要在保障社会经济稳定的前提下,是时候理顺社会资源的配置,对房地产的再定位,刻不容缓,这就是“房住不炒”。 

 整体规划,分层结构,细分市场,各自发展,复合再定位。抑制投资属性,继续原先市场化,只适合于改善住房与奢侈生活追求者,占取较多社会资源,支付高昂的房地产税,体现社会贡献,维系城市运营。支持消费属性,普通居民第一套小房子,半市场化,政策金融支持,奋斗国民都能实现,但限于简单自住,类似新加坡祖屋,支付较低房地产税。
激活民生属性,政府大规模建保障租赁房,社会低收入人士的兜底,并从户籍到常住人口的全覆盖,避免地区封闭与阶层固化,保证社会基础资源的兜底与均衡配置。目前的过度市场化,主要是投资属性过度发挥,高激励但大家太累,被动参与而苦不堪言;未来支持新居民第一套小房子,大力建设保障租赁房兜底,辅助房地产税的推广,在制度上淡化存量财富的差异。从农业税到工商税再到财产税,“房住不炒”很适宜。
半市场半政府的复合定位(城市化建设基本完成,未来更多运营,和谐城市从基建向运营的切换,对应房地产再定位,大规模租赁房、开征房地产税、放开生育、收紧教育),组合政策已上路,势必强推行,“房住不炒”还敢怀疑吗? 
2、房住不炒的战略落地
假设,房地产复合再定位,如预期。那么,工业品需求将巨变。 降投资属性,求精不重量,逐渐消化现有存量,建筑规模将大降。多消费属性,90/70小房子,规模维持,半市场半政府,政策支持,建筑规模略降。补民生属性,大规模扩建小面积租赁保障房,非市场化,可替代危机时期的地产刺激工具,国家政策弹性很大,可因机而变。二手房金融政策收紧,抑制流通,估值下降,约束投资属性的发挥。房地产规模下降,直接关系到工业品需求,麻烦来了。 从城市化到城镇化、从超级城市到区域一体化、从户籍人口到常住人口、从住房到医疗到教育,社会均等的基础资源均衡全覆盖,小康社会。长效系统工程(财税、土地、金融、政策),“房住不炒”只是提炼。危机而迟滞三年,终将战略落地将加速(十九大提出,危机三年暂缓,430常委会战略窗口,势不可挡),大规模保障租赁房是最大变数,继续维系宏观维稳的作用,无需担心金融政策的决心与反复。
千万别怀疑,重大理念切换,实践紧跟而至。房价宜稳可控,国家并不希望大跌,起码不能制造新问题,冷冻二手房,收紧金融加速一手房销售,2022年预估核心城市将开启大规模保障租赁房建设(房地产基金打通、商业房政策打通、集体土地打通……),未来房地产市场被切分对待,各自归位,房住不炒。
 “房住不炒”,中国工业品需求神话将趋弱,工业品有麻烦了。投资属性规模大降,消费属性规模弱,保障租赁规模大增(包括改建、增建、维修),总体看建设规模应该下降,对应城市从建设切换到运营,工业建材需求也将持续走低。房价分层分化,“房住不炒”,房地产税对应,投资被约束,鼓励社会更多趋向劳动创造价值,存量财富鼓励多消费多贡献,政府也从城市建设渐换到城市运营,服务职能在加强。 


小结



社会进步,未来更重公平与协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房地产政策巨变,“房住不炒”的国家战略,要深刻理解,准备抢跑。     十九大,中国经济开启新战略,从投资驱动切换到未来的科创驱动,对应着民族复兴。供给侧改革的启动、中美对峙的强硬、内循环为主的经济架构、倾力而为的科创立国、积极碳中和,我们可大体勾勒出国家未来经济战略的趋向,可清晰看出倒逼产业升级的科创目标,步步为营,高效协同。
中华复兴是历史性机遇,但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顽强奋斗才有可能,最大外部阻力就是美欧阻拦,最大内部阻力就是躺平消极。积极内循环以防卫、强化科创以突围,集合全社会资源,在宏观稳定下追求科创突围,房地产要配合国家战略,不能自我惯性而肆意发展,更不能抢夺社会资源,带偏社会价值观与心态。      “房住不炒”,地产不再是国民经济支柱,但可能是基础支撑之一,淡化投资属性、强化民生属性、体现消费属性,房地产因成熟而分层对待,为社会提供更均衡的服务。       “房住不炒”------工业品之殇。2021年开启,2022年工业品需求转弱、产业利润萎缩、汇兑升值难出口、碳中和抬升成本,倒逼产业升级。中国需求占全球4成,中国需求真的转弱,届时多品类将确定性全球过剩,工业品消费巅峰将逝,商品重心下移后全球再平衡,尤其是建材类。 黑色,下半年可能构筑大顶。

喜欢木头强强强强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木头强强强强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