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任泽平:货币会逐步宽松,对资本市场不必悲观,房地产应软着陆
送交者: 笨啊笨[♂☆★★DoctorateCandidate★★☆♂] 于 2021-08-20 6:18 已读 616 次 1 赞  

笨啊笨的个人频道

中国目前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不能指望90后00后, 要尽快抓住最后的主力生育人群还允许的时间窗口,推出鼓励生育的措施,比如攀枝花前段时间发500块钱,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发500块钱,这都是对的。

未来大家拭目以待,随着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一线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奖励3000-5000块的现金。我本人也会呼吁。放开三孩已经晚了五年,未来应该加大鼓励生育的力度: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现金补贴和个税抵扣、休假激励等。让更多的人敢生,生得起、养得起。

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这是中国正在发生的大趋势,调节收入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战略层面。未来中国有些公共政策可能要出现一些调整,这些政策可能会推出来:一个是房产税,房产税是大势所趋,房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很重要的手段。未来消费税会进行改革,尤其是奢侈品消费税。

还有我们的教育、医疗、社保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现在对教育先做了改革,清理校外培训。房地产也正在做改革,改革学区房。随着我们更加重视公平,医疗社保可能也会面临调整。未来户籍制度、普惠金融等也面临改革。

房地产改革何去何从,要实现房地产的软着陆,避免硬着陆。我认为关键是城市群战略、人力挂钩、控制金融杠杆,还有房产税。我有一个公共政策的建议,建立土地指标的全国流动交易市场,现在碳指标都可以全国交易,土地指标也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供求平衡。

但是房地产调控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层层加码,要用时间来换空间,要让房地产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中国房价的普涨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房价是分化的,往都市圈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分化,大家如果一定要买房,就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金融政策的收紧一定会带来房地产销售的下滑。从房地产销售、开发商资金的回笼,拿地、预售、投资,整个链条有一个传导过程。

受房地产和出口拖累,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加大,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最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一路降到2.8%,非常明显是对经济下行和货币宽松的预期。货币政策将经历四部曲:不急转弯-慢转弯-转弯-轰油门。

经济周期就是大自然的法则,从衰退-复苏-过热-滞涨,周而复始。

中国的货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会对资本市场逐步的友好。现在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通胀还在高位,但是大宗商品的通胀高点已经出现了,这种制约在未来也会逐步的缓解。

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的加大,从滞涨往衰退的方向转化,货币政策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资本市场逐步友好。所以,对资本市场不必悲观。

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这几年为我们的新零售、消费、提升我们购物物流的效率还是做了贡献的,底层逻辑还是有道理的。

它的问题是应该鼓励向上去创新,去搞云计算、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等硬科技,而不是向下去抢小商小贩的饭碗。政策的目的是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什么是大势?就是降低房地产、金融、教育、互联网等的利润和垄断,以及由此引发的过去长期对民生和实体经济的挤压和成本,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每个企业每个人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



以上,是经济学家任泽平博士,8月9日分享的最新观点。

任泽平博士认为,当下政策正在往重视公平、兼顾效率方向调整,主要是因为收入分配的差距,以及中国面临的K型复苏。未来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同时,他还谈到了对于房地产如何软着陆、三胎生育政策、规范学科培训、中美关系等问题的看法。



全文如下:



各位朋友晚上好,今天给大家讲几个话题。

国家政策导向和前些年,尤其是跟过去几十年还是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发展到新时代、新周期所做出的一些重大战略调整。

我们原来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过去中国的收入分配导向。

现在大家明显感觉到,我们这些年开始更加重视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房产税、教育、医疗、社保等等改革开始推进,这会带来一个什么变化?

第二个,在一些行业方面,国家有保有压,一个是规范平台经济、房地产、校外培训,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还有硬科技,为什么做出了这些政治和战略的调整?它一定是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这个时代的需要。

第三个,最近世界各国,包括国内的疫情出现了反弹,跟大家说一说对经济的影响。

第四个,更多的要顺势而为,抓住时代给的机遇。未来从国家的战略导向上看,行业的趋势,行业的投资风险和机会是什么?

在过去这几年,也包括今年,行业的起起落落,包括资本市场的表现,确实跟国家的战略导向有关,而国家的战略导向又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和未来形势的需要紧密相关。

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未来的财政货币政策走向。



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加大

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先简单回顾一下我们原来谈过的一些观点,跟大家介绍一些分析经济形势,包括大类资产,股市、房市、债市、汇市商品的专业分析框架。

观点是表象的,底层逻辑是它的分析框架。

有了分析框架,大方向不会犯错,把握住大的形势非常重要。

今年1月份,我们提出流动性拐点,随后市场出现了调整,也出现了风格切换,它的一个大背景就是通胀预期起来,所带来的流动性拐点的出现,这个是非常明显的。

前一段时间,因为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我们市场也出现了短暂的调整,这次调整主要是因为情绪,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

我们5月前后提出过经济周期从滞胀转入衰退,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我们是在今年初提出滞胀,大宗商品价格起来,大约在今年5月份,我们当时讲对未来的经济下行要有准备,要充分的估计。

客观来讲,5月份经济还是相当不错的,提出这种观点还是要承受一定的压力的。

但最近我们看市场上各种观念,认为经济未来下行压力逐步加大的观点有所增加,原因跟我们原来提的逻辑是一样的,比如说房地产销售的放缓。

但是5月份房产销售都还是不错的,为什么我们提出房地产可能成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拖累经济下行的很重要原因?

我们有一个分析框架叫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金融政策的收紧一定会带来房地产销售的下滑。从房地产销售、开发商资金的回笼,拿地、预售、投资,整个链条有一个传导过程。

所以,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加大,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最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一路降到2.8%,非常明显是对经济下行和货币宽松的预期。

观点都是表象,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观点分析经济形势,掌握分析经济形势和大类资产判断的方法逻辑,

比如经济周期的逻辑、大类资产投资时钟轮动的逻辑、房地产的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



政策在往重视公平、兼顾效率方向调整

美国收入差距回到了100年前水平



第一个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对收入分配是采取了这么一个态度,叫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因为改革开放之初,经济一穷二白,所以要优先发展经济,

我们对资本比较友好,采取的是效率优先的收入分配制度,叫先富带动后富。

最近大家明显感觉到,我们政策在往重视公平、当然也兼顾效率这个方向进行调整。

为什么经济发展到今天,要重视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我们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人民的美好生活。

收入分配解决不好,会出大问题。无论是美国、拉美包括中国,都要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美国为什么民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在美国收入分配的差距回到了100年前。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对冲基金经理,号称全球最牛的对冲基金经理叫达里奥,他当时来国内推荐他一本书,出版社请我帮着站台。

达里奥讲到最后,就讲了一个观点——美国现在社会的动荡、社会的撕裂、民粹主义、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国现在收入差距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

拉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也和这种收入分配的差距有关。中国美国都面临类似的挑战。



K型复苏、大中小企业分化

中国收入的金字塔特点比较明显



我跟大家说几个数据,最近全球和中国面临K型复苏,

K型复苏是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有的人境况好转,但是有的人境况恶化。

中国K型复苏的特点,大中小企业的分化。

比如说制造业PMI指数,这些年大企业的景气度一直比较高,但是小企业的景气度一直不高,始终在荣枯线下。

最近上游成本的上涨,对中小企业也产生了挤压,

虽然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的也非常高,但这是一种无就业的复苏,因为大企业好,但是大企业不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小企业不好,但是小微企业往往是解决就业的主力。

所以今年应届生,包括大学生、硕士生的就业不太好,尤其是20~24岁的大专及以上人员的失业率,在今年是比较高的。

还有一个就是收入差距的拉大,

我这里可以给大家说一个数据,在我们国家,从2000年到2019年,税收收入前10%的人群收入所占的比重,从35.56%提高到41.43%。

中国收入的金字塔特点还是比较明显,我们呈现了K型复苏。

所以“7·30”会议就提到要解决就业、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问题,提出过对大学生、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这是和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最近我们的公共政策开始从过去的效率优先,到现在的更加重视公平。



未来公共政策可能调整

房产税是大势所趋



怎么重视公平,肯定要推出一系列的公共政策,

我给大家做一个预测,未来中国有些公共政策可能要出现一些调整,大家拭目以待,这些政策可能会推出来:

一个是房产税,房产税是大势所趋,房产税是调节收入分配很重要的手段。

比如你占有了10套房子,你就要交更多的税。我们现在在存量环节、持有环节没有税收,你有10套、100套不用交税。

未来消费税会进行改革,尤其是奢侈品消费税。

还有我们的教育、医疗、社保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改革。

现在对教育先做了改革,清理校外培训。房地产也正在做改革,改革学区房。

医疗、社保大家可以拭目以待,随着我们更加重视公平,医疗社保可能也会面临比较大的调整。

还有什么改革?

比如说户籍制度改革。我们很多城市的户籍制度后面附着了很多的公共服务。

未来户籍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到来,年轻人会变得稀缺,落户门槛会不断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抢人大战里,会对年轻人更加友好。

还有就是普惠金融。

中央非常强调普惠金融,就是让金融不能嫌贫爱富,光保大企业,中小企业都拿不到贷款,普惠金融也可能会一个有比较大的调整。

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战略是顺应时代的需要。

改革开放40多年,从效率优先开始到重视公平,从先富带动后富,到实现共同富裕,未来我们会加大力度调节收入分配。

这里的政策手段,包括教育医疗社保的改革,包括房产税的推出,包括消费税的改革,包括普惠金融、户籍制度等等改革,也包括学区房、城市群和人力挂钩等方方面面的制度改革。

从这么一个维度和角度来看我们未来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这是我们新的发展阶段很重要的转变,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房地产改革何去何从



跟大家说一下,怎么让房地产软着陆?

这些年,国家防范金融风险还是出了很多政策,比如说治理影子银行,治理得还是不错的,

包括治理过剩产能,通过去产能消化了很多过剩产能,我们对于一些资本的无序扩张,这个系、那个系也做了调整。

房地产改革何去何从。

我们现在也在一轮一轮地加码来调控房地产,目的是促进这个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怎么让房地产软着陆,而不是硬着陆?

有两个办法:

一个是时间换空间,

第二个是采取市场的方式。

我们以前做宏观调控,硬着陆的代价很大,往往经济会受伤。

国际上有很多房地产硬着陆的案例,2008年的次贷危机,日本当年房地产泡沫破裂,整个民族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击,失去了20年,年轻人落入所谓的低欲望社会,老龄化、少子化到来,都跟这个背景有关。

我原来讲过一个观点,叫十次危机九次地产。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房地产对比,它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行业,是我们居民的最大财富。

在中国,第一大支柱行业肯定是房地产,房地产带动的相关投资占我们固定资产投资1/3以上,我们居民财富里面,股市、房市、债市加起来,房地产大约占70%以上。

还有金融,银行对房地产领域放的贷款占整个银行贷款的比重肯定超过1/3。

所以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大,但是风险也大。

让它软着陆,避免硬着陆是非常重要的。



房地产要用时间换空间

或者用市场的方式解决



怎么让它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一个要用时间来换空间

打个比方,全国房价如果10年都比较稳定,但是居民的收入经济都在增长,慢慢就把房价给消化了。

如果你一轮一轮加码,一下让它硬着陆了,导致泡沫破裂、银行风险大面积暴露、很多买房的人负资产、土地财政坍塌、上下游的家电企业、建筑建材企业也大批倒闭,这个风险就会非常大。

怎么让它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我这么给大家讲,如果说我们处理的不好,可能会爆发我们自己的次贷危机。

这几个大的房企,再加上有些银行的通道业务,这些银行对房地产的风险暴露是非常大的,就那些准备金根本赔不起。

第二个就是市场的方式,什么叫市场的方式?

第一,确立城市群战略。未来中国经济整体是往都市圈城市群流入。

第二,人地挂钩,人来了供地,供求平衡。

我有一个公共政策的建议,建立土地指标的全国流动市场,现在碳指标都可以全国交易,土地指标也可以。

简单来讲,比如人从东北到了深圳,用地指标划到深圳,

要是用地指标不划到深圳,那建立全国用地指标的拍卖市场,深圳的一块地卖100亿,拿10个亿给东北,

东北把用地指标给深圳,同时增加一亩或者五亩的良田,10个亿把什么地都可以变成良田。

还有就是房产税。

中国房地产要实现软着陆,城市群战略,人力挂钩,控制金融杠杆,还有房产税。

但是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要用时间来换空间,要让房地产软着陆,避免硬着陆。



房地产未来会分化

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谈到这,很多朋友会问说是不是房地产投资的大时代已经过去了?

坦率地跟大家讲,大家希望像过去10年一样,北上广深房价10年涨8倍涨10倍,这个时代肯定过去了,但是并不意味着未来房地产没有投资机会。

房地产我讲过一个分析框架,

叫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如果大家一定要买房,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教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办法,你拉一拉在过去两年三年哪些城市人口流入最多,下一轮上涨的时候一定是这些城市领涨。

很多人说房地产投资大时代过去了,但是在过去几年,深圳,杭州,包括像东莞,无锡等等这些城市的房价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

包括上海,上海的平均房价在过去两年也涨了30%,学区房有的涨了50%甚至一倍。

什么原因?

就是跟人口的流入流出有关。

所以中国房价的普涨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房价是分化的,往都市圈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分化,大家如果一定要买房,就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

人口流入地方的房子,我认为未来还是有购买的价值,有持有的价值,在未来是有上涨的空间。

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它有需求。

普涨的时代结束了,即使调控的比较成功,未来中国房地产也会出现比较分化的格局。



大宗商品价格在高位筑顶

通胀迟早会回落

第三个就是对通胀的影响,我原来跟大家讲过一个观点,大宗商品的高点临近了,当时我讲这个观点,很多朋友还捏了一把汗。

在5月17号,我们在市场率先讲大宗商品应该高点临近,结果5月19号国常会对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大宗商品调整。

最近因为供求缺口又出现了反弹,但大部分都没有到达前期的高点。

我们明显看到原油从70多又跌到了60多,铜价、螺纹钢价格、铁矿石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总的来说,通胀的供求缺口还存在,

但是因为中国需求的放缓,美国经济复苏边际上也快到顶了,一轮的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也应该接近高点。

最近通胀数据公布出来了, CPI回落, PPI有所反弹,但是到了下个月,我怀疑大宗商品价格是在高位筑顶状态。

当然,通胀是一个滞后指标,未来随着需求的放缓,迟早还会回落。



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对资本市场不必悲观

最后给大家讲一下,未来的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和我们对资本市场的一个简单看法。

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我们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加大,

我们处在经济周期从滞胀往衰退的方向去转化,货币政策会逐步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会对资本市场逐步的友好。

现在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通胀还在高位,但是大宗商品的通胀高点已经出现了,这种制约在未来也会逐步的缓解。

总的来说,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未来的资本市场,如果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足够宽松,对资本市场不必悲观。



我们处在从滞胀往衰退方向转换的时点

站在当下,我们现在经济形势怎么样?我们今天处在经济周期的哪个位置?

从滞胀往衰退方向转换的时点。

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的加大,通胀还在相对的高位震荡,

因为通胀总是滞后的,所以现在的货币政策更多是对冲性的放松,还不敢大放松。

未来经济和通胀都向下的时候,货币才会释放出非常明显的宽松信号。

这就是我讲的货币政策四部曲,不急转弯,慢转弯,转弯,轰油门。

但是资本市场的机会总是这么奇妙,所有的机会都是一开始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当真正的信号非常明确的时候,大家形成一致预期的时候,可能一两个月就涨完了,大部分人是不敢去追的。

现在我们处在从滞胀往衰退的方向去转化,经济未来的下行压力会逐步加大,主要拖累因素是房地产和出口。

所以未来货币政策大的方向一定是放松的。

只不过因为通胀还在高位,所以还不敢给出明确的信号,未来经济和通胀同时向下,就会给出非常明确的信号,那个时候就会有大的资本市场行情。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因为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的加大,货币宽松的时间窗口已经逐渐的开启,对未来资本市场不应该悲观。

最近债券走了一波小牛市,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降到了2.8%,

利率下行抬升了股市的估值,叫无风险利率的下降,现在货币还不敢给出特别明显的宽松的信号,但是未来这个条件会逐步的具备。

很多人会说未来经济都不好了,为什么可能股市会好?

我一直讲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

只要货币未来宽松的时间窗口开启,大家对股市就不宜太悲观,这是我跟大家讲的主要的看法。



要看清未来国家战略导向

总结来说,今天给大家大致分享了几个观点,

一个是我们要看清未来国家的战略导向,也就是大势。

第一个大势,我们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我们要调节收入分配,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

第二个大势,我们对有的行业进行规范,未来国家要发展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制造业,这是国家关于行业的战略调整。

最后给大家讲了房地产,我认为房地产应该是要避免硬着陆,要软着陆,我们也开始往那个方向进行调整,但是还没有完全步入正轨。

还跟大家讲了生育问题,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仅是放开生育,要走向鼓励生育,鼓励生育应该很快就会到来,

我也会积极的去呼吁这件事情,因为这涉及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涉及到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

最后给大家分享的就是我们对现在经济形势的看法。

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的加大,我们从滞涨往衰退的方向转化,货币政策宽松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未来的货币政策会对资本市场逐步友好,这是我们的主要看法,供大家参考。



再过10年

中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

2018年中美爆发了贸易摩擦,后来从贸易领域到科技、金融、地缘,包括舆论意识形态,中美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号称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来还有一个词叫修昔底德陷阱,讲中美能否避免一战。

从历史上来说,1976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迅速升温,后来中国搞改革开放,美国也是一路支持。2001年中国加入WTO,美国力挺。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规模超过了美国的70%,占世界经济比重的17.5%。

我跟大家说三个数,

第一,中国人均GDP现在已经是1万美元,

什么概念?大约再过5年,朋友们,你们能不能想象中国可能是发达国家,因为世界银行的标准是12,600,中国只需要以5~6%速度再增长5年,就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当然现在因为疫情,大家没法出国,如果说中国自己不犯错,再过5年我们就成发达国家了。

第二个就是我们经济规模,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一穷二白,可以被善意的忽视,但是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再给大家做一个预测,就是大约再过10年,中国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深刻改变全球的政经版图。

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中美关系的本质就是老大和老二的关系,

世界政治是丛林法则,只能有一个老大,现在中国正成为有利的挑战者,

我们这本书(《全球贸易摩擦与大国兴衰》)讲中美贸易摩擦,包括中美大国博弈的本质以及未来的推演,这就是我们的大事,就是我们需要说出来国际环境。



中美博弈不能简单对比美苏和美日

很多朋友关心国际经济形势,有时候想想,我们所处的时代都跟我们发展阶段有关,为什么在这个阶段爆发了中美贸易摩擦?

为什么爆发了新国潮运动?

其实你看多了,像日本、德国、韩国在它们类似的发展阶段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你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马上成为发达国家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大家民族的自信心爆棚,

再加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潮品牌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年日本、韩国、德国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中国和美国的这种博弈,不能简单对比当年美国和苏联以及美国和日本

因为前苏联意识形态色彩是非常浓厚的,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中国采取了市场经济,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抱着全球化,中国是跟世界包括美国是融为一体的,所以跟前苏联是不一样的。

中国也不会成为第二个日本。

因为日本市场空间比较小,美国把它的空间一压缩,日本就没有空间了,

日本当时只有1.3亿人,全球是70多亿人,美国是3.2亿人,美国只要不给日本打开市场空间,日本马上就得屈服。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中国是14亿人,相对于日本而言,美国是个大经济体,但是中国对美国而言,中国是大经济体,美国这些产品离不开中国。

比如说在中美贸易摩擦与如火如荼的时候,特斯拉选择在中国开厂。

最近美国的农业州,包括美国的芯片厂商,集体到拜登政府提出诉求,希望双方取消当年加的关税。

最近这一年多,中国的出口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原来贸易战的时候,你不让我出口,现在疫情了,中国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

而且美国现在通胀,肯定很多东西短缺,所以希望中国出口,但是出口了以后有关税,这种关税到最后转嫁到老百姓的手上,他的购买成本是提升的,最近还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然,中美怎么通过全球化的方式共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这里我们没有时间展开讲,反过来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蕴含着百年未有之大机遇。



中国面临两大挑战:

外部是和美国的大国竞争

内部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了解了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就知道中国为什么要规范平台经济、房地产和教育,大力发展高科技、新能源、新基建和硬科技、卡脖子技术。

简单来讲,中国现在面临两大挑战,

外部跟美国的大国竞争,

内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每个都需要去应对,需要做出政策和战略的调整。

我们外部与美国竞争,现在新冷战、脱钩等等喧嚣尘上,客观地讲,现在美国确实在一些高科技领域的出口方面(限制中国),包括给华为断供,非常明显。

我前几年刚用华为手机的时候,我还跟余承东发了个微信,我说华为手机甩苹果好几条街。结果没多久,过了一两年,华为手机就因为断供而被迫断臂求生,荣耀都剥离了,这就是中美贸易战的背景。

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在外部跟大国竞争,为什么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经过40多年发展,很多领域进步了,但是我们还处处是短板。

什么叫卡脖子?中国的高科技无非是软件、硬件。

硬件,我们造汽车、家电、手机都造得很好了,但是我们的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发动机芯片、半导体这些领域,跟美国还有巨大的差距,就是一些底层的东西。

软件,我们研发各种大数据,云计算、应用软件都很发达了,但是编程语言、系统软件还用的是别人。

我原来请教过业内一位专家,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实际上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大楼,

只有少数的企业,比如像华为,具备了打地基的能力,所谓杀入无人区。

我们的科研支出里面,基础研究非常缺乏,但是我们应用型研究非常发达。

这是我们面临第一个挑战,外部的大国竞争。

内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怎么创新驱动、怎么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怎么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怎么降低各种成本。

我们内部要经济高质量发展,外部要跟美国这种大国竞争,一定会选择这样的战略,

比如控制货币的超发、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反垄断、规范平台经济,包括治理校外培训。

我们鼓励的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降低实体经济、制造业、硬科技和卡脖子技术,这个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



中国经济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

中国经济的几个大的趋势:

第一个,从效率优先到重视公平;

第二个,为了内部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外部与美国的大国竞争,我们开始调控房地产、规范平台经济、治理校外培训。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硬科技,也包括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

这都是我们发展阶段的一些选择,包括双碳,包括新能源,这都是我们大的发展趋势和形势,也是我们发展到今天,政策的必然选择。

今天央行也刚出了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大水漫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中国不能再走货币超发刺激的老路。

货币超发这种事儿,对老百姓是没有好处的。

因为老百姓能有多少资产呢?

货币超发,股市、房市、各种资产价格,一地鸡毛的乱涨。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你的工资是被打折的,一个国家能够控制好货币,对老百姓是负责的。

我们选择的这一套政策,从效率优先到兼顾公平,这是第一个大趋势。



政策是对的

但要把握一个度

第二个,规范平台经济、房地产和校外培训,大力发展新能源、新基建和硬科技,这都是跟我们发展阶段有关的。

但是这里我倒是要讲一个问题作为收尾,这些政策都是对的,包括房地产调控,但是所有的政策要把握一个度,

“7·30”会议就讲,防止运动式减碳,这个讲得非常好。

前几年金融去杠杆误伤了很多民营和中小企业,当然大方向是对的,但是也有误伤。

供给侧改革去产能,也误伤了一些民营和中小企业,导致了这些年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

未来我们调控房地产也是这样,要让中国的房地产软着陆,不要让它硬着陆。中国房地产要硬着陆,那是不可承受之重。

10次危机9次地产,股市调整调整都没太大关系,房地产要出问题,一定是大问题。

规范平台经济也是,因为总的来说,中国的互联网平台经济,这几年为我们的新零售、消费、提升我们购物物流的效率还是做了贡献的,底层逻辑还是有道理的。

它的问题是应该鼓励它向上去创新,去搞云计算、无人驾驶、人工智能,而不是向下去抢小商小贩的饭碗。要让它规范发展。

水至清者无鱼,政策的目的是规范健康发展,并不是说要消灭这个行业,有一些网文往这个方向导向是错的。



中国生育主力人群是75-85后

配套政策应该尽快落地

少子化是一个什么概念?不要指望90后00后生,他们不是生育的主力,中国的生育主力人群目前来看是75-85后。

为什么?因为90后00后的生育观念就发生了变化。

我一直讲中国全面放开生育已经晚了5年了,70后的人还是有多子多福这种观念的,现在还好已经放开三胎了,但是鼓励生育不要再晚了。

为什么日本的人口老龄化这么严重,成为了世界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的鼓励生育,因为犹豫,因为纠结,推迟晚了,放开晚了,大家都不生了。

中国目前来的主力生育人群,要生二胎三胎的肯定是75-85年的,

要尽快抓住最后的主力生育人群还允许的时间窗口,推出鼓励生育的措施 。

比如攀枝花前段时间发500块钱,生三孩四孩的每月每人发500块钱,这都是对的。

未来大家拭目以待,包括我本人也会呼吁一线城市生三孩,每人每月奖励3000-5000块的现金,

这是为国家做贡献,还有加大女性就业权益的保障。

更重要的是0-3岁的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生了孩子以后,托儿所可以免费上,防止女性不愿意生,要配套这些政策才可能改变现在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的势头。

我认为这几个政策应该要尽快落地,不然我们很可能布日本的后尘,因为我们现在总的生育率已经降到了日本的水平。

这个东西影响很大,它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影响到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幸福。

我的看法就是中国放开生育已经晚了5年了,鼓励生育不能再晚了,鼓励生育应该尽快推出。

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最后一波的时间窗口。

人口这件事最大的特点就是你明知道他要来,政策出来了,还改变不了,所以这个非常的重要,对国家也好,对民族也好,对我们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我也会持之以恒的呼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呼吁放开生育以及鼓励生育政策的尽快落地。

喜欢笨啊笨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笨啊笨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