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达利欧:过去500年的历史,三大规律
送交者: sky9[♂☆★★中道★★☆♂] 于 2022-05-14 14:01 已读 854 次 1 赞  

sky9的个人频道

瑞·达利欧(桥水基金创始人)


60s要点速读:

1、纵观过去500年的历史,总结出三条规律:第一,非常巨大的债务伴随巨大规模的债务货币化;第二,巨大的内部冲突;第三,大国的崛起。随着大国力量的加剧和增长,大国之间彼此无法认同彼此,有了不同的观点,就会产生冲突。在竞争过程中会发现如果冲突没有得以自我化解,则会有更多的冲突产生。

2、有很多的钱被印超了,这是一个标志,不断印钞表明这个国家存在不平衡,不平衡一方面体现在它花的钱,另外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钱可以花,只能靠印钞花钱。

3、我们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全球经济过程中会发现经济资源在全球进行分配,如果你在一个国家生产东西成本更低,那就在那个国家生产,生产完再运到其他国家,而在全球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资源的分配实际上就是全球资源的分配。

正文:

在我的人生经历当中,我遇到了很多让我很惊讶的时刻,或者说,让我感到惊讶的事件,因为之前没遇到过,但是后来发现在历史当中曾经发生过。

一开始是在1971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美国有这样一个承诺,要偿还黄金的债务,尼克松总统说没有办法用黄金支付了,他们就开始了货币系统的支付方式。我以为市场会有反应,我回顾历史发现,在1933年3月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我通过追踪历史的方式学到很多并且看到很多让我惊讶的事件,于是,我深入了解了这段历史、学习了这段历史。

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我的研究成果——三大趋势和规律,我纵观了过去500年的历史,总结了这三条规律。这个研究是我亲自做的,之所以做这个研究是因为我必须了解今天发生了什么,以及在当今和未来我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角进行预测。

我总结出来三大问题,接下来我将逐一简单跟大家分享。

第一,非常巨大的债务伴随巨大规模的债务货币化。什么叫做债务货币化?中央银行印钞票来购买债务,在全球三大主流货币当中尤为严重。

第二,巨大的内部冲突。我们发现上一次发生这样的情况在1930、1945年,当时美国产生了财富和价值观的差异。而且在西方世界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内部的这些冲突带来的是左翼、右翼的民粹主义,他们在人群当中代表一部分人,他们希望进行斗争,他希望和其他的人群进行对立,他们对立的点是希望能够把自己让步降低到最低点,这样的斗争对民族有影响,所以在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有极严重的内部冲突,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大家可以看到1930-1945年的历史形成这样的规律。

第三,大国的崛起。比如中国的大国崛起,由于中国的崛起会挑战已经存在的大国,比如说美国,已有的世界秩序被大国挑战了,使得外部产生很多冲突,不一定是有冲突,但是水到渠成地会有外部冲突的产生,原因是随着大国力量的加剧和增长,大国之间彼此无法认同彼此,有了不同的观点,就会产生冲突。在竞争过程中会发现如果冲突没有得以自我化解,则会有更多的冲突产生。

历史告诉我们当这三大力量齐头并进的时候会有非常高风险的环境,这是当今所处的社会现实和环境所面临的情况。所以我必须要研究储备货币的兴衰还有包括储备货币所代表的国家的兴衰,回顾过往500年历史我总结出以上三点。并且我对中国各个王朝的兴衰进行了研究,从唐朝600年左右开始。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对于大国的兴衰进行研究。

另外,两个特别的因素也吸引了我的研究视野,他们也是非常显著的因素。

首先,自然之力。包括全球流行疾病,包括干旱、洪涝灾害,它们实际上是不频繁的,但是一旦来袭影响非常大,它们造成非常多的死亡并且会颠覆很多的文明,比前三个因素还要更大,所以我们不能忽视自然之力。

其次,随着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人们的能力进行适应化的变化,逐渐适应环境和突发事件。所以我纵观历史会发现实际上同样的事一再重演、不断地重复、循环往复,其中唯一一个变化就是大家用什么样的技术,这是人之常情,人的本质不会变,人的本质是推动历史往复前进的基石。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借的债务拿什么钱还?如何偿还?用硬货币偿还,如果是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痛苦,因此事实是怎样的?事实在于说有很多的钱被印超了,这是一个标志,不断印钞表明国家存在不平衡,不平衡一方面体现在它花的钱,另外一方面没有足够的钱可以花只能靠印钞花钱。


这里有两个不同的图(▲上图),蓝色是短期的利率水平,当它达到了零的时候,如果此时债务水平又特别高,这相当于要印很多钱才能偿还这个债。红线产生了它的结果。所以在1930年到1945年期间发生的情况不言自明,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更好观察并且预测2008年经济走势,当时债务占GDP的水平特别高,而我们的利率水平接近零的水平,并且我们也观察到央行印了很多钱希望能够渡过周期,历史往往循环往复。


前面讲的是印钞,这一页(▲上图)代表的是1900年以来的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非常重要的是要提醒各位注意,你会发现美国自从1930年以来经历了最大的收入差距,相当于财富和收入的分布有特别大的差距,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会加剧。


现在所存在的政治方面的差距,回溯到1900年开始,(▲上图)红色线所代表的是共和党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投票记录包括,蓝色线代表的是民主党投票的记录,对应参议院、众议院。大家可以观察到线越来越高它变得更保守,所以相当于是政治的右翼向右倾斜,我们可以发现蓝线往左往下面走,大家可以看有一个差值,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自从1900年开始意识形态的差距是巨大的,是自从1900年以来前所未见最大的意识形态的差距。

所以我发现投票差距最小的地方是大家最不愿意妥协的地方,这表明是一个政治方面的挑战,而这样的一个政治方面的挑战非常严重,严重到以至于我们可以感觉到在下一届总统选举过程当中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失败,如果是这样,系统会受到颠覆和破坏,这是历史一再告诫我们的。


这是我专门汇总的图表(▲上图),我希望把不同力量的强度进行对比、实力进行对比,这边的实力表明的是国家相对实力,比如说从1500年开始进行对比。我必须研究足够长的历史才能了解大国它的起伏和兴衰以及储备货币国家的兴衰,大家可以看到有8个实力方面的指标,之后跟大家讲这都是什么,整体来讲的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和指数。

红色的线是中国,最开始中国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之后有所下降。我们发现荷兰人和英国超过中国了实力,1880年以来慢慢下降,会发现是屈辱的100年,后面继续下降一直到1949年,会发现后面的图表表明中国从1949年以来不断上扬、有所进步,见证了中国包括在全球历史当中最伟大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幻灯片(▲上图)中左边图片向各位展示的是死亡率的数据,衡量刚才说的大国冲突包括战争所造成的死亡率,右手边给大家展现的也是全球死亡率,这个数据也是不断上升,是自然之力造成的全球死亡。这就是为什么基于这些点刚才讲到纵观历史我们不能忽略自然之力,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其中的典范,我们必须要注重自然之力。


这张幻灯片(▲上图)左边图片代表的是全球人均GDP水平,已经剔除通胀,右边是每个人的预期平均寿命,这两个指标都展现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这两个图非常有意思,两个图有意思之处在于刚才和各位分享的所有周期,从长期来讲相对比较缓和,指的是相对于人们的适应力来讲比较缓和,人类具有强的适应力,在周期过程中能够保护自己,能够通过创造发明不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我想让大家了解这个信息,就是我们的现状,我们觉得了解了历史的大周期的循环往复的规律就能够去洞悉未来,我不会花很长时间讲每个国家周期是怎样,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冲突不断地上升,接下来前方的路非常不明朗,下一个主导的国家的出现肯定会引起自然的冲突,所以通常根据历史规律会有金融战争、经济战争,我们觉得有五种类型的战争,有的时候有贸易战争、技术战争(还包括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战争)、资本战争、经济战争、军事战争等五种。

它们开启之后会不断地加剧升级,现在我们会观察这样一个环境,会有很多经济和资本方面的战争,换言之,这个环境过程中大家希望通过战争控制一下对资源进行分配,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个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全球经济过程中会发现经济资源在全球进行分配,如果你在一个国家生产东西成本更低,那我就在那个国家生产,生产完再运到其他国家,而在全球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资源的分配实际上就是全球资源的分配。

有一些由政治决定的资源分配,比如制裁之下的资本流动,这也和二战之前的情况非常相似,当时美国对日本有制裁,阻止石油运进日本,以及对日本资产的制裁这都是二战的结果。

我们也不应该去认为因为这个事情在过去发生了,很有可能未来就一定会发生,但是可以去了解一些经验,我们需要理解这种因果关系,学习这类经验能够让我们在一些特殊的历史时刻意识到它,并能够防止它的发生。

喜欢sky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sky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