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这么久,我们欠祖国一句谢谢
原创2022-11-17 10:46·一莎公社

6park.com
图源:新华网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文章,说石家庄是二十条防疫新政的先行者。
今天就有人拿石家庄恢复核酸检测来问我,打没打脸?
有什么好打脸的?
列宁曾说,“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会犯错误。”
探索的路上我们要允许人试错!
甚至有人把“石家庄重新恢复核酸”扭曲解读为“20条是错误的”、“我们的防疫政策是无用的”!
这么急着盖棺定论,你是何居心?
所有的事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因为一件事就定全局,况且现在就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推行防疫新政二十条?
就是目前不管是从全国还是全球的形势来看,优化防疫政策已经势在必行了。
二十条,最核心的点就是科学、精准防控,我们要实现的是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所以,我们要理解二十条,就要去全面理解,要综合整个二十条,融会贯通,并结合实际去落实推进。
可能石家庄这次的举动是局限于二十条的某条了,但我们不能否认他们追光的姿态!
我一直强调,我们的防疫是一个动态清零的过程,核心在“动态”二字,但我们要就事论事。
而不能因为有些地方做得不够全面,就直接上升到对整体的攻击,这是很容易被带偏节奏的。
我们只要知道,各地的做法虽有不同,效果也有待检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既要尽最大努力控制疫情扩散,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又要稳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可每次当我们要做点什么事的时候,就总是出现一些捕风捉影的传闻,就总是出现一些唱反调的人,就总是出现一些“躺平”舆论。
谁都不想被封控,谁都想“躺平”,但国外躺平的代价还不够警醒我们吗?
防疫这个事情,其实最困难的就是:你很难假设如果你不这么做,会死多少人。
死了100万美国人的美国,做到了“应死尽死”,冷柜车存不下尸体。
尸横遍野的印度遗体烧整晚,氧气瓶供不应求,引爆氧气抢劫事件。
同样效仿美国躺平的巴西,在去年经历了21万多例新冠累计死亡病例之后,才打出了第一针新冠疫苗。
而对比之下,我们的防疫政策,肯定是保护了数以百万计人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说到这些,人们好像已经不记得了。
不是因为我们离疫情太远,而是因为祖国把我们保护的太好了!
这种保护好到有人竟然说我们的防疫是无用功!说我们这三年防疫太僵化!
如果我们的防疫是无用功,为何法国政府在疫情之初一直强调”口罩无用论“现在却强制戴口罩?
如果我们的防疫是无用功,为何崇尚自由、人权的欧洲美国会大规模施行禁足令、居家令?
如果我们的防疫是无用功,为何欧美各国会纷纷效仿我们的“方舱医院”和隔离方法?
到底有没有用,还要我们明说吗?
这个局面让我想到了三体。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是因为他已经把战争的萌芽消灭在了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的角落。
于是人们误以为他徒劳无功,和平是天生的,是自然而然的,所以认为他才是和平的破坏者。
就像我们能取得今天的防疫成果,也是祖国背后默默努力争取到的。
然而这些成果,恰恰又让人觉得防疫是根本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公共卫生上投入的钱越多,死的人就越少;死的人越少,大家就越觉得公共卫生的投入没有必要。
任何事都是如此,你预防的越好,危险就越不会到来,危险越不会到来,你就觉得预防越没有必要。
于是,有些人把祖国对我们的保护熟视无睹,把祖国拿血汗换来的安全当成理所当然,认为新冠就像大号感冒,还叫嚣着让大家和他一起抗议“躺平”!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人类从不感谢罗辑。
防疫本身是一种水桶效应,不能有短板,不能有人拖后腿,如果想赢得抗疫胜利,那就必须做到齐心协力,一呼百应。
未来的防疫方向,我们依旧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
然后对动态清零的优化,更多是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之间去寻找一个平衡,底线是确保不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而且就在这新政出台的短短几天内,我们看到了各地开始改正“一刀切”、开始拒绝层层加码,开始杜绝过度防疫。
我们也看到了各地开始变得更有温度,更有担当,变得更人性化。
可随着天气转凉,疫情在国内诸多省市呈现出多点散发的反扑局面,我们的防疫形势依旧严峻。
虽然我们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上百万人因新冠病毒毒死亡,也没有出现2400万的“长期新冠”人群。
但疫情三年,战线太长了,难免人心疲惫。
正所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眼下正是最吃紧的时候。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希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坚持过今年冬天。
因为一莎真心认为,明年的春天,将真正会是那个我们盼了3年的春天。
抗疫的收益,其实我们已经落袋为安。
最后的最后,希望你还能想起来有个国家曾经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国民整整三年,而我们都应该对祖国说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