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新时代“朱格拉周期”:来自资金的线索
送交者: 寰球[★★★≡愛☭國≡★★★] 于 2023-01-17 18:37 已读 395 次  

寰球的个人频道

时隔16个月,社融增速再度掉至历史低点、9.6%,见证本轮信用修复的坎坷之路。以社融增速阶段性低点、至高点来刻画信用环境的修复进程;2011年以来一共经历四轮,分别是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和2021年10月至2022年8月。本轮信用修复历经10个月、与此前相差无几,但社融增速反弹幅度大幅低于以往、仅0.8个百分点,此前几轮社融增速反弹幅度在3至6个百分点左右。

与此前相同的是,本轮信用修复始于稳增长加力,政府债券等带动社融增速企稳回升。每轮信用修复伊始,稳增长相关融资明显放量,2015年前以城投债融资为代表,2015年后地方债融资明显增多。本轮也不例外,政府债券融资自2021年底加码,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政府债券融资合计7.3万亿元、占同期新增社融26%以上,带动社融增速自10%抬升至10.8%。

明显差异在于,本轮信用修复弹性大幅下降、单月波动加大,信贷分项体现尤其明显。本轮信用修复阶段,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增速抬升幅度分别为5.4和3.4个百分点,而信贷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信贷对社融贡献虽弱于以往,但单月增量波动却明显大于以往、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来,单月增量偏离近3年同期均值一度超过55%。

(二)疫情干扰、传统引擎受限下,内生修复偏弱,融资改善多仰赖政策加力

信用修复弹性下降、受居民中长贷拖累显著,与收入和房价预期等压制居民购房意愿等有关。2022年,新增居民信贷合计3.8万亿元、不及去年全年一半,占同期新增社融比重仅18%左右、创历史新低。拆分结构来看,居民中长贷拖累尤其显著,增量占去年全年比重仅45%、增速创新低至5.1%,居民短贷增速也大幅回落5.4个百分点,与商品房销售、消费偏弱等有关。

相较于居民端,企业贷款结构明显改善,但更多与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投放节奏有关。2022年,新增企业贷款17.1万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量增长4成以上,占新增贷款比重超80%、创近年新高。除融资总量高增外,企业信贷结构自年中来也明显好转,企业中长贷同比一改收缩状态、单月同比平均多增近5000亿元,与稳增长加力等有关,例如,年中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6月、8月分别新增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3000亿元。伴随稳增长政策工具推进使用,或带动相关配套融资增长、表现为企业中长贷的明显攀升。

但传统引擎受限、叠加疫情阶段性反复等使得实体需求修复依然脆弱,票据冲量、“票价”持续低迷等可侧面印证。年中以来,企业端融资结构虽明显改善、但更多为稳增长政策工具加力效果的体现,实体需求修复尚在半程。从票据融资及票据转帖利率也可看出,2022年四季度依然存在票据“冲量”现象,6个月国股银票转帖利率延续下行通道、月均较近3年同期均值低110-130BP。

二、往后来看,信用修复驱动因素如何演化?(一)内需接力下,稳增长政策加力可期,或带动相关融资明显增长

2023年1月16日,中国银行连续5年发布其大类资产白皮书,展望 2023
年,《2023
年中国银行资产配置白皮书》指出,经济复苏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将加强政策协同,在拉动总需求方面继续加码1内需接力下,稳增长续力或由中央“加杠杆”主导,准财政或成重要支撑项。出口加速回落下,或需要基建适度对冲,财政端或延续扩张。结构上来看,以后地方债务加快积累、付息压力加大等,会抑制地方债的扩张能力和效力,稳增长发力或将以中央“加杠杆”为主。预算外资金支持不可或缺,“准财政”或将依然是重要补充项,此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阶段,政策工具大规模加码,例如,2015-2017 年间,发行累计7批、合计2万亿的大规模专项建设债券,政策性银行信贷占全口径贷款比重也是一度高达16%以上;2022年政策性金融工具额度累计下达6000亿元,上半年政策性银行信贷投放占比不足9%。


“宽信用”背景下,结构性货币工具或仍有增量空间、实现宽信用传导[2],《白皮书》中的这一论点我们深以为然。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在疏通信用传导中作用明显,带动相关行业贷款明显增长,例如单季度普惠小微贷款一度达1.54万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清洁能源贷款同比近乎翻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使用下,部分再贷款额度已经用完;政策强调“结构性货币政策要继续做好‘加法’”下,后续或仍有增量空间。

此外,伴随稳地产“三支箭”等措施落地,房企融资情况等还需进一步跟踪。自2022年底以来,地产供给侧融资支持“三箭齐发”,一方面,信贷、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加大,12月地产债净融资转正至210亿元以上;另一方面,股权融资支持加快落地,证监会宣布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需求侧部委、地方放松措施力度也不断加码,1月初,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公布,加大对购买首套房的需求支持。

(二)内生修复大势所趋,但高储蓄率、传统引擎走弱等或约束修复空间

伴随防疫优化等,居民端融资或边际改善,体现为疫后消费修复、地产销售企稳等。疫情反复干扰线下消费活动,2022年前三季度信用卡新增量仅700万张、2020-2021年同期均为2000万张,居民短期消费贷款增速也从年初的6.6%大幅回落至2.1%。伴随疫后消费场景的修复、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改善等,或带动消费相关融资改善。同时,“稳地产”政策频出,商品房销售的边际企稳或带动居民端中长期融资边际改善。

稳增长加力下,实体需求或逐步修复,企业端融资或延续改善、尤其是中长期资金明显增长。疫情干扰减弱,稳增长政策的“累积效应”或将显现,带动实体融资需求修复,2022年四季度贷款需求指数虽处低位,但环比已回升0.5个百分点、近4年同期环比均回落。伴随实体融资需求释放,企业贷款等或延续改善,例如,代表中长期资金来源的有效社融增速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持续抬升1.2个百分点至10%以上。

但高储蓄率或限制部分融资增量空间,叠加部分领域融资“低谷”等,或约束信用修复弹性。2022 年以来,逆周期政策有效保护了企业报表,财政端“留抵退税”、货币端“设备更新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使得企业存款高增、大量资金“趴”在账面上;居民端,储蓄高增、居民存款增速创近10年来新高至16%。实体“不缺钱”、叠加内源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等,或约束新增融资空间,叠加地产相关融资放量的“缺席”等,总体修复空间或相对有限。

三、本轮信用修复演绎路径,“钱”去哪儿了?(一)信用环境或于二季度明显修复,融资结构改善、中长期资金延续增长

伴随政策加力、内需回暖等,2023年信用环境修复大势所趋。延续“二十大”、12月政治局会议思路,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将“稳增长”放在首位,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加强投资等,或带动内需企稳回升。驱动主要包括稳增长续力带来的基建投资韧性、制造业投资强劲、疫后修复和地产链企稳等。

节奏来看,社融增速将于一季度末明显抬升、下半年延续修复通道。稳增长政策加力,财政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或仍有空间,带动稳增长相关配套融资明显增长;内生需求逐步修复,疫后消费修复、地产销售企稳、实体需求回升等,也或带动部分融资需求释放。但高储蓄率或限制部分融资增量空间,约束修复弹性。中性情景下,社融存量增速或在一季度维持9.8%左右的低位,二季度明显抬升至10.1%的高点,下半年延续修复通道至年底的10.4%左右。

结构上说,融资结构或延续改善、中长期资金增长或仍有较大空间。经验显示,信贷回暖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票据率先“冲量”、增速筑顶,而后短贷开始企稳,约一年后中长贷增速开始回升。本轮信用修复已进度第三阶段,稳增长政策工具加码带动中长期配套资金增多,表现为企业中长贷企稳回升、12月增速达14.7%,前两轮信用修复中长贷增速高点在17%-18%左右。

(二)“钱”去哪了?向制造业等倾斜,为新时代“朱格拉”提供融资支持

2023年是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时点,《2023年中国银行资产配置白皮书》指出,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以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独立自强、推动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以弥补疫情对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机制损伤[3]。

顶层设计指引下,融资支持或向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倾斜,红利效应延续。“二十大”报告在中短期与长期军队产业发展做出战略安排、且对产业发展着墨更多,支持领域更加明确;高端制造、科技前沿等产业突围升级,与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绿色转型等重点产业发展思路也已在“十四五”纲要中做出规划。顶层设计指引下,配套融资或向相关领域倾斜,例如,1月中旬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做好对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领域金融服务;与之对应地,自2022年以来制造业贷款大幅放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长75%。

地方层面也在向智能高科技、生物医药等产业做配套融资支持,专项债支持力度明显加大。2022年,地方产业重大项目数量占比近5成,集中于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突围类项目;从重大项目落地来看,浙江、贵州二季度新开工重大项目主要投向产业升级、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下,2022年前10月,近35%的专项债资金投向市政产业园、且产业园项目多为智能高科技类型。

重申观点:新时代“朱格拉周期”或将开启,制造业或成为2023年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在二十大报告指引下,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或带来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推动制造业加快扩张。2022年3季度末启用的“设备更新再贷款”等工具,实际带动效果尚未充分显现;2023年“累积效应”或加速体现、并形成更广泛的支撑,开启新时代“朱格拉周期”。

喜欢寰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寰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