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刘少奇真的说了“人相食”那句话吗?不难判断
送交者: comment8[☆★★沧海一粟★★☆] 于 2023-02-02 9:35 已读 19891 次 62 赞  

comment8的个人频道

刘少奇真的说了“人相食”那句话吗?不难判断
      6park.com

所谓刘少奇对毛主席说的一句话: “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网上到处流传,几乎成了刘少奇的名言。 这句话来自王光美刘源等2000年出的一本书,书名是《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 至于刘少奇有没有说过这句“名言”,则很少有人细究,而且,一些有政治目的, 津津乐道此语的人也不乐意别人对它进行细究。所谓屁股决定一切,就是这样。但是,在这个世界上, 并不是每个人都盲目相信,不用脑子思考, 因为如果这是真的,则必须能够通过事实和逻辑检验。 任何人的书都不例外。 6park.com

最近有人再次宣传这句话。刘少奇真的说了这句话吗?让我们作一些分析, 进行事实和逻辑检验。 这实际上很容易。以下将这样做。 6park.com

实际上,笔者曾写过两篇文章来分析这句话,它们的标题分别为: “刘少奇这句话的真实性之辨析”,“如此拙劣的刘氏剧本,只能徒增笑料”。现在这篇文章将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前两篇文章不同,因此是独立的。   6park.com

 
   6park.com

(1) 毛、刘谈话场景 6park.com

关于毛、刘谈话场景, 《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一书这样说: 6park.com

  1962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阳光炽热。在中南海游泳池,毛泽东游兴正浓。刘少奇快步走到池畔,亲热地问候毛。见刘来了,毛就在池子里发出质问:“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 6park.com

  刘少奇一惊,似乎觉得不便谈话,就在更衣棚里坐下,等毛上岸,坐到跟前,才说:“陈云、田家英是在党内谈意见,不违反组织原则,他们有想法跟你讲,没有错。” 6park.com

  毛泽东说:“不在组织原则,而是谈的内容!他们都找了你,邓子恢吵了那么久,西楼说得一片黑暗,你急什么?” 6park.com

  双方显然都有些动感情。毛长期淤积内心的不满,倾泻而出,刘也要一吐为快:“饿死这么多人,历史要写上你我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6park.com

  毛泽东说:“三面红旗也否了,地也分了,你不顶住?我死了以后怎么办!” 6park.com

  刘少奇冷静地讲了自己的想法,大意是三面红旗不倒,人民公社不散,高指标不搞,公共食堂不办等等。毛泽东,也平静下来,同意经济调整还得继续。 6park.com

  6park.com

(2) 毛和刘的这次见面没有记录在发表的官方出版物中 6park.com

根据《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  毛和刘的这次见面发生在1962年7月上旬的一天下午。 6park.com

7月上旬是从7月1日至7月10日。根据已经出版的官方出版物(书籍,文章, 见下), 毛主席于1962年7月6日返回北京。 6park.com

关于毛主席从7月6日至7月10日的活动,以下是已发表材料的记录。这些材料包括经中共中央批准,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 (出版时间:200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毛泽东研究》2015年06期,作者杨志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 显然,这些材料是正式的官方出版物。 6park.com

1962年7月6日, 毛主席结束在河南、山东等地的视察, 回到北京后, 应田家英要求与他谈话。田家英提出: 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实行包产到户和分田到户的农民, 约占30% , 而且还在继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与其让农民自发地搞, 不如有领导地搞。将来实行的结果, 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的可能达到40% , 另外60% 是集体的和半集体的。现在搞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 是临时性措施, 是权宜之计, 等到生产恢复了, 再把他们重新引导到集体经济。 6park.com

等田家英说完, 毛主席问:  你的主张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还是以个体经济为主。又问: 这是你个人的意见, 还是别人的意见? 田家英说: 这是我个人的意见。田家英没有说刘少奇和他谈话的事, 主要是为了不在中央领导层中造成裂隙。 6park.com

7月6日当天下午4时, 毛主席又应陈云要求, 听取他汇报恢复农业问题, 主要也是申述分田到户的意见。毛主席当时未表态。在与陈云谈话后,毛主席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央高层中一些人所形成的执意要搞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的气氛,与他亲身在基层听到的、见到的气氛竟是那样的不同。 6park.com

7月8日, 毛主席召集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伯达、田家英开会, 介绍了河南、山东两省夏收情况, 说形势并不那么坏, 建议刘少奇等找这两省同志谈谈, 了解一下农村形势。他在会上明确表示不赞成包产到户, 并指定陈伯达为中央起草一个关于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毛主席决意要召开中央工作会议。中央工作会议(北戴河会议)从7月25日至8月24日整整开了一个月。 6park.com

1962年7月9、10、11日,毛主席将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山东省委第一书记谭启龙和江西省委书记刘俊秀等分别约来北京商讨农村工作问题。 6park.com

  6park.com

这些正式的官方出版物, 是在《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一书出版后的3年到15年后出版的, 但是, 他们都没有记录所谓的毛和刘在1962年7月上旬在游泳池的这次见面。 6park.com

在这段时期,毛主席与其他人的会面都被记录下来了,唯独毛和刘的这次见面却没有记录。这实际上排除了毛和刘的这次见面的可能性, 等于宣告了《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中说的这次见面是捏造的。 6park.com

  6park.com

(3) 毛和刘的这次见面的对话内容与事实相矛盾, 不符合逻辑 6park.com

《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说:见刘来了,毛就在池子里发出质问:“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 6park.com

然而,这与事实相悖, 不符合逻辑。 6park.com

刘少奇既没有急,也没有压阵脚,更没有顶。为什么? 因为刘少奇支持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既然刘少奇支持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他怎么可能去压阵脚, 去顶住?不可能! 6park.com

只有刘少奇反对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他才可能去压阵脚, 去顶住;  如果他顶不住, 他才会去急。 6park.com

那么,毛主席当时知道刘少奇的想法吗? 当然知道。毛主席 《我的一张大字报》说的很清楚:  联想到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形“左”实右的错误倾向,岂不是可以发人深醒的吗? 6park.com

“1962年的右倾” , 就是指1962年刘少奇搞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毛主席是何等之人? 毛主席阅人无数,目光如炬, 明察秋毫。 6park.com

既然毛主席当时知道刘少奇搞包产到户和分田单干, 毛主席就不可能发出质问:“你急什么?压不住阵脚了?为什么不顶住?” 6park.com

况且,刘少奇也没有任何着急的行为,毛主席怎么可能一再说:“你急什么?” 6park.com

既然毛主席不可能发出这个质问, 他们后面的对话也就不可能发生。而且, 他们后面的对话也充满了矛盾,不符合逻辑,但无需一一指出。 6park.com

总而言之,整个谈话内容就像鸡同鸭讲一样,毫无关联, 毫无逻辑可言。《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太明显了,太离谱了, 简直就是世界级的笑话。 6park.com

  6park.com

(4) 刘氏家族的一面之词,可信吗? 6park.com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毛、刘谈话,那时只有毛和刘两个人,他人怎么知道其谈话内容? 6park.com

邓颖超说过,周恩来有很多事都不会跟她说,因为邓颖超没有那个级别。要知道邓颖超,一直是高级干部,和康克清蔡畅等红军期间就是党的高级干部。但没到那个级别,很多事周恩来是不会告诉她的。 6park.com

王光美是什么级别,刘家几个小子是什么级别? 刘少奇怎么能在饭桌上公开谈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秘密谈话内容呢?因此,如果刘少奇遵守党的规定,就不会与家人谈论他与毛的对话内容。 6park.com

另一方面,在这件事上最关键的是,刘氏家族的一面之词,没有证人,不足为信! 6park.com

和法庭上一样,为了不失公平性公正性,重大历史事件, 不能只信一面之词,必须有旁证。这是常规,也是原则。 6park.com

所以,刘氏家族的一面之词,没有旁证,不足为信,岂可当真, 岂可作为史料?! 6park.com

刘氏家族的一面之词,是对历史的亵渎。 刘氏家族如此拙劣的剧本,只能徒增笑料! 6park.com

  6park.com

(5) 关于刘少奇这句话的结论 6park.com

总而言之,无论从正式的官方出版物, 还是从事实和逻辑分析来判断,所谓的毛和刘的这次对话都是毫无根据的。 6park.com

因此,所谓刘少奇对毛主席说的“人相食”那句话, 完全是捏造的。 6park.com

这件事还显示了刘家的机会主义本质,并显示了刘家完全失去了道德底线。   6park.com

(6) 刘家企图推卸刘少奇和邓小平刮“五风”的责任 6park.com

刘家捏造刘少奇这句话, 目的显而易见, 是企图推卸刘少奇和邓小平刮“五风”的责任。 6park.com

“五风”指“官僚主义、强迫命令、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五股风。 6park.com

然而,作为一线领导,刘少奇和邓小平领导和主持大跃进,刮起了“五风”, 已经成为人人皆知的事实, 无法否认。现在中国的年轻人给邓小平起了个新名字,叫“稻学”,讽刺他的浮夸, 其来源来自邓小平等人站在稻堆上的照片。 6park.com

刘家企图捏造历史,以洗白刘少奇,只能适得其反,成为笑料。 6park.com

每个人都可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一旦刘少奇和邓小平成为一线领导人时,中国就出现“五风”问题? 为什么当毛主席担任一线领导人时,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问题? 6park.com

下面作为附录,举一些毛主席努力纠正“五风的例子, 以及刘少奇和邓小平刮“五风”的例子。 6park.com

  6park.com

(7) 附录1: 毛主席努力纠正“五风” 6park.com

“五风”, 这五股狂风泛滥于1958年7、8、9、10月份。1958年8月9月,毛主席深入调查发现,10月继续深入调查研究,从10月起,都在不断努力纠正。 6park.com

1958年8月中旬,王任重和其他人向毛主席汇报说,天津朋兴乡有一块试验田,水稻亩产上万斤。毛泽东听后摇摇头说:“我才不信呢。” 6park.com

8月13日,毛主席在其他中央领导的陪同下, 亲自来到天津新立庄参观考察。这块试验田里的水稻确实长的不错,可当地的干部却又说能亩产十万斤。毛主席听后连连摇头说:“我种过地,亩产十万斤,堆也堆不起来,你们骗不了我。” 6park.com

毛主席意识到自己孤家寡人说自己的,党的衙门里在另干一套,自己的文章也慢慢不大容易发表了,他只好发挥五四时候练就的演讲才能,到处讲话。 6park.com

1958年11月23日,毛主席在武昌会议上讲了一段颇为“反动”的话:“现在横竖要放‘卫星’,争名誉,就造假。本来不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比如扫盲,说什么半年、一年扫光,我就不太相信,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扫除了就不错。绿化,年年化,年年没有化,越化越见不到树。现在的严重问题是,不仅下面作假,而且我们相信,从中央、省、地到县都相信,主要是前三级相信,这就危险。……经济事业要越搞越细密,越搞越实际越科学,这跟做诗不一样,要懂得做诗和办经济事业的区别。” 6park.com

尽管在大跃进进行中,毛主席对一线领导所鼓吹的错误作法多次进行过批评纠正,但刘少奇和邓小平一线领导急于创造业绩,根本听不进去。 6park.com

毛主席发现讲话无效, 于是, 1959年春天, 毛主席罕见地连续写了五封党内通讯,各信的内容均为指导具体的纠正“五风”的纠偏工作。结果,基层干部对此问也不敢问。那时,谁敢说实话,就被刘少奇的官僚体系打成右派。 6park.com

1959年4月29日,毛主席利用党内通信绕过中央,直接号召基层干部群众说:“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不可能的。” 6park.com

毛主席继1959年的“郑州会议”之后,起草了《一九六0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对省、市、区党委的指示棗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 这是毛主席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 6park.com

1960年3月, 毛主席痛斥“共产风”,指出“贪污、浪费、官僚主义,又大发作,危害人民。” 6park.com

1960年11月15日, 毛主席在《彻底纠正“五风”》中强调要以纠正“共产风”为重点。 6park.com

1960年12月30日,毛主席要求把剥夺农民的财产都“认真退赔”,“县、社宁可把家业统统赔进去,破产也要赔。因为我们剥夺了农民,这是马列主义完全不许可的……这样才能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等价交换这个原则。” 6park.com

  6park.com

(8) 附录2: 刘少奇和邓小平刮“五风”的例子 6park.com

在大跃进时期及以后的几年里,刘少奇和邓小平并没有反对“五风”的言论、文章等。相反,他们有许多浮夸等“五风”的的言论和行动。 6park.com

下面举一些例子。 6park.com

1958年6月初的一天,刘少奇到西华厅同周恩来谈话时说:“……搞大跃进就象吹气球一样,气吹足了,气球就飞起来了。把全国的老百姓都吹起来了,大跃进就更加轰轰烈烈了。国务院的工作离不开你,我到全国各地替你去吹好了。” 6park.com

1958年8月8日,王任重同刘少奇谈话时说:“天津一个村干部汇报,他们村有块稻田预计亩产超万斤。” 刘少奇听后说:“一万斤是不是少了点,能不能搞它个三万斤、五万斤?这样可以更好的鼓励全国人民大跃进的积极性么。” 6park.com

《人民日报》1958年9月30日报道刘少奇视察江苏常熟县,听到亩产万斤时,他说:“一万斤还能再多吗?你们这里条件好,再搞一搞深翻,还能多打些。” 6park.com

刘少奇说完这话之后,当时全国的粮食亩产量就开始了放卫星。你亩产三万斤,我亩产十万斤。一时全国上下纷纷放卫星,产量成了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而且还都打着毛主席的旗号。 6park.com

1958年6月14日,刘少奇在同全国妇联党组织负责人的谈话中,把托儿所、公共食堂等这样一些生活服务组织视为“大家趋向共产主义”。他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解放妇女劳动力、办食堂、托儿所、洗衣房等服务性事业。刘少奇说:“可以搞很多事业,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说,小孩子多大年龄就到什么地方去,到处有花园,老人有养老院,还有戏院、小学、图书馆、电影院......搞得好可以达到这种境地。我们到共产主义不要多远,十五年可以赶上美国,再有四十年、五十年中国可以进入共产主义。”(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第11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6park.com

1958年7月5日,刘少奇在北京石景山发电厂同工人谈话时说:“现在赶上英国不是十几年,二年三年就行了。明年后年要超过英国,这不是假的。十五年超过美国的问题,其实也用不了十五年,七、八年就行了。大家干劲这么大嘛!不计上下班,干完就算数,有这么股劲,我看七、八年就行。”(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3年)。 6park.com

1958年7月14日到18日,刘少奇到山东寿张县视察,报导说:少奇同志在参观了台前社亩产将达3万至5万斤的玉米,3万至5万斤的谷子,30万斤地瓜和宏伟社亩产15000斤籽棉的丰产后,赞扬他们说:“你们压倒了科学家,他们没敢想的,你们做到了,这是个革命。”(1958年8月4日,《光明日报》) 6park.com

1958年8月,刘少奇派人到三东寿张县进一步了解那里的高额丰产情况,写回的调查报告说:“今年寿张县的粮食单位产量,县委的口号是‘确保双千斤,力争三千斤‘,但实际在搞亩产万斤粮的高额丰产运动,一亩地要产5万斤、10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样高产的指标,当地干部和群众,一点儿也不神秘。”(刘西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8月27日《人民日报》) 6park.com

还可以举出更多这种例子,但这些例子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6park.com

邓小平等人站在稻堆上的照片, 也是另一个造假的例子。但是,邓小平刮“五风”的一些讲话,这里从略, 因为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刘少奇。                     
贴主:comment8于2023_02_02 9:39:39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comment8 加上 80 银元!

喜欢comment8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comment8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comment8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