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灵异空间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烟台鬼事之上夼村
送交者: 英勇无胃[中书令★★★] 于 2014-09-05 5:43 已读 767 次 1 赞  

英勇无胃的个人频道

    首先,感谢网友、楼主的烟台老乡“彼此相爱爱是忍耐”提供素材,他是在天涯发帖烟台鬼故事的前辈,在此致敬!根据这位朋友的主脉线索,楼主“采访”了几位年近八十的烟台老人,所说并无太大出入,今贯穿其主线,以飨诸位。
  上夼村被烟台人简称为“上夼”,上世纪80年代,紧邻着烟台中心城区,现在的环山路就是上夼与市区的分界线。当年,上夼面积很大,东到魁星楼、西到南山公园、南到南山脚下,都是它的“势力范围”。这么大的面积并不表示上夼人烟稠密,相反,由于地在南山的坡地上,人口不算密集,而且分布较为零散;前文说过,大部分土地种植着水果,曾是烟台苹果与大樱桃的产地之一;这里被山所环抱,登高即可望海,是首丘善地【墓葬】,风水较好,因此,坟地也多,旧时,常有人走夜路听到坟地里有哭声,甚至还有人听到群鬼夜哭;所以,一到夜间,这地儿是阴风恻恻、磷火点点,曾听过一位土著老人说过,有个人凌晨起早到市区卖东西,在坟地旁的路上碰到一个高大的影子,朝着他就扑过来,那人为了保护“商品”,和他厮打了许久,待天明计较,才发现对手是一个棺材盖子。由于此类传说较多,所以解放初期,就把烟台军分区【今预备役师部】建在环山路路北,大门正冲着通往上夼的必经之路,想以军队的阳刚血气,冲抵这股阴煞之气。

  楼主所讲的这个传闻,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那时,上夼已被这座城市逐渐蚕食,当初的那条南北向的必经之路,已被改造成柏油马路,直通楼主家所在地,今天的六路车塔山终点站。路两旁分布着小吃店、商店和工厂,这条路现在是烟台人经常光顾的地方,称为上夼西路,也是烟台的“美食一条街”,早年的工厂大多已消失殆尽,已被居民楼所替代。这则鬼事就发生在这路上。
  90年代初期,大多烟台人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夼西路的化工原料厂由于违规操作,引起氨气泄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烈爆炸,巨响声闻半个城市,继而燃起冲天大火,据目击的人说,因为厂房是较为高耸的建筑,许多困在车间里的人为躲过烈火的吞噬,不得已从高楼上跳下来………………烧死和摔死的人数目不详,有人夸大说:“得有几十人”;有人还说:“不过五六人。”事后,那个厂子就停止生产了,只剩下那座劫后余生的建筑黑乎乎地矗立在那里,一眼看去让人发瘆。楼主小时候常经过那里,尤其在晚上,总觉得那建筑顶部的窗子里有东西在盯着路上的行人…………。所以,就是楼主再“皮”,也不敢到里面“探险”。
 
  说到这,主角姗姗来迟,此人是楼主的邻居,年龄相仿,暂且去掉他的姓,按我们的叫法——大鹏。别看这哥们是中专毕业,可是我们这群人里面的“民间历史学家”,自称所城张家正脉【所城又称所城里,为明代防卫海上倭寇所建,是烟台城市的起源地;张姓是所城第一大姓,先祖为皇封武略将军】,贵胄之后,家学渊源。大鹏平常读了几本闲书,好卖弄,经常讲古今历史给我们听,就算是驴唇不对马嘴,也搞得口若悬河、唾液横飞,似乎天下事尽在掌握,没有他不懂的事,也没有他没遇到过的事;的确,有一样东西除了他很少有人见过,那就是见鬼!
  大鹏在烟台一家塑料厂工作,厂子效益还行,所以工时制采用“四班三运转”,即上一个周白班、再上一个周二班【烟台话,就是下午4点——12点在岗】、紧接着就是一个周的夜班。撞鬼的那天,正赶上大鹏上二班;十二点过后,整个城市都在熟睡之中,主干路上偶尔有夜间进城的货车通过,除此一片静寂。而上夼这边呐,更是声息俱无,只有路灯亮着昏黄的光晕。这大鹏常年走这条路,自然无所畏惧,只是上夼西路是个大上坡,只能推着自行车走。正走着,他烟瘾上来了,就在马路牙子上一坐,点上一根,独自享受着这无边的平静;抽完烟,大鹏潇洒地将烟头往路边厂房的墙上一弹,几点火花飞溅开来,这正是他想要的视觉效果。顺着烟头去的方向,正是化工设备厂那座被焚烧的大楼,在下弦月的惨白光线下如同一头蹲踞的怪兽。好在大鹏不怕,他转过身来,要推着自行车继续爬坡。刚把车子的支架蹬开,大鹏抬头看到了诡异的一幕………………
  在大鹏的侧前方是化工厂的外墙,那堵墙很长,大约有上百米,一人多高;外面就是行人道,大鹏此时的位置就在马路牙子旁边,距离外墙仅有三四米,在昏暗的路灯下,他只见那墙头上站着几个人!
  大鹏当时以为是眼花了,晃了晃脑袋,闭了闭眼,再定睛一看,那墙头上分明是四个“人”,而且还手拉着手!一动不动!他当时没反应过来,也没觉得害怕,只是好奇,心想这几个人喝醉了耍酒疯吧。就这么看了几秒,那四个“人”突然拉着手一起向化工厂的墙内跳了下去!这可是要出人命,大鹏可是“老上夼”,知道化工厂的墙内足有7、8米高,这人一落地,就算不死也要摔断胳膊腿。情急之下,大鹏喊了一声,找死啊!忙跑到墙头下想看个究竟,可墙头比他高出不少,就是跳着高也看不到里面的情况。于是,大鹏做了一件令他后悔不迭的蠢事,他把自行车赶过来,踩着后座往化工厂的大院里探看,这一瞧之下,从此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只见,那四个“人”还是手拉着手,就站在里面的墙角下,还是一动不动!仿佛这7、8米的高度对这几个“人”没能造成任何的伤害。大鹏当时还没反应过来,没意识到这根本不是人,又喊了一声:“你们是干什么的?”话音刚落,那几个“人”好像听到了他的呼喝,做出了反应,只见他们不约而同地趴在地上,想战士训练一样,开始匍匐前进,可恐怖的是,他们的动作难度系数很大,没有用双臂和手,而是像蛇一样,直挺挺地朝着被烧毁的化工厂大楼前进,直到隐没在远处的黑暗之中………………这种惊吓的强度为大鹏平生所没有,就和平常人看到及其恐怖的一幕没什么区别,大鹏一声都叫不出来,一个“老头上床”的动作就从自行车上跌了下来;当时,他并没有感到疼,先是如痴如醉地坐了半天,突然像一根弹簧一样跳了起来,推着车子就往家跑。到了家门口,本来是要把车子推进地下室的,因为受到极大的精神刺激,他连自行车都没锁,连滚带爬地就上楼回家。
 
  第二天,大鹏的尾椎骨疼得要命,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尾椎挫伤,倒是没啥大事。又过了几天,他专门到化工厂的传达室问看门的老人他看到的那一幕是怎么回事。这老头在这里干传达好几年,化工厂出事故后,因为还有一些物质没运走,就一直呆在那儿。大鹏这一问之下,那老传达竟然表现的很淡定,轻描淡写地来了几句:“你也看到了?哼哼。你小子就看到这么一次,老头我可看多了。不过一开始害怕,时间一长,他们也不害人,就见怪不怪了。唉…………。那四个我都认识,都能叫上名字,可他们已经听不懂阳间的话啦!”说完这番话,大鹏发现那老人的眼里并没有一丝恐惧,而是一种淡淡的悲伤。后来,大鹏还听说,化工厂出事故的头一天晚上,原本沉寂了很久的塔山一公墓,有人又听到群鬼夜哭,好像是在预示着要有不幸的事情发生…………。
楼主行笔至此,上夼的恐怖故事只进行了一半;接下来的这一鬼事是根据网友“彼此相爱爱是忍耐”提供的素材,讲述非常年代的非常事.
 
  今天这个关于上夼村的故事,是根据网友提供的发生他家庭、在两个个非常年代的恐怖事件而整理。所以,主人公第一次采用第一人称——“我”。
  我母亲于上世纪50年代出生在上夼村,当时,国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听说在冀鲁豫交界处饿死了数百万人,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那时烟台的情况虽然没有如此严峻,但人们仍然吃不饱。50年代末的上夼村,距离烟台中心城区还有一段距离,还是农村,居民呐自然也就是农民,需要下庄稼地、果园劳作挣工分,小孩也不例外。所以我的母亲当时是小学生,可放学后还要到果园帮家长的忙。
母亲家住在第二个跨院的西厢房,听这哭声好像是前院老王家传过来的,老王这人是“西边来的”【烟威一带对烟台市区以西人士的统称】,解放战争期间家乡遭了灾逃荒来到上夼村,当地人很少愿意嫁给外乡人,所以老王这人单身很长时间,脾气变得很暴躁,后来,他娶了大院的旧主——地主家的闺女,就在大院定居下来。谁知道,50年代“三五反”把他家打成“地富反坏右”,从此人生就惨淡了起来,群众集会批斗,生产工分减半。所以,老王把这笔账都算在他老婆身上,动辄就打骂,他老婆是地主崽子,自然不敢反抗,每次挨打后只会放声嚎啕,有几次还企图上吊自杀,所幸被人看到救下。所以,我母亲对王家媳妇的哭喊司空见惯,不加理会,继续往嘴里塞地瓜干。正吃着呢,突然想起不对,刚才在果园的时候,还看到老王和他老婆往马车上装苹果,不可能这么快回家。
  母亲很好奇,究竟是谁在哭?看样子不是老王媳妇,再说,她忽略了一个细节,刚才进院子的时候分明听到不止一个人在哭。
  母亲终究是孩子,好奇心大,就一边嚼着地瓜干,一边蹑手蹑脚的走出自家大门去探个究竟。刚到院子,那哭声立刻减弱,变成了低声饮泣,那种幽幽的“几重唱”哭声令人毛骨悚然。母亲停下脚步,屏息静听,确实这哭声是老王家那个方向。她轻轻地穿过两院之间的过道,来到老王家窗外又仔细听了听,哭声止住了,难道是老王媳妇听见动静不哭了吗?可是他家的大门上挂着那个锈迹斑斑的“三环锁”,屋子里黑魆魆的,应该没有人。母亲惦着脚往窗户内使劲地瞅,当适应了光线,发觉屋子里确实没人影,也没有任何响动。此时,那令人发毛的哭声再次响起,不像是老王家里,好像是对面的屋子。母亲往那边望了望,这家倒没上锁,可屋子里根本没有一丝光亮,也没有人的动静。这时候,母亲突然想起,这家老头的老婆前几个月病故!那哭声………………虽然上了学,唯物主义教育也已入门,可偌大的院子传来这阵阵凄惨的哭声;母亲究竟还是年纪小,吓得拔腿就望自己家里奔。回到家,母亲把门插插上,爬上炕用被子蒙住头,紧紧地捂住耳朵,一刻也不想听到那瘆人的哭声。
  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把手放开,哭声没了,外面传来了人群的嘈杂声,看来,村民们收工了。
  母亲松了一口气,连忙掀开被子跳下炕,跑出去迎接姥爷和姥姥。可当她来到院子里的时候,发现北边的正屋有人影!那个屋子是整个大院的正堂,原先是地主和地主婆待客睡觉的房子,一共三间,中间客厅,两房卧室;土改时,村里因为这房子好,怕分配不公惹村民不满,就当成住在大院里住户共用的杂物间。母亲看到屋里有人,以为是邻居回来到这里找东西。小孩子受了惊吓,自然希望看到大人,所以,她想都没想就一头钻了进去,没想到,进去后正堂屋里除了杂物什么都没有!母亲下意识地环顾四周,谁知当她的眼睛瞥到一侧卧室的炕上时,却看到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西边屋子里的土炕上,站着两个女人,穿着花花长袍,腰间系着布条,一人背着一个“方包袱”,就在那直勾勾地盯着母亲看。这时候,天已经黑了,可奇怪的是,那两个怪女人好像是被探照灯银白色的光圈罩着,非常清楚。而且,那两个女人的表情让母亲想起了自己犯错误时,老师射过来的严厉目光,又像老王媳妇挨揍后,恶狠狠盯着她老公的样子,现在我想是母亲形容地不太恰当,应该是极度哀怨的表情!母亲大叫一声就往屋外跑,可刚出门没几步,就觉得双腿发软,一下子就坐到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她又怕又急,不禁捂住双眼,大声哭喊起来。
  不消一刻,院子里的大人结伴归来,一进大门就听到母亲的哭声;一群人赶紧围拢过来,扶起她,连问怎么回事。母亲不停地哭,一句话都说不上来。只是不断用手指着堂屋,姥爷和老王见状忙进去看个究竟,啥都没有。过了好久,母亲才止住,抽泣着、断断续续地把方才看到的说给大人们听。刚一说完,老王的媳妇和其他几个妇女都惊叫着拉住自己的男人,姥姥虽然也怕,但还是抖抖索索把母亲连抱带拖地弄回家。深夜的时候,母亲睡不着,就听到父母在商量,要把她送到奶奶家住。第二天,果然爷爷来把母亲接走,此后好几年,母亲一直住在她爷爷家,很少回家。当她偶尔回家的时候,发现大堂屋的门上贴上了封条,两边窗户都用《人民日报》糊得严严实实。

  这件事母亲的父母再没和她提起,直到母亲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一次,母亲问起这件童年往事。我姥姥沉默了半晌,还是跟她说了。原来在抗日战争期间,南面山上时不时下来武工队袭扰,为了“强化治安”,上夼村驻扎了20几个日本兵,因为这院子够大,所以这里被霸占为日军的一个小队的队部。同时,还有2个日本娘们住在这里,村名们以为日本女人是军官的老婆,后来知道她们实际是“慰安妇”。1945年,日本军队逃离烟台,八路军光复了这座城市,不知道为什么,那两个慰安妇没有离开,还住在这个房子里。不久后,地主为了要回房子向八路军报告了这个消息,于是,被几个八路军伤员获悉,他们满怀着“国仇家恨”,把二个日本女人勒死在堂屋里。从此,这个大院就不太平,经常有人看到二个日本女人的鬼魂在屋里“显灵”,有时还直挺挺地站在房子顶上,曾经有一次,姥姥还看到她们的鬼魂从院子里飘过,吓得晚上不敢上厕所。说完后,母亲明白了,那天她看到的两个背着“方包袱”女人其实穿的是“日本和服”!再后来,母亲还听姥爷说过,那时候不敢搞什么跳大神、贴符纸,为了镇住女鬼,只能用《人民日报》贴住窗户,因为上面有毛主席的名字和照片,能镇住一切牛鬼蛇神………………
  那是个秋天的傍晚,母亲在果园里干活,可是吃不饱也没有太大的耐力,姥姥、姥爷心疼她,就让他回家找点东西吃的。母亲就这么一晃三摇地往家里走。她家在上夼村的最南面,本是当地最大的地主的房子,是二进跨院的大房子,土改后几家分着住。当母亲刚走到大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屋子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地哭声,听这动静是女人的,而且不止一个。当时,天还没黑透,大院的人们大多在地里劳作,到底是谁?
 
  生长在红旗下的母亲,当然不信什么“怪力乱神”,心想可能是邻居家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可当她一迈进大门,那哭声立即停止了。母亲想,可能人家听到了动静,不好意思再放声大哭。她饿极了,无暇多想,进了自家门,就找东西来填肚子。好在碗柜里有几块地瓜干,母亲就胡乱地往嘴里塞。正津津有味着,那哭声又乍然响起。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英勇无胃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英勇无胃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灵异空间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