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鲁迅的这个爱好,几乎花掉他一生的积蓄
送交者: jmzjmz[♂★★★★平凡之人★★★★♂] 于 2022-08-07 8:19 已读 2406 次 5 赞  

jmzjmz的个人频道

除了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还有一个充满艺术色彩的身份——收藏鉴赏家。



除了书籍和石刻(画像石拓片),他最热衷收藏的是——版画。

都知道鲁迅研究过美学,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执念,他设计书籍封面、给自己的作品画插图,还设计过各种LOGO,北大校徽就是鲁迅设计的,他的一生都与艺术密不可分。



▲鲁迅设计的书籍封面




▲鲁迅绘《朝花夕拾》插图



▲北京大学校徽

从鲁迅设计的各种封面风格,就可看出他对版画的喜爱。

鲁迅一生收集的中外版画超过4000幅,其中外国版画原拓2000多幅,涉及德国、美国、英国、法国、前苏联、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300余位作者,包括珂勒惠支、梅斐尔德、格罗斯、麦绥莱勒等版画巨匠的代表精品。



▲德国 梅斐尔德《你的姐妹》插图



▲比利时 麦绥莱勒《卡尔·施特恩海姆编年史》插图(之一)



▲苏联 克拉甫琴科《第聂伯河水电站》



▲苏联 冈察洛夫《达尔文像》

这些外国版画作品,他或通过中外书店直接购买、或委托在国外生活的朋友代购,有时候也用中国的宣纸和笺纸同外国版画家换。

不仅如此,鲁迅还积极倡导新兴版画运动,自费出版版画集,组织青年版画社团、举办木刻讲习会、举办大型版画展、甚至在去世前两周还去光顾“全国木刻流动展”,可谓倾尽了一生的积蓄与心血。

鲁迅对版画的热爱、倡导和扶植,不仅仅影响了李桦、力群、马达、沙清泉、彦涵、赵延年、陈铁耕、胡一川,罗工柳等一大批版画青年,同时也影响了那一代政治文化的精英们。



▲李桦《怒潮》组画之一



▲李桦版画



▲沙清泉版画



▲沙清泉版画



▲力群《春夜》



▲力群《北国早春》



▲赵宗藻《四季青》

注重美学的鲁迅,自然不会忽略艺术最本质的观赏性。

在鲁迅收藏的欧洲版画中,也有很多风景、静物、肖像、人体等题材的作品,如法国画家高更·保罗的木版画系列、日本安藤广重的《东京名所》、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等格调鲜活的版画作品。



▲德国 汉斯·峩洛司基《女郎与猫》



▲法国 高更《去天堂的旅程》



▲日本 小泉癸巳男《山中湖水》



▲日本 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

在众多外国版画家中,鲁迅最为推崇的是德国版画家凯绥·珂勒惠支。

珂勒惠支从小便具有反叛精神和自由思想,14岁开始学习绘画,后进入柏林女子艺术学院。她的作品如实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平民的生活境况,充满着悲伤、凄惨的情绪和反抗精神,以艺术的良知之光照亮了那个幽暗的时代。



▲德国 珂勒惠支版画《自画像》

珂勒惠支作品中的思想力量和艺术技巧,吸引了鲁迅的目光,遂产生了搜集珂勒惠支原拓版画的念头。从1930年开始,他陆续托人购买了珂勒惠支十几幅版画原作,且有珂勒惠支亲笔签名,两人也曾有过多次艺术上的交流。



▲德国 珂勒惠支《织工起义》

鲁迅共收藏珂勒惠支的画册7种、版画拓件17幅。1936年,鲁迅在病中自费编印出版了《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亲自设计版面、撰写序言,以此作为献给珂勒惠支70岁生日的礼物。

他在序言中高度评价珂勒惠支:“在女性艺术家中,震动了艺术界的,现在几乎无出于凯绥·珂勒惠支之上——或者赞美,或者攻击;或者又对攻击给她以辩护。”

在现代中国,最早发现珂勒惠支并将其作品引入中国的就是鲁迅。



▲德国 珂勒惠支《牺牲》

鲁迅经常谈起珂勒惠支先进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版画技法,一再建议木刻青年学习珂勒惠支。直到今天,珂勒惠支的艺术风格对中国版画的影响依然存在。

此外,鲁迅还编印了德国木刻家梅斐尔德的《士敏土之图》、比利时画家麦绥莱勒的《一个人的受难》、苏联版画《引玉集》等版画集。



▲比利时 麦绥莱勒《一个人的受难》插图之一



▲德国 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插图之一



▲苏联版画《引玉集》封面

在国画和油画更为流行的背景下,为何鲁迅独钟版画呢?

版画创作“乃是画家执了铁笔,在木刻上作画……自然也可以逼真,也可以精细,然而这些之外有美,有力;总还可以看出一点‘有力之美’来。”这刀刻而成的有力之美, 大抵是鲁迅喜欢木版画的原因之一。

又“当革命之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木刻黑白分明,容易表现,且复制性强,易于宣传。

鲁迅对版画的青睐,固然是基于木刻艺术的观赏性,更在于版画的普及性和战斗性。



▲现代版画

虽然中国版画的历史可以上溯至千年以上,但早期的版画还属于复制木刻版画,即画、刻、印分工,刻者只照画者的画稿刻版,所以称作复制版画。

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使版画在艺术上赢得了独立的地位,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担任,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被称为创作版画。

鲁迅曾在《木刻纪程》中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但现在的新的木刻,却和这历史不相干。新的木刻,是受了欧洲的创作木刻的影响的。”

因而,中国新兴版画运动,不是中国版画的复古,而是继承中国版画史的一场充满活力和历史空前的版画创新。

鲁迅热爱版画,自己的形象也被版画家以版画的形式流传下来。



▲赵延年《鲁迅像》



▲谢海若《鲁迅像》



▲曹白《鲁迅像》



▲酆中铁《鲁迅像》



▲伍必端《惯于长夜过春时》



▲汪刃锋《鲁迅与上海》

版画发展至今,已有了更多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无论数量还是质量,想必都会让鲁迅竖起大拇指吧?

喜欢jmzjmz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mzjmz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