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宋时“梅花”香如故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3-09-05 16:16 已读 5884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前不久连续三次至上海博物馆,倾心观学上海博物馆“玉楮流芳——宋元古籍展”,回家找出数十本相关书籍,废寝忘食,挑灯夜战,拍案庆幸自己过上了好日子。


灿烂的历史令人着迷,不管窗外是风霜还是酷暑。长话短说,这次有缘见到了南宋景定二年(1261)的刻本《梅花喜神谱》,如同见到了大收藏家黄丕烈。

嘉庆六年(1801年)正月里,求仕学子黄丕烈离开苏州老家,坐船进京。这年他39岁,老大不小了,却始终未能金榜题名。临行前,书画家友人专门画了一本梅花图册送给他,寓意此趟进京如愿“探花”,功成名就。

考试成绩张榜,黄丕烈进入“一等”候差。谁知官场风不正,在京的日子炙人,过得不是滋味。好在有个琉璃厂打发时光,一看到琳琅满目的古籍,他便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在西街上有名的文翠堂,不经意间,黄丕烈看到了一部宋版的《梅花喜神谱》。以往他所借的宋版书基本上全是文字,有个一两幅插图就非常难得了。但眼前这书奇特,完全以图谱唱主角。而宋人称画像为喜神,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书名。全书上下两卷,有图百幅,描绘蓓蕾、小蕊、大蕊、欲开、大开、烂漫、欲谢、就实等梅花的种种形态,百幅诗画,百种形态。此书刀法古朴明快,刻印均佳,实为中国最早的木刻图籍。

6park.com

得此书,黄丕烈转身掉头,官也不要了,急匆匆跑回了老家。从今天看到的藏书印判断,其身后《梅花喜神谱》故事曲折。有一位叫于昌静的人购得此书,赠予兄于昌遂,但随后又被画家蒋仲篱借而不还。后靠书商调和,于昌遂失而复得此书。光绪年间(1875到1908年),收藏家潘祖荫得此书。潘的孙女潘静淑嫁给了书画家、收藏家吴湖帆后,在她30岁生日时,相距此书出世整整660年,她父亲以此书作为贺礼相赠。

吴湖帆视此书为奇遇,命书房名为“梅影书屋”,将此书作为书屋镇宝之物,列为“吴氏文物四宝”之一。夫妻俩每逢梅花消息,品书赏梅,题咏泼墨,会友唱和,不亦乐乎。吴湖帆(1884——1968)原为吴县人,后移居上海,有《吴湖帆画集》《佞宋词痕》等传世。吴湖帆夫人潘静淑属于苏州显赫的“贵潘”,世代为官并好收藏。父母两系、姻亲潘家,都以书画收藏扬名于世。

1929年,吴湖帆在梅景书屋绘《梅景书屋图》。图中有一茅屋掩映于山涧、白梅之间,室内有一高士和女史凭案对坐,显然这就是吴湖帆与夫人潘静淑的写照。“梅景书屋”当时成为海上书画鉴藏的艺术沙龙,张大千、张珩、王季迁、徐邦达都是“梅景书屋”的常客。“梅景书屋”对于吴湖帆的意义其实也远超出它作为一个书斋的意义,而成为他理想的归隐之处。


难怪上海博物馆是网红打卡地,上述二宝皆为所藏。我真三生有幸,三年前在此馆观赏了吴湖帆书画展,喜见《梅景书屋图》,深为折服。癸卯夏又与《梅花喜神谱》相逢,痴迷兴奋。俨然与古籍缘分到了,记录几笔,生活也有了绵长的滋味……

  6park.com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