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何被称为孤篇压盛唐?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3-09-27 12:36 已读 6525 次 1 赞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古代的作品能够穿越时空,依然被现代人敬仰传颂,必定有它独特的价值。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宋时期的文学。这两个时代出现的文学明星有很多,其中有很多人获得了光荣的称号。

他们的作品一直到现代,还是国人在教育阶段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富有文学魅力的时代,盛唐成为了后人们纷纷向往的世界,它孕育了无数的诗人,更孕育出了无数的良品。


但是人们在研读这个时期的作品时发现,有一个人作品有限,但他的代表作得到了人们极高的赞誉,甚至用孤篇压盛唐来表示它的地位。这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那么这个作品为何能得到这样的殊荣呢?这是人们结合当时的文学发展的时代特点,从纵观,横向等多个角度得到的结论。

这个作品将至高的艺术性融合为一体

1.景物丰富

在这部作品没有出现之前,诗歌作品呈现出固定的思维模式,特定的词语,表面上看着华丽,但是虚华背后没有能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

在一个美丽坚硬的外壳之下,诗歌活力有限,普通人无法从中得到艺术带来的精神洗礼。到了初唐时,活跃的社会经济,相对开放的社会文化让文人们开始对诗歌有了进一步的探索。人们尝试将各种平凡但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加入作品当中,崭新的一面让读者们眼前一亮,并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张若虚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创作的,春天的夜晚,有皎洁的月光,奔流的江水,还有鼻尖不时传来的花香。这些大自然中细微的事物,人们随时可以触摸得到,它与富贵无关,它是大自然的馈赠,每一个人都有享受的权力。

6park.com

作者面对这样的普通的事物,有感而发,用简练的语言,有力的节奏,给人们描绘出了一幅十分美好的画面。

在他的笔下,江水是有思想的,它能抚慰人们浮躁的心,能将人们的思念传送到另一岸。在作者的文字当中,随手可得的花朵像精灵一样,利用自己富有曲线的形状,氤氲的香气让人们逐渐放松。每天都能见到的月亮,此时好像懂得人的心思,它发出的光虽然没有温度,但是静静的陪伴,温柔的抚摸让人感到亲近和安心。

后人在研究诗歌的时候发现,唐以前的作品基调非常高,特别是那些流连于宫廷生活的艳丽诗词,让人们心生反感,它缺乏人性最真挚的一面,没有能直击人心的事物。在热爱诗歌的人看来,它们是华丽的,但十分俗气,对文字来说,这是一种浪费,一堆毫无灵气堆砌起来的诗词让人喜欢不起来。

而春江夜色的出现,唤起了人们对美的重新思考,人们像是久旱逢甘霖一样,对它带来的甘甜十分感激而且珍惜。这部作品不仅将身边随处可见的事物赋予了全新的生命,而且将它们融合在天地的壮阔当中。在这个作品中,我们在仰视生命,憧憬未来,这是很多作品无法达到的高度。

2.思想丰富

进入唐代以后,人们开始在诗歌中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诗歌的使命似乎发生了变化,更多平凡人的情感可以寄托在诗词当中,人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从中找到,这和以往的文学相比已经是非常大的突破,也是该朝代的文学作品能大量流传下来的原因。但是这部作品和其他单一思想表达的诗歌相比,有着更为丰富的情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站在江月一色的岸边,无垠的天地给作者安上了想象的翅膀。此刻,他好像脱离了繁杂的人世间,拥有了上帝的视角,无声无息地道出了人世间的真理。但是人们丝毫感受不到说教的压力,而是借景抒情,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对眼前的景色产生无限的思考。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简练的语言,美丽的意境,丰富的感情,让人不觉陷入惆怅,沉思当中。“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娓娓道来的画面,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都有所不同。

这是语言的魅力,更是作者思想才华的魅力。后人认为这首诗让不同时空,不同年龄的人们都能产生对生命的敬意,对生活的思考,这是很多作品做不到的,它在思想表达上的独到之处,让它获得了较高的赞誉。

作者产出少,作品更容易引起世人的珍视

1.孤品影响人们的心理判断

物以稀为贵,当一个优秀的作者产出一部作品之后,远离诗词创作,会引起人们的极度重视。特别是这部作品的质量较高时,人们会对该作者产生很大的期待。


一旦知晓他再无产出之后,会格外珍惜仅有的作品,这可能是心理作用的影响。这个影响力会在一些人的身上再一次扩大,甚至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到留存的作品。当人们带着有色眼镜去观摩这部作品时,它的魅力值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甚至高于作品原本的水平。

张若虚在创作生涯中,有着和同行人不一样的经历,这在评论者看来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他的作品在这些学者眼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该作者一生有很多作品,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当这首诗在相对应的维度中,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其他大文豪也有这样的事迹,人们的判断同样会发生变化。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比如李白只创作出了一部人们最喜欢的作品,并且成为了他的孤品,那么人们对该首诗的评价会发生变化。

2.作品创新力的大小影响人们评价的高低

事物的发展是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前进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作品面临着新旧交替时代,会遇到诸多磨难,但是经过这个门槛,走向强大之后,人们会发现作品的伟大之处。这部作品恰好出现在旧事物快要失去生命力,而新事物即将全面占领大地的时代。

一些作品已经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铺垫,有的人已经在改革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就。在此背景下,这部作品起着承接的作用,和以往的诗歌比较,它有着最高的水平,和往后的作品比较,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站在最高的起跑线上。这种巧合,让该作品在位置排列上有着诸多优势。由于时间出现的刚刚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即使在它以后的时代出现了更多数量的优秀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已经处在一个文化创作激烈的时代,优秀的作品争先恐后的出现,一个位置会出现多个身影。

而它在合适的位置,无人争抢,出现在淡季,但是质量极高,不论在任何时候都能被后人提起,所以有的学者喜欢将这部作品放在最高的位置,以此来涵盖整个大唐时期的文学质量和魅力。

这样看来,它更多的是承担着代表性的角色,在这个方面没有其他的作品可以超越,但是这并不代表其他的作品不够优秀。如果它离开盛唐时期的文学环境的话,就失去了较高的位置,它的成功离不开前后作品的铺垫和衬托。

此诗代表的美好寓意高于其他诗歌

1.历经沧桑,人们依然能在这首诗里面感受到美好

人们常说简单的事物散发出来的美最能打动人心,这首诗正是有这样的特色。它是平凡的,普通的物象给人们带来岁月静好的从容。


它是非凡的,对人世,宇宙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波澜壮阔的时间轨迹,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一直到现在,人们依然喜欢用这首诗里面的景物来表达美好。

2.传统美学的代表

它被人们衍生出来了音乐,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花月和春江已经成为古代人们对美好的所有向往,同时它已经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入到了国人对美的态度当中,与大自然和谐统一也是人们对它新的思考。

结语:

这部作品的崇高地位,表达着人们对中国诗词文化的尊重,对古代文学的重视。从它所站立的地位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艺术对人们的重要意义,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


在当今时代当中,我们依然要重视文化所产生的软实力,它可以帮助人们在激荡的社会中时刻保持着创新的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让我们拥有更高的自信。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的重要功课,它给我们带来骄傲,我们更应该从中吸取力量。

参考资料:

《文论散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唐诗选注》

《赏析春江花月夜》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