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施塔德尔博物馆-2:从佛罗伦萨到威尼斯,意大利绘画的兴衰变迁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4-04-10 19:25 已读 3878 次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谈到文艺复兴,就不得不说意大利。事实上,整个15-16世纪意大利绘画都是星光灿烂。我们在施塔德尔博物馆看到这一时期的绘画中,意大利画家的作品也是最多的。



安德里亚·曼特尼亚(Andrea Mantegna,1431-1506)是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代表。他在学徒期间受到被称为“文艺复兴之父”的多纳泰罗(Donatello,1386-1466)的影响。这幅《福音书作者圣马可》是他17岁的作品,体现出他对透视法的掌握和对古建筑主题的驾驭能力。画中的圣马可坐在窗前,手肘支着窗台望向远方,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值得一提的是,曼特尼亚是用油彩绘制的此画,而不是当时还在意大利普遍使用的蛋彩。 6park.com

6park.com

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光人物,按照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的说法,正是从他开始,意大利的绘画艺术进入到一个黄金时代。我们以前在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看到过他画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那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巅峰之作。



这幅《年轻女子肖像》在施塔德尔博物馆的标牌上被标注为《西蒙妮塔·维斯普奇作为宁芙女神的肖像》,说明馆方认可一种说法:这名女子是以西蒙妮塔(Simonetta Vespucci,1453-1476)为模特绘制的,但这种说法并未在业界达成共识。历史上的西蒙妮塔是朱利亚诺·德·美第奇(Giuliano de' Medici,1453-1478)的情妇,同时也是波提切利的缪斯女神,但她16岁就嫁给了佛罗伦萨贵族马可·维斯普奇,年仅23岁就病逝了。



这幅画是在1480年完成的,波提切利曾多次以西蒙妮塔为模特作画,形象早已印在他的心中。据说《维纳斯的诞生》里的维纳斯和《春》里的花神都是她。画家采用他擅长的蛋彩和线性主义手法,虽令整个画面显得不那么立体,却有一种极强的装饰效果。比如头发,就完全不像丢勒的那种处理方式。他甚至没有画任何背景,因为他认为三维效果不再是赋予画面真实感不可或缺的因素。放在今天看,这种画法其实是极为现代的,让人想起一些漫画或装饰画。 6park.com

6park.com

虽然无法确定她一定是西蒙妮塔,但人物项链上的吊坠暗示她一定在美第奇家族的密友群里。因为这个吊坠上的图案模仿了美第奇家族拥有的一件珍贵藏品:尼禄印章。原件是在红玛瑙上雕刻的浮雕图案,刻画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阿波罗惩罚玛耳绪阿斯。这一印章目前保存在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椭圆附图为印章照片)。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另一件作品《圣母子与约翰》创作于1490-1500年。你看头发,是一样的处理方式。在这幅画里,约翰的年龄显得很大(其实他比耶稣应该只大几个月),长长的头发、清秀的面容倒像个姑娘。 6park.com

6park.com

同样这个题材,同时期的其他画家就不这样处理。这是波提切利的好友佩鲁吉诺(Perugino,1448-1523)1497年绘制的《圣母子与约翰》,两个小孩年龄相仿,甚至长得都差不多。佩鲁吉诺总是以他老婆为模特绘制圣母,虽然她长得并不是很漂亮。与波提切利坚持蛋彩画不同,佩鲁吉诺曾明确表示:他更喜欢油画而不是蛋彩画。尽管接受新方法让他得到了更多的订单并在佛罗伦萨和佩鲁贾开了两间工作室,但还是很快被人才辈出的时代大潮所淹没。他输给了自己的学生:拉斐尔(Raffaello Sanzio,1483-1520)。 6park.com

6park.com

拉斐尔我们太熟悉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无需多做介绍。这幅《教宗朱利叶斯二世的肖像》绘制于1511年。教宗坐在会议厅的椅子上,靠背把手上的橡子形象取自他的家族纹章。他身着一件镶貂的红色天鹅绒披风搭配白色束腰外衣,目光深邃地陷入沉思。观众好像就站在他身旁,准备聆听他的教诲。朱利叶斯二世(Julius II,1443-1513)被同时代的人形容为“恐怖的教宗”,拉斐尔试图通过这幅画消除他与人们的疏离感。这种画法显然赢得了教宗的认可,同样的画面又复制了至少两幅,现分别保存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和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后人也都模仿这种画法,比如委拉斯凯兹(Diego Velázquez,1599-1660)的《教宗英诺森十世的肖像》。 6park.com

6park.com

在经历过巅峰后,意大利绘画出现了矫饰主义。为了寻求超越,一些画家不再以自然为榜样,而要创造一种超自然的美。从负面意义来说,它被定义为“文艺复兴的危机”,但在近代重又获得积极评价。现代艺术家认为艺术应该与现实分离,放弃自然之美无与伦比的想法,克服艺术作为对现实之模仿的理想,使艺术成为“目的本身”。



罗索·佛罗伦蒂诺(Rosso Fiorentino,1494-1540)是绘画中矫饰主义的先驱。他原名叫乔瓦尼·巴蒂斯塔·雅各布,因长着一头红发而获得绰号“佛罗伦萨的红发人(Rosso Fiorentino)”。他1515年绘制的这幅《圣母子与约翰》相对于前辈的作品完全是颠覆性的。轻松欢快的画风一改人们习惯的宁静沉稳的圣母子形象。他用一袭紧身衣凸显了圣母的性感身段,用顽皮的笑容扫除了小耶稣对未来命运不祥预感的悲伤。相比之下这里的圣母子更像古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与丘比特,而小约翰则像酒神巴库斯。小约翰也不像传统绘画中那样双手合十做祈祷状,而是将十字架扔到一旁,仿佛与圣母子在争论着什么。 6park.com

6park.com

阿格诺洛·布隆齐诺(Agnolo Bronzino,1503-1572)被认为是早期矫饰主义中最精致、最令人钦佩的画家之一。我们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看到过他画的《维纳斯胜利的寓言》,惊艳无比。他的名字其实也是个绰号,Bronzino是青铜色的意思。据说他的皮肤就是这种颜色,现代医学证明是艾迪森氏病导致。



这幅《红衣女子肖像》完成于1533年,是布隆齐诺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名女子很可能来自佛罗伦萨的一个显赫家族,她自信的神态、精致的妆容和华贵的服饰都体现出这一点。横在她与观众之间的椅子扶手和她怀中小狗的警惕眼神,令观众不得不与她保持适当的距离。矫饰主义画家普遍将人物的脖子画得偏长,加上有时略显扭曲的姿态,被称为“蛇形人物”。这幅画中的人物因为衣领较高,视觉上感觉并不明显。 6park.com

6park.com

当意大利绘画在佛罗伦萨方兴未艾时,其它城市也在发展,尤其是威尼斯,那里是商贾云集之地,具备一切发展艺术的条件。提香(Tiziano Vecellio,1488-1576)是威尼斯画派中最著名也是最受欢迎的一位大师。他的画被称赞为“将米开朗基罗的伟大与恐怖和拉斐尔的可爱与优雅结合在一起”。



这幅《年轻男子肖像》是他的早期作品,创作于1510年,可能是他现存作品中最小的一幅。帽子和胳膊像是被裁掉了部分,以适应这个尺寸的镶板框架,所以很难说最初是否为一件独立作品。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件小品,也能体现出提香在明暗效果和色彩运用上的功力。 6park.com

6park.com

与佛罗伦萨一样,威尼斯也出现了矫饰主义绘画,丁托列托(Tintoretto,1518-1594)就是这一流派的大师。可以说在提香之后,正是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扛起了威尼斯画派的大旗,使意大利绘画在佛罗伦萨渐趋暗淡时,调亮了威尼斯的光芒。这幅《摩西击打磐石出水》创作于1555年,描绘的是《圣经旧约》中的一个著名典故。摩西带犹太人出埃及的路上,众人找不到水源口渴难耐,便埋怨摩西:“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却又使我们和家人及牲畜都渴死呢?”摩西只好请上帝帮忙,于是上帝让他用手杖击打磐石,水神奇地从石缝中流出。 6park.com

6park.com

经过矫饰主义的过渡之后,意大利绘画进入到巴洛克时期。可惜这里没有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的作品,但我们看到另一位非常成功的巴洛克画家:圭多·雷尼(Guido Reni,1575-1642)。圭多·雷尼生于博洛尼亚,19岁进入卡拉奇家族开办的绘画学校。据说他通过多次复制拉斐尔的作品深入研究油画技法,学习的同时还跟着老师卢多维科·卡拉奇(Ludovico Carracci,1555-1619)为客户完成委托创作。



这幅《圣母升天》是他21岁时的作品,标志着他已完全具备独立创作的能力。在卡拉奇兄弟的同题材祭坛画中,圣母升天被刻画成充满悲怆的场面,而圭多·雷尼有自己完全不同的想法,他在这幅画中展现了一种诗意的和谐。圣母周围围绕着一群演奏乐器的天使,她在祥和的乐声中轻轻地向上飘浮,眼睛望着天堂。在这幅作品中,能感受到拉斐尔的温柔之美,是一种宁静的喜悦。可以说,通过这幅作品,圭多·雷尼已经可以被称为大师了。 6park.com

6park.com

1601年,圭多·雷尼前往罗马发展,在这里接触到卡拉瓦乔的绘画,使他向巴洛克风格转变。这幅《被绑在鞭打柱上的基督》绘制于1604年。与常规的血腥画法不同,他选择在鞭打开始前的画面,这样就可以展示耶稣未带血痕的完美身躯。耶稣基督被放在一个全黑的背景中,一道光照在他的身上,仿佛戏剧舞台的中心。这就是典型的卡拉瓦乔式画面。 6park.com

6park.com

进入18世纪,似乎已经很少有人再关注意大利绘画。佛罗伦萨和罗马的画家失去了教宗和红衣主教们的重金委托,却没有找到国王和新兴资产阶级递上的订单。只有威尼斯还在靠迷人的风光吸引人。



卡纳莱托(Canaletto,1697-1768)最初就是靠向游客兜售威尼斯风景画成名的。他最喜欢画圣马可广场、里亚尔托桥和大运河等标志性景点,每一张都像现代的明信片一样迷人。这幅题为《圣马可教堂》的椭圆形画完成于1730年代,像在一个椭圆窗口眺望威尼斯美景,但它并不是以圣马可教堂为中心的。熟悉威尼斯的人一看便知这是在圣乔治马焦雷教堂望向大运河出口的角度,左边的两个拱顶是安康圣母圣殿,右边的高塔是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



1740年代,战争的爆发导致前往威尼斯的游客急剧减少,尤其英国游客,以前就数他们买得最多。因此在1746年,卡纳莱托决定到伦敦发展。意大利绘画市场的低迷由此可见一斑。 6park.com

6park.com

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1696-1770)被认为是18世纪威尼斯最伟大的画家。他在意大利还能接到一些教堂壁画或私人委托的工作。这是他在1750年为克罗塔家族宫殿创作的《克罗塔家族的守护神》,描绘了家族历史中的一段传奇故事:当家族首领的女儿将殉道者圣亚历山大被砍下的头颅带到父亲面前时,头颅上开出了芳香的花,首领见此神迹立刻皈依了天主教。1761年,提埃波罗应邀到马德里为西班牙王宫绘制壁画,再未返回意大利。曾经星光璀璨的意大利画坛就此光芒不再。 6park.com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