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梵·高、杜尚、毕加索:看不懂世界名画?这就对了
送交者: 都是可怜人间[☆★★★Mia&Levin★★★☆] 于 2021-01-13 7:55 已读 2160 次 3 赞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今天,我们来谈谈让人“看不懂”的绘画艺术,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先来看几幅画: 6park.com

梵·高《星空》 6park.com

这幅梵·高的代表作,一目了然,它表达的是夜晚的星空。 6park.com

达利《记忆的永恒》 6park.com

第二幅可能就有点费解了,不过凭《记忆的永恒》这个名字,我们还是能大概理解达利这幅超现实主义画作的主题。 6park.com

克林姆特《吻》 6park.com

第三幅是……建筑?草地?啪啪啪?其实就是两个人在接吻。这幅画的惊艳之处在于当中的黄色部分,是用金箔覆盖上去的,以此象征浪漫的情欲。 6park.com

毕加索《格尔尼卡》 6park.com

至于这幅,大家都知道是毕加索的代表作,但几乎没人能记住《格尔尼卡》这个作品的名字,更不理解画中的内容。 6park.com

杜尚《泉》 6park.com

最后这个……杜尚的小便池,这也能叫艺术?这甚至不是一幅画!而且名字还叫《泉》,简直是亵渎了“泉”这个字眼!

一路看下来,是不是越来越难理解、越来越看不懂绘画艺术?

如果有这种感觉,那么恭喜你:看不懂就对了!正常人都看不懂!

绘画艺术——尤其是20世纪之后的作品,本来就不是要让人看懂的。

它不是要告诉你某些东西,它就是一门视觉的艺术。

对于这门艺术,你要做的,只需感受就行了。 6park.com

艺术流派 6park.com

贰·为什么看不懂

为什么绘画艺术在几经变革之后、特别从印象派之后,就变得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懂了?

很大一个原因是在19世纪印象派之前,照相技术还未被发明出来。

当时人们想要保留自身形象,就只能让画家把自己画下来。

于是,古典写实派成为当时绘画界的核心,谁画得像,谁就是好画家。

相机发明后,旧世界被粉碎:古典派画家如同身处末日,后来者却等来了新生。

照相机解放了桎梏多年的刻板绘画,新思想顿时如同洪流勃发,异彩纷呈。

一时间,各种流派和主义出现了:后印象派、达达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如同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每个艺术家都争相表达自己或深沉或隐晦的理念。

规则被破坏,疆界被拓展,拓展到了普通人审美能力范围以外的地方。

这些拓展的分支里,每一个分支都是一个崭新的大陆。

如果真要看懂这些大陆上千奇百怪的作品,那差不多得熟知每个大陆的一草一木,熟稔艺术家个性、经历、理念,以及他们脑子里的怪东西。

很显然,只有美术专业的人才会去干这件事。

而一般人的审美,是依靠现实世界的实体物质建立起来的,是在传统教学之中形成的。

对于那些抽离现实、摆脱教育束缚的艺术,看不懂,就只是一种自然反应,完全毋须不好意思。 6park.com

蒙德里安《红、蓝、黄构图》 6park.com

叁·看不懂的乐趣

看不懂绘画艺术,会影响我们欣赏它吗?

完全不会。

比如上面这幅蒙德里安的《红、蓝、黄构图》,别说我们看不懂它的意义,估计蒙德里安本人也不知道为啥这样构造。

但是,这完全不影响我们去看它、欣赏它。

而且,因为“看不懂”,它反而会激发我们的遐想:

这不就是二维码的原型吗?

它是不是启发了连连看的诞生?

密室逃生的灵感来自这里吧?

塞汤伯利《黑板》 6park.com

再比如塞汤伯利这幅《黑板》。

可能你不知道,这张鬼画符的抽象玩意儿,卖了7053万美元。

这幅画,你能想到什么——

里面会不会隐藏了什么密码?

画家是不是曾经打过仗、爬过铁丝网,留下了PTDS(创伤后应激障碍)?

六行乱线从上到下由细变粗,是记录什么生物的生长情况吗?

你看,这些“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却赋予了我们新的乐趣——

一千个人看它,就有一千种收获。它让普通人也拥有了重塑绘画认知边界的能力。

这个边界,就是思想与想象的边界。

这个边界,并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被任何条条框框所束缚,它是一种自由的能力。

而拥有这些无尽遐想的能力,只缘于你放下了傲慢与偏见,推到了隔阂与壁垒,欣然去接受它、欣赏它。 6park.com

周海宏教授 6park.com

肆·不打扰,是“看不懂”的最高修养

周海宏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他的一个理念,就是“音乐何需懂”——

音乐家在创作音乐时,都不是为了听众能不能听懂,而是为了实现听觉的“审美理想”,而“审美理想”是一门高度开放的自由艺术。

为此,他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老师给学生放《野蜂飞舞》,音响里传来“嗡嗡嗡”的杂乱声,氛围很是紧张。

老师问学生:“大家听了是什么感觉?”

有的说“警察抓小偷”,有的说“自行车竞赛”,有的说“赛马”。

老师顿时不高兴了:“记住,这是蜜蜂在飞舞的声音,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

《野蜂飞舞》对听众而言,本身是一门自由艺术,但是老师却给它框定了标准答案。

这会有什么影响呢?

这为学生的幼小心灵建立了刻板印象。

以后当他们听到“嗡嗡嗡”的音乐,他们会害怕答错,也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是蜜蜂在飞舞的声音”。

而刻板印象最显著的危害,就是想象力的丢失,也难以再独立思考。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矛盾——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双标”:

老师自己一边享受着音乐、绘画带来的艺术自由,一边压制着下一代的艺术自由;一边为自己打破偏见的围城,一边为学生竖起傲慢的高墙。

因此,不妨放下姿态。

从容接受“看不懂”“听不懂”的艺术固然重要,不打扰别人、尤其是孩子的审美,更为重要。

绘画和音乐,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如同庄周梦蝶,你的“听懂”或“看懂”、你的蝴蝶,怎么就能保证同样进入了他人的梦中呢?

一只蝴蝶振翅,很美,却略显单调。

千万只色彩各异的蝴蝶扇动翅膀,更美,它宛如梦幻。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都是可怜人间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都是可怜人间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