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说说美国画家费钦
送交者: 长岛风[♂☆★★★声望勋衔15★★★☆♂] 于 2022-08-23 21:42 已读 4687 次 6 赞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费钦,俄裔美国艺术家,1881年生于俄罗斯伏尔加河畔的喀山,1895年入喀山美术学校,1901年入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今列宾美院),成为俄罗斯著名画家伊里亚·列宾的学生。在皇家美院就读期间里,费钦开始崭露头角,几十幅素描写生和小幅油画作品参加了展览或被杂志发表。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他放弃了导师希望他向大型历史画方面发展的想法。而选择了对肖像画和风俗画的研究,1908年费钦的油画肖像作品《紫衣夫人》在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奖。作品以准确的造型、潇洒的笔触、微妙的色彩以及精巧的画面构成,把肖像主人的聪明、冷漠、傲慢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色彩上,费钦用其独特的技法使颜色的色层相互交融,用紫丁香的灰色调衬托出柔软的栗色头发丛中那张略显苍白的脸。1909年费钦完成其巨幅毕业创作《卷心菜收获的季节》,整幅画面人物生动自然,有着巴洛克流派的强烈动感,洋溢着快乐氛围, 浓重的色彩、奔放的笔触、以及特有的标志性肌理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极具张力与美感。为此费钦获得了留学法国和意大利的奖学金,在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巴黎这些欧洲的文化艺术之都里进一步汲取精华与养料,特别是吸收了印象主义的色彩,使其绘画技巧更上一层。回国后费钦创作的作品 (《父亲钓鱼》、《阿列亨德拉在伏尔加》)的处理手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调色板变得明快起来,但仍然保持严谨的造型和笔触的变化以及对人物内在性格特征的刻画。1914年费欣创作了《瓦丽雅·阿多拉斯特卡娅肖像》,作品的形象也具有那种外表严肃、内心温柔的特点,画面中女孩子褐色的眼睛沉思、专注而又清澈,画家出色地刻画了女孩独特的柔姿,披散的金褐色发辫,衬托出白色细亚麻的衣裙,小姑娘坐在白色的桌布上,周围是一圈精美的静物组合。

1913年,费钦迎娶了喀山艺校校长的女儿阿列亨德拉,第二年女儿伊雅降生,美满的爱情与婚姻给费钦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暖流。这一时期正是费钦创作的高峰期,除了经常把自己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画进画作里,许多优秀作品也相继问。这时费钦的艺术声望已经传遍世界,许多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与私人竞相高价收藏,给画家的家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温馨的生活。费钦在享尽三口小康之家天伦之乐的同时,艺术造诣也渐趋全面的成熟。可惜好景不长。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发动了武装政变并夺取了政权,随之而来的是血腥的暴力、社会的动荡和财产的抢劫,画家的小康家庭也未能幸免:先是费钦的父母因患伤寒相继去世,接下来费钦本人也染上斑疹伤寒和肺结核。1922年的大饥荒更是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幸亏美国救济总署伸出了人道主义之手,无偿地向苏联提供食品与医疗援助。这一伟大的善举使得众多的苏联人对美国心怀感激尽,身为左派的文学家高尔基也罕见地表露了心声:“您的援助将作为一项举世罕见、无上荣光的伟业载入史册,并将永远地留在千百万被您从死亡边缘拯救的俄罗斯人的记忆中”。在美国无私的援助下,费钦躲过了饥饿与疾病的死亡边缘擦身而过。但是当时布尔什维克政权的一系列血腥与暴力革命行动显然与艺术家的人文思想格格格不入,俄罗斯一批著名艺术家(如夏加尔和康定斯基)开始纷纷离开祖国,即便是费钦的恩师列宾也宁愿待在距彼得堡仅45公里的芬兰小村庄里而拒绝回国为新政权的“太平盛世” 涂脂抹粉。 尽管费钦也为新生政权的领袖画像,但其前卫的艺术风格却与当时苏维埃政权相悖,根本不可能为苏联的无产阶级与贫下中农们所容忍。更严重的是,他感觉到了艺术在革命面前正在逐渐丧失独立性。他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慢慢失去容身之地,“自我”的完整性难以保持,这使他陷入十分苦恼的境地。1923年,费钦以及全家在美国友人的帮助下,悄悄地离开了苏维埃政权统治下的苏联,辗转英国伦敦,再到美国纽约。

美国以其伟大的文化包容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接纳了来自俄罗斯的费钦一家,费钦也如鱼得水,以自己的艺术才华征服了美国艺术界。费钦先是受聘纽约艺术学院任教并兼任合约肖像画家,随后一系列的参展活动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作品畅销,订货单纷纷而来,画家开始应接不暇。1926年费钦的作品在费城国际博展会上获得金奖,轰动世界,成为当时顶级的肖像画家。费钦主要擅长油画的肖像画和风俗题材的创作,风景画其实很平平一般。费钦的作品构图构思独特简单,感召力超强,这也正是在皇家美院时被列宾所赞赏的。他的画面色彩响亮,颜色饱和厚实,对比强烈, 好象一部色彩的交响乐。他喜爱使用笔毛祖弹性好的画笔,用笔奔放,配合画刀和手,使画面产生特殊的笔触和肌理效果。画面时而是颜色强有力的堆积, 时而是轻轻掠过露出底色,耐人寻味。当时的《纽约时报》是这样煽情的:如果你们想看到奇迹,那就到费钦的展览会去吧。

由于语言和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等问题,费钦很难在纽约艺术学院开展细致的教学工作,但是费钦一家在纽约的生活却很开心,不但拥有了宽敞舒适的住房,经济上也比较富裕, 但不幸又再次来临了: 到纽约的三年后,费钦在俄罗斯染上的肺结核旧病复发,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为此医生建议他离开潮湿阴冷的纽约,到美国南方寻找一个气候干燥、温差较小的安静环境居祝一家人最终选择了离开纽约,迁至美国南方新墨西哥州的陶斯(Taos)小镇居祝陶斯是一个位于新墨西哥州北端洛基山山麓的偏僻高原小镇,背靠海拔四千米的惠勒雪峰,主要居民是土著的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后裔。但是这里气候温暖,阳光灿烂,山峦崎岖,森林绵延,湖泊清澈,茵绿色的牧场,点缀着悠闲的牛群和简陋的土屋。费钦很快的就喜欢上小镇的环境和土著印第安人的质朴和真诚。待健康状况稍微好转后, 费钦又重提画笔,开始描绘印第安人和当地的风光。由于印第安人肤色较重,服饰鲜艳而富有装饰性, 对于习惯色彩既和谐又含蓄的以表现欧洲白人的费钦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为此费钦改变了自己的表现手法,采用浓郁强烈的色彩和宽大奔放的笔触来处理画面,开始了新的探索。 费钦在陶斯画了不少作品,如《卡蒙西塔》,《陶斯少女》,《尼娜》,虽然色彩方面大大有别于自己在俄罗斯和纽约时的减弱色彩鲜明度的表现手法,但是笔触效果和处理风格仍是是独一无二的 “费钦式”。在这迷人的景色中,费钦醉了,亲自设计建造了自己的豪宅,有心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度过余生。1932年费钦在新墨西哥州的陶斯申请并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美国公民。

但是,不幸再次光临这个家庭: 十年后,费钦的妻子迷上了一块二十多岁的小鲜肉,而且最终疯狂地抛弃了费钦和女儿重新组建了家庭。家庭的破裂对费钦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他把房子留给了前妻 (现在是费钦博物馆),自己带着女儿被迫再次迁居,来到了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州洛杉矶。费钦先是住在好莱坞,后又搬到圣塔玛尼卡,除了周游列国以外, 余下的时间还是作画和教授学生。

1955年,费钦不幸逝世,埋葬在加州洛杉矶的圣塔玛尼卡。画家离国三十余年,从未没有回过自己的母国—苏联。由于种种原因,费钦在自己的祖国并没有得到应该享有的声誉,甚至一度声名寂寂,鲜有研究。但是在世界上,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美术界,却是许多艺术家崇拜的对象。费钦是伟大的,他把人类朴实纯真的心灵,通过自己特有的绘画风格表达地淋漓尽致。 6park.com


费钦的成名之作《紫衣夫人》



《卷心菜收获的季节》费钦在彼得堡美术学院(现列宾美院)毕业创作,巨幅油画, 现藏彼得堡美术雕塑建筑艺术学院(列宾美院)


《妻子与女儿》


《瓦丽雅·阿多拉斯特卡娅肖像》



《陶斯少女》


评分完成:已经给 长岛风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长岛风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长岛风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长岛风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