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
送交者: 雪狼99[☆★★★声望勋衔15★★★☆] 于 2023-05-28 23:28 已读 2814 次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如来立佛 巴基斯坦·白沙瓦周边 约2-3世纪 灰色片岩 日本美秀美术馆藏

犍陀罗又称健驼逻、乾陀卫等,意译为香行、香遍、香风,是古代地名,指印度河西岸的地方。这是一片富饶的土地,拥有宜人的气候、整齐的山丘、灌溉良好的谷地。


菩萨半身像 犍陀罗地区 4-5世纪 片岩 高76.2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由于其位于印度和中西亚的交通枢纽,犍陀罗地区在历史上曾先后被波斯人、亚历山大帝国、孔雀王朝、斯基泰人、帕提亚人、巴克特里亚王朝(别称中亚希腊王国)、贵霜帝国、噘哒人等占领。犍陀罗作为印度的边境,虽有印度本土文化的影响,却不能说根深蒂固。外族入侵带来希腊、罗马和中亚的诸多文化元素,商贸交流使得该地区经济繁荣,而处于文明交汇地区的犍陀罗则在继承中产生了突破。犍陀罗地区长期受到佛教文化、希腊文化的共同影响,产生了对佛的偶像及其前生菩萨偶像的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希腊的艺术技巧和雕刻形式来展现佛本生和菩萨诸行就成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主要内容。

一、犍陀罗艺术的发展历程

1、犍陀罗艺术之前雕刻艺术的特点 6park.com

在著名的犍陀罗艺术产生之前,犍陀罗和印度已经有了雕刻艺术。阿育王石柱诏谕的柱头和巴特那附近发现的药叉即半神的雕像都证明了这一点。


如来立佛 巴基斯坦·白沙瓦周边 贵霜王朝 约2-3世纪 灰色片岩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印度古老的雕刻艺术在佛教产生之前有以下特点:完全一样的面孔;体格强健;脸部是正面的,表情刻板呆滞;刚健有力;圆雕;石板上刻满雕像,不留空隙,画面拥挤。在这一古老的艺术中,躯体各部分的比例,遵循当地印度人的身材和印度雕塑的“纳瓦塔拉”(梵文意为“新尺寸”“新标准”)原则,脸是圆的,其长、宽几乎相等;鼻子略平;脚长约为身高的十一分之一;女性的乳房和臀部沉重丰满,以表现其生育力。石板上的各种浮雕像均凸起四分之一(指相当于所用石板厚度的四分之一),衣服很少,衣服的褶纹少而浅。


圣物 犍陀罗地区 约1世纪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2、犍陀罗雕刻艺术的特点

与上述特点相反,犍陀罗的雕刻艺术汲取了希腊和罗马雕刻艺术的风格。脸的宽度为长度的三分之二,称书型或古典型脸;脚长为身高的七分之一;鼻子长而隆起;石板上各雕像之间保持适当距离,布局不再像印度雕刻那样凌乱拥挤;脸型漂亮;浮雕凸起的高度为三分之二;衣服增多,褶纹多且深,或至少与真实的衣褶一样深。最后一点是,在这一雕刻艺术中,不再采用圆雕的手法,其背部不加雕刻,即雕像只朝向前面。


佛陀坐像 犍陀罗风格 2-3世纪 巴基斯坦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3、犍陀罗艺术的编年尚未确定

直到现在,犍陀罗艺术的编年尚未确定,但已可以看出犍陀罗艺术史的大致框架。各个作品的确切年代很难判定,文献资料依据几乎没有,有纪年铭文的作品非常少(即使有铭文,亦不知根据哪个纪元,仍难以判定绝对年代),几乎没有美术史上的标准作品,再加上其造型样式,融入了希腊、罗马、印度、伊朗系中亚的因素,其变迁更难追寻。


佛龛浮雕(战争之神)犍陀罗地区 6世纪 片岩 高9.8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穆罕默德·瓦利乌拉·汗经过在犍陀罗地区14年的调查研究,把犍陀罗雕塑艺术的年代划分如下:

(1)呾叉始罗非佛教石雕艺术(前1世纪),包括塔拉基砂岩和云母片岩雕刻;(2)呾叉始罗的佛教灰泥塑造艺术(1世纪-5世纪);(3)喀布尔河谷石雕艺术(1世纪-5世纪),大多采用蓝色云母片岩,亦有用绿色云母片岩。


释迦牟尼佛苦行头像 犍陀罗地区 3-5世纪 片岩 高13.3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呾叉始罗在各个时期都是犍陀罗的首府,因此这三种艺术都可以也应当称之为犍陀罗艺术。喀布尔河谷是当时的西犍陀罗。

二、犍陀罗的宗教建筑艺术种类

在犍陀罗,宗教建筑艺术的遗迹仅限于佛教和者那教的遗址。佛教遗迹遍布犍陀罗,主要有以下几种。

(1)窣堵波:印度地区原先就有建造窣堵波的习惯,窣堵波就是埋葬遗体烧完后余下的灰烬和骨灰的土丘,也可以说是一种墓葬建筑。佛陀寂灭之后,各方罗阇将舍利分为八份,当作圣物,于其上建窣堵波,这样就形成了最早期的佛塔。一般来说,在中心的大窣堵波周围,还建有由还愿窣堵波组成的院子。还愿窣堵波里不一定埋有佛陀或圣人的遗骨,但中央的大窣堵波中一定有佛陀或某位佛教圣贤的遗物。按照佛教的传统,兴建窣堵波是一种功德,许多还愿窣堵波就是出于这样一种信仰而建造的。还愿窣堵波周围还建有一间间小礼拜堂,里面供奉佛陀雕像、佛本生故事雕像或者与佛教神话有关的雕像。这一切共同构成窣堵波的院子。许多窣堵波不止一个院子,还有上、下院子之分。

镶石榴石的金舍利盒 高6.7cm 来自犍陀罗毕马兰第二舍利塔 阿富汗 约公元50年 饰带中有对佛陀最早的描绘 大英博物馆藏

随着对窣堵波也就是佛塔的崇拜,其周围的围栏上出现了各种有关佛陀事迹的雕刻画面,诸如宝塔、菩提树、法轮、足迹、宝座等,以此表征佛陀的存在和活动。一头象表示佛陀降生,一匹马表示佛陀出家,宝座暗示降魔,菩提树暗示成道,轮子象征说法,塔象征涅槃。诸如此类,用实物的形象图解抽象深奥的教理。

(2)僧伽蓝或僧舍:这是僧众的住所,由一间间小屋组成。中间是一个大院子,院子中央有水池,是僧众沐浴和排放雨水的地方。池子旁边有一间可遮蔽的沐浴处或浴室,这大约是供需要遮蔽的沐浴或供女僧徒用的。

(3)会堂:在僧院附近的僧伽厅是僧众聚会的场所,附近有厨房、清洗器皿的地方和仓库。

(4)厨房附近是餐厅或服务厅,旁边有房间和浴室,各处均有厕所。

三、犍陀罗佛教艺术的产生、发展与衰落

犍陀罗佛教艺术是在贵霜时代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转变之际,并在希腊艺术的影响之下产生的,犍陀罗的佛教雕刻多半附丽于佛教建筑中。出于佛教对偶像崇拜的需要,犍陀罗的佛像雕刻应运而生。


立佛3-4世纪 灰色片岩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是从犍陀罗走向偶像崇拜的。佛教在印度的早期崇拜是无偶像的,传入中国时,无偶像的崇拜就变成了有偶像的崇拜,而这个变化的完成,就发生在犍陀罗。作为初期印度佛教美术的象征-中印度的巴尔胡特和桑奇窣堵波及其周围的栏后和门的装饰,己经包含内容丰富的浮雕佛传图,但其中并没有出现释迦的形象,仅用菩提树、圣坛、法物、佛足迹等象征性地表现释迦的存在,这个时期被称为“无像时期”。这样的表现说明了永恒涅槃境界的释迦被认为是种不可见的存在,或者至少是种“超越人间的存在”。对于印度佛教徒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供奉释迦舍利的窣堵波是他们礼拜的对象。


如来立像 巴基斯坦 4-5世纪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公元前257年之前,佛教已经开始在犍陀罗传播,到了贵霜时代印度佛教从部派佛教向大乘佛教演变。大乘佛教标榜普度一切众生,认为释迦摩尼只是如来的暂时化身之一,未来的佛陀-菩萨是为普度众生而显现人形的救世主,是神化的超人或人格化的神。这种观念恰恰符合犍陀罗地区流行的希腊、罗马化的“拟人说”的造像传统,这也是佛像首次在犍陀罗被创造出来的理论源泉。

于是犍陀罗艺术家仿照希腊、罗马像直接雕刻出佛陀本人的形象,因此佛陀像出现了太阳神阿波罗的特点。除此之外,建筑物也出现了圆柱和圆顶。犍陀罗的工匠们开始制作超越世俗的佛像,取代了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让佛教徒借此寄托人间的感情。工匠们不仅制作了悟道的释迦像,同时还制作了普救众生的菩萨像,进而将富于传奇色彩的佛传故事大量地雕刻在石头上。犍陀罗美术试图通过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历史意义的释迦造像,来表现释迦的非凡与神奇。在工匠的制作过程中,不断和希腊的雕塑艺术渐渐融介,产生了犍陀罗独特的佛教雕塑,这在佛教传播中是个重要的转变。印度是个擅长哲理思辨的民族,而雕塑则是希腊文化的精华。犍陀罗艺术包含了古希腊的写实主义,连同其整一、清晰、明澈的风格,它是美的观念的体现。


弥勒菩萨 犍陀罗风格 约3世纪 灰色片岩 高163.2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这两种文化的优势组合,使佛教在犍陀罗时期达到了高潮。英国艺术史家约翰·马歇尔慨叹于这一段艺术史上的佛像雕塑,认为在整个佛教艺术的王国里,的确没有哪件菩萨使艺术家能如此成功地“从物质上体现出精神”。用希腊艺术来宣扬印度佛教,完美结合了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东方的宗教信仰,这是犍陀罗艺术的最宝贵之处,也是其他地方的佛教艺术无法达到的境界。

然而犍陀罗地区经常发生战乱。随着犍陀罗地区政权的更迭,统治者对佛教的态度极大地影响了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因此佛教也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青铜窣堵波 犍陀罗地区4-5世纪 高57.8cm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一开始佛教的广泛传播得益于阿育王对佛教的重视。公元前262年,阿育王征服了羯陵伽。战争造成的流血和破坏,使他对这种统治方式深恶痛绝,并皈依了佛教。为了在广袤的国土上弘扬佛法,阐明施政方针,他在七个地方的岩石上镌刻了自己的诏谕,其中两件就保存在犍陀罗地区。

其后的统治者对佛教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他们给犍陀罗地区佛教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益处,偶像雕塑艺术也全面发展起来。60年,贵霜统治时期和罗马政权建立了非常密切的政治和商业关系,这使罗马对贵霜时期犍陀罗佛教雕塑艺术的影响与日俱增,这个时期雕塑艺术所受到的影响不纯粹是希腊的,而是希腊罗马的。特别是贵霜王迦腻色迦本身就是一个虔诚而狂热的佛教徒,在他的推动下,犍陀罗佛教艺术发展达到了顶峰。在他之后的婆苏提婆(203年~230年)信仰了印度教,此后印度教开始兴盛,佛教和佛教雕塑艺术开始衰落。婆苏提婆之后,贵霜王朝随即衰落。


菩萨半身像 犍陀罗地区 约2-3世纪 片岩 高31cm 亚洲私人收藏

350年~358年,萨珊人在犍陀罗地区取得了政权,萨珊统治者不信仰佛教,佛教失去了官方的庇护,犍陀罗佛教又衰落了。390年~460年,小贵霜人(寄多罗贵霜)重新夺夺回犍陀罗地区,小贵霜统治者继续扶持了日渐式微的佛教雕塑艺术并赋予了新的精神。灰泥塑造在小贵霜时期大为发展,产生了如阿富汗的哈达等地的精美绝伦的佛像。佛教开始振兴并在这一时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小高峰。不幸的是,460年~470年间,白匈奴从中亚涌入这一地区,彻底毁灭了犍陀罗。佛教的窣堵波和寺院被摧毁、焚烧,血流成河。此后,佛教及其雕塑艺术一蹶不振,逐渐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而印度教取而代之,开始在犍陀罗地区兴盛起来。

四、佛教在犍陀罗衰落的原因

白匈奴是对佛教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白匈奴政权在该地区只存在了60年(460年~520年),散布于广阔平原和山地的成千上万佛教寺院和窣堵波都毁于白匈奴之手的这一说法,依然有待商榷。在同时期的印度其他地区,印度教徒早就行动起来反对佛教了。有的统治者信仰印度教,就在自己的领地内焚毁佛教寺院打压佛教,因此印度教的复兴是佛教衰落的另一个原因。


佛陀立像2-3世纪 犍陀罗 灰色片岩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

大乘佛教为了吸引信众,扩大了神的系统以便于鼓励印度教徒和印度其他宗教信徒皈依佛教。这个做法起初颇为奏效,一批批印度教徒改宗佛教。佛教徒为了取悦信仰印度教的统治者,甚至还把印度教神的形象改头换面纳入自己的神话,如吸收了印度教神祇湿婆和雪山女神。这时期出现了多手的佛像,在佛教中神祇只有两只手,而多手是印度教诸象征之一。到后来,因为佛教和印度教的神系没有太大差别,人们认为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宗教去改宗佛教,宁愿继续信奉印度教。于是,佛教的发展停滞了,印度教又逐渐发展起来。这一过程自贵霜统治者婆苏提婆时代开始,至白匈奴入侵后更为加速。


弥勒菩萨立像2-3世纪 键陀罗 灰色片岩 日本平山郁夫美术馆藏

3世纪,佛教失去了自己的宗教精神,佛陀曾经说过不要依靠奇迹来传教,最后大乘教派在犍陀罗占了优势。由于向民间发展的需要,大乘佛教把符咒和法术当作宗教的一部分,逐渐成了炫耀佛教神通、传播佛教教义的手段,由此出现了大批专以咒语治病、安宅、驱鬼役神、伏龙降雨等类的佛典,同时,僧侣通过迷信等手段聚敛了大量财富。大乘佛教使信徒陷入迷信之中,离早期佛教的原旨越来越远。随着佛教教派的增多,派别间的争论也愈演愈烈,大乘教派作为早期佛教的异端分化出来,经历了相当激烈的斗争。教派间的争斗和分裂也对犍陀罗地区佛教的衰落造成了一定影响。

由于有政府的支持,佛教兴建了大量宏伟的寺院,很多人成为僧侣后脱离了农业生产,平时的生活来源完全依靠布施。为了兴建和维持众多的寺院,统治者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为了摆脱无数僧侣带来的经济负担,人们宁可信仰印度教。当人们开始躲避对佛教寺院的帮助时,寺院便慢慢荒废了。在印度教复兴之后,人们将佛教寺院和窣堵波改建成了印度教的庙宇。佛教徒一味依赖统治者的庇护,兴建宏伟的寺庙给下层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最终失去了信众。这也是该地区佛教衰落的原因之一。


炸毁前的巴米扬西大佛

结语

犍陀罗艺术,这个对佛教艺术有着重大贡献的艺术形式,经历了萌发、成长、繁盛、衰亡的四个阶段。那么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艺术形式呢?第一,犍陀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经常被不同的帝国、种族占领,从而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第二,统治者的鼓励和影响。在白匈奴进入之前,不管什么人种占领犍陀罗地区,都没有迫使当地人废除对佛教的信仰,反而支持和宣传佛教,并将希腊化的文化与之结合。贵霜统治者把佛教定为国教,使犍陀罗艺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第三,当地人民的开放性和佛教的深入人心。由于此地为不同民族的聚居地,当地人民容易接受外来文化并与自身文化相结合,加之佛教在该地区的广泛传播,就形成了犍陀罗艺术。


佛头5-6世纪 阿富汗 灰泥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由于佛教对偶像崇拜的需要,犍陀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造像艺术,佛教也促进了犍陀罗艺术的发展。随着佛教的北传,犍陀罗艺术被带到了中国、朝鲜和日本,并和本地的传统艺术相互结合,新疆和敦煌的壁画佛像、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佛像都受到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不管犍陀罗艺术到底是由何种原因在什么情况下产生、发展、消亡的,它对佛教艺术的贡献以及形成的艺术形式都对后人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来源:《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第一篇“犍陀罗艺术》,作者宋宇。


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

出版: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2023.5

书号:9789887563129

装帧:裸背平装16开260页

定价:268元

《造像之美:从犍陀罗到龙兴寺的佛造像艺术》梳理了从佛教初始的第一尊佛造像,沿丝绸之路东传,到中国北朝晚期,逐步民族化的艺术演变过程:从犍陀罗到巴米扬,从斯瓦特到克孜尔,从莫高窟到麦积山,从云冈窟到龙门镇,从响堂山到龙兴寺,以500余年为时间限,并特邀国内佛造像艺术研究的专家学者撰稿,以时间和地理两条线索,从历史、艺术、文化、哲学、鉴赏等多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佛教雕塑艺术在中国的传播脉络。书中除了古代佛造像艺术,还策划了一个“汲古涵今”的版块,并邀请了近30位知名艺术家,以水墨、工笔、书法、篆刻、岩彩、唐卡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他们理解的古代造像经典绘于笔下,以求一组古今对照,艺术碰撞的画面。








6park.com

喜欢雪狼99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雪狼99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