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唯美乐园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悲风吹泪过扬州:南宋词人朱敦儒
送交者: An4dy[♂★★★声望勋衔14★★★♂] 于 2024-03-18 8:08 已读 2740 次  

An4dy的个人频道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翻开《宋词三百首》,惊鸿一瞥朱君语,几番乱我心忧。

提到南宋的抗金英雄和主战派的诗人,我们的脑海中总是那几个身影,耳边回荡的总是那几句荡气回肠的诗句:“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岳飞,怒发冲冠,壮怀激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伶仃。”的文天祥,视死如归,留取丹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特殊年代,缤纷的战火和遍地的饿殍造就了一批批大义凛然的豪杰志士,他们都有着“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壮志。你能脱口吟诵出《满江红》,就不该忽略同样满怀着家国情怀的他——南宋主战派词人:朱敦儒!

更多朱敦儒的诗词:www.gujinshici.com/poets/zhudunru/


一、少年周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流云借月章。”早年的朱敦儒年少轻狂,自视清高。我想,他是因为看不惯大宋朝廷的权谋诡斗、阳奉阴违,才会两次被举荐为官而不出任,只一心寄情于山水。

太平的时代,富裕的家境,给予了他放浪形骸的资本。他寻花问柳,写下许多香艳之词,不拘一格;他游山玩水,挥毫随性之句,清雅自然。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首流芳千古的《鹧鸪天》,可谓是早年的朱敦儒最真实的写照。字里行间之中,尽是他对王侯将相与营营功名的不屑一顾,以及他挥毫万字,一饮千钟的豪迈轻狂。

有的人或许会说,他自负狂傲,胸无大志,只愿意游山玩水,流连于花街柳巷之中,是典型的吃喝玩乐型花花公子。

而我却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年轻时,就该有年轻人该有的青春义气和年少轻狂,该对美好、轻松的事物有着向往和追求,也该有着对虚与委蛇的憎恶。他热衷于玩乐,难道不也是热爱生活,懂得享受生活的一种吗? 6park.com

既然家境允许他享受,给予了他恣意玩乐的资本,他为什么不能放任自己天真快活地度过人生之中的光阴呢?他不愿意勉强自己入朝为官,和那些奸佞之臣为伍,不正说明了他刚直不阿,品行高洁吗?

我倒觉得,他懂得在适当的年华尽情享受,而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蝇营狗苟,倒比许多年纪轻轻就在名利场上迷失了方向的人看得通透许多。

因此,我每每读到这首《鹧鸪天》时,我心中生出一个朦胧却真挚的愿望,我愿意化做那洛阳的一支映雪红梅,去追寻他的方向,映照他的热情。

早年的他拥有少年郎的脾气秉性,而中年的他依然激昂慷慨,却添了岁月赋予他的沉稳雄厚。

因满腹经纶,有治世之才,他屡次被人举荐为官。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最终入朝,凭借过人的才干担任兵部郎官和提点刑狱,做些刀兵刑法的差事。昔年那个不羁的少年,成长成了一名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朝廷命官。

他不但拥有卓越的政治军事远见和渊博的学识,还有一颗忠心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当金兵入关,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的危急存亡之秋之际,他同志同道合的朝臣李光一同上疏,竭力主战。

尽管朝中奸佞横行,主战派屡屡遭受打压,朱敦儒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己见。宋高宗赵构任用奸臣不纳忠言,听信汪渤的谗言,以“爵禄所以厉世,如其可与,则文臣便至侍从,武臣便至节钺。如其不可,虽一命亦不容轻授。”来侮辱他,讽刺他担不起自己的官职。但他守住了自己的气节,上疏请辞。


二、中年朱敦儒

中年致仕,他匹马还乡。终于得到了他年少时想要的归隐生活,他却没了那时的雅兴。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国仇家恨在身,拥有厚重的家国情怀的他,再难以抛却一切,置身世外。

宋史之中,并没有记载他中年致仕,归隐山水之后的生活,只有一首一首流传下来的宋词,诉说着在深夜摇曳的烛光前那个壮志难酬,望月叹惋,满腔愤懑无以消解的中年词人,是如何在日复一日的“收复河山”的梦境之中走过经年岁月。世事变迁,老人迟暮,他那报国的英魂却一如既往,不曾有丝毫地动摇。

在他老去的这数十年,他开始怀念早年时期尽情嬉戏的恣意人生。从青春到年老,不仅仅是物是人非,也不仅仅是容貌老去,变化最大的,是人的心境。

他已然将家国天下置于肩上,将驱逐金兵藏于心里,在目睹了南宋江山大厦将倾的现状之后,他的心已经不似少年时自由徜徉,而是有了沉重的包袱和一生一世的牵挂和遗憾。他的心境都不自由了,身体又如何像当年一样游冶山水?回不去了,他叹息着:老了,老了……

他会为昔日美好不再而生出物是人非的叹惋,他无比怀念那段无忧无虑尽情游玩的青年时光。那时候的他还会同红颜知己们尽情欢笑,享受生活的美好。他还并不知道南宋半壁江山沦陷是多么可怕、可憎、可悲的事实。他写下一首首今昔对比的词,反复回忆当时玩乐的每个细节,当年越欢乐,如今就越显得苦涩。

他从心底发出疑问:我的老朋友们,他们都去了哪里?佳人已逝,朱颜凋零,他们都不在了。为什么这青山绿水依旧,我却提不起一点兴致?因为现在的我只是个在萧瑟秋风中漂泊离乡的江南游子,我的家乡沦陷了。

经历了靖康之难,汴京沦陷后,作为一个报国无门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的文人志士,他内心备受苦痛的煎熬。于是,在这种沉郁顿挫的感情折磨下,他写下了南宋那首《相见欢》:“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扬州路上,抗金前线朱敦儒身在金陵,遥想那昔日繁华,而今尽是刀兵的扬州,不由得在萧瑟的秋风之中潸然泪下。


三、晚年朱敦儒

《宋史》里关于朱敦儒晚年的记载,只有很简单的几句:“敦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秦桧当国,喜奖用骚人墨客以文太平,桧子熺亦好诗,于是先用敦儒子为删定官,复除敦儒鸿胪少卿。桧死,敦儒亦废。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

从这寥寥几行记载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故事:遗臭万年的佞臣秦桧因为喜好朱敦儒的词作而笼络他,任用他的儿子为官,并提拔他为鸿胪少卿。秦桧死后,朱敦儒因曾受他的笼络而被罢官,从此永远退出了政治舞台。

看到此处,我的内心泛起汹涌的波涛,难以置信。那个曾经年少轻狂,视官职如粪土的朱敦儒呢?那个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朱敦儒呢?那个嫉恶如仇,慷慨激昂的朱敦儒呢?虽然他已经老了,但烈士暮年,本应壮心不已啊,他为何要向奸臣屈服?为何要向命运屈服?为何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再反抗,随波逐流?

《宋史》中的解释是:朱敦儒晚年为了儿子,晚节不保,令人唏嘘不已。而我,却从他晚年的词作之中读到了别的解释。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已乱,簪缨全散,再难收回。”词人终日以酒浇愁,词作之中全是颓唐衰败的消极情感。

朱敦儒的晚年,已经被家国天下的沉痛情绪压垮,再也无力去给雨支风、留云借月;也提不起兴酣挥洒、作诗万首的毛笔。他在生命的最后,在心知自己已经无力扭转乾坤之时,选择了保全他的儿子,牺牲了自己的名节。朱敦儒在做出这个选择,该是一种多么悲哀的无奈啊!


四、小史文有话说

我想,他应当是在一个萧瑟的秋日与世长辞,如同一片凄楚的孤叶,饱受时节的摧残和风霜的打击。他倍感孤独,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做他的知音。他在孤独中悄然离去,不想掀起哪怕一丝的涟漪。

然而,世事缤纷,那些凝固了时光,镌刻了岁月的词句,经过了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沉淀,出现在了我的诗集之上,我沿着了历史的长河回溯而上,穿越了千年时空,终于和过去的词人隔空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我听到了他的笑和泪,感受到了他的慷慨激愤、沉郁顿挫。我一直知道,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他有少年的血气方刚,桀骜不驯。所以他会留恋花街柳巷,痴迷于游山玩水而不问政事;他有才子的出口成章,提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写下令人震撼的诗篇,引领南宋文坛;他有将军的意气风发,豪情壮志。所以他能够坚持主战,遥望扬州战场;他也有老人的舐犊情深,爱子心切。所以他在迟暮之年,在已无力同命运抗争之时,选择了保全儿子。

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百战百胜的神,但他却是一个尽管在最后向命运低下了头,却仍然值得我们尊敬的大写的人!

我进到了他的梦里,听到了他一直没有忘却的遗志——守我大宋河山,佑我国泰民安! 6park.com

喜欢An4dy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An4dy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唯美乐园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