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习园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莎士比亚
送交者: diyunheng[★品衔R6★] 于 2018-05-04 12:42 已读 1195 次  

diyunheng的个人频道

关于作者

伯吉斯生于1917年,卒于1993年,在20世纪的欧美享有盛名,是一个在文艺界多种领域都取得瞩目成就的人物。我们可以在他的履历表中发现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语言学家和评论家等各种头衔。伯吉斯还是个写过不少交响乐的正牌作曲家,曾经说过希望人们将他视为能写小说的音乐家,而不是会作曲的小说家,因为音乐是一种较为纯洁的艺术,它与人类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全然独立于道德判断之外。

不过,伯吉斯的小说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大部分人仍然把他的第一定义归入小说家范畴,尤其是伯吉斯在1962年出版的《发条橙》成为“未来派”的经典文本,其对于反社会暴力的剖析在当时极具震撼力,被库布里克改编成同名电影之后更是成为争议焦点。直到今天,“发条橙”都是一个充满文化含义和时代痕迹的著名符号。伯吉斯在非虚构领域同样成就卓著,尤其擅长撰写大作家的评传——从乔伊斯到海明威,他都写过相应的专著。不过,这其中最著名的当推《莎士比亚》。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中文版将近25万字,写得深入浅出,既是研究莎翁的重要学术著作,也完全可以作为了解莎士比亚生平、作品及其深厚人文背景的入门读物。在伯吉斯笔下,莎士比亚不再是一个文学神坛上的遥远的符号,旷世天才的灵光与凡夫俗子的形象融为一体。本书隐含的动机之一,是搜寻更多莎士比亚的私生活痕迹,把莎翁从一个宏伟而空洞的符号还原成一个鲜活丰满的人,同时探究特定的时代环境里戏剧作者的普遍状态,进而捍卫“莎翁”对“莎剧”的所有权的合法性。这个隐含的动机贯穿始终。按照伯吉斯自己的说法,这本书“所要求的,是古往今来每一个莎士比亚爱好者按照自己的意思为莎士比亚画像的权利。”

核心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莎剧是“演”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早在凝固成“惟一的”文本之前,它们已经在剧场里经受过千锤百炼,带有一定范围内的“集体创作”的意味。纸面上的莎士比亚,博闻广识仿佛超越其阶层,显得如此匪夷所思;而那个活跃在台前幕后的莎士比亚,固然趋时应变、上达天听,但更下接地气,视观众的直接反应为灵感源泉。莎剧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大众艺术,其中蕴含着某种特殊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活力。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给你推荐的书叫《莎士比亚》,是这位英国大文豪的传记。

一提到莎士比亚,如果你对他了解不多,就会说:哦,他是个大文豪。如果你对他稍微有点儿了解,就会说:他不仅会写剧本,还特别会炒房。事实上,如果你能说出炒房这个点,就已经是大半个莎士比亚专家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跟莎士比亚日常生活有关的资料太少了,学术界甚至有这么一个极端的说法:一个莎士比亚专家知道的事情,不一定比莎士比亚故居的导游多多少。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硬是把历史扒拉开一个缝儿,找到了一些莎士比亚的私生活痕迹,让我们回到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把他从一个活在文学史里的符号,还原成一个活蹦乱跳的人。

其实研究莎士比亚的人很多,多到形成了“莎学”这个学派。莎学里有一个特别知名的悬案,那就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到底是不是本人写的?围绕这个问题,学者们分成了倒莎派和保莎派,吵了很多年架。

倒莎派的观点很有歧视性,他们觉得莎士比亚的剧本是人类文化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这么重要的符号,怎么能落到一个出身草根的普通人头上?肯定要匹配一个出身又好、学识又渊博的人。比如说,他们就提出过,这些剧本可能是说出“知识就是力量”的那个培根爵爷写的,也有人说是女王伊丽莎白本人写的。

保莎派则一口咬定,莎士比亚是专业作家,家世背景、人生经历都不是文学创作的障碍,剧本就是他写的。

这么个基础问题为什么没有答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关于莎士比亚日常生活的资料实在太少了。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两派人都特别努力地去找证据。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倒莎派就专门跑到意大利去做田野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在意大利深度游、甚至住过一段时间的人,才能写出这种剧本。偏偏莎士比亚确实没有出过国,也不大懂拉丁文,所以倒莎派就说,你看,剧本不是他写的!

保莎派的知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也找到了不少莎士比亚的私生活痕迹,有了素材,他就从这些素材出发,写了这本莎士比亚的传记。伯吉斯在文学界的地位,主要是靠他的小说代表作《发条橙》奠定的。他同时也是个写传记的高手,乔伊斯和海明威等作家的传记他都写过,当然其中最著名的,还是这本《莎士比亚》。

这本书一共有20章,每一章的题目都是一个关键词,比方说家庭、学校、朋友、婚姻,等等。虽然20章有点多,但是没关系,听懂我给你讲的六个方面,也能重新认识莎士比亚。

第一部分

第一个方面,我们先来看看莎士比亚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也就是莎士比亚被攻击次数最多的一个点。

伯吉斯在这本书里提了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观点,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特别清高的人。实际上,莎士比亚的家族对当官和发财都很有兴趣,成为有钱有势的大乡绅,就是莎士比亚爸爸的终极梦想。不过这里要提醒你注意一点,莎士比亚虽然爱赚钱,但正是因为有钱,让他不必为生活发愁,安心搞创作。

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出生于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叫斯特拉福。他的爸爸是一个开手套作坊的老板,所以他们家常年充斥着皮革加工散发的味道。生意好了之后,莎士比亚的爸爸就积极地追求在小镇政治生活里的地位,想当乡绅。但是把注意力放到政治生活上之后,家里的生意慢慢就顾不上了。仕途上的发展,又受到了缺钱的影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6世纪的末期,莎士比亚在戏剧界走红,整个家族的状况才慢慢好起来。

在当时那个社会,鄙视链无处不在。比如,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已经不用拉丁语沟通了,但贵族们还是觉得,不懂拉丁文就等于没文化。贵族学校里最重要的一本教材叫《文法基础》,讲的是拉丁文的文法基础,不是英文的文法基础。莎士比亚是普通人家的小孩,上的也是当地的普通学校,虽然听起来处在鄙视链底端,但英国的公共教育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普通学校也要求学生必须熟读《文法基础》这本书。

所以尽管研究者认为,莎士比亚的拉丁文水平是存疑的,但当时大部分重要的拉丁文作品已经翻译成了英文,而且伯吉斯在这里给我们画了一个重点:艺术作品和学术著作其实是两回事。莎士比亚是一个职业作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生活在推崇古典文化的时代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接触哪些阳春白雪的知识。所以倒莎派的那些从出身和生活经历出发,认为莎士比亚不可能从拉丁文作品中获得营养、进行创作的观点,是立不住的。

讲完创作,我们再来看莎士比亚身上另一个特别知名的点:炒房。这本书详细地记录了莎士比亚的房地产交易记录。1597年,33岁的莎士比亚用60镑买了一个新房子,还没等复杂的过户手续办完,卖家就被自己的儿子毒死了,房子一下就成了凶宅。莎士比亚特别神奇的地方,就是他不觉得这是个事儿,甚至早早用这个房子的两个仓库屯了很多粮食,等着庄稼歉收的时节再把粮食卖出去,狠狠地赚他一笔钱。

1602年,38岁的莎士比亚用320镑买了700多亩地皮,又拿440磅买了农产品什一税,这个税因为历史悠久、算起来特别复杂,我们就不详细计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投资了,只需要知道一点:莎士比亚相当于把一笔巨款拿来投资一款风险很小、收益很稳定的理财产品。再加上他当时在伦敦剧场有很多分红,那个时候的莎士比亚,绝对称得上是他爸爸梦想中的那种名利双收的大乡绅了。

在书里面,我们还能找到一些莎士比亚积极参与公众事务,善于吵架、催债、维权打官司的痕迹。尽管这些事情缺乏详细生动的记录,但我们可以在他的作品里找到一些线索,比如说《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为什么他能写得这么活灵活现,充满着市井气的狡黠呢?这绝对不是多看两本拉丁语写的名著可以解决的。

第二部分

介绍完莎士比亚的原生家庭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他自己组建的家庭,也就是第二个方面,莎士比亚的婚姻和爱情。

莎士比亚作为英语文学的大 IP,有过很多衍生产品,甚至有一个电影就叫《莎翁情史》,当然这个情史完完全全是虚构的。在这本书里,伯吉斯给了我们一个更真实,而且同样充满戏剧性的版本。

莎士比亚在17、8岁的时候已经坠入情网了,根据当时教区的一些记录,莎士比亚很可能脚踏两条船,同时跟两个女生交往。他在心里更喜欢一个叫安妮·惠特利的女孩子,却不得不跟另一个也叫安妮的女孩子奉子成婚。

这个正牌莎士比亚太太的全名叫安妮·海瑟薇,跟那个美国女影星同名。但是这位安妮的长相比较普通,年纪也比莎士比亚大了整整8岁。他们俩的婚姻生活其实过得不错,不管是操持家务还是投资理财,两个人都很有默契,但感情世界似乎就不是特别和谐。有不少莎学家认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其实写的是他在伦敦的情妇,而且那个情妇可能是一个皮肤比较黑的女人,因为莎士比亚写过这么一句话“黑是美的本质”。

当然,今天我们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有这样一个情人,但伯吉斯重新研究了莎士比亚的诗句,提炼出了一个观点,他说“威廉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意识到内心深处有黑白两种力量在争夺,意识到一切女人,不管肤色是黑是白,身上都具有一种原始的奥秘,这种诱惑力是人很难抗拒的”。这段话让我们对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和爱情,有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

莎士比亚的太太在历史上的名气,主要来自莎士比亚遗嘱里一句比较刻薄的话。他说,留给太太的财产,只不过是家里那张仅次于最好的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留下的遗言居然只给自己的老婆一张床,很多人就说这句话是夫妻两人关系不好的铁证。但是呢,伯吉斯提出了一个翻案性的说法,他说,按照当时的不成文法,莎士比亚的老婆该得的钱一分都不会少。而且莎士比亚也知道,自己的老婆跟女儿女婿的关系不错,自己死了,他们三个人肯定会一起住在自己留给女儿的房子里。而那张“仅次于最好的床”,本来就是他老婆天天睡着的。保住了床,也就保住了老婆在家里的地位。所以从经济意义上看,这个条款并不像听起来那么苛刻。那莎士比亚为什么要写这句让人充满遐想的话呢?我们就不好说是两个人长期关系不好,临死前莎士比亚要刻意羞辱她一把,还是只是在临死前耍个贫嘴了。

第三部分

第三个方面,我们来看一看莎士比亚和他终身奋斗的职场,也就是舞台。

要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我们先要想象一个和我们现代生活截然不同的剧场。15、16世纪的剧场观众,和我们现在是非常不同的。现在,如果你要看一场话剧,你会怎么打扮呢?你肯定说我要穿的讲究一点,举止行为要优雅一点,这是一个比较高雅的精神活动,而且话剧一般都是晚上演。

但那个时候的公共演出都是下午场,露天剧场里,阳光是能照进来的,而且舞台上比划的都是真刀实枪,所以当时的剧场常常发生暴力斗殴事件,抄起家伙就能打,台下的观众席充满着被黄段子逗得一浪高过一浪的笑声。观众们有喝酒的,有吃坚果的,甚至还有现开现吃的牡蛎。如果我们去想象当时的场景,它可能更像是你去听相声,而不是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

那么,当时的统治者们对剧场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其实也挺复杂,他们一方面看到当时最红的那些关于英格兰历史的戏剧,确实对培养民众对国家的认同特别有效果。另一方面,他们也能感觉到,演出过程中会积累起一些民间智慧,这些民间智慧对于培养国家的凝聚力又是不太好的。所以说,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剧作家其实心里很明白,他们的创作是有限制的,有一些题材不能碰,就算碰了你也只能隐隐地那么一说。比如说当时瘟疫的流行,还有大家对女王驾崩之后对国家命运的恐惧,都只能含沙射影地提一提。

但恰好是这样一种不可言说的恐惧,让台上的演员和台下的观众形成了一种强烈而又默契的代入感。你去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舞台上的场景比台词要可怕得多,动不动就是“双手及舌头均被割去”。公然上演这种恐怖的画面,统治者和观众居然觉得没有什么。这是因为,当时的民众确实担心女王会被英国的敌人谋害,当权者们又进一步精心培植了这种情绪,所以说当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频繁出现暗杀和密谋这样的关键词的时候,观众坐在场下,能心照不宣地感觉到现实生活中的阴影,释放着心中紧张的情绪,变得疯狂而快乐。

莎士比亚剧本的出版也有一个小插曲。在当时的行当里,为一家剧团写下的任何字,一写下来就是剧团的财产,内容也和舞台上的演出密不可分,经常演着演着,演员会做适度的演绎,或者砍掉某一些情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受欢迎之后,出版商就发现这里面有商机。他们拿不到莎士比亚的原稿,就派人坐到剧场里,去把整场演出速记下来,抢先出版。速记稿不仅侵害了剧团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多错。这让莎士比亚和剧场忍无可忍,所以1604年,官方版本的《哈姆雷特》就出版了,起到了一个正本清源的作用。

话说回来,充满了各种即兴台词和即兴演绎的演出现场,和正式出版的文本之间,其实是有一系列无法复原的差异的。所以我们一定要记得的一点,就是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演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在成为凝固的、印刷在纸上的文字之前,他们已经在剧场里经过了千锤百炼,带有一定程度的集体创作的意味。所以说“保莎派”就更倾向于把莎士比亚放到当时的剧团和舞台上来评价创作。

留在纸面上的莎士比亚,给人一种受过高等教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感受,其实活跃在台前幕后的那个莎士比亚,是很擅长在台词里夹荤带素的。他不仅微妙地感觉到了当时戏剧行业紧张而隐秘的气氛,更特别接地气,把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一些直接的反应当作灵感源泉。所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是不折不扣的大众艺术,蕴含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活力,这一点是关在书房里的贵族永远没办法达到的高度。这一点的发现,让“莎士比亚之所以是莎士比亚”有了一个特别有分量的砝码。

第四部分

第四个方面,我们来看一下莎士比亚对英语做出的重要贡献,也就是为什么一提到英语文学,就要提莎士比亚。

我们需要明确的一个基本常识是,莎士比亚在剧本里使用的不是中古英语,而是在当时刚刚由中古英语发展过来的现代英语。作为现代英语最重要的推广者和奠基人,莎士比亚在现代英语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伯吉斯在书里就详细分析了莎士比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说,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英语是一个还没有被大家广泛认真对待的语言。本土的贵族宁愿把自己的想法用现实生活中已经消亡的拉丁文表达出来,也不愿意用英语。因为不是外交语言,海外学者认为学英语毫无意义。

在伯吉斯看来,莎士比亚不是从英国文学里培养除了对英语的热爱,因为在他之前,现代英语没有成熟的、值得让人爱的东西。莎士比亚的热爱并不是因为过去有伟大的作者运用这门伟大的语言写过作品,而是由于英语是一种丰富的大众语言。他自己的思想就深深扎根于大众之中,所以这种新生的语言里,酝酿着激动人心的剧变。

那么,在这场剧变中,莎士比亚起到的作用又有多大呢?我们通过一点,就能很明确的感受到。我们现在使用的英语单词里面,有很多是莎士比亚首次使用之后才进入英语的,也有很多是经过他的使用,把原来的词义或者词性改变了的。那么他到底给英语造了多少词呢?学术界公认的是1500到2000个。这些词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得到了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而莎士比亚天才的修辞能力,更是让这些词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获得了独特而丰富的活力。所以说,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表现力的增强作用,是怎么夸也不过分的。

第五部分

第五个方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莎士比亚的戏剧到底好在哪儿。

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他把莎士比亚戏剧的活力当作贯穿始终的核心,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细节去感受莎士比亚的剧本到底在哪些地方与众不同。比如我们前面提到,倒莎派认为,培根可能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原作者,但是伯吉斯就提出,莎士比亚剧本里的对白,通常是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直到他被另一个人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压倒,才算结束。但我们从《培根随笔》这部作品感受到,贵族出身的培根,写作风格是优雅而收敛的,两种风格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在伯吉斯看来,拨开莎士比亚稍微有一点点浮夸的高谈阔论的表皮,莎士比亚这个人的本色其实是清晰可见的,有的时候他甚至会露出一点点可爱的破绽。用伯吉斯的话来说,这种破绽就是“一个乡村青年,一心要在一场都市人的游戏中击败训练有素的都市人,但是他又没有耐心彻底学会全部的课程”。

除了伯吉斯之外,你很难想象有人用这样的语气去谈论莎士比亚。我们简直可以看到一只手仿佛穿越了400年的漫长时光,拍了拍那个叫威廉的小镇青年的肩膀,而那只手又仿佛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肩膀上。伯吉斯自己给这部传记定的一个调子是:要想知道莎士比亚的面貌,我们只需要照一下镜子,他和我们差不多,只是后背像个驼峰,驮着一种神奇的天才,这种天才让我们不想当神仙也不想当动物,而是安安心心继续当人。

我们可以想象到,在16世纪,剧作市场上是不可能只有一个剧作家一家独大的,肯定有很多其他的作家。为什么只有莎士比亚的光芒,穿透了时代,来到了我们面前?伯吉斯就通过两个竞争对手的例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先是提到了一个人,叫罗伯特·格林。这个格林比莎士比亚大六岁,他是获得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硕士学位的大学霸。格林来到戏剧界之后,可能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他始终揣摩不到观众喜欢的口味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直到1592年,他快要死的时候,他已经是英国出版界有史以来最潦倒的打杂文人了。在他最后的人生中,整个人沉浸在怨愤中。尽管莎士比亚对他一直非常友善,请他喝过酒,借钱给他也从不催债,但格林还是写了一封给同行的公开信,在这封公开信里,他就对莎士比亚含沙射影,说“他以为他装腔作势地写几句无韵诗,就可以和你们之中的佼佼者媲美了吗?“在伯吉斯看来,格林真正的怨恨是因为他不得不承认一个真相:就是文人的学术是没有办法占领大众戏剧的市场的,而戏剧的未来似乎就属于那个从文法学校毕业的暴发户”。

另外一个和莎士比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跟他亦敌亦友的本·琼生。琼生的问题跟格林正好是反着的。琼生实在是太在意观众朋友们的喜好了,詹姆斯一世登基之后,市面上流行的是那种舞美非常玄幻复杂,但是台词非常空洞的假面剧。这种类型的戏剧呢,主题比较抽象,往往是善恶双方装模作样的较量一番,然后一定是善的那一方大获全胜。那个时候,琼生为了获得高额的报酬,从来不放过机会,在短短的假面剧里炫耀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但是莎士比亚却基本没有卷到这股浪潮里,他顶多在后期的剧本里加了一点假面剧鬼魂显灵的片段。因为在莎士比亚看来,巫术其实更适合的是放到一个严肃的悲剧里面。

琼生的结局,可以说是求仁得仁,他赶上了时髦,抓到了一笔现钱,但是莎士比亚却在那段时间里完成了《奥赛罗》和《麦克白》,从同时代的戏剧从业者里脱颖而出,成为了真正的经典。

第六部分

我们来看第六个方面,讨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就是莎士比亚剧本里的灵魂人物到底是谁。

莎士比亚的剧作里,有不少家喻户晓的人物,那么哪一个最重要呢?相信你在心中有自己的答案。伯吉斯的答案倒是非常出人意料,因为他既没有选择知名度最高的哈姆雷特,也没有选择大反派夏洛克,而是选择了先后出现在《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这三个剧本里的一个人,叫福斯塔夫。

这个福斯塔夫不是一个特别好评价的人,因为大多数的评论家评价这个人物的时候,往往会停留在赞美莎士比亚高超的技巧上,但他们很难解释为什么这个身上几乎没有任何美德的弄臣,会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可爱的一个人物。伯吉斯就认为,福斯塔夫身上的那种堕落的人性,那种无赖和机智掺和在一起的性格,站在了空洞、虚伪和说教的反面。而珍惜民间的活力和智慧,正视人性的瑕疵,又和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思想解放、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所以伯吉斯把福斯塔夫当作莎士比亚戏剧的灵魂人物,就是要大写加粗地强调这些特质。

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有一种一边建构什么、又同时一边消解什么的天分。比如他是个机智的人,身上又带着一股无赖气息,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莎士比亚的天分,是我们揭开莎士比亚剧本外面这层古典面纱,去感受我们现代人也特别喜欢它的关键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福斯塔夫对于文学的意义,其实并不比莎士比亚给现代英语创造了2000个词汇要小。

伯吉斯认为,我们说的莎士比亚精神,有的时候主要就是指福斯塔夫精神。对福斯塔夫精神的呼唤,其实就是呼唤一种民间的精神。在这本书里,伯吉斯用一种特别具有煽动性的字眼,用莎士比亚的方式去谈论莎士比亚。口吻半真半假,有一点点世故,又带一点点真诚,始终保留着一种对一切事物讴歌而又怀疑的能力,这是伯吉斯以及类似的英国作家们,从莎士比亚身上继承的最宝贵的遗产。

总结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给你介绍完了,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知识要点。

第一,因为一手的材料特别有限,莎学始终面临着一个致命问题,就是这些作品到底是不是莎士比亚写的。倒莎派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不可能是平民出身的莎士比亚,这些戏剧瑰宝一定是阳春白雪的产物。这本书写作的一个隐含动机,就是搜寻莎士比亚私生活的痕迹,把他从一个空洞而宏伟的符号,变成一个鲜活丰满的人。同时也希望借此去看一看,那些特定时代的戏剧创作者们是怎么创作、怎么生活的,进而进一步捍卫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戏剧所有权的合法性。

第二,文艺复兴时代,英国的公共教育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连莎士比亚就读的斯特拉福文法学校也能够给他提供博览群书的机会。尽管莎士比亚本人的拉丁文造诣不是特别强,大部分拉丁文著作当时已经有了英译本,而且善于观察生活的莎士比亚就生活在一个古典文化相对比较流行的时代,所以古典文化的精华,完全可以通过各个不同的方式,缓缓流入并滋养他的心灵。

第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是演出来,而不是写出来的,因为早在它变成固定的文本之前,莎士比亚的剧本已经经历了千锤百炼,有一点点小范围集体创作的意味。而纸面上的莎士比亚,因为看上去实在是显得无所不知,所以显得脱离了他生活的环境。而那个活跃在台前幕后的莎士比亚,把观众的反应直接当作灵感源泉。莎士比亚的戏剧就是那个时代不折不扣的大众艺术,里面蕴含着某种特殊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活力。

第四,我们现在用的很多英语单词,有的是莎士比亚首次使用之后才进入英语的,有的是他用了之后,把原来的词义或者词性改变了的。他到底给现代英语造了多少词呢?学术界公认的是1500~2000个。这些词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获得了广泛而快速的传播,而莎士比亚天才的修辞能力,又让这些词从诞生那天开始,拥有了独特的活力。

第五,莎士比亚笔下的福斯塔夫,有一种一边建构什么、又同时一边消解什么的独特能力,他能够平衡像堕落和机智这样极端的个性,显然也是莎士比亚的创作天分,是我们揭开莎士比亚剧本神秘的古典面纱,直到今天都觉得它充满活力的根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福斯塔夫对于文学的意义,并不见得比莎士比亚给现代英语创造了2000个词汇的功绩要小。
喜欢diyunhen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diyunhen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学习园地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