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习园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青椒”的困境 | 如何解决“文凭通货膨胀”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0-09-25 5:04 已读 1207 次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大学老师,或许是很多人眼中的“好职业”。 6park.com

工作在美丽的象牙塔,受人尊敬,每年都有寒暑假,平日里教教书、做做感兴趣的研究,还不用应付难缠的学生家长……看起来,是集合了“热爱”与“轻松”于一身的职业。



《大卫·戈尔的一生》剧照


做一名“青椒”,是很多热爱学术的年轻人的梦想,“努力读书,读完博士出来,就能当大学老师了”。 6park.com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6park.com

在传统的观念中,博士是本学科的“看守者”,获得了博士学位却选择非学术职业的毕业生,往往被视为“管道的泄漏”。 6park.com

在《自然》发布的2019年博士生调查报告中,大多数的受访博士生都表示,还是希望在毕业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2017年,52%的受访者将做科研放在了职业选择的第一位,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到了56%。 6park.com

其中,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受访者在毕业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的比例达到了70%。 6park.com

而现在,心怀科研梦的他们却失望地发现,情况和从前不一样了:供求关系已不似从前。在高校教职趋于饱和的大背景下,一位难求,不少毕业生被迫多方求职,流向事业单位、国企、私企等。



《死亡诗社》剧照


近年来,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连年攀升:2004年,有2.3万名博士毕业,那一年,博士人数首次在《中国统计年鉴》中作为单独门类统计;2018年,博士毕业人数突破6万名,同年,近10万人被录取为博士生。 6park.com

贬值的不只是博士生,本科生、硕士生也同样经历着“以前被单位争抢,现在争抢单位”的困境——读同样多的书,却找不到同样好的工作。 6park.com

前几天,一篇名为《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的文章刷屏了大学生的朋友圈。“学生因‘内卷’而迷茫,教师因找不到潜心治学的学生而苦恼”——一语道破当今的大学现状。 6park.com

上了大学,不够,要985211;985211也不够,要读研究生;研究生也未必够,还要看排名和绩点...... 6park.com

这是每个人都在面临“文凭通货膨胀”。



《浪潮》剧照


在《文凭社会》一书中,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这样描述“文凭通货膨胀”现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某一教育文凭或学位时,其价值也就随之下降。” 6park.com

在每一年毕业季,国内大量应届博士和博士后(以下统称准青椒)进入高校求职市场,加上国外毕业的博士也成批回国,水涨船高,造成了高校求职中的踩踏现象。 6park.com

“僧多粥少”,于是议价权转换到了高校这边。 6park.com

而“非升即走”的出现,就是议价权转换的产物。 6park.com

“聘期三年,三年内需发表十篇高水平论文(以学校规定的刊物为准,大致等同于C刊,一类出版社著作或SSCI可按质量折抵一到两篇C刊)。如果完不成十篇论文,也可以选择一个国社科加五篇高水平论文”——完成了,欢迎;完不成,滚蛋。 6park.com

各高校具体政策不尽相同,但大致都是——以三年为一周期,严苛的条件与残忍的离开机制结合。 6park.com

这无疑给新晋“青椒”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超脱》剧照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廉思在他所著的《工蜂:大学青年教师生存实录》一书中曾披露:感觉“压力大”的受访青年教师总比例达到了72.3%,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家庭经济收入则是他们背负的“三座大山”。 6park.com

他将青年教师比作“工蜂”:工蜂一生都在采蜜,而知识分子一生都在工作。工蜂是蜜蜂中最累的,知识分子也是学术体制中最辛苦的,他们常常以数倍于雄蜂的数量担负整个蜂群的劳动。 6park.com

一边,是高校通过“非升即走”,最大限度地从“青椒”身上获得发文和项目数据,在排名上获得亮眼的成绩;另一边,随着“青椒”科研压力一起来的,还有不少身心健康问题。 6park.com

除了在学校的正常课时外,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还有各种隐形时间支出,在课后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论文撰写、项目规划、经费申请等。熬夜已经成为“青椒”生活的一种常态,长此以往就会埋下健康隐患。 6park.com

而在这一场“科研竞赛”中付出代价的,并不只有“青椒”。 6park.com

“上课念ppt,下课没作业没答疑,考试开卷抄抄笔记”——大学“水课”的与日俱增,或许并不是老师故意偷懒,而是生存压力之下的无奈选择。科研成果“定生死”,“青椒们”精力有限,只能在发文章和教好书之间无奈地做取舍。



《超脱》剧照


“水课”的泛滥,意味着我们理想中的教育模式——理解、交流、提升正在消失,这打压了不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 6park.com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就借喜剧的外壳讽刺了大学教育现状。 6park.com

在一节工程课上,教授问学生“机械装置”的定义是什么。兰彻给出的简单表述:“能让人省力或省时的就是机械装置”,这样的答案让教授不满。




而另一名好学生对教条的重复却获得教授的肯定。 6park.com

兰彻据理力争,认为标准答案不应该只有一个,却遭到了教授下的逐客令。 6park.com

对教条的重复,使得学习氛围变得浮躁。而学生在社会话语的侵染下,逐渐失去了对知识真正的兴趣,转而只关注分数、排名、升学、就业…… 6park.com

高校遵循“择优录取” 选拔青年教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关键在于,所谓“择优”的标准具体是什么——这反应了大学到底在追求什么。



《万物理论》剧照


真正重视学术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就不应该将冷冰冰的数字作为唯一考核标准,这是偷懒的表现,也是不在乎教师与学生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征兆。 6park.com

中学语文教师蔡朝阳曾在“一席”发表演讲,讲述当下教育的弊病。在演讲中,他引用电影《死亡诗社》中的台词“seize the day”(翻译过来是“萃取生命的精华”),这样描述道: 6park.com

“教育成了灰堆里的豆子,它本身毫无意义,但是它却能够耗去我们最好的年华与最活跃的能量,磨损我们的自由意志,让我们不能去从事那些真正需要创造力的事情”。 6park.com

为了应对这样的教育,学生也必须调整自己——跟着老师权威的思路走,去接受标准答案。 6park.com

而这样的“自我充实”,借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台词说,便是:“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四年,但会‘压榨’你接下来的40年。”




“青椒”的困境或许只是教育链条上的一小环,却反映出整个教育风气存在的问题——在乎数据而轻视研究,在乎排名而轻视质量。 6park.com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源的初衷出发,进行全面的反思。 6park.com

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是考试吗,是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吗,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婚姻吗? 6park.com

“远不是如此”,蔡朝阳说,“我的理解,教育就是要守护你天性的自由,激发你天赋的潜能,让你发现你自己,让你成为你自己,从而让你能够有勇气,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拥有能量去开拓,说到底就是康德那句,对于启蒙的著名论断,就是有勇气在一切事务上运用你的理性。” 6park.com

“文凭通货膨胀”的内卷,高等教育解决就业需求的滞后性,是一种唯功利性社会的集体迷失。在柴米油盐、排名薪水之外,我们还值得憧憬更辽阔的宇宙。 6park.com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学习园地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