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习园地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知识就是力量 Knowledge is Power》 2021年 第2期 (总第579期)
送交者: icemessenger[♂☆★★★SuperMod★★★☆♂] 于 2021-04-15 22:30 已读 530 次 1 赞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亦敌亦友微生物


中国科普作家高士其曾经写过一部科学童话《菌儿自传》,他以细菌的口吻,讲述它们在人体中的漫游。在他的笔下,细菌在人的呼吸道中“探险”,在人的肠道中“开会”,一举一动都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 6park.com

这些出现在童话里的情节,在现实世界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原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身体里,有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细小生命在繁衍栖居。而在每一天的生活中,还有更多我们同样无缘亲眼得见的生物,在不经意间与我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6park.com

这些需要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方能窥见的生命,被统称为“微生物”。你我他(她),就是躯干与微生物的一个共生体。它们常常被划分为8个大类,也就是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这些名字的背后,是诸多痛苦的记忆。贯穿整个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更早一些时候,在抗生素诞生之前,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致病性细菌常会导致危及生命的感染;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鼠疫,由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时至今日仍然是人们严防死守的烈性传染病。从真菌感染导致的足癣,到源于立克次氏体的斑疹伤寒,我们常常能在微生物的阵营里,找到许多疾病的源头。 6park.com

除了疾病,微生物也不时会在其他方面带来麻烦。食物的变质腐臭,要归因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封装不当的酒会酸败成醋,因为混入酒中的醋酸菌会将酒精转化成为醋酸;常年背阴又潮湿的房间,还有放置其中的书籍和服装很容易发霉…… 6park.com

但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微生物。且不说那些与我们常年共生,参与到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微生物,很多美味的食物,也要归功于微生物的创造。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xié),在他写作的农书《齐民要术》中,给出了制作豆豉和奶酪等发酵食品的最佳温度。他还建议用腋下体温作为标杆,来衡量正在发酵的食品的温度,再及时进行调整。虽然那时的他并不知道微生物的存在,却凭借经验性的知识,找到了使参与发酵过程的细菌拥有最佳活性的温度。 6park.com

将近350年前,当荷兰显微镜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第一次看到池塘水中的种种微生物的时候,他已经为人类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今天,越来越精细的设备,正在帮助我们了解那些仅凭肉眼无法看到的生死枯荣;但与我们亦敌亦友的微生物,仍然蕴含着无数待解的谜团。


文件大小: 27.9 MB


PDF 下载链接:


https://vk.com/doc322500912_596666438?hash=cbffef40abae6b3bee&dl=48ce27487a3434b0d8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icemessenger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icemessenger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学习园地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