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文化安全有多重要
送交者: ZXX2[布衣] 于 2016-08-19 21:55 已读 382 次 3 赞  

ZXX2的个人频道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文化冲突是比较容易辨认的文化安全事件,但文化安全未必全都是激烈的观念对抗、习俗挑战,更多是处于涓涓细流之中。文化领域潜移默化的细微量变往往使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一旦质变发生,如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其巨大且深层次的变化往往很难恢复或不可逆转。因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但事实上又容易被忽视。
    学术界对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这也给文化安全的定性带来了难度。尤其是在文化交流、融合、多元的背景下,在世界一体化、普世主义张扬横行的潮流中,文化安全如何在变与不变中得到守护,又不至于因过于保守的迂腐而走向封闭隔绝的狭隘,的确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然而,应对文化安全操作手段的复杂性,并不能影响我们对于文化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文化安全的重要性首先在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文化认同,这一认同既包括历史也包含当前。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文化认同,轻则产生不和谐、冲突,重则导致分裂。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我们能看到很多冲突、分裂的事例,背后的原因都在于文化认同的缺乏或丧失。例如,古罗马帝国分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文化认同的差异。成吉思汗的庞大帝国即便都是由蒙古人创立、统治,最终也因为文化认同的不同取向而貌合神离,各个汗国要么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要么互相不服而开战。欧洲近代史上,由于宗教改革等多种原因产生文化认同的严重分歧,导致了长期的宗教战争以及民族国家的残酷战争。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印巴分治,背后都是文化认同的冲突和对立。
    两千多年来,自秦始皇统一后,中国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曾经四分之一)的庞大人群中建立了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这种文化认同的同一性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未曾达到过的。它也成为中国能够以不间断的连续文明长期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今天,我们看到中国面临多种分裂势力的挑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我们的文化自信被削弱后,曾经广泛一致的文化认同不再那么牢固,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被其他文化乘虚而入后,分散成离心力,从而导致对中国国家主权公开或潜在的威胁。由此我们也就能充分理解文化安全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性。
    如果说文化认同是文化安全的内容,涉及到核心价值观、核心利益等根本所在,那么,对于文化安全的内容层面造成威胁的,一方面是其他进攻性、扩张性的文化,另一方面也与文化的传播手段有关。关于文化交流、融合的说法我们已经听了很多,它必不可少地包含着思想自由、新闻自由、言论自由等一系列冠冕堂皇的说辞。近几十年来,互联网自由也成为上述口号的紧密伴随者。互联网作为当今文化传播最重要的手段,其所谓的自由度仿佛已经成为检验某种普世主义的试金石。然而,就在前几天,美国宣布其网络部队司令部首次投入了真正的实战。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考虑此前基于互联网自由的一切漂亮说辞,文化安全所面对的也不再只是想象中的自然交流。
    美国网络部队的首次实战针对的是IS,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行为,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用军事术语说,它是一次战役,是一个战术行动。那么,在文化软实力领域,面对IS以外的文化主体,美国是否还有战略层面的隐蔽战争、软战争?未来一旦需要,这种网络隐蔽战争、网络软战争就能迅速快捷地转化为另一场实战的攻防?事实上,网络部队的成立打破了关于互联网自由的一切神话。在大大削弱了传统媒体的地位后,互联网成为世界一体化口号下文化交流最便捷、最广泛的手段,我们清晰地看到,互联网实际上也已经成为文化战争的最重要手段。因此,关于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安全,我们又从美国人那里学到了印象深刻的一堂课:文化安全,从内容到手段,有明战也有暗战。
    即便在表面上风平浪静的和平气氛下,我们对于文化安全也不可掉以轻心。一百多年前,一个英国人受东印度公司雇佣潜入中国,盗取了中国的茶树、茶种和制茶技术。当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生产的茶叶开始上市的时候,为了扭转几百年来英国人对中国茶叶的毋庸置疑的质量认定,英国炮制了一个巨大的谎言:说中国人在茶叶中添加有毒物质。从此,中国茶叶被赶出了世界茶叶市场。这件往事不能只看成是商业竞争,它实际上就关系到中国的文化安全。当中国制造被贴上劣质、有毒的标签,当崇洋媚外成为中国的文化主流,一切中国制造都将难逃被抹黑、被地摊化的命运;而一切洋品牌不管是否真假、是否劣质,都能大发其财。恰如一个英国混混,顶着“罗斯柴尔德”的名字便能在中国骗吃骗喝,连中国的最高等学府都上当。这实际上就是文化安全的问题。即便在和平时期,当我们在文化安全的攻防上失守,其结果就是财富被操纵后的流失。说得再通俗些:文化就是财富,文化胜利是最根本的财富胜利。
    文化安全最根本的基础是教育。文化认同要从孩子睡觉前爸爸妈妈的床前故事开始建立,文化认同要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里扎下根基,文化认同要在每时每地的娱乐中得到维护,文化认同要在文化产业的每一个成败、每一项利润分成中得到体现。中国的开放是必然的,但在开放之中,我们必须时刻对文化安全保持高度的警惕,金钱对于文化安全的逐步侵蚀只是一步一步地拱卒,我们还必须提防对于文化安全的将军。在“国家安全宣传日”里,我们应该认真反思,当今中国的文化安全,有多少是必须赶紧弥补的薄弱环节?

评分完成:已经给 ZXX2 加上 50 银元!

喜欢ZXX2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ZXX2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