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九大奇女子,飘然思不群
送交者: 玄静子[布衣] 于 2017-07-10 21:32 已读 636 次 2 赞  

玄静子的个人频道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一是女子,一是文字。

文字,是女子情感的叙述;文字,是女子心灵的延伸;

文字,是女子思想的表达;文字,是女子红尘的记忆。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代才女比比皆是,她们有的走出宫闱,彰显不凡的才华,巾帼不让须眉,有的幽居楼阁闺中,饱读诗书,才华横溢。

女子外表的美,只能彰显一时,谁能够抵或岁月的流逝,红颜的消退,唯有那透着浓浓书香,静雅嫣然的美,才会如陈年佳酿般历久弥香。

/ 词国俊杰:李清照 /

阁闺中,虽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然受制于封建礼法的桎梏,终有满腹经纶,也未能流传于世,让人扼腕叹息。

多愁善感,清丽娟秀,她是一个妙曼的女子;儿女情长,家国荣辱,她的一生有过幸福时光,也有过颠沛流离。

她的词是茫茫宋代词海中的一瞥,却在婉约词中绽放出异彩。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声声慢

/ 名垂千古:蔡文姬 /

汉末魏初,是一个慷慨悲歌、血泪并存的时代。翻开那段沉重隐晦的历史简册,一位风华绝代,气质如兰的旷古才女格外引人注目。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这位才气英英的奇女子,一生辗转流离,令人唏嘘。

然,无论逆境顺境,她都是那朵永不凋谢的空谷幽兰,活得坚强而隐忍,风华绝代,高雅、清芬,魅力长存。

在烽烟四起,军阀混战的岁月,她在异族异地异俗的痛苦生活煎熬十二年,以其绝世的才情与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

/ 史笔千笔:班昭 /

一帘帷幔在风的吹拂下慢慢的颤动,窗外的岁月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早已忘却了胭脂的味道是什么苦涩和甘甜,应该很久没有在铜镜面前轻抚长发、对镜描眉,形容枯槁的瘦瘦的身躯能留意到的也只剩下窗外的叶落了吧!

这个女子,便是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班昭。

她是东汉史学家班彪之女、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后世称之为“曹大家”。博学高才,善赋颂,《东征赋》、《女诫》等著名于世。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

上天时厚赠她一副姣好的容貌,眸若秋水,唇若涂丹,更是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才气。然而也正是这些厚赠,婉儿才没了命。

在唐朝那个繁盛的朝代,文化和社会风气是开放的,尤其是到了武后掌权的时候,女子可以与男子一样同朝、做官。

可上官婉儿死了,她的文学成就却流传下来,她的诗文创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风,力革南朝以来四六骈俪的章法,挣脱六朝余风,使文风为之大变。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彩书怨

/ 璇玑绝唱——苏惠 /

前秦才女苏惠,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

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

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

/ 孤婷毓秀——薛涛 /

巴蜀之地,灵山秀水,人杰地灵。当黄娥、卓文君和花蕊夫人的故事,在蜀中广泛流传的时候,成都又出了一位著名的才女,她就是薛涛。

风风雨雨数百年,庭台楼阁尤存。后世人修建薛涛井、吟诗楼、清婉室、浣笺亭、五云仙馆等建筑,为了缅怀杰出的女诗人薛涛,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谒巫山庙

/ 道观哀艳:鱼玄机 /

如果说,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那么鱼玄机就是唐朝的一个传奇。纵观鱼玄机的一生,她是大胆的,对幸福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封建时代的女人受到的压制和责难太多。以至于若男人所为,过亦无所谓,若女人之所为稍有不慎,千载恭罚。

鱼玄机,晚唐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咸通初嫁于李亿为妾,被弃后,进咸宜观出家为尼。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赠邻女

/ 传世佳情:卓文君 /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

辞赋家司马相如落魄归蜀时,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冲决封建罗网,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与之自由结合。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夜奔之爱情佳话。司马相如的才华,卓文君的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亦被传为千古佳话。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白头吟

/ 断肠英女:朱淑真 /

自古以来,文人都把棋琴书画诗酒花看成是风雅之事,一般而言,作为风流名士,对于棋琴书画必须精通一二,而诗与酒就好像钱币的两面,统一于古代文学创作之中。

把酒吟诗之风始于三国,流于魏晋,盛于唐宋,古诗词中的酒味渐浓,尤其到了诗歌繁荣的盛唐,诗与酒的联袂就越发密切了。

赏读古诗文,常常能从精美的词句读出淡淡的酒香来,因此,受传统风气影响,朱淑真的诗词里也有浓浓的酒气,只是这酒气中,哀怨味重了些。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卜算子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玄静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玄静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