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改變生活的關鍵思維,還有什麽借口不開始呢?

送交者: maxerning [品衔R2☆] 于 2021-09-16 5:08 已读 1341 次 1赞 大字阅读 繁體閱讀
https://www.youtube.com/v/KE5-iQykSvE
生命中最簡單而又最困難的事,或許是在最簡單機械的重複工作中思考它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全盤接受或者吐槽,甚至於全盤否定。如果你正經歷著“日復一日”的“厭煩怠倦、例行公事和微笑挫折”,不妨看看這本《生命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

事實上,我們對意義的構建,似乎並不是出於個人自覺的、刻意的選擇,而是源於傲慢自大。就像那位無神論者一樣,確信愛斯基摩人的出現與他的禱告沒有任何關係。許多有信仰的人,似乎也都對自己的理解無比自信。這便是許多人生而具備的“默認設置”。

我們該如何走出這種自我中心意識的人生呢?下面,洞見君就結合書中的內容,與大家分享討論:

①保持警醒與自覺

我們每天都要面對日復一日的瑣碎,而要在瑣碎無聊的日常中尋找意義,關鍵就在於保持警醒與自覺。華萊士說,關乎於真正教育的真正價值,與成績無關,與學位無關,而在於一種自覺——意識到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必要的;這種自覺就隱藏在我們身邊平淡無奇的生活之中,我們必須時時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這就是水”“這就是水”

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自由?書中給出了解釋:真正重要的自由,意味著專注、自覺、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誠地關懷他人,並且每天都以無數瑣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為他人犧牲奉獻。而這,便需要學習如何去思考。

②學習如何思考

學習如何思考,即學習掌控自己思考的方式和內容。這是讓你以充分的自覺和警醒去選擇關注的內容,選擇從經驗中構建意義的方式。

舉個例子,在你面對堵塞的交通、擁擠的過道和結帳時的大排長龍的空檔,如果你天生“默認設置”的思考是:“凡此種種都是針對我,針對我的饑餓、疲憊和回家的欲望,並且,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恰好擋住了我的去路,這些擋路者都他媽的是誰啊?”你就永遠只能體驗到成人生活中枯燥無趣、灰心喪氣、繁忙勞碌的那一部分。

而如果你用另一種方式來思考:“剛剛超過我的那輛悍馬車可能是一位父親載著自己受傷或生病的孩子,急匆匆地趕去醫院,他的匆忙比我的匆忙更重要;超市收銀台前面排隊的每一個人,或許都和我一樣無聊而沮喪,甚至有些人的處境比我更艱辛、更乏味、更痛苦……”留下的感受就大不相同。

如果我們夠警醒,讓自己有所選擇地思考,我們就會擁有這樣一種能力,把眼前一幕擁擠煩躁、緩慢耗時、如同地獄般的購物情景變得充滿意義,又神聖無比。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10 银元!

喜欢maxerning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maxerning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maxerning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