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喀秋莎》为何依旧能让我们落泪?
送交者: 澈溪[☆绵绵不绝☆] 于 2022-10-26 8:40 已读 1243 次  

澈溪的个人频道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漂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喀秋莎,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这是五月的红场,

莫斯科河两岸,

正盛开娇艳的鲜花。

中国三军仪仗队,

迈着矫健的步伐,

激昂雄壮地高唱着,

这荡人情怀的《喀秋莎》。

6park.com


在这著名的红场上,

中俄两国人民,

谁听了不眼泪哗哗?

看今天红场上,

二战的英雄老兵们,

五月的风,

吹拂着他们,

白雪样的鬓发,

他们在使劲鼓掌啊,

眼睛里饱含,

止不住的泪花!

啊,

“喀秋莎,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漂着柔漫的轻纱。”

“啊,跟着太阳飞去吧,

去向那远方边疆的战士,

把喀秋莎的问候表达。”

“我们一起唱啊,

让歌声传遍天涯”。

今天,

这本是中国军人的入场曲,

一下子却变成了,

整个俄罗斯人的激情表达。

数万人一起肃立齐唱,

52个国家的方队,

连同他们的首脑,

哪个手掌不拍的发麻!

6park.com


你可曾见过啊?

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

能够激起人们,

如此澎拜的情感浪花?

你可曾见过啊,

一曲俄罗斯民谣,

能让一个英雄的民族,

团结一面向往英雄的旗下?

你可曾见过啊,

一曲讴歌英雄的音乐,

能让不同的民族,

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激情,

在愤怒中共同抒发?

啊,问一问诗人,

伊萨科夫斯基吧,

为什么热爱和平的种子,

能借助一首爱之歌,

在广袤大地生根发芽?

人们说这首伟大作品,

就诞生于中国珲春,

巍峨的长白山下,

从此便风靡了,

中俄两个国家。

6park.com


唱着这支英雄的歌曲,

千千万万的英雄前边倒下,

英雄用生命,

保卫了两个伟大的国家。

苏联击败了德国法西斯,

中国最终把日本军国主义打垮。

一首歌唱出了历史,

从此歌也把历史牢牢记下。

从此那最为猛烈的火箭炮,

便被命名为“喀秋莎”。

从此俄罗斯大地上,

一座关于英雄的博物馆,

她的名字,

也叫“喀秋莎”。

6park.com


让我们记住这一天吧,

这一天在宏伟的红场,

中国军人用一首《喀秋莎》,

唱哭了两个国家。

问我们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都向往和平,

同时也一样仇恨称霸。

因为我们有过,

肩并肩反帝的岁月,

今天更需要背靠背,

为人民创造平安天下。

今天,喀秋莎的歌声,

和那叫喀秋莎的火炮,

同时在第聂伯河岸边,

发出呐喊,

愤怒反霸。

因为拱火的美国北约,

时时都在嚯嚯磨牙。

因为敌人把战争,

强加在人民头上,

因为和平的日子,

不利于他们称王称霸。

6park.com


于是一个民族,

再次唱响伟大的民谣,

于是托尔斯泰《复活》中,

那个美丽少女,

再次成为战争的符号,

于是一个战斗民族,

孤身迎战世界列强超霸。

“喀秋莎,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原野,

河上漂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如今春天已经到来,

广袤的大地,

定能开满胜利的鲜花。

喀秋莎的歌声,

也一定,

一定会传遍天涯。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澈溪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澈溪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