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李煜的《长相思》无人可及,纳兰容若仿作一首,全词直接碾压李煜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03-12 23:38 已读 1483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引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王朝不断更迭交替,帝王数不胜数,而对艺术颇有造诣的帝王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南唐后主李煜绝对可以称得上帝王界的顶尖艺术家。

他将词与传奇的人生相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位富有天下的帝王在经历极盛之荣与绝悲之辱后,失去自由、丢了尊严、悲苦又无奈的生活。公元975年,南唐覆灭,亡国之君李煜沦为阶下囚,三年后因所写之词中流露了故国之思而被宋太宗赵光义赐死。 6park.com


6park.com

曾几何时,他还是一位对权力无欲无求、远离朝堂争斗、偏安一隅的风流倜傥的君王。在现实中,他无法远离风雨飘摇的南唐政权,于是,他便在词中描绘了诗情画意、逍遥快活的生活图景,渴望过上无拘无束的理想人生。

《长相思·一重山》是李后主前期的词作,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无非就是一个“愁”字,可通篇却未出现任何“哀怨”、“仇恨”的字眼,堪称妙哉。相传,这首词历经七百年无人敢仿,直至清代风流才子纳兰性德仿作一词,惊艳了世人。此二人的作品究竟谁的意境更高,谁又更胜一筹呢?
一、《长相思·一重山》‍

南唐后主李煜凭借作品中清新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而被后世尊称为“天才词人”。王国维在文学批评著作《人间词话》中评价道:“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对李煜作品的欣赏与赞美。 6park.com


6park.com

自南唐后,李煜的诸多词作纷纷被后世所模仿填词,包括他的得意之作《长相思·一重山》。全词如下:

《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长相思》是李煜早期的名作之一,词牌名与整首词的内容十分吻合,写尽相思之意,刻画了一位在秋日里急求盼望征人归来、正饱受相思之苦的思妇形象。上片描写的正是思妇的所见之景,李煜用“重山”起笔,并通过“一”、“二”两数词来完成完成深层情感的递进。

词重意不重,将思妇等待远在异乡的征人返乡的那种焦急不安的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更将思妇内心的心事重重、相思重重、愈想愈愁的思绪形象生动地传递出来。接着,随着思妇的目光远眺,李煜又描绘了一幅萧瑟寂寥的山中秋景图。 6park.com


6park.com

纵使远望“山远天高”,仍旧无法将离人盼来,一个“寒”字更加曲折传神地表达了思妇心中的阵阵寒意。结句中思妇扫视四周如火般的枫叶,骤然感慨枫叶再红,也红不过相思之苦。如此一来,相思之情绵绵无绝期,何时能够断绝?本词的主旨一望而知。

紧接着,李煜利用相思切入,用简短、相似的句式指出时间飞逝之快,并暗示思妇相思已久,愁绪绵长。而后,思妇凝望正在往南飞的塞外飞雁,感慨大雁尚且知晓难归,怎么就不见漂泊在外的游子身影呢?难道游子在外遭遇不测?亦或是留恋外界风花雪月,不愿归来?种种担忧、哀怨的猜测如流水般不断涌现,令思妇久久不能忘怀。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便是字字流露出思妇的秋日之思与秋日之怨,却未曾出现“秋怨”、“哀愁”等词。李煜用山水、枫叶、菊花、大雁等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冷寂寥的秋景图,并用空灵淡雅、生动简介的语言直抒夫人心中之情,使景中蕴情,令人回味无穷。 6park.com


6park.com

二、《长相思·山一程》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被晚清词作家况周颐称作“国初第一词人”,更被知名遗老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性德的词清丽自然、细腻隽秀,以描写爱情、边塞、友谊为主旨的词为主。

《长相思·山一程》本是纳兰性德的练笔之作,却因处处流露真情实意而成为他的成名作。全词如下:

《长相思·山一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创作于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不久,身为侍卫的纳兰性德跟随皇帝及大军浩浩荡荡北归祭祖。旅途的荒凉与曲折令词人不觉思念起远方的故乡与亲人,故触物伤情,仿写下这首《长相思》。 6park.com


6park.com

词人跟随队伍一程又一程地长途跋涉,逐渐远离家乡,虽远在他方,却心向京师。然迫于为官的职责所在,不能流露出分毫思念之情,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寄情于词。下片中,词人交代了夜深不能寐的原因,除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彻夜不停的风声与雪声。

风雪兼程的旅途实在令词人反感与厌恶,如此恶劣的天气与境遇,让词人滋生出不少哀怨、疲惫的思绪。在家之时,哪怕狂风不止、暴雪不停,只要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便能阻挡一切寒意。但如今“被迫”塞外露营,又逢风雪交加夜,且前途路茫茫,无人诉衷肠,只能独自哀愁。

如若结合纳兰性德的出身与经历来理解本词,便能深刻体会他为何而思,为何而愁。纳兰性德出身满清权贵之家,又是康熙的贴身侍卫,本处于意气风发的年纪,但因本人心思细腻,受困于豪门显贵的身份之中,无法尽情在战场上挥洒热血,自然眷恋故土与亲人。 6park.com


6park.com

经“平定三番”后,纳兰性德的功绩更上一层楼,但他并未因此欣喜,反而埋怨康熙帝兴师动众,更排斥自己的扈从生涯。
三、同为《长相思》,孰胜孰负

对比李后主的《长相思·一重山》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会发现不少相似之处。如,“一重山,二重山”与“山一程、水一程”分别写出了距离的遥远和征途的漫长。再如,李后主借“菊花开,菊花开”来表现时间流逝之快,而纳兰性德用“风一更,雪一更”来描绘旅途中天气的恶劣。

再者,李后主欲描写“思妇怨”,但词中未出现一个“怨”字:而纳兰性德想传递“故园思”,可词中也没直接用到“思”字。

有学者说纳兰性德的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因为纳兰性德学到了李后主词作的精华,将情感刻画的含蓄生动,更加扣人心弦。此外,相比李煜的《长相思》,纳兰性德在创作手法上更上一层楼,愈加符合后人的审美。 6park.com


6park.com

结语:‍‍‍‍

其实,纳兰性德一直很欣赏李后主,且一直将其做为词坛界的奋斗目标,因此不论在两词的创作风格、语言意境上,纳兰性德的词中或多或少保留着李煜作品的影子。

两首词正面对决,让后世读者体验到了强强碰撞的痛快淋漓。说到底,两词都是经典之作,很难判断孰优孰劣,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中国诗词大会书籍》收纳历朝历代好诗好词,让读者常与历史、自然、景色面对面交流。此书全册共八套,让读者不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辉,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的精髓。

八套诗词特别适合学生阅读,令他们在学习课内知识之余,满足内心对诗词的渴求。在诗词中体验风月人生,共赏四季风光。腹有诗书气自华,若能在年少时期多读诗歌,便能拥有一颗“诗心”,滋养孩子的一生。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