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这个诗人是李白、杜甫的合体,留下一篇旷世名篇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3-04-26 3:05 已读 684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唐朝卷》中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了:李白和杜甫。中国论诗歌而言,这两位诗人绝对是两座伟大的丰碑。文学爱好者和专家学者,也不会争论到底他们俩谁是唐朝历史上或者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好的人,因为他们两个人走的是不同的风格: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风格。

清诗应该算是古典诗歌的最后一片阵地了,自然出现了很多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著名诗人,黄宗羲、顾炎武、袁枚等等。在清代短短几百年的历史上更出现了一位融汇李白、杜甫这两位巨人级別诗人的诗人:黄景仁。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黄景仁其人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 清代诗人。

黄景仁诗负盛名,和王昙并称"二仲",和洪亮吉并称"二俊",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集》、《西蠡印稿》。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黄景仁的矛盾诗体

上面我们提到黄景仁诗学李白,但是确实多写的是穷愁的情怀。这个就是造成诗歌矛盾的原因:

性格疏狂,诗歌及其狂放

黄景仁住在京师的时候,不会交际,和众人合不来,权贵也不能随意召唤他。黄景仁每天跟着戏子要饭,甚至有时还在红氍毹之上,以身说法,打扮得粉墨淋漓,又歌又哭,谑浪笑傲,旁若无人。黄景仁仪态优美,站在常人之中如同鹤立鸡群,人们都争着想和黄景仁交往,但他视而不见,因此人们都认为他是伟才,或说他是狂生。他的诗歌是这样的:

少年行·男儿作健向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这样的一首诗是因为他本身性格中具有与李白相似之处而可以写成的。都是恃才傲物,狂放不羁,诗歌也总是大气磅礴。还有这样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红霞一片海上来,照我楼上华筵开。倾觞绿酒忽复尽,楼中谪仙安在哉?他也被袁枚成为:"今李白"。黄景仁的诗歌和李白诗歌一样具有一种天下舍我其谁,吞吐天地的气势与感受。"太白"虽然写的是:"太白星"、"太白楼"其实隐隐就能看出来潜意识中他对李白的追慕与模仿。
现实打击,收敛性情

在政治上,黄景仁屡试不中,一生穷困潦倒且多病。因此,穷愁困顿的生活实情也就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如"我生万事多屯蹶,眄到将圆便成阙"(《中秋 夜雨》),"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别老母》),"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都门秋思》),表现的尽是寒士的悲酸。

他还常常表现出了一种对于人格尊严的珍视:典型的代表,如《圈虎行》,写他在北京所见的一次驯虎表演,通过描绘这只猛兽任人驱使而且做出各种貌似威风而实则"媚人"的架势,抒发了在统治力量的压迫下人性被扭曲而失去自然天性的无限悲哀,具有呼唤英雄人格回归的潜在意义。

现实总是残酷的,他不能像李白那样永远保持那种忘我,不在乎别人评价的气质。黄景仁一下子从自己疏狂的梦中醒来,写诗开始越来越像杜甫。沉郁痛苦,一声声的悲声写也写不尽。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融汇杜甫与李白,一篇旷世名篇

杂感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主题曲:《谁说书生百无一用》就是化用了这首诗歌,歌词告诉我们读书人并不是毫无用处可以为天下苍生登高一呼的。可是这样的抱负也是要机遇的,黄景仁也许就是没有这个命。

这是诗歌的译文: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首诗第一句的前半部分调子之高,将自己比作是将要成仙成佛的修道之人,完全就是一股清高、孤傲的类似李白的狂放形象。后半句突然转成凄苦之诉说。一、两联以高昂的起调和愁苦无奈的描写来说明自己的悲惨经历。第三联也用了一个全局性的大视野调侃了天下落榜的读书人,最后一句又落入了促狭的的悲凉诉说。整个一首诗中李白和杜甫的风格在不停的转换。一个狂放性格的人被现实打败,在现实无奈中还要进行以我心理建设,一种矛盾诗体就这么诞生了!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黄景仁那种自视甚高的兀傲,和坚持要在人世间发出自己声音的固执,仍可以感受到他那种在辗转不遇的处境下的顽强性格。这一类诗,反映着乾隆时代文学中个体意识的复苏和强化。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