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他是启功的老师,山水画堪称一流!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4-05-08 6:58 已读 2305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吴镜汀,1904-1972年,生于北京,字镜汀,别名熙曾,号镜湖。近现代京派画家的代表性画家,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副主席。书画大师启功先生曾随其学书画。


吴镜汀的作品功力深厚,风格飘逸俊秀。他前半生的作品多以细笔设色,综合运用古人画法,根据自己的体悟,形成了清劲有力的画风。解放后吴镜汀遍游名山大川,力图以写生求变化,他后期的作品更注重场景气氛的刻画,笔墨着色上绚丽悦目,有时用没骨法,有时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别有一种韵致。


早在入中国画学研究会第二年的成绩展览上,他就以几乎乱真的临摹作品引起众人注意。在画会诸位名师如贺履之、俞涤凡、萧谦中的指导下,沿着一条由“四王”特别是王石谷入手,间接上溯宋元各家的轨迹,不断研习,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


其前半生的作品多细笔设色,综合运用古人画法,但能发一己之体悟,逐步形成清劲有力的画风。后期参入写生的作品则更注重场景气氛的刻画,笔墨上多采用马夏笔锋劲力的斧皴,着色绚丽悦目,有时用没骨法,有时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别富韵致。应该说他的新探索基本上仍是在传统笔墨的范围之中,但更倾向于色彩的运用。


当代资深山水画家、国画理论家关瑞之先生指出:吴镜汀先生研习国画的用功程度在近代国画宗师中属于罕见,吴先生认为:画国画就要下“笨功夫”夯实基本功力。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吴先生通过写生锤炼、升华了他的山水画功力,形成了在复杂、巧妙的章法中刻画树石自然形态的骨法,笔墨浑厚而富于纹理表达,成为近代国画家对传统笔墨的重要贡献之一。


据关瑞之先生考证:吴镜汀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画的传承和弘扬,他总是在国画、国粹低潮时期出手拯救,他是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中国画学研究会、湖社画会的早期成员,也是1952年、1953年首批北京书画研究会,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之一。

部分作品展示:

《仿赵大年山水》 纸本水墨 51CM×41.5CM


《文殊台》 纸本写生稿 27.5CM×19.6CM


《黄山文殊院》 纸本水墨 38.5CM×56CM



《狮子林香罗柏五月十日》 纸本写生稿 27.2CM×19.6CM


《狮子林香罗柏》 纸本水墨 54.5CM×40CM

《清凉台五月十一日写》 纸本写生稿 19.6CM×27CM



《黄山清凉台》 纸本水墨 48CM×130CM

《宋人笔意》 纸本水墨 48CM×45CM


《水墨江船图:江船渔汛》 纸本水墨 34.5CM×69.5CM


《疏影横斜》 纸本水墨 70.5CM×34.5CM


《始信峰观后海五月十一日写》 纸本写生稿 27CM×19.3CM


更多吴镜汀作品欣赏: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