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洗桐图|去污还洁,离垢得净,在庸碌的尘世中矢志追求圣洁的情怀
送交者: 罗杰新[★★★声望勋衔14★★★] 于 2019-06-03 4:28 已读 1111 次 1 赞  

罗杰新的个人频道

梧桐在传统文化中总是以正面形象示人,追根溯源来说,当与梧桐和凤凰之间的神秘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俗话说“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诗经》中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之咏,而“凤栖梧”这个唯美的词牌名一看就让人不觉的心旌神驰起来,由是在这种源头活水的浸润下开枝散叶,各类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中梧桐与不同的文化涵义嫁接在一切,表达着高洁、忠贞、吉祥等诸多美好的意象,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脱颖而出加冕登基,成为一种被人广为传颂的嘉木和神木。
元 倪瓒《梧竹秀石图》 正是在这种文化意蕴的“最大公约数”的背景下,“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文人雅士们中喜欢在庭院中栽植一些梧桐以寓示自身人格之皎洁和道德之完善。这种习俗的形成和流行开来,而且随着历代文人墨客借物抒情的辞章中,诸如“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等这样的婉约名句在进一步丰富梧桐的文化意蕴的同时,也使得梧桐在文人雅士的日常居住中更是风靡一时,由此以梧桐为主题诸如桐荫图之类反映高士、仕女高洁清白的情操的作品屡见不鲜。这种习俗更由于元代绘画四大家中倪瓒的“怪癖”而诞生出洗桐图这样一种绘画题材,与陶渊明之与桃源图有着如出一辙的逻辑“路线图”。
明 唐寅 《桐荫图》 略通传统绘画历史的都知道,倪瓒这个人家境优渥、才华横溢,他的极度的“洁癖”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关于这方面的趣闻轶事有的直教人忍俊不禁,比如据说他由于极度的爱干净而几乎不近女色,一次看中了一位歌姬,可是将其带回来之后的结果是让这位歌姬洗了一晚上的澡而作罢。这种匪夷所思的热衷于“洗刷刷”的个性而产生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说一次一个朋友在倪瓒家住了一晚,这可叫倪瓒辗转反侧提心吊胆了一夜,怕弄脏了自己的屋子,朋友晚上咳嗽了一声,于是第二天一早倪瓒就让家童在院内院外仔细搜寻,结果偷懒的家童谎称在窗外的梧桐树叶发现一处唾痕,倪瓒知悉后便大张旗鼓地命令家童们将这棵梧桐树反复擦洗,据说他本人还据此创作了一幅《洗桐图》。后来这则轶事在在文人圈中传了开来,元末隐士曹善诚就曾据此建有“洗梧园”以表白自身高洁不同流合污的心迹,后来更是逐步演绎出“洗桐图”这种表达文人高士个性的标志性图式。
明 仇英 《洗桐图》 元代之后,这个具有鲜明主题的画作题材在文人画中粉墨登场并很快风行一时,而且直至近现代在文人绘画中不时有这样的佳构传之于世,成为一种极具仪式感和指代性的画面构图模式。就明代这一题材的绘画创作而言,仇英的《洗桐图》这幅青绿设色作品就是这一主题一目了然的反映,画面中左边一高士形象的人物当指倪瓒,而画面右边两个童子中一人正在用长柄的刷子擦洗着一棵梧桐树,一人站在梧桐边正在撸着袖子准备擦洗梧桐,旁边放这一个水桶,整幅作品在构图通过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透露出一股高雅脱俗的气质,昭示着一种精神上的高洁追求。而明末画家崔子中的《云林洗桐图》在这类题材中也极具代表性,这幅作品设色淡雅温婉、描摹精细微妙,整体构图将叙事性和抒情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极为生动传神的艺术魅力,画中的人物除了倪瓒和两个童子之外,还添加了仕女的形象,使整个画面更具有生活气息,在对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风范的诠释上完整地将洗桐图的这一内涵表达的一览无遗,特别是绘画上的长长的题跋内容直抒胸臆,对整个作品的主旨升华具有锦上添花的妙处: 古之人洁身及物,不受飞尘,爰及草木。今人何独不然,治其身,洁其澣濯,以精一介,何忧圣贤。圣贤宜一,无两道也。慎吾老先生之谓与,为绘倪元镇洗梧桐一事,以祝其洁可与也。若夫严介自修,三千年上下周秦,及今日无两人。吾谓倪之洁,依稀一班尔,自好不染。世之人被其清风,曰君子嘉乐,端与斯人共永也。长安崔子忠识。
明 崔子忠 《云林洗桐图》 及至清代,洗桐图这一题材画作余热不减,诸多画家都以此为题材作过风格各异的洗桐图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樊圻、罗聘等人都有洗桐图传世,这些作品沿袭着明代洗桐图这一题材基本构图方式,但在笔墨情趣的追求上又显示出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在整体风格上趋向于更平淡质朴的艺术特色,更具有文人画简淡逸远的气质风骨。而戴苍的《渔洋山人抱琴洗桐图》长卷就洗桐图这一题材来说更是别出机枢,属于典型的行乐图性质的作品,画面以清初著名文化大家王士禛抱琴而坐为主体,而左边两位童子在一丝不苟地洗着梧桐树,在意境的营造和意象的塑造上颇见匠心,采用多个历史上高士的典故融为一体,除了显而易见的云林洗桐之外,从画中王士禛的头饰等扮相以及画面一角不经意中露出来的不易察觉的翠竹来看,这幅作品还隐含着伯牙弹琴遇知音、陶渊明无弦琴以及王维独坐幽篁弹琴长啸的对重文化隐喻,这种叠加效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除此之外,这幅作品中的题词阵容之强大也相当于当时“银河系”级别的豪华阵容,共计四十多人在上面留下了风格各异蔚然大观的墨迹,从中可窥当时清初之际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风气之一斑,带有某种镜鉴的意义。洗桐图在清代不仅在文人圈中风靡一时,而且入主中原的满清皇帝也对此青眼有加,康熙皇帝就有一枚“洗桐山房”的印玺,乾隆皇帝更是由于崇拜倪瓒而爱屋及乌写下了多首以洗桐为主题的诗作,同时还将这一主题故事镌刻在宫内的文玩器具之上。延至民国以及近现代,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以及徐燕荪、黄君璧等人都创作过这一主题的画作来表达对先贤人格的敬意和对自身当时境遇的一种心迹表白。
清 樊圻 《洗桐图轴》
清 戴苍 《渔洋山人抱琴洗桐图》
清 戴苍 《渔洋山人抱琴洗桐图》(局部) 洗桐图这一图式诞生之初,就以其鲜明的个性特质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在这些林林总总的画作中,对这一主题的诠释其实都是带有一种对自身的期许之情,这也是洗桐图这一题材的最本源的象征价值,就像清代诗人张步瀛在《题云林洗桐图》一诗中所写的那样:

先生爱洁本天真,坐对高梧洗涤频。 眼见衰元多秽习,故将清品励时人。

张大千 《洗桐图》
傅抱石 《洗桐图》
李可染 《倪迂洗桐图》
徐燕荪 《洗桐图》 可是,似乎印证着物极必反的道理,“然而剧情却总是被现实篡改”,倪瓒这样一个有着空前绝后的洁癖的人,据传最终在死去之时却“秽不可近”:一说身患癞痢,一说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这样让人大跌眼镜的极大反差不由叫人想起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其实,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之中,有着这样天翻地覆的巨大命运落差的人物又何其多也,给人们留下了几许唏嘘几番感慨,不过这些已是题外之话而已。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6park.com

贴主:罗杰新于2019_06_03 4:33:23编辑
贴主:罗杰新于2019_06_03 4:33:56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罗杰新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罗杰新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罗杰新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