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何不食肉糜?你说得太离谱了!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19-10-09 10:05 已读 1178 次 1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一位好朋友,读了《》之后,给我发来几段语音。以下,是这位朋友表达的大致意思。

一幅行草书作品,就是放在成人面前,如果那不是我们熟悉的内容,不是训练有素的成人,他去看一幅行草书作品,他也认不全吧?你不能说每个人,你都默认具有那种专业的训练和修养吧。所以,你让认不了几个字儿的孩子去认草书,这不是开玩笑吗?真的是开玩笑啊,我觉得今天这篇文章太离谱了!

我刚才看了文后有人留言,你自己看看他们的留言,你觉得是什么意思?比如我们把这个诗词拿去给孩子读,除非孩子是背诵完了的,就是他大字都认不了几箩筐,你让他去认草书?!我觉得这个太过了,今天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何不食肉糜”,这篇文章太过分了!

这位朋友热心恳切,我们在很多问题上有默契。也只有好朋友,才会这么说。我过去的实习生,就专挑我喜欢听的说哈。(开个玩笑呢,我的实习生,学历都比我高,各有所长,也大抵认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如果说是我爱听的,那就是言必有据。我经常引用胡适先生说的,给他们念紧箍咒——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能说八分话。)


我把这位好朋友的话,转发给几位朋友。下面附上一些回应。(对了,像有位北京市直机关的朋友明显偏袒我,那么她的意见我就不附上了。不过她说“这篇文章主要是给家长看的,不是给孩子看的”,我是同意的。)

哈哈,何不食肉糜?我个人觉得没这么严重。我就觉得,你在文中讲的,对于父母的要求可能要高一点,因为取决于父母怎样去给他讲这个东西,不是说这个东西就一定是现在消化不了,他就不应该去看。我觉得关键从最简单的来说,这一幅行草书作品,你可以讲一下可以怎么看,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感觉,是飘逸还是硬朗?至于他一时记不记得住,我觉得是另外一回事情,理不理解得了是两回事,有这个氛围,我觉得很重要。

我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钢琴聊到小朋友可不可以从小听一些名曲。最后都一致觉得需要。他说他初中看同学做乐队,一群小屁孩唱Beyond的歌。他一听,唱得不对,他去唱,唱得更好。但是他说,他自己从没学过啊。后来在家翻旧货,发现他小姨存的Beyond的磁带,他就觉得,哦,原来根在这儿。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听了无数次了。

上面这番话是大龙说的。当年还是高中生小龙同学的时候,他给我投稿,我发在了报纸上。下个月,他就要结婚了。在这里我祝福他,同时也提醒他要加强语文学习。比如说到书法,不只有“飘逸”“硬朗”这两个形容词。词汇量丰富一点,不论是跟家里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将来给自家娃辅导功课,就不会显得干巴巴,更能让小家庭多些欢声笑语。 6park.com

早早接触,即使当时不能立即懂得,慢慢长大也会对这件事有亲切感,不见得是过分的呀。我爷爷写毛笔字很好,小时候时常听到别人对他的称赞,他去世后,这种称赞就更常听到了。大家提起我爷爷,都是说写得一手好字。所以,我从小就觉得写好字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虽然我不写,但是看到毛笔字也会多一分亲切感。上幼儿园时,我背了很多诗,李白、杜甫、孟浩然、骆宾王、毛泽东……当然不懂什么意思,但是之后学校学习到,立刻反应比平时积极很多,觉得是我特有的能力。另外,我奶奶讲太奶奶要求小孩子吃东西,一定要拿出来一部分给大人,即使小孩不乐意。这样小孩之后才会不会那么“尖”。老一代的智慧很有意思。

说这话的是我原来一位实习生,现在是一位出色的手艺人、某公司总经理。他分享的太奶奶的故事,跟我们讨论的主题不太相关,但是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我还是保留了。如果正经地编书报文章,那是应该删去的。

昨晚11点多,他还发来微信。好家伙,给我发来了沈尹默的一副对联。


豪侠持身复修谨,化工造物能神奇。

请教C老师,“复修谨”是什么意思。抱歉,这个问题我就不直接回答了,下面我提示一二。

其实,这上下联,都是集古人的诗句。“豪侠持身复修谨”出自宋代江西派诗人晁冲之的《东阳山人僻居》;“化工造物能神奇”出自宋代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的《博山台》。至于黄庭坚与晁冲之有没有交集,晁冲之与“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都是苏轼门下的)中的晁补之什么关系,这些明显是“超纲”了,考试不考的。你有兴趣的话,就自个儿翻书查资料去吧。傅斯年先生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读书找资料方面,你不能假手于人。

在学习古文方面,我主张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动口不动手,动眼再动手(动口→动眼→动手)。练书法,我也主张楷书→行书→草书,参照这么个排序练下去。不过,我觉得,练书法呢,孩子写得端正规矩,练练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行楷”就好,真要求孩子成为书法家,那就有点走火入魔了。但是,不要求孩子成为书法家,也可以让孩子早点接触书法、欣赏书法的,真草篆隶各体皆可。

如果觉得自己还有孩子的时间精力顾不过来,那就“功利”一点,选择精准一点,挑历史教科书上必知人物的楷书作品来给孩子欣赏。比如下面一副对联: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这是晚清重臣曾国藩写的。你记住了这上下联,通晓背后的故事(比如曾国藩与郭嵩焘的故事,比如褚时健就说曾国藩这话让他从低谷崛起再次创业成功),把它写进刚好契合主题的作文里,会得高分的。


当然,功利的做法,直白的写法,我并不提倡,我也总觉得文章必须有点“余味”才好。我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我想我这里说的,对部分家长有一点点启发就够了。我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好像大伙儿都会自觉自愿转发分享我的推文,我不是网红明星,不现实嘛。

记得傅斯年先生曾把文章分为“外发”和“内涵”两种,前者很容易看,很容易忘;后者不容易看,也不容易忘。理想的文章,是作者可以引导读者自己感悟,产生无限的感想。这理想的文章,我功力有限,写不出来,个人也不以写出“很容易看,也不容易忘”的文章为目标。我想,对孩子来说,读一些很容易看也很容易忘的“外发”文章未尝不可;至于自己琢磨问题,主要精力还是要花在那些不容易看也不容易忘的“内涵”文章上。

我还记得,有位三岁孩子这样跟他的作家老爸说:“爸爸,我告诉你一件事:如果你写稿用触觉,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假的;如果你写稿用讨论的,写出来的东西就是真的。”嗯,我们的文章写出来是给人看的,供大家参考讨论的。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30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