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毛主席与赵朴初关于般若正观的思辨模式对话: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送交者: jeffg[☆★★太尉★★☆] 于 2020-01-08 4:49 已读 1249 次  

jeffg的个人频道

《金刚经》为当今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大乘般若经典之一。自古以来,有人爱其文字之优美,而去读诵;有人喜其哲理丰富,而进行研读;至于那些禅修者,更视《金刚经》为修心的指南、开悟的钥匙。

六祖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惠能(638—713年)就是因为听到这部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而开悟。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明代明太祖朱元璋把《金刚经》列为“治心三经”之一,《金刚经》的治心功能广为人们所接受。而民间一般信徒也不甘落后,他们以读诵《金刚经》为日常功课,并从中得到灵感、保祐。《金刚经》因而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佛教宝典。

小乘禅法大乘般若经典,是中国最初的一批汉译佛典。随着时间的流逝,小乘禅法逐渐衰微,而大乘般若思想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想,原因固然很多,般若思想依附玄学得以广泛传播,则是其关键的借力点。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般若学者以般若经教去比附玄学,用老庄的概念阐释般若思想,外来的般若学说因而与玄学思潮交汇在一起,在玄学者与般若学者的互相吸收和质难中而广为流播,形成了般若学研究浪潮,出现般若学弘扬史上的辉煌时期。

这可从般若系思想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翻译得到佐证。从晋朝的罗什三藏法师到唐朝的义净三藏法师,短短三百年之间,这部经在中国出现了六种译本,其中鸠摩罗什(344—413年)于弘始四年译出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语言简练、流畅,内容忠实程度高,成为最流行的版本。

多年来,弟子们跟随佛陀学习“十二缘起”,了知无明是生死的根本;学习“四圣谛”,了知离苦的方法;学习“五蕴皆空”,了知“无我”的道理。弟子们重在追求自身的解脱,获得自在快乐的人生。佛陀还进一步阐释空有不二的般若法门,破除我执、法执、空执,以便引导弟子们发起救度苦难众生之心(即发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

弟子们初次接触般若法门,生起无数疑惑:若无我,到底谁在修行?谁去证圣果?若无佛,天天向大众讲法的又是谁?拜佛何用?若无法,三藏十二部的经文又是什么?若无福德,修善何用?发菩提心,广度众生,才能成佛。然而,苦难众生太多,有的极其难度,何时才能度尽?弟子们时刻被这些问题所困扰,无法安心修行。佛陀以般若正观的思辨模式讲解《金刚经》,化解弟子们心中的疑虑。

般若正观的思辨模式有别于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从赵朴初与毛泽东的一段对话中略窥一斑。

1958年6月30日,赵朴初陪同毛泽东主席会见外宾前,主席问:“你们佛教有没有这么一个公式啊:赵朴初即非赵朴初,是名赵朴初?”

赵朴初答道:“是有这么个公式。”主席说:“这就很奇怪了,首先是肯定后来又否定,先肯定后否定。”

赵朴初答道:“不是先肯定后否定,而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

话说到这里,外宾到了,对话被迫中断。

赵朴初在《诗歌及其与佛教关系漫谈》一书中如实地记录了以上对话,表明毛泽东熟读《金刚经》后,试图从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解理“佛说××”、“即非××”、“是名××”这一《金刚经》典型的“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时,觉得妙则妙矣,似乎言犹未尽,故有此一问。

因为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集合体(肯定),矛盾的双方相互作用而引发事物的变化,从量变到质变(否定),而有新生事物的出现(否定之否定)。很显然,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的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在否定“旧”的赵朴初的基础之上,承认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新”赵朴初。而《金刚经》中“××者,即非××,是名××”的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与以上否定之否定思辨模式略有不同,可以简单概括为“现象↓非本体↓是实相”。



五百罗汉洞中入定

《金刚经》中最典型的句子有:“如来说微尘,即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说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我们用最后一句对般若正观的思辨模式稍作诠释。当物质元素(色)和精神元素(受、想、行、识)和合在一起时,众生相便显现出来,这就是人们熟悉的众生相概念(众生者);众缘和合的众生相,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是假有,所以“如来说非众生”;如同无常性的水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有如下不同的表现形态:雨、雪、霜、雾、冰、波浪、水蒸气……

同理,正因为众生无定性,才会如同水一样,依据各自的业力,轮回于六道,一旦被教化,精进努力,由凡夫转变成声闻、缘觉、菩萨,最终大彻大悟,成佛作祖。正如《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此理解,才算真正了解众生相的本义(是名众生)。

故《金刚经》中“××者,即非××,是名××”的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是:以自性“空”提醒人们不应执着于缘起的“有”,有而非有;以缘起的“有”说明自性的“空”,空而不空,空有不二,无住生心,从而建立起中道正观。正如《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般若正观之思辨模式,是进入《金刚经》般若法门的金钥匙。

(摘自《经典之门·哲学宗教篇》,作者系南京大学教授、香港宝莲寺方丈净因法师)


评分完成:已经给 jeffg 加上 50 银元!

喜欢jeffg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jeffg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