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京剧戏迷(七)京剧名票琴师翁兴涛
送交者: 宜城渔翁[★★声望品衔9★★] 于 2020-05-30 9:43 已读 217 次  

宜城渔翁的个人频道

京剧戏迷(七)京剧名票琴师翁兴涛

由于所处时代的原因,背诵毛泽东诗词,使我爱上唐诗宋词。听看“现代京剧”,将我领进国粹殿堂。这些都是终身受用,算是在中科大又修了个“文科”补习班。当然,多少也受“桐城派”古文和老校长郭沫若潜移默化的影响。 6park.com

人们对第一次总是记得很深刻。我第一次走进教学大楼,在中科大上的第一节课是王述老师的“机械制图”。也就是这位王述老师,给我上了京剧第一课。 6park.com

至今记得在中科大上第一节课的情景。从武汉来的卢俊在椅子背上挂着一个绿色行军水壶,现得很潇洒。我虽然口渴,却不敢向他要水喝。乘着中间休息十分钟,跑到一食堂去喝水。幸好科大校园不大,十分钟从教学大楼主楼四楼到一食堂可以跑一个来回。 6park.com

由于离校后,很少有机会“制图”,对王老师这门课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只记得课代表潘贵忠认真负责,很像后来我在美国大学教书时的TA。 6park.com

对王老师印象很深的事情, 是他在中科大《沙家浜》剧组中担任的“司鼓”。他既是指挥,又是导演。能把一群没有京剧基础的大学生组织和训练出来,演出一台“革命现代京剧”,真是有才。只可惜那位胖胖的“阿庆嫂”嗓子太差,把“风声紧”那华彩唱段唱成“胖氏”派,有负赵燕侠和洪雪飞等大师演绎程派的苦心。 6park.com

中科大老五届毕业生中,不乏京剧名票。进入国粹殿堂的原因,多因“文革”。同班同学翁兴涛君的故事,是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武汉是中国京剧重镇之一。京剧是国剧,肇始于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及至史称“三鼎甲”的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横空出世,继之以“后三鼎甲”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及各路大家纷纷登上高峰,京剧在中国历史和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前后“三鼎甲”中,余三胜是罗田人,谭鑫培是江夏人,汪桂芬是汉川人。清末民国至解放前后,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繁华的都市,除京沪外,和天津、南京并列为京剧大“码头”。 武汉人习称“戏窝子”,汉口大舞台(现人民剧院),民众乐园,都是享誉全国的京剧“戏窝子”。
京剧大师梅兰芳曾经5次到武汉演出。汉剧大师陈伯华曾与梅兰芳在汉口打起擂台表演《霸王别姬》,名噪一时。朱世慧及湖北省京剧院近年来的努力, 把武汉的京剧大码头保住了,使京、津、沪、汉齐名。 6park.com

在武汉这样京剧重镇,当“武汉戏迷协会”的琴师,非名票莫属。翁兴涛君就是“武汉戏迷协会”的首席京胡。单是专业胡琴,就有十多把。很多人找他拉琴,
真是忙也忙不过来。 6park.com

在“胡琴情缘”(私人通讯)一文中,翁兴涛君说他拉琴,是“从67年初夏、本部物理楼开始。那时,我睡在一张高脚实验桌上,很不舒服,桌子窄,又怕掉下来,因此夜里做恶梦”。 6park.com

半个多世纪以前,196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还在北京玉泉路19号,校长是大文豪郭沫若。 6park.com

1962年,全国高考招生12万人。中国科大录取分最高,第一次以超过北大和清华的录取分数线,在全国招了大约400名学生。加上北京特招100名,一共500名分到12个系。其中2系(技术物理)分到60多名,这些学生统称为622年级。他们又被编做两个班,分别称为6221和6222,这两个班存在了三年。渔翁和翁兴涛君分别担任6221和6222班的学习委员。 6park.com

1964年4月,中科大12个系合并成6个系。技术物理,生物物理和地球物理三个系合成物理系,约有100多名学生。6221和6222没有任何变动。 6park.com

大四刚开始,也就是1965年秋天,6221和6222的学生重新混合,分成激光、半道体、磁学、低温等专业班。渔翁和翁兴涛君分到激光专业,没有上一天专业课,就以专业班为单位,奉命到顺义县北小营公社参加“四清”。 6park.com

1966年6月,自发回校参加“文化大革命”。由于宿舍已被侵占,临时住在校本部物理楼,每个人都睡在很高的实验桌子上。只是渔翁比翁兴涛君幸运,睡在靠墙的桌子上,外边并排睡着班长陆广耀,没有掉下来的恐惧。 6park.com

大约在1967年秋天“复课闹革命”时,622搬到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小红楼。这座楼已经没了,能记起小红楼的人已经不多。秉承“全院办学,院系结合”的办学方针,中科大物理系五年级的学生,要到物理所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物理所小红楼连带食堂,就是这批学生的生活基地。 6park.com

在物理所小红楼,渔翁和翁兴涛君一同住进套间宿舍,直至1968年毕业分配。
同宿舍的高正基同学,山东人,会拉二胡和京胡。不仅是校宣传队成员,还自备很好的胡琴。每天都可看到翁兴涛君,刻苦地向高正基学琴。 6park.com

中科大622两个“京剧戏迷”,就是这样炼成的。半个世纪后, 渔翁和翁兴涛君殊途同归,都成了“京剧名票”。不过渔翁只会欣赏,“纸上谈京”,不会拉也不会唱。翁兴涛君是名副其实的京剧名票琴师,造诣很高,令渔翁望尘莫及。

评分完成:已经给 宜城渔翁 加上 100 银元!

喜欢宜城渔翁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宜城渔翁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宜城渔翁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