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考古剧透:不靠科技仪器,考古人如何判断墓葬年代和墓主族属?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8-29 5:31 已读 939 次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黄土高原

关中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历来发现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众多,其北方是著名的黄土高原,而黄土高原因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因素,与关中平原相比就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重量级考古发现了。但这里依然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活,而一次普通的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一片普通的西周时期墓地,却让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了不得的“神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修建高速,墓地初现

铜川市耀州区古称“耀州”,五代时期的“耀州窑”是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口。如今,这里也是陕西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多条沟通陕北与关中的道路从这里经过。2012年,铜黄(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的修建,翻动了这里原本平静的土地,建设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处西周墓地。不断被翻出的破碎陶片和依稀能够辨认的陶器残部让施工者很是好奇。不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入场,对这里展开了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


这片西周墓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东的一个名叫活龙村的自然村。活龙村名字听上去就很神奇,村北的山叫文王山,相传周文王曾经登临此处,半山腰山还有一个老树,据说已经有千百年历史了。听着口口相传的传说,村民不知在他们脚下果真有一片距今约3000年前周文王那个时代的墓葬群。


活龙村墓地位置示意图

墓葬位于文王山南坡的黄土台塬上,以南为沟壑,东面也为深达百米的冲积沟——扁担沟,扁担沟的水流入远处的漆水河。从沟壑两侧的断面看,可见一些新石器时期留下的白灰面房基和人类活动的灰坑等遗迹。

二、发掘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场严谨的墓葬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可分为钻探、布方、挖掘、整理四个阶段。

首先通过大致了解,这些墓葬分布在一片面积大约3000平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通过钻探将这片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摸清,再把墓葬开口距离地表的深度记录下来。这时候确定基点,规划好发掘区域,布下探方,就可以开始发掘了。


布置探方

首先考古队雇佣民工将耕土层挖掘干净,露出人们平时耕作的土层下方的早期地层。一般在这个地层上,就会发现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人员通过观察,发现,此次需要发掘的墓葬开口就在这个地层。换句话说,古人就是在现在暴露的地层上,向下挖坑,建造了墓穴。


因为墓葬挖出后,埋入死者,再将墓口填平,这一过程翻动了泥土,所以,墓葬范围内土的颜色与周围没有挖掘过的土是不一样的。考古人员就通过这种细微的不同,辨别出这片区域的33座墓。

确定了墓葬开口位置,便可以继续向下挖掘墓葬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要时刻留心各种微小的现象和变化,并对墓葬的发掘情况进行记录。

那如何进行一个较为规范的墓葬发掘记录呢?


三、仔细记录不漏丝毫现象

我们以此次发掘的最大的一座墓葬21号墓(后称M21)为例。该墓位于整个墓地的中部偏西位置。它与M26相邻,相距大概4米,这暗示着它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亲属关系。之后,要记录墓葬的方向,M21为南北向,方向约347°。一般来说墓葬朝向的不同,可能代表了不同的丧葬习俗,从而反映出墓主人所属族群的不同。


21号墓的平面示意图

接下来需要记录M21各部分的尺寸:长3米,宽2米,距离地表深度约2.95米。在墓室四周还有宽0.4-0.5米、高约0.8米的熟土二层台。之所以记录这些数据,是因为不同大小和规格的墓葬,可能代表了墓主生前不同的等级地位。一般来说,墓葬越大,墓主生前等级越高。

再是记录墓葬中葬具的情况,M21为一棺一椁。但因为年代久远,棺椁情况保存不佳,仅能从遗迹现象推断是由8块木板拼合而成,木椁长约2米,宽约1.1米,残高约0.8米,棺的情况不明。

棺椁之内,自然要记录墓主尸骨的情况。M21墓主人头向朝北,骨骼保存较差,但下半部分稍微好些,可以辨认出墓主是采用了仰身直肢葬。通过体质人类学鉴定,墓主是一位45-50岁左右的女性。

最后,要搜罗一下此次发掘收获的随葬品了。M21没有铜器出土,这是非常遗憾的。不过墓中还是出土了陶罐一件以及众多海贝,彰显了墓主的族属与较高的地位。


活龙村墓地出土的陶器

四、墓葬发掘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考古工作者在挖掘了一批墓葬后,有一些关键的也是最基本的问题,需要解答。

首先,这些墓葬是什么年代的?关于年代的确定,有传统手段也有高大上的科技手段。一般来说,考古工作者率先会利用发掘出土的器物,如陶器、青铜器的形制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一般来说,同一类器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拥有不同的形制,这便是考古学上的类型学。这一次发掘的墓葬,大多出土一种陶器叫“陶鬲”,而陶鬲是判断西周墓葬年代的标志性器物。这次出土的陶鬲,大多矮领、束颈、曲腹。这是西周早期陶鬲的典型特征。因此,考古人员通过综合判断,这一墓地的年代大约是西周早期。


具有鲜明周人特色的小罐

接下来的问题,这些墓主是一群什么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有铜器铭文的指示,我们能够较为容易地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和人群。但大多情况下,铜器铭文是不存在的。那我们就只能根据墓葬的葬俗确定墓主的族属。活龙村墓地的墓葬,大多是南北向建造的,且随葬品以一件陶鬲和一件陶罐为主。在个别墓葬中还出土有铜戈,而戈大多被砸断(被称作“毁兵葬”)。这些习俗在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看来,便有十足的指示作用了。因为这些习俗是周人惯用的丧葬习惯。所以说,活龙村墓葬群的墓主人,很大概率是一群西周早期的周族人。


活龙村墓葬出土的铜戈(毁兵葬)

最后,既然此次考古发掘,没有发现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东西,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挖了这么一片墓地,意义就在于看到了古人生活的状态与死后的世界。

但意义肯定不仅仅这一点。若将这片墓地放在整个关中地区来看,我们将发现,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西周都城丰镐遗址的正北方。这似乎暗示了它居于此的意义与西周都城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具体的情况,我们还是应该保守对待。可以想象,如果将许多个这样看似普通的遗址点连贯起来,通盘考虑,我们将得到多么全面而宏观的历史信息呀。


文史君说

考古发掘工作,不是每一次都能有惊天动地的特大发现。许多看似寻常的小发现,也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考古工作者正是日日夜夜地认真对待着每一个不起眼的小发现,才勾勒出中国古史的面貌。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