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古建筑文化中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
送交者: 狂心中[♂☆★★★★如狂★★★★☆♂] 于 2020-09-02 8:20 已读 1396 次 1 赞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中国建筑文化就是物质内容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结合下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古建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四大体系之一,在中华大地上不断发展进步,从而积累了极为丰富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地、生”是一个集时、空、能、质的大系统。一个人、一个部落或一个氏族同所在区域环境有息息相关的联系。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阳光角度、日月潮汐、雨雪风霜、地形海拔等影响因素。生物的生长发育与气温、气压、湿度、食物、土壤、水质、植被有密切的关系,并同环境有能量和信息交换,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这正是所谓“人与自然契合”浑然天成的道家哲学思想基础。


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适宜的外部环境小气候,对内应保障宜人的室内环境。为适应不同的地域气候,必须针对气候进行建筑设计,于是产生了热带雨林建筑及其建筑文化,温带建筑及其建筑文化,高寒、荒漠、极地等不同气候环境的建筑及其建筑文化。

为适应不同区域的物理环境,需应用不同的建筑物理学:光辐射强烈的地方需遮阳,高纬度地区需保暖,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温湿地区要防潮通风,雪压大的地区要防积雪,多沙的地区要防沙暴,多地震地区特别要注意防震。

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纬度差别大,气候不同,造成各地建筑的差异。物理环境不同的地区,可形成独特的建筑模式及建筑文化。建筑材料的地域性,也是建筑文化的显著影响因素。


如天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多见,我国南方建筑中,天井一般南北方向开口狭窄、东西方向狭长,这样不仅为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自然采光,同时强烈的太阳光也不能直接射透天井,天井成为南方建筑中人们纳凉休憩的场所。

而越靠近我国北方,天井南北方向开口距离逐渐增大,最终演变成为北方建筑中的大院,成为人们晒太阳的场所。这种地域自然条件的不同,直接导致了建筑空间的不同,从而会产生不同特色的建筑文化。

多水的地方有水上湖居,多山的地方有干栏吊脚楼。海岛文化与渔村,草原文化与帐篷,冰雪文化与冰窟,森林文化与木屋,都反映各自地区的特点。水乡文化、农耕文化、巨石文化、黄(黑、红)土文化等等,联系着不同区域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

建筑用材较多,体积庞大,运输困难,所占造价比重甚大。因而必须就地取材,就近采集和生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力学的、美学的特长。产石地区多石构,生土地区有土筑窑洞,产木的地区用木构,产竹地区有竹楼。装饰材料花样更多,如北欧诸国充分利用本土材料特征,墨西哥的马赛克墙面,西亚地区花格镂窗,拉美突出的遮阳板,均有鲜明的地域性。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木构架为基础的建筑体系,西方则是以石材为主,这与其祖先生活的地域息息相关。中华文明发源地域处于温带季风气候中,是多雨湿润的地区,有大量原始森林,木材众多为我们今天看到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没有这些,我国不可能形成这一世界独特的建筑体系。

每一文化都有它赖以成长的肥田沃土,有缔造它的伟大人民和杰出的代表人物,以及历代杰出的建设成就。我们只有尊重建筑文化地域性的差别,尊重每一种建筑文化才能使世界建筑丰富多彩。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古建世界,我们不仅仅只做古建筑!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狂心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狂心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