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古人如何等待春天?
送交者: 渊客[♀★★青莲书案镇纸★★♀] 于 2021-01-30 17:27 已读 1118 次 1 赞  

渊客的个人频道

01


延历寺第三代座主慈觉大师圆仁(794—864)为求道朝圣来大唐十年,留下丰富的旅行日记。

来大唐第一年,圆仁在扬州过的冬至。



阳历冬至基本在十二月二十二前后,阴历却不固定,这一年冬至是阴历十一月二十七。不论僧俗,这一天都要设祝膳品尝美味。



圆仁在日记中如此记述:“百味、惣集(众多佳肴荟萃)。”圆仁日记全部都用汉文书写。

圆仁当时住宿扬州开元寺,开元寺足足摆了三天祝膳。圆仁记载道:“有种惣集(有各色佳肴)。”“惣集”在他笔下大概是招待之意。说“百味”自然是各种款待,遗憾的是圆仁的日记中没有记录当时的菜单。

北宋·赵佶《十八学士文会图》

以前冬至几乎是匹敌过年的重要日子,有时甚至比过年还受重视。

这是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那之后白昼开始逐渐变长。

那时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因此白昼长是件高兴事儿。古代人觉得这是来自神的馈赠,圣诞节赠送礼物的习俗多半与冬至相关。



与此相对的是白昼最长的日子“夏至”,之后白昼则逐渐变短,这就不是什么值得祝贺的事了。还是冬至让人觉得高兴,逢人便想道声贺。

扬州人一定对圆仁说:“冬至,和尚万福!”如此值得庆贺的日子受到丰盛的款待是自然的事了。


02


大概三十年前我受报社委托写过一篇有关冬至的随笔,说到“中国冬至时会做汤圆吃”。现在每年冬至我家还保持着做汤圆的习俗。



我以为中国哪里都是这个风俗,不承想读了那篇随笔的中国朋友说“我家就不吃汤圆哦”,让我顿觉慌乱。



吃汤圆只是台湾和一部分福建地区的习惯,北方要吃饺子。此后我再写“中国”如何时就变得谨慎起来。



吃汤圆也好饺子也好,这和过年吃年糕、端午吃粽子一样都是一种“象征”,当然祝贺冬至还要吃很多别的佳肴。



查了一下唐朝时的节假日休息,元旦放假是元旦当日加上前后各三天总共七天休假。冬至也如此,前后各三天加上冬至当天共七天。其他除了清明之外基本是一两天的样子,最多也不过三天。



从假期长短看,元旦和冬至算是双璧了。元旦前夜称为除夕,冬至前夜也称为除夕。这在诸桥的《大汉和辞典》上也有所记载。
圆仁在冬至前一日的日记上这样记载:“夜,人咸未睡。与本国(日本)正月、庚申夜同。”

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馄饨就是云吞。



日本把“乌冬”写成“饂飩”,“ 饂”是日本创造的就是所谓的国字。“面”呈线形,就是乌冬或素面一类。于是日本便有“冬至云吞夏至素面”的说法。



六世纪据宗懔撰写的《荆楚岁时记》记:“冬至日,量日影,作赤豆粥,以禳疫。”说是宫中庭院里立八尺木棒,根据冬至正午时的影长画红线,用红线记录每天影子的缩短情况。

冬至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要画红线。到了清代,冬至时人们会像元旦赠送贺年卡似的拿着红色贺帖互相拜访,还要把红布挂到门上。



总之“赤”便是冬至的象征色,做赤豆饭也寓意吉祥。我想就是熬红豆粥吧,说是还能消灾。

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冬至风俗是“九九消寒图”。

从阳历十二月二十二起,天逐渐变冷。圆仁的旅行记中记载冬至时僧人们会互相问候“严寒!”

九九八十一,所谓九九消寒图就是从冬至这天起,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到阳历三月十二前后,便出了“九”,九尽春深。




清代开始流行的《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有多种样式。有的像棋盘似的,将纸横竖等分九格,共计八十一格。从冬至开始每天填充一格,填充的方法是上涂晴下涂阴,左风右雨雪当中,据说这是原型。

大概是缺乏风雅才改成后来的梅花图吧。无论哪种都体现出人们熬冬盼春的急切心情。


03


阳历冬至和元旦之间只相差十余日,阴历大概要差上一个多月。冬至和元旦之间还有“腊”这个时节,因此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



日本的季节问候语中有“去年腊月……”但是没有与“腊”相关的仪式活动。窃以为这是一个感谢节。



春天有祭祀土地神的“社”,年末时各路神仙一起祭祀便有了这个“腊”。起源倒是说法众多,“社”是播种前的节,也是祈求丰收的仪式活动;而“腊”则是收获后表示感谢的仪式活动。

孔子时代称“腊”为“蜡”。有一年耿直的子贡陪着孔子去观看蜡的仪式,人们喝美酒吃佳肴,满足而酒醉。



孔子问子贡:“快乐吗?”子贡则回答说:“全国的人都好像疯狂了,有什么好快乐的呀。”

孔子责备说,劳作百日就快乐这么一天的心情你不懂吧。

子贡是孔子门下最有钱的弟子,孔子周游列国是子贡资助。不用劳作的子贡怎能体会到农民日夜辛苦劳作终于有一天可以从中解放出来的快乐呢?这是孔子对子贡的狂态流露不满吧。



由此可见,腊的仪式活动是不分座次不讲虚礼大家开怀畅饮的那种宴会。

唐朝时腊日会赐群臣“口脂面乐”,杜甫诗中也有相关描述。



唐朝腊时当日和前后两日加一起可以休三天。古代把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也有戌说)作为腊日,考虑阴历的日子不太固定就把十二月初八定为腊日。

后世在这一天用多种谷物煮粥,取名“腊八粥”,取了十二月初八的“八”字音,还取意“各种各样的食材”,也叫“八宝粥”。



清代朝廷会赐予大臣们腊八粥,各家各户也做粥馈赠亲朋好友,还会举办八宝粥大赛。

腊八粥中会放菱角、栗子、纳豆、枣、杏仁、瓜籽、花生、榛子、葡萄干等食材,再加入砂糖做成甜口。绝不能放的是莲子、芸豆、薏苡、肉桂这类食材。

馈赠腊八粥时一定要带上“大白菜”就是腌白菜,而且必须是自己家做的。

虽说就是腌菜,但是可不能小瞧这里面的说道。据《燕京岁时记》记,大白菜的好坏“可占卜其家的盛衰”。

清道光帝在一首题为《腊八粥》的诗中如此结尾:“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可以想见十九世纪的腊日孩子们在街头,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


清 姚文瀚 《岁朝欢庆图》

冬至、腊日、元旦相互间隔很短,吃美味佳肴的日子挨着来可以说充满生活智慧。

为何这么说呢?严冬时节,老百姓清贫的日子更需要靠吃来积蓄体力。

而大陆气候干燥很容易感冒,再加上天冷外出的机会变少很容易缺乏运动,为提高免疫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吃,接着要充分休息好。



冬至、腊日、元旦连续过节,如果在唐朝那就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加起来可以休十七天。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渊客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渊客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