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法相庄严:历代佛首识别指南
送交者: 我在枫林中哭泣[♀☆★★★女中豪杰★★★☆♀] 于 2021-05-11 19:42 已读 1789 次 1 赞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不管是周末还是大长假小长假, 与其到热门景点里人挤人,错峰探访小众的寺庙石窟,反倒是不错的选择。

而当我们步入一间庙宇或是一洞石窟时,面对一尊佛像,首先会看哪里?我想,大部分人的第一答案会是佛首。


佛首 ,是佛教艺术中不容辩驳的美的象征。它们或许庄重典雅,唇角一抿间,便是对世间的无限慈悲;或许自在安然,低眉垂首时,好似在万丈红尘中拾得一朵莲花。


雕塑面容本就难以雕刻,如果融入特定的主题则更是困难。因此,佛头往往成为整尊佛像最具艺术性的部位。这些或慈悲、或安详的佛首,既是千百年来信众们愿望的汇集,也是当年雕塑技术的巅峰。


佛首,既代表着一尊佛的身份和地位,又蕴含着自己独到的艺术特色,是我国雕塑史上的瑰宝。

只是,当我们面对一尊佛首时,该如何在欣赏它的美的同时,了解到它蕴含的意义呢?为此,我们特意为您准备了一份简易的佛首识别指南,希望能为您提供一点帮助。

01、佛首的构成

相比于其他雕塑中的头部,佛首在外表呈现上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的,其中最为明显便是 肉髻、白毫、头光 等。


肉髻与发式

如果一尊佛首出现在眼前,最能让人一眼认出的特征便是肉髻。

所谓肉髻,就是传说中修行圆满时头顶的骨肉隆起形成的尊贵之相,其形如髻。

不过,很多时候发髻与肉髻是相同的形式排列,只是表面上的隆起坡度的关系,而也有一部分肉髻与发髻并不是近似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化。


北齐金铜佛造像局部,肉髻与发髻属于两种纹路

佛首的发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水波发、涡卷发、螺发、磨光发髻。


水波发式在佛造像诞生初期就已出现,形状如水的波浪一样曲线排列,有纵向分布,也有横向分布。犍陀罗式的水波纹则充满古希腊的写实性。不过,佛像汉化后,水波发式虽然仍在流传,但汉传佛像的水波纹发髻与早期犍陀罗发式有很大区别,已揉合了中国人的审美,疏密的控制、线条的动势都具有东方的画味。(图为犍陀罗时期的印度造像)


涡卷发式可以算是水波纹的一个分支,特征很明显,水波式的发纹结合了涡卷,涡卷有大有小,一般出现在正中,或以中线为基准,两边对称分布,多为右旋。(图为唐代涡卷纹发式)


螺发,顾名思义,就像田螺一样,一个一个地布满整个头顶,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类别,如小圆锥点形、扁圆S形、漩涡形等等。这种发式也是来自于古印度。(图为北齐螺发发式)


磨光发式属于无发纹发式,发髻与肉髻都光滑无雕琢。在早期也有过肉髻磨光,但发髻却有发纹的例子,十六国时期多见。(图为北齐磨光发式)

每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出现的频率不一 ,如束发式发纹出现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国、北魏时期,到后期就很少出现;螺发则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未有出现;磨光式发式在十六国时期、北魏、南北朝,包括唐代都有出现。

髻珠


明代佛像 髻珠很明显

髻珠 是珍藏在发髻中的宝珠,圆球状,《法华经》比喻为甚深大乘经,也有比喻为禅定中的三昧境界,可见此珠的珍贵性。

在造像发展的历史中,最早出现髻珠的年代是北齐,那时的髻珠还很小。到隋唐髻珠开始大为流行之后,髻珠也随着年代发展越变越大。到了宋代,髻珠已经非常硕大了。

白毫


北齐 白毫相

白毫 属于如来“三十二相”之一,即眉间白毫相,传说眉间白毫右旋状,放光明,如日正中。在我国的雕塑艺术中大多呈现为眉间圆形珠状的特征。

头光


北魏,佛像身后是火焰状的背光

头光是“三十二相”中的身放光明相。头光就是头部后面的轮形图案,根据年代的不同,也有火焰纹式、圆盘式。头光、身光统称为背光。

02、各时代佛首变化

1、十六国时期

西方传入,初步汉化

从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的一百三十多年来,一共有大大小小十六个国家。因此,我们将这个时代统称为十六国时期。这段时间,北方和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佛教盛行,佛教造像也非常兴盛。


犍陀罗时期的印度造像

这个时期存留下来的佛像以金铜像居多,石窟像存世量相对较少。不过,此时期的佛首外来的犍陀罗特征十分明显,开脸与服饰基本上都是遵循印度法则,眼睛深陷,鼻子高挺,肉髻高耸,嘴唇细而薄。


五胡十六国时期 铜鎏金释迦牟尼坐像

从这个时期的石窟造像来看,有些地区的工匠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佛像进行改造,部分佛像的线条已经温和下来,呈现出温婉的中式美感。

发式上,虽然仍是流行外来的水波发式,但已经融合了中华的束发形式,有了独特的细节变化。事实上,纵观中国造像史,也很难找出纯正的犍陀罗式的水波发。


十六国时期 金铜佛像局部

一句话总结

十六国时期:高鼻大眼,肉髻高耸,总体上还是以印度样式为主

2、北魏时期(包含东魏与西魏)

汉化加深,秀骨清像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造像艺术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北魏王朝的造像最为后人称道,虽然早期的北魏佛像同样是以印度样式为主,具有明显印度特征的五官,但这一时期的佛首已融合了鲜卑人的特征,脸型威武雄气,眼睛睁大,目光充满威严,大耳下垂乃至至肩。


北魏早期塑像

但到了北魏中晚期,自孝文帝开始推行汉化运动后,汉化风格渐渐融入到造像艺术中,更兼当时战乱频繁,当时的南朝文人士大夫时常感怀于生命本身的意义,从而选择避世,这种不拘俗世的魏晋之风最终也影响到了佛造像。


北魏中晚期塑像

这一时期的佛像被称作“秀骨清像”,脸部扁而瘦,面容清秀,五官的处理也充满汉人的特点,眼睛较大,眼神单纯童真,毫无烟火气;厚唇,嘴线的起伏有拙感,线条较硬,人中宽大;开脸神态清秀。与北魏早期已经是截然不同的风格。


颇具北魏特色的线条感及较大的人中

同时,汉人束发的传统也影响到了肉髻的形式,区别于之后北齐含糊与平缓的耸立,这个时期的肉髻绝对的高耸,更像是一种束发的形式。水波发比较少见,早期的涡卷纹出现较多,磨光肉髻,螺发开始少量的出现,并在北魏晚期至东、西魏时发扬光大。


北魏中晚期塑像

另外,东魏、西魏的佛首虽然同属秀骨清像,但是通过眼睛、脸型,能感觉到圆润柔美的变化趋势,东魏的发髻也出现了矮化的倾向。


东魏 佛首

一句话总结

北魏时期:佛造像迎来大发展,面相逐渐柔和扁平,眼神纯真,肉髻高耸,笑意明显,充满了汉化特征。

03、北齐与北周

重回印度样式,面相柔润温和

北齐与北周分别取代东魏与西魏后,在造像上却并没有延续之前的秀骨清像风格,反而重新接纳了来自古印度笈多时代的传统造像风格。


北齐塑像

事实上,自从东魏开始,笈多风格便逐渐被接纳,开始融进了造像体系,只不过到了北齐、北周这段时间才将这种风格发扬光大,达到极致。


北周佛像 麦积山石窟

不过,虽然形式上以印度样式为主,汉人的特征却也融汇其中。或许是因为儒家学说的兴起,又或者是源自面相学的兴盛,北齐与北周时代的佛像完全抛弃了之前扁平清秀的神态,讲究圆润的美感。


北齐响堂山石窟 佛头

这个时期,佛首头部的轮廓呈圆弧形结构,眼睛细长,眼睑微微低垂,目光悠远,呈现思考状。肉髻也不似前朝高耸,而是呈现平缓的凸起,无论是螺发,还是磨光式,都是这种造型风格。

脸部的肌肉做了提炼化的处理,使轮廓更加简洁,凸显了所要表达的精神实质。佛像的嘴唇自然柔美,富有弹性的起伏,嘴角含着若有若无的浅笑。


有些夸张失真的唇线

一句话总结

北齐与北周时期:笈多风格重回中国,佛像面庞开始圆润,双目微合似在沉思,嘴唇线条起伏大,笑意减少,肉髻平缓。

04、隋唐

大国盛世,自信包容

南北朝之后便是隋代,这一时期,佛造像的艺术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


隋代造像 上海震旦博物馆藏

作为南北朝的终结者朝代,隋代虽只存在了38年,但对于造像来讲,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隋代的佛像肉髻较为平缓,面部丰满,大体上保持了原地区的样式。因而北齐与隋、北周与隋的佛像风格有时极难分辨。总之,隋代的结束为开启唐代完全本土化的佛像时代打下了基础。


唐代天龙山第21窟彩绘石雕

到了唐代,汉人文明高度自信,大唐的强盛所造就的旷世雄风一直影响到现在,对当时的佛造像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北齐佛首与唐代佛首的眉形:内敛与外放

唐代的佛像头形饱满,介乎于丰润与肥胖之间,霸气外露。脸颊的轮廓线富有弹性,眉毛高挑上扬,具有独一无二的威严感。唐佛像嘴唇相对北朝而言更加小巧,线条紧致饱满,紧闭之感明显。唐代真正微笑的佛首所占比例并不大,反而更多的是严肃庄严之相。


唐代石佛像

大唐的发髻又开始高耸,罕有低矮平滑的肉髻,螺发、磨光肉髻、水波发、涡卷发同时存在,只是涡卷发式略为流行,数量较多。另外,唐代的涡卷发相比北魏同类型的发式更加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独创了许多新的类型。

一句话总结

隋唐时期:佛像头型饱满,面露威严;眉毛上挑幅度大,眼神平淡圣洁。双唇较小,大多紧闭,显得比较严肃。

05、宋

逐渐写实,人情世俗


北宋砖雕佛坐像

唐代之后,朝野动荡,五代十国时期的佛造像只是单纯的延续前朝风格,到了宋代,佛教发展陷入低谷,更兼国力衰弱,朝廷偏安一隅,使宋代造像由大型石窟转向小型佛像,并且,出于当时世俗化、本土化的影响,宋代佛首造型演化的更加写实、更加具有人情味。

佛像面相多为方圆或是长圆,头部皆饰螺发,肉髻变得低圆,犹如小山丘一般,上下眼脸凸起,两腮鼓出,与世俗人物的面相较为接近。

一句话总结

宋时期:佛像开始往世俗化的趋势发展,整体上更加写实,与人类似。

06、元

藏传佛教进入中原

到了元朝,由于国家统一和元统治者对佛教的大力扶持,佛教造像艺术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不过,这时候,由印度佛教第三次传入中国而诞生的藏传佛教出场了。


元代 藏传佛教影响下的金铜造像

藏传佛像主要以青铜像为主 ,佛陀头顶高肉髻,菩萨头戴花冠或三叶冠。他们都面相方圆,颧骨略显突出;躯体粗壮,肩宽腰细,高乳大臀,姿势呈三折枝式,衣着背光则显简洁。


元代释迦牟尼佛铜立像(1271—1368年) 北京民族文化宫藏

元代统治者最为尊崇藏传佛教,元代的佛像雕塑风格中也融入了典型的藏传佛像艺术的特点。总的来说,元代佛像头部肉髻高耸,面部宽平,五官端庄,此时西北地区的佛造像汉化还不甚明显,而北京造像则显示出明显的汉化特征。

一句话总结

元时期:受藏传风格的影象,整体上稍显夸张,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汉化的趋势比较明显。

07、明清

几无变化,颓废俗情


一尊明代的金铜佛像局部

谈到明清时期的佛像,人们大多评价为“颓废俗情”,佛像的外在上固然华贵,造像的姿势、坐骑、手印、装饰乃至面相有都严格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和世俗审美的要求,却已失却佛像本身应有的内在气质。

此时的佛像不过僵硬的沿用前朝旧制,即使在妆造上极尽辉煌,也难掩这个时代佛像艺术的颓靡之势。

一句话总结

明清时期:沿袭前代,很少有大型式上的创新。

总而言之,唐代之后,佛教艺术总体上呈衰落趋势,纵然仍有不少精品造像出现,但在创新、风骨上却没有什么进展。元明清三代佛教艺术更加衰落,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淡出,无可奈何地处于边缘化地位。在这种情况下,佛首造型上也是大同小异。


北魏至宋代佛首对比

ps:当然了,佛造像的演变,不同朝代间有传承有创新,并不可一概而论,在此只能对每个朝代的主要特征进行提炼。

如果要对一尊佛像进行准确的断代,需要综合佛衣、装饰、手势、题记等各个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佛首,作为一尊佛像的精华所在,往往也是工匠们最费心力打磨的部分。


古代那些伟大的无名工匠,雕刻着空间,用精湛的手艺剔除掉多余的部分,留下的这些伟大的作品。历经千百年流转,它们仍以其奇迹般的美,启迪着世人。愿你也能读懂这份穿越时空的温情。

喜欢我在枫林中哭泣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我在枫林中哭泣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