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群英谱
送交者: 东土[♂☆★声望品衔7★☆♂] 于 2021-07-23 13:14 已读 4391 次 3 赞  

东土的个人频道

6park.com

1927 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 称为 群贤必至 也不为过 。上面照片中的29位科学精英就是1927年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与者。 原版照片是黑白的,现在看到的色彩是利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技术的进步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日新月异。但是技术所基于的科学应该可以说已经尽在这29人的掌握了。 6park.com

水和空气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可是我们平时并不会注意的到。这些科学先驱的工作也是如此,它们看似和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联系,但却真真切切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6park.com

2020年的一天我在网上闲逛,看到一个关于1927年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贴子,同时也凑巧看到了另一个关于《七言绝句56法做法举隅》的帖子。心下不自量力的一动,想为这29位参会者写几首绝句,把他们的功绩素描一下。一共写了28首绝句,基本上是每人一首,不过量子力学的两位奠基人,薛定谔和海森堡被写在了一首诗里。这两位都是物理学中举足轻重的巨匠,在我看来绝对是史上前十位的物理学家。 写在一首诗里主要是因为两个人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和处理就像是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相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分不开的。 6park.com

开始写的时候,还遵循着《做法举隅》里的例子,后来发现实在难以内容和形式兼顾,于是就改成自由发挥。 6park.com

余也愚钝,前前后后,竟写了9个多月。其中20余首陆陆续续已经在文廊发过,这几天有空,补齐了剩下几首。现在整理出来,发在一贴中。算是敝帚自珍,留做以后的纪念吧。


文中科学家的简介大体基于维基百科的信息而略有补充,图片也来源于互联网。特此指出。 6park.com

望坛上众诗友不吝赐教,顺祝大家周末愉快。 6park.com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爱因斯坦是出生于德国、拥有瑞士和美国国籍的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他创立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的相对论。因为“对理论物理的贡献,特别是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原理”,他荣获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2年颁发)。爱因斯坦是很多人心目中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统一了时空的概念,也让人们意识到物理定律不因为所处的坐标系而改变。物理定律在洛仑兹变换下的协变性指导了爱翁之后很多物理理论的发展。除了相对论,爱因斯坦在量子力学的发展上也贡献颇多。 6park.com

读爱因斯坦相对论时空统一有感 6park.com

古往今来宙有常   四方上下宇无疆 人言宇宙如泾渭   唯有爱翁能辨肓 6park.com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prince, duc de Broglie,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

是第七代布罗伊公爵。简称路易·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他在1924年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普适理论。并因此于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德布罗伊虽然身为公爵,却生活简朴。他一生致力于对粒子波动性的非几率解释。 6park.com

读德布罗伊《波粒二象性》工作有感 6park.com

泾渭滔滔色有征   粒波各各两分明  自从德布罗伊后   波亦深蓝粒亦青 6park.com

尼尔斯·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

玻尔模型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玻尔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来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并对于计算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给出了理论解释波尔是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创始人-- 他于1920年创建了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并在此后的四十年一直担任所长。1922年,玻尔因对研究原子的结构和原子的辐射所做得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尔和爱因斯坦是一生的诤友。他们关于量子力学的辩论一直为后世的学者津津乐道。对于爱因斯坦的名言:“上帝不掷骰子。” 波尔的回应是,“不要试图告诉上帝怎么做 。” 听起来都有道理,让人不禁想起庄子和惠子的【子非鱼】来。 6park.com

氢原子逆世间规  众派纷争谬与非 好是氤氲连海雾  幸蒙波尔析精微 6park.com

沃夫冈·泡利(Wolfgang Ernst Pauli,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

沃夫冈·泡利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研究先驱者之一。泡利在1925年通过分析电子实验结果,提出泡利不相容原理。这个原理指出两个全同的费米子不能处于相同的量子态。后根据这个原理发现了电子的自旋。1945年,在爱因斯坦的提名下,他因泡利不相容原理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6park.com

电子生来难共处  弟兄一室每争先  若为泡利相容允  伯仲何需赖自旋 6park.com

薛定谔和海森堡(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 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

,薛定谔生于奧地利维也纳,是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维尔纳·海森堡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是量子力学矩阵表象的创始人。 6park.com

在量子物理的开创时代,对量子世界的描述一般分成两派。其一是薛定谔的几率方程描述,其二是海森堡的矩阵元描述。两者侧重不同,但互为补充,终究殊途同归。 海森堡和薛定谔二人也因为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贡献获得了1932(海森堡)及1933(薛定谔)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3年的获奖人还有狄拉克)。 6park.com

定谔方程寻几率  海森堡创矩元符  等闲孰可分轩轾  二子同归岂一途 6park.com

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年头。狄拉克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初期就洞见了洛仑兹协变对物理定律描述的重要性,并于1928年提出了狄拉克方程式,开创了描述自旋1/2粒子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狄拉克方程预见了反粒子,特别是正电子的存在。之后1932年安德森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他在路径积分和二次量子化也扮演了的先驱者的角色,为后来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外,他将拓扑的概念引入物理学,提出了磁单极的理论。

 

狄拉克和薛定谔一同获得193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微观粒子性狂癫  众派思量月复年 正是迷离难得处  狄翁程式谱新篇 6park.com

居里夫人(Madame Curie Maria Skłodowska-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

是波兰裔法国籍物理学家及化学家。她是放射性研究的先驱者以及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并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获得1903年物理学奖及1911年化学奖)。 6park.com

居里夫人有敏锐的科学直觉,这在她和居里1902年发现镭元素的过程中可见一斑。当时他们在研究沥青铀矿石的放射性时候,发现这种矿石的总放射性比其所含有的铀的放射性要强很多倍。基于此,居里夫人判断铀矿石中还有一种新的物质,虽然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但却有很高的放射性。居里夫人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就是“放射”的含义。不久后,居里夫人又发现了另外一种钍元素的化合物,也能发出和镭强度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给这种“放射”性质,取名为 radiaoactivity。除了镭之外,居里夫人还在铀矿石中发现了另一个稀有元素,她把它命名为“钋”(音“波”),以此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 6park.com

 纷纷万物归元素   偏有三分放射狂  如此钋镭如此钍   夫人居里检微芒  6park.com

马克斯 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

德国的“马普”所是一个物理连锁研究院,以“马克斯 普朗克”的名字命名。马克斯普朗克是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899年关于黑体辐射的工作,把瑞利-金斯定律和维恩位移定律这两条定律在不同频率段巧妙的结合起来,得到了普朗克辐射定律,很好地解释了测量结果。次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光子能量量子公式,E= h v, 其中E是能量,v是频率,而h 更是物理学里最重要的常数之一—普朗克常数。从普朗克之后,我们终于知道,和数学世界不一样,物理世界是可数的! 6park.com

普朗克是当之无愧的量子物理的奠基人。因为黑体辐射和普朗克常数的提出,普朗克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普朗克的一生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不过他本人一直坚韧不拔并因为在二战中对犹太科学家的支持而让人敬仰。普朗克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卡尔死于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凡尔登战役;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 1945年因参与暗杀希特勒未遂而被纳粹杀害。两个女儿格雷特和埃玛先后死于生产女儿的过程中。她们的丈夫是同一人,她们的女儿分别取名为格雷特和埃玛。1947年,普朗克在一次跌倒后去世,终年89岁。 6park.com

恒河沙数终须尽,光子携能亦可分。新理溯源推马普,又寻常量万家闻。 6park.com

奥居斯特·皮卡尔(Auguste Piccard 1884年1月28日-1962年3月24日)

瑞士物理学家、发明家和探险家。皮卡尔以破纪录的氦气球飞行而闻名。1922年,他在索尔维会议上认识了他的一位苏黎世理工校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应该激发了之后他对在高层大气中测量宇宙射线的兴趣。从1930年开始,皮卡尔设计并参与了一共27次热气球高空载人飞行,并最终达到了23,000米的纪录。在这些飞行中,他得到了大量关于高层大气的资料及对宇宙线的测量。他是历史上亲眼见到了地球曲率的第一人。

1935年之后,皮卡尔意识到他的高空气球驾驶舱稍做修改后便可以潜入深海之中。1937年他设计了第一艘深海潜水船。不过这个工作被二战打断了。等到二战结束后,他发明的第一艘深水船FNRS-2终于进行了多次无人潜水。FNRS-2于1950年卖给了法国海军,经过改进后成功带人下降至海平面下4,176米。1962年3月24日,皮卡尔于瑞士洛桑逝世。

曾随鲲凤翅云翔,更慕龙宫白玉床。  瑞士洛桑皮卡尔,九重天到五深洋。 6park.com


查尔斯·汤姆森·里斯·威耳孙(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1869年2月14日-1959年11月15日)

,英国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先驱。他于1896年发明的云室(也被称为威尔逊云室),利用过饱和蒸汽会以离子为核心凝结成小液滴的性质,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里观察带电粒子的轨迹。1912年,他进一步改进了他的发明,增加了照相设备。威尔逊发明的云室对后世的原子物理,核物理,以及高能天体物理的研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云室的发明,威耳孙与康普顿一起分享了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59年,威耳孙以90岁高龄谢世。

高能射线性匆匆,踪迹羚羊挂角中。独有英伦威尔逊,巧研云室瞥惊鸿。 6park.com


亨德里克·安东·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 1853年7月18日-1928年2月4日)

,荷兰著名物理学家。他对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研究,导致了洛伦兹力的命名。在电子理论的基础上,他还发展了运动介质中的电动力学。更提出了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会发生长度收缩的假说(被称为洛伦兹-斐兹杰惹收缩)并构造了不同惯性系间空间和时间关系的变换(洛伦兹变换)。这为后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洛伦兹以其在电磁学与光学领域的研究获得了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彼得·塞曼分享)。在参加完1927年索尔维会议后不久,洛翁于1928年2月4日逝世。 

如来掌上翻行者,芥子须弥纳不虞。但有洛翁研变换,乾坤可匿隙能驹。 6park.com

阿瑟·霍利·康普顿(Arthur Holly Compton,1892年9月10日-1962年3月15日)

,美国物理学家。1919年,康普顿做为美国首批官派留学生,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深造,并在那里研究了伽马射线的散射与吸收。一年后他回到美国并在1923年发现并报道了光子的康普顿效应。基于这些研究,康普顿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他在曼哈顿计划中领导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负责建造将铀转化为钚的核反应堆、寻找将钚从铀中分离出来的方法并参与设计原子弹。二战后从1945至1953年间他担任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学校在他治下声望日隆。康普顿效应是动量能量守恒在光子和电子散射中的体现。1970年之后,康普顿效应在高能天体物理学中变得非常重要。和康普顿当年实验不同,天体物理中观测到的是低能光子从散射中得到能量,所以过程也被称为逆康普顿效应。不过其本质和康普顿效应并无不同。

英伦学剑废寒暑,细绘电光弹射图。今日高能伽马线,康翁算式并无殊。 6park.com

查尔斯·古耶(Charles-Eugène Guye,1866年10月15日-1942年7月15日)

是一名瑞士物理学家。古耶在日内瓦大学学习物理学,1889年获得博士学位,研究光学旋光色散现象。1890年-1892年间,在日内瓦担任讲师。1893年-1900年间,在苏黎世理工学院担任讲师时,爱因斯坦曾是他的一名学生。1900年-1930年,他是日内瓦大学物理研究所的教授兼主任。查尔斯·古耶的研究重点是电流、磁场和气体中的电放电。1915年查尔斯·古耶和他的助手利用阴极射线管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里的一个重要概念:基本粒子的惯性质量(即总能量)随着粒子速度增加而增加。从古耶实验之后,关于狭义相对论的质疑就几乎消亡殆尽了。

电子能高身乃重,古耶巧手测其钧。 曾经爱氏为桃李,纵使无名亦乐贫。 6park.com

欧文·朗缪尔(Irving Langmuir,1881年1月31日-1957年8月16日)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朗缪尔1881年出生于纽约,从小就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他和哥哥亚瑟·朗缪尔(Arthur Langmuir)喜欢一起探讨自然科学。长大后兄弟二人都称为著名的化学家。朗缪尔1909年至1950年在通用电器工作,发明了氢气焊接、在灯炮充入气体的技术,并因为在表面化学的贡献而获得1932年诺贝尔化学奖。

朗缪尔涉猎广泛,是等离子体(也称做电浆)物理学的先驱。电浆一词就是朗缪尔的发明。宇宙中90%的可见物质都是以电浆形态存在的,所以朗缪尔也注定会“千秋万代永流传”了。朗缪尔振动(波)描述电浆中电场的振动,也许是宇宙中最普遍的波动形式了。探测电浆中电场的仪器,朗缪尔探针也是朗缪尔发明的。朗缪尔于1957年8月16死于心脏病突发。

电浆弧焊机除冰,表面油膜炎炽灯。涉猎百家郎缪尔,天才自是最高层。 6park.com

保罗·埃伦费斯特(Paul Ehrenfest,1880年1月18日-1933年9月25日)

,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后入籍荷兰。他是玻尔兹曼的学生,在统计力学,尤其是相变理论,以及统计力学与量子力学的关系的研究上做出了很多贡献。量子力学中有埃伦费斯特定理传世。他在莱顿大学任教的时候,组织理论物理研讨会,提携后进,身边汇集了很多年轻有为的年青人。物理大师费米就是他的学生。中年之后埃伦费斯特罹患严重的抑郁症。1933年埃伦费斯特到一间医院先射杀了自己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小儿子,接着吞枪自尽。和自己的导师一样选择了自杀。

埃氏天生物理痴,栽培才俊力无遗。精研相变垂青史,何用自戕摹效师。 6park.com

埃米尔·昂里奥(Émile Henriot,1885年7月2日-1961年2月1日)

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学生。毕业后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任教。他的博士论文因为清楚地展示了钾和铷的自然放射性而出名。昂里奥为人谦逊,兴趣广泛。他发明了利用空气压缩机来产生极大角速度的办法。这为日后制作超速离心器铺下了坚实的道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方法比超速离心机的发明人斯维德伯格(Svedberg)的方法更实用,也是埃米尔昂里奥独立的工作。不过1926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了斯维德伯格,而与埃米尔昂里奥失之交臂。

埃米尔昂里奥也是研究电子显微镜的先锋,更在分子振动的研究上做出了一系列杰出工作。除了物理研究,他还喜欢收藏玉石和稀有书籍。

居里门中研放射,灵心分辨钾和铷。人言诺奖千金重,不及璇珠与僻书。 6park.com

保罗 朗之万(Paul Langevin,1872年1月23日-1946年12月19日)

,法国物理学家,以朗之万方程闻名于世。 朗之万方程描述了一个宏观粒子在随机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在数学上这等价于一个随机微分方程,也可以化成福克普朗克方程形式。物理上,朗之万方程等价于扩散方程。但朗之万方程的微观描述更清晰的刻画出了粒子随机运动的本质,也提供了一个简单清晰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日新月异的今天,朗之万方程在很多领域大放异彩。

朗之万出生于巴黎,曾就读于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及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到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留学,师从约瑟夫·汤姆森。之后回到巴黎大学并在皮埃尔·居里的指导下于1902年取得博士学位。郎之万的研究领域广泛,除了朗之万方程外,他对顺磁性及抗磁性的研究也是传世之作。1911年,居里去世之后朗之万与居礼夫人之间的风流韵事曾在巴黎甚嚣尘上。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对妇女及人性的态度。 郎之万以直言不讳反对纳粹主义著称,并于1944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但不幸于巴黎解放两年后的1946年逝世。

花粉水中随乱力,郎翁笔下揭芳颜。不知渺渺飘零处, 可似营营人世间? 6park.com

欧文 理查森(Owen Willans Richardson,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

,英国物理学家,他在热离子学发射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因为发现了金属中电子随温度发射的强度定律 -- 理查森定律,获得了192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理查森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少时聪颖。大学就读于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于1900 年21岁时拿到学士学位,并且得到自然科学第一级荣誉。之后理查森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开始研究热物体的电子发射现象。他于23岁当选为三一学院的院士。三年后他去到美国并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1914 年35岁的理查森回到英国,成为伦敦国王学院的惠斯登物理教授,并在伦敦国王学院执教三十年。1939年,理查森受封为爵士。1959 年,以8岁高龄在汉普郡去世 。

理查森是诺奖得主约瑟夫·汤姆孙的博士生,而他的两个博士生康普顿和戴维森也都是诺奖得主。理查森对实验物理的贡献很大。难得的是为人谦逊,彬彬有礼。晚年的时候,理查森喜欢在自己乡下的小木屋中隐居。

英伦爵士理查森,早慧天才智计深。研得电流金属律,不矜名利守常心。 6park.com

马克斯·玻恩(Max Born,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与数学家,对量子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固体物理学及光学方面也有所建树。玻恩于1882年生于德意志帝国布雷斯劳(今波兰弗罗茨瓦夫),1904年进入哥廷根大学。他在那里完成了有关汤姆孙原子模型的论文。之后作为无线电操作员,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1921年玻恩回到哥廷根,此后十余年领导哥廷根成为当时的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1925年,玻恩与维尔纳·海森堡共同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矩阵力学表述。翌年,他又为薛定谔方程中的量子波函数给出了后来成为学界标准的概率密度函数诠释。但是这个伟大工作要到1954年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波恩的学术生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辗转了很多地方,但他最著名的工作多数都是在哥廷根完成的。退休后叶落归根,波恩也回到了哥廷根,后于1970年1月5日在哥廷根的医院病逝。 波恩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还提拔了许多后进,栽培了大量知名物理学家。其中也包括我国的程开甲和彭桓武先生。

一生辗转命途舛,不改平身凌云志。 几率诠明量子波,玻恩天下谁无识。 6park.com

亨德里克·安东尼·克雷末(Hendrik Anthony Kramers,1894年2月2日-1952年4月24日)

克雷末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是荷兰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克雷末喜欢应用数学,尤其感兴趣各种数值计算方法。他和温泽尔以及布里渊分别独立的发展了求解薛定谔方程的近似方法,被后人称为WKB近似方法。克雷末曾与尼尔斯·玻尔合作研究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问题。1925年,他和海森堡合作得到了克雷末-海森堡色散公式。1929年,克雷末当选为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但在1942年被迫辞职。1945年,他再次加入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克雷末另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是他于1948年提出的关于量子场论中重整化群的思想。克雷末获得了洛伦兹奖章(1947年)和休斯奖章(1951年)。

作为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对计算机科学也很感兴趣,是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克雷末工作之余很喜欢音乐,他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大提琴和钢琴演奏家。

荷兰才俊克雷末,直觉灵犀心底生。可抚琴弦论道,飞扬谈笑解方程。 6park.com

莱昂·尼古拉·布里渊(Léon Nicolas Brillouin,1889年8月7日-1969年10月4日)

,法国物理学家。布里渊诞生于法国巴黎附近的塞夫尔。其父亲马塞尔·布里渊、祖父埃勒泰尔·马斯卡尔、曾祖父夏尔·布里奥都是物理学家。布里渊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1926年,布里渊和格雷戈尔·文策尔、汉斯·克雷末分别独立的提出了近似求解薛定谔方程的办法,史称WKB近似(不过早在1923年,数学家哈罗德·杰弗里斯就已经发展出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一般的近似法,薛定谔方程也是一个二阶微分方程)。在固体物理学中,定义在波矢空间的布里渊区是研究晶体的一个重要概念。因为实空间上整个晶体的重要性质都反映在了布里渊区。除了固体物理之外,布里渊在大气中无线电波传递、及信息论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

爱寻根本爱求源,物理家风四代传。几率方程识精髓,可标青史布黎渊。 6park.com

马丁·克努森(Martin Hans Christian Knudsen,1871年2月15日-1949年5月27日)

是一名丹麦物理学家,在丹麦技术大学任教和研究。很多物理大师涉猎广泛,克努森却是典型的专一型深挖人才。他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围绕着分子动力学理论和普通气体中的湍流现象。克努森方程,克努森数,克努森流,克努森扩散,克努森气体。。。克努森把自己的名字深深刻在了气体动力学理论上。1934年,克努森发表了著作《分子运动论》,是他一生主要研究成果的总结。

心醉稀疏气体论, 克奴森数写湍流。北欧仙境小丹麦,也有英雄此中谋。 6park.com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語: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

出生于澳大利亚的物理学家,他拥有澳大利亚和英国双重国籍。劳伦斯的父亲是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布拉格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1904年14岁时就进入阿德莱德大学,学习数学、化学和物理,1908年毕业后,老布拉格接受了利兹大学提供的教授职位,全家搬回英国。1909年秋,劳伦斯·布拉格获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数学奖学金,入读学后转而学习物理,于1911年毕业。因为发现了关于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1915年25岁的劳伦斯与其父老布拉格一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更被女王授予爵士。时至今日,劳伦斯依然是最年轻的物理学诺奖获得者。

1937年卢瑟福去世后,劳伦斯·布拉格接替他成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二战结束后,他将实验室分为若干个研究小组,引入PI负责制。他认为“由6到12名科学家带领一些助手组成的团队是最理想的研究单元”。 1948年,劳伦斯·布拉格开始对蛋白质结构产生兴趣。在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中,他大力支持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詹姆斯·沃森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而他40年前做的X射线研究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应用。同一时期,马克斯·佩鲁茨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展血红蛋白研究,后来他也因这项研究获得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经劳伦斯·布拉格提名,克里克、沃森以及莫里斯·威尔金斯成为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

澳洲地僻远尘嚣,父子双雄布拉格。衍射条纹窍要窥,他年女王廷前客。 6park.com

彼得·约瑟夫·威廉·德拜(Peter Joseph William Debye)1884年3月24日-1966年11月2日)

,荷兰物理学家与物理化学家。 德拜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1901年17岁那年进入离家乡30公里亚琛工业大学学习数学与经典物理学,师从理论物理学家阿诺·索末菲。1906年,索末菲赴巴伐利亚慕尼黑任职时带德拜一同前往并作为助手。索末菲后来称德拜是他最重要的发现。得拜1911年继任了爱因斯坦在苏黎世大学的教职。然后开启了爱因斯坦模式。1912年得拜先做了一个关于分子偶极子的工作,然后又创建了得拜模型。次模型提出了声子的能量依赖,研究了分子的比热。在低温时,得到了温度三次方定律,拓展了爱因斯坦模型。接下来的1913年,受索末菲影响,他也通过引入椭圆轨道扩展了尼尔斯·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之后得拜的工作集中在X-射线衍射上。1923年,德拜提出了康普顿效应的理论解释。

德拜是虔诚的教徒。平时不苟言笑,工作也是一丝不苟,一板一眼。他曾经说过动物界中他最佩服的是蚂蚁。应该是佩服蚂蚁的工作方式吧。德拜和爱因斯坦的关系好像并不和睦,不过两人都于二战时来到美国。在1939年,德拜从欧洲远赴康奈尔访问,并最终留在康奈尔任教。 为表彰他在1912年做出的关于分子偶极子以及X光衍射的工作,德拜获得了193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且随槐蚁寻微梦,分子一窥排列奇。 物质宏观多少性,全凭德拜释难疑。 6park.com

维师菲尔特(Jules-Émile Verschaffelt, 27 January 1870, – 22 December 1955)

维师菲尔特是比利时物理学家。他于1888 年在根特开始他的大学学习并完成了博士学位。 1893年以优异成绩通过资格考试。维师菲尔特是佛兰芒人,但他的教育完全是用法语进行的。他在大学的学习受到了植物学教授Mc.Leod 很大影响。从大学时起,他对蜜蜂就产生了很大兴趣。通过他的博士学位后,Verschaffelt 在地质系担任助理,开始了他的物理、晶体学和化学研究。他关于流体混合物的折射率的研究项目为他赢得了为期 2 年的荷兰研究奖学金。1893年,他赴阿姆斯特丹跟随范特霍夫和范德瓦尔斯学习。 一年后,他加入了 昂内斯的实验室,并同时跟随洛伦兹学习。奖学金到期后,他被聘为实验室助理,并于 1895 年至 1898 年担任实验室助理。

1906年,他被任命为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实验物理学教授。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和家人逃到了荷兰。再次在昂内斯的实验室担任研究职位,并担任荷兰档案馆的法语编辑。之后多年他还担任了索尔维国际体质研究所的科学秘书。这需要精通法语、德语和英语,给他带来了大量的工作。1923 年,他获得了根特大学的任命,并一直任职到 1940 年退休。 维师菲尔特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年,还在工作。他一生兢兢业业,勤勤肯肯,一如他当年最感兴趣的蜜蜂。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他发表了近 300 篇关于热力学、毛细作用、热化学和不可逆性主题的论文。

六角巢中天地藏,一宫一室神机测。不由蜂后赖工蜂,便如维师菲尔特。 6park.com

恩内斯特 登德尔 (Théophile Ernest de Donder, 19 August 1872 – 11 May 1957)

比利时数学和理论物理学家。

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多数天才物理学家不同,邓德尔不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他在1899年,27岁的时候才获得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物理和数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题目为 《关于积分不变量的理论》,而这个论文思想贯穿了他一生的研究。1911 年至1942 年间,他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担任教授。他的研究继续了数学大师亨利·庞加莱和埃利·嘉当的工作。从 1914 年起,他受到爱因斯坦工作的影响,很快成为了爱因斯坦的好友和相对论的热心支持者。

在数学物理学中,邓德尔-维尔理论是对时空变分和经典场论中的哈密顿量的拓展。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力学中的哈密顿量被推广到场论中,而这个场被表示为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变化的系统,也就是说空间和时间被平等地对待。邓德尔-维尔理论在现代的理论物理学中熠熠生辉。除了对时空理论作出了杰出贡献,邓德尔也为因他指出了化学亲和力概念与吉布斯自由能概念之间的相关性发表于 1923 年)而闻名。 

君子翩翩登德尔, 倾心数术学嘉当。 时空一统写场论, 万世美名身后扬。 6park.com

拉尔夫·霍华德·福勒(Sir Ralph Howard Fowler,1889年1月17日-1944年7月28日)


福勒是英国天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福勒出生在埃塞克斯郡的罗伊登,小时曾在温切斯特公学就读。之后他获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奖学金学习数学。一次大战的时候,福勒参加了英国皇家海军炮兵队。在受到了严重的肩伤后转而在鲸鱼岛研究螺旋导弹。在此期间对导弹的空气动力学做出重大贡献,并因此在1918年获得了大英帝国勋章。一战后福勒在1919年回到了三一学院,担任数学科的学院讲师。在此他进行热动力学与统计力学的研究。他与米尔恩合作,在恒星光谱、压力、温度等方面作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1925年,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士。1926年,他与其学生保罗·狄拉克运用统计力学对白矮星进行了研究。之后他又在1931年提出了热力学第零定律。1932年,他被选为卡文迪许实验室理论物理的主持人。1939年二次世界大战开战后,福勒被选为与美国、加拿大的科学联络人。因为科学联络人的工作,他在1942年被授予了骑士爵位,可惜不久之后在1944年就去世了。

福勒55岁就英年早逝,短暂的一生更是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使得他做研究的日子屈指可数。尽管如此,他在剑桥大学担任教职期间,竟然指导了64名博士学生。在1922年到1939年这段期间,共有十五名皇家学会院士、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受到过福勒的指导。除了米尔恩之外,他还曾经与亚瑟·爱丁顿合作,而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和保罗·狄拉克是他最出色的学生。

身居滚滚红尘世,心在冥冥白矮星。早逝英年怜福勒,葱葱身后李桃馨。 6park.com

爱德华·赫尔岑(Édouard Herzen)(1877年-1936年)

爱德华·赫尔岑是一名俄罗斯裔比利时化学家。他与实业家欧内斯特·索尔维合作,并参加了第一、二、四、五、六、七届索尔维会议。1924年,与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巴黎科学院合作发表了一篇名为(The Reports of Energy and Mass After Ernest Solvay)的报告。

赫尔岑来索尔维,旁人不识问他谁。曾随龙虎风云荡,从此看山低更垂。 6park.com




贴主:东土于2021_07_23 16:55:07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东土 加上 50 银元!

喜欢东土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东土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东土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