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曹操的历史真面目:国家一统追求者、建安文学发起人、好色真男人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1-09-03 4:38 已读 752 次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文学、书法、音乐均有造诣),曹操(155-220)无疑是最出名的,从北宋至今,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俗语“说曹操,曹操到”亦是流传大江南北。 6park.com

今人最熟悉的曹操形象(《三国演义》鲍国安饰) 6park.com

但是他的口碑并不好,一个“奸”字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历史烙印。



正史记载中,第一位对曹操做出综合评价的人是与他同时期的历史名人、东汉名臣桥玄(有做乔玄,110-184),桥玄的评价是“命世之才,能安天下”,欣赏、褒扬、赞誉尽显;第二位也与曹操同期的著名人物评论家许劭(150-195),许劭对他的评论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二人都与曹操熟悉,且都是名人,因此他们的评价应该是比较中肯的,二人的意思表述其实也差不多。按理说桥玄的影响力比许劭要大很多,但是许劭的“乱世之奸雄”评语却成为了后人对曹操几乎一致的评价,其间原因是多方面的,核心因素在于这更符合后人的历史审美情趣——谁叫曹操的对立面站着光耀千秋的诸葛亮呢?



本文立足正史记录,力求客观地对曹操做一番简单剖析。



01

胸怀天下的政治家



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对此展开论述。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笔者看来,曹操在逐鹿中原时,最大的政治成功就是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地策略。因天子汉献帝在侧,曹操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均包装为国家意志、皇帝意志,不服从者即为叛逆,就应该被讨伐。作为硬币的两面,“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当时曹操反对者从政治上攻击他的地方——尤其是以皇室正统自居的刘备(自称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集团,认为曹操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逆臣贼子——居然明目张胆地胁迫帝王、软禁帝王,各路诸侯围剿曹操都是为了“清君侧”。



对于曹操的这一政治战术,后世一两千年有着针锋相对的不少论述,似乎也都言之凿凿,但多有事后诸葛之嫌,本文不做赘述。在笔者看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仅是曹操最高明的政治策略,还充分展现了曹操的理想,那就是“国家统一”,从这个层面来讲,孙刘的政治格局远远不如曹操。当然,一统之后的国家究竟是姓刘还是姓曹,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猜测。不过,从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后,尤其在曹操团队人才济济、一统北方、占据中原,而孙刘仅仅偏安一隅的有利情势下曹操也没有称帝来看,笔者认为他或许真是想学周公(曹操有诗言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死后,儿子曹丕的称帝那已经是势之必然。



国家一统不仅是曹操的政治抱负,也是军事追求。



二、华夏一统的努力



曹操是如何起家的?天下大乱时,想要有所作为,手中的最佳资本毫无疑问就是“枪杆子”。189年,刺杀董卓的“捷径”没有走通后,曹操一路逃窜,东归陈留,散尽家财、招募兵俑。但是就凭曹操那点家底显然捉襟见肘,那时的曹操该有多羡慕袁绍袁术兄弟“四世三公“的家底呀!。好在有识人智者,见曹操有起事的迹象和志向,陈留孝廉卫兹将自己的“家军”五千余人全部交给了曹操,其中就有他的亲戚、子弟们,后来帮助曹操南征北战的名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就在其中!见卫兹如此,附近的地主都“捐”出了自己的家丁,名将李典、许褚因此归到曹操麾下。虽然不像江东孙权那样有父兄打下的基业,但是一大帮名将的汇聚可谓奇观,这更是令刘关张集团艳羡不已的事情。



之后,曹操三十年的征战都为天下一统,但是无奈在统一全国政治、经济中心的中原地区及打败韩遂、马超割据势力,灭了南匈奴、鲜卑及乌桓等国统一北方后便不再有进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曹操统一中原地区前(尤其黄巾起义后),中原地区常年战乱,中原人士成群结队向南迁移,其中包括大量人才及饱学之士,这些人一部分到了孙家兄弟的地盘、一部分到了巴蜀,对当地文化、经济、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使吴国和后来的蜀国有了依地利、人和对抗曹操的资本。



第二,由于上述第一条,南迁人士拥有较高地位,他们并不希望现状被改变,因此拒绝统一;当地占人口多数的土著居民刚刚过上幸福而快乐的日子,更是反对“统一”。



第三,两位杰出政治家诸葛亮和鲁肃为吴蜀确立的“联盟抗曹”的政治纲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历史也证明,最终司马氏一统华夏也是在吴蜀联盟破裂、发生内斗之后才得以成功的。



如果曹操一统华夏,他的历史地位将被彻底改写。在笔者看来,曹操不仅有宏大的华夏一统政治情怀,还有很高的政治情操(始终未称帝)。



02

杰出的文学艺术家



如果论及“三曹”,大家都知道这与政治、军事无关,那是文学艺术上的概念(之后的“三苏”就是仿造这一提法而来的)。



曹操一生虽然戎马倥偬,但是著作颇丰,诗、赋、文、书法皆有千古流传的佳作,军事著作也很丰富。当然,曹操的最高文学成就还是体现在诗歌方面,最出名的是下面两首诗歌:



其一: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歌,写于208年曹操北伐乌桓获胜的归途中,时年曹操53岁。



其二: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歌也写于208年,在《龟虽寿》之后,当时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准备开启统一之战的下一篇章——灭东吴、剿刘备,借诗歌抒发了他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对人才的渴望,暗喻对国家一统的迫切心情——53岁,在那时已是人生暮年。 6park.com

曹操横槊赋诗(《三国演义》) 6park.com

对于上述诗歌的赏析,就不赘言了,笔者此处想论述的是“建安文学”。



196年,曹操带着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196-220),开始了正式意义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重建统一大业。为此,他不断招纳各方贤才,逐渐,曹操重才且不论出身成了天下皆知的事情,各种人才陆续汇聚许昌,其中就包括文学翘楚“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就是“孔融让梨”那位主角)、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人。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对当时的文坛盛景,史书上称之为“建安文学”。



毫无疑问,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但是恰恰是曹操的文学素养和政治地位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为建安文学、因为“三曹”,历史上对曹氏父子文学成就的排名历来经久不衰,是“文艺圈”乐事,笔者也对曹氏父子有过排名:



1、文学成就排名:曹丕、曹操、曹植



2、文学水平排名:曹植、曹操、曹丕



前者属于“宏观层面”。曹丕作为七言诗的创始人、文艺评论的创始人、文艺理论著作第一人,哪怕就凭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曹操和曹植就得服气。



后者属于“微观层面”。从个人作品的文学水准及数量而言,曹操和曹丕必须让位于曹植。



虽然 “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曹操都排不上第一,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曹操就没有建安文学的盛况、更没有当时诗歌“建安风骨”一说,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曹操是最关键的人物。



文学上的曹植大家相对熟悉(“七步成诗“让他家喻户晓,《洛神赋》让他青史留名),此处,笔者借机简单介绍一下曹丕在文学理论上的超凡成就:



1、开创七言古诗;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曹丕《燕歌行》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七言诗,虽与之后成型的七言诗体裁上有所不同,但却是七言诗的滥觞之处。



2、开创“文学理论”与“文学评论”



曹丕所著《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1)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2)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



3)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03

影响后世对曹操评价的几则故事



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对当今大多数人而言,对曹操的了解多来自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第三回中记叙,曹操刺杀董卓不成,逃亡途中到了其父亲结拜兄弟吕伯奢家中借宿,因怀疑吕家人磨刀是为了杀害自己(实则准备杀猪款待),一口气杀了吕家八人,逃走途中遇见打酒回家的吕伯奢,又将吕伯奢杀死。同行的救命恩人陈宫问他:如果说刚才一家八口是误杀,你现在又为何杀了老人家?曹操回答:



“老人回家一看,家人被我杀光,岂能善罢甘休?必然报官,我杀他只为灭口,‘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罗贯中的这一说法来自《世说新语》,也不是凭空捏造。



如果这是史实,那曹操确实是一位令人不寒而栗的凶残人物。但《世说新语》不是正史,公信力差一些。正史《三国志·魏书》记载的是:吕伯奢儿子及家奴抢劫曹操的马匹和衣物,被曹操杀了。如果是这样,曹操此处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二、镇压黄巾起义军



黄巾军是东汉末年钜鹿人张角所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军,于184年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由于起义军头裹黄巾,故称黄巾军,起义不到一年就被东汉王朝所镇压。由于历史影响力较大,历史上都把黄巾起义作为三国时代的开端。



曹操就是代表东汉政府剿灭黄巾军的重要人物。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讲,曹操代表了没落、腐败的地主统治阶级利益,似乎应该受到鞭挞,但是刘备和孙策谁又不是依靠参加东汉军队镇压黄巾军起家的呢?我们因此骂曹操、同情刘备、称赞孙家父子兄弟,这对曹操是极其不公平的。



三、“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唐·杜牧《赤壁》



这是杜牧路过赤壁古战场时,发现沙土里还掩埋着赤壁之战时的兵器残骸,有感而发写的著名诗篇。发动南方统一战之前,曹操确实已经在河北建起了一座寝宫,准备消灭东吴后将东吴两大美女姐妹贵妇大乔小乔囚禁在铜雀台供自己享乐。大乔是当时正掌权的孙权的嫂子、孙策的遗孀,小乔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统帅周瑜的老婆。 6park.com

大乔小乔姐妹画像 6park.com

这确实是曹操“搂草打兔子”的心肠——将慕名已久的美女作为国家统一战争的战利品顺手取之。这其实还不算什么,在此之前,曹操还曾发动过一场专门为攫取美女的战争:



202年,袁绍病死,曹操突然惦记起了天下第一美女、袁绍次子袁熙的老婆甄氏,此时不取更待何时。曹操一声令下,发动了战争,攻下了原属袁绍的地盘邺城。



城破之后,曹操便迫不及待地“令疾召甄”(速把甄氏给我请来),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手下向他汇报“五官中郎(曹丕)已将(掳)去”!美女是抢到了,却没有想到被自己的亲儿子占了先。无奈,曹操也只好做个顺水人情,承认了曹丕对甄氏的“先得权”,且同意曹丕将甄氏纳为正妻,也就是曹丕时期的皇后——也算没有辜负甄氏。如果换作后世的隋炀帝父子,为了这天下第一美女,多半会有一场火并。



“英雄美女”是千古以来经久不衰的话题,对曹操似乎不应过于苛责。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获胜,应该就一口气统一了中国,或许历史就没有司马氏什么事儿了,曹操留给世人的“印象”或许也大有不同。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