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名画中和古人一起赏月,过中秋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1-09-21 6:21 已读 2076 次 2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明 张路 《月殿嫦娥图》

《月殿嫦娥图》局部

中秋节又来了!在这个团圆、浪漫又充满欢乐的节日里,你内心是否也涌动着别样的热情和对过往一些未知的渴望,那今天就和国画通鉴的朋友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和古人过中秋的美好时光!

那古人过中秋都干啥?皇室可以莺歌燕舞,民众阖家欢聚,至于文人墨客呢,皎洁的月光激发了不少才子的创作灵感,把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寄情于纸笔之间,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关于中秋的佳作。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清·陈康侯《中秋佳礼》

明 陶成 《蟾宫月兔图》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清 恽寿平《秋海棠》

清 恽寿平 庭桂图

清《浔江月夜》 钱杜

钱杜是个旅行家,是个浪漫的画家,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足迹几遍天下。画作中月下的客船里,是刚刚停泊归港修整?还是为明日再一次远游践行?不管是怎样,都是一种美!

清 蒋溥 《月兔》

清 郎世宁 《圆明园十二行乐图》之 八月赏月

《嫦娥奔月》

赵少昂 《赏月》

陈毓棡 折桂图

梨花伴月

丰子恺

丰子恺 《松间明月长如此》

丰子恺 《中秋之夜》

丰子恺 《方家雅赏》

丰子恺:记得有一年,我在上海过中秋。晚饭后,皓月当空。我同几个朋友到马路上去散步,看见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后回家。我将就睡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推门进来。他送我一副眼镜,就出去了。我戴上这副眼镜,一看,就像照着一种X光,眼前一切窗门板壁,都变成透明,同玻璃一样,邻家的人的情状我都看见了。我高兴得很,就戴了这副眼镜,再到马路上去跑。这回所见,与前大异;一切墙壁,地板,都没有了;但见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可惊,可叹,可怜,可恨,可耻,可鄙……也有可歌,可羡,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马路,所见太多,兴奋之极,倒在马路旁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却是身在床中。原来是做一个梦。

明 仇英 竹里馆

明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有竹庄”,是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

这幅长卷《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由画面与书法两部分组成。画面中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描绘的是中秋节沈周在 " 有竹庄 " 内的平安亭,与友人饮酒赏月的聚会情景。书法部分,沈周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发了赏月时的复杂心情。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唐寅(伯虎),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明朝才子。这幅画中的嫦娥,裙带飘零,神形和顺,纤纤玉手中拿着一枝木樨,彷佛在等着什么人的到来。嫦娥的面部设色敷白色晕染,如月色清凝,皎洁典雅。数百年过去,虽然画面由于年月长远有些褪色,但更增加了一种古色古香和清爽高雅的感受。

明 徴明《中庭步月图》

此图是文徵明与来客小醉后于庭院中赏月话旧的形象记录。要知道,以庭院月光为题材在我国历代绘画作品中很是少见,尤其以文人士夫月夜访谈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更为稀有。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 琼台赏月

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富贵闲逸的宫苑生活令她们的物质生活十分充足,也使她们的精神世界极度贫乏。

清 高其佩 《 嫦娥》

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仔细看看嫦娥怀里,一只金蟾骄傲的抬着头。

清《胤祯古装行乐图》

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八月中秋》

清 恽寿平 桂花树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琼台赏月》

清·吴友如《愿月常圆》

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马远,南宋著名画家,精工山水、人物,能作花鸟。这幅画最妙的地方在于“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作半边景物,以凸显山林广大。

整幅画面虽只写主仆六人,然内含笔墨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月下空旷的山林幽雅静谧,设色清丽淡雅;山石苍老洒脱,笔势锋利严整、方硬有力。

五代《浣月》 无款 台北故宫

云帆月舫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

《中秋帖》,一个千年“玩笑”,这一千古“玩笑”的可笑之处不在于米芾开的这一玩笑本身,而在于尽管早就有人指出《中秋帖》是米芾意临节临《十二月帖》之作,而且三十二个字中就有十个字被删,章法也大变,但著作权却一直挂在王献之的名下。

马远 对月图

马远 举杯玩月图

马远 松月图

清 童钰 《月下墨美图》

夏圭 洞庭秋月图

元 张可观 露台月夜图

明 戴进 月下泊舟图

明 戴进 月夜访友图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没有霓虹和喧闹的车流,古时的中秋多了份宁静。但不论时代如何进步,“中秋”深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怀不会变。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