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热门原创]·[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 | |||
羽掠山海东游记III•韶山的好风好水 6park.com楚夫子 6park.com 此次东游,还有一地是必去的。那就是韶山。大半年前,我用万里长征十分之一的时间,徒步走了万里长征十分之一的路,从武汉去北京见毛主席,没见着。这次来到长沙,岂能不去毛主席出生的旧居拜访? 6park.com 十一月二十四日,为了好一路静静欣赏湘江两岸景色,我和李君在长沙码头乘三点钟开头的客轮,溯流而上去湘潭。沿途景致,美如画廊,山姿青绿俊朗,水色澹泊明秀。二十年后,听说湘江此段不走客船了。不知为何?可能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偏快,不屑把时间浪费在半途罢?殊不知舟游比车游快活得得多!出游,一定得从容,从容行路,从容观景,方能鲜趣随见,芳思频来,厥词大放,心肠痛快。否则,风驰电掣,气急败坏,肝火旺盛,追求准点,一处限时五分钟,十分钟,跟坐办公室里瞎忙又有何两样呢?…… 6park.com 四小时后,我和李君抵达湘潭。夜宿市人委大楼三楼的文革办公室工作人员宿舍。次日清晨,很早便起床。推开窗,发现下雨了。往公交站购票,衣发俱湿,但我们兴致勃勃。八点整,车出湘潭,左厢右厢。微雨后的山川稻田,秀丽洒脱,特别的出精神。 6park.com 到了韶山冲,发现游客寥寥——就我们首班车一车人。我们庆幸避开了摩肩擦踵的熙熙攘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毛主席旧居门开着,却没有讲解员。这正好!——我是素来不喜欢随大流听嗡嗡嗡嗡的解说的。毛主席的童年故事,多来自萧三的《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斯诺的《西行漫记》。那《时代》和《漫记》,文笔双双流畅,我看过多次也不腻,永远觉得新鲜。里面的描述,已经耳熟能详。倘有新的故事,除非萧三或斯诺再采访毛主席一次,挖掘出新材料。是不是? 6park.com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和李君在毛主席旧居的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盘桓再三,再四。从屋子里头摆的家具、农具和外头的田亩和自家小小的晒谷场看,毛主席应出生于殷实人家。记得斯诺的《漫记》中说,毛主席家祖传有十五亩田地,祖父典当出去之后,变成贫农。后来他父亲做小生意,赎回了这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剩余二十五担。他父亲积累起来,又买进了七亩地,家境这才富了起来,还雇了个长工,照毛主席讲,这就相当于富农了。但在陈列馆书面文字中,很遗憾,没有看见这些介绍。 6park.com 我为什么对毛主席家田地多少感兴趣呢?那是因为我父母在抗战期间,遵祖父遗命,用工厂利润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在汉阳老家办了个收学生八百的利济小学,同时,还买了二百四十亩上好水田作为利济小学的学田。学田的收入,足以支付教员的工资和清贫学生的学杂费。若学校资金仍然周转不灵,则由我家年年照数补齐。这二百四十亩好田,我家是从未收过一颗米的租子的。但却因此,我本是资本家的父、母、二叔、三叔、四叔的个人成份,全都被划成了资产阶级兼地主!我家父辈,居然也就默认了。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一般都兼地主的。而且吧,兼了地主,并不会因“地主”二字就成了人民的敌人,成份以资本家为准。而资本家,只要是民族的,就是人民的一份子。为这“地主”俩字争,有个什么争头呢?所以算了。但我却因此也开始对别人家里有过多少亩田地感兴趣。 6park.com 步出旧居后,我和李君在外面兜了一圈,东看西瞄。当然,我们也浏览了故居外的陈列馆。然后,我和李君又转回故居徘徊。在毛主席耕种过的稻田里,我拈了一穗稻夹在日记本中,并在毛主席幼年游过泳的池塘边与李君合影留念。已是十一月底,韶山冲的水田里,稻子还没开镰收割呢。也算奇事一桩了。 6park.com 照相毕,李君催我转回汽车站买票搭下班车回湘潭。我说,“急个什么急?要是等会儿有武汉哪个单位集体开车过来瞻仰,我们不是就可以搭他们便车回武汉么?路费也省了,还是直达哩!快!省了好多转车的麻烦呢。” 6park.com “万一没武汉的车开过来呢?”李君问。 6park.com “那还不好办?我们可以搭下午的公交车回湘潭么!跟南昌一样,湘潭汽车客运站的旁边,肯定有个汽车货运站的!要运气好,司机发善心,我们可以至少蹭车蹭到长沙的!蹭一截是一截么!”我笑答。 6park.com “那,我们现在怎么安排?”李君问。 6park.com “安个什么排呀!”我说,“就坐在这儿看呗……” 6park.com “看什么?天上的云?地下的山??田里的水?……” 6park.com “是啊,看见什么是什么!看云,看山,看水。要是看得见风,那风当然也要看的哩!……我要把韶山牢牢记在心里。”我告诉李君。我没告诉他的,是我真要瞅瞅这儿的风水。跟李君说风水,而且是韶山的风水,就犯了大忌讳。日后,再来个风吹草动什么的,他若再写张落款“人民的罪人李XX”的大字报检举我,我可怎么处? 6park.com 所以,我坐在那儿呆呆的品鉴韶山的好风好水。李君呢,屁股扭去扭来——陪坐。 6park.com 我来了韶山,为什么执意要看风水呢? 6park.com 这是因为风平浪静的1965年,张君(跟我一起去过庐山和南京的那位)告诉过我一个秘密——现在搞文化革命了,是秘密。但一年之前的1965年,还没开始搞文革,我们并不认为是秘密的。那就是,张君的父亲是黄安名宿,在从同盟会到辛亥到北伐的大动荡大分化的大时代,跟董必武和郑位三结有极深的交情。交情深到什么程度了呢?张君这次没能跟我同行东游,就是去北京董家相亲去了! 6park.com 黄安人董必武,前清秀才,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当过国家副主席,代主席。行政2级待遇。开国大典那天,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那一刻,他就紧紧挨着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 6park.com 郑位三呢,前几年留园网有两位网友发过关于他的文章。郑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红二十五军、新四军二师、五师和前中原局及中原军区的主要领导人。抗战后,中共有六大战略区。以他为首的中原地区占其一,而且这块战略区就楔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核心地带,东可威胁南京,南可镇慑武汉,西可切断京广铁路,牵制了国民党军二十来个旅,减轻了东北和陕北的压力。解放后,郑位三病休离开部队,是没有授衔的元帅,享受元帅的行政3级待遇。 6park.com 武汉解放,郑位三回汉口,找到了老朋友——张父,天天去张父家摇扇子喝茶聊天神侃,把警卫员支开。张父长年赋闲在家,那时住在前花楼,人来人往很杂的,郑位三打过几十年游击,善化装,打扮如同路人,混在引壶卖浆者之流里,谁也认不出他是十大元帅级的特大干部——级别比我们湖北省的省委书记王任重还高那么三级呢! 6park.com 忽一日,郑位三问张父,有没有相熟的誊印社的人?说要找他们刻钢板印书。张父问,“位老,你官当的这么大,在中央,仅次于董老的二级,你写的书,随便交给哪个出版社出版不就结了?” 6park.com 郑位三道,“唉,你老兄赋闲几十年,闲糊涂咯,不晓得世事咯!你以为共产党是国民党?你想办个事,手下就会乖乖照你说的办?我也叫手下送过出版社来着。但出版社审查后,将我的手稿上交给武汉市委,市委又送到省委,省委又报送中央,中央一耙子打下来,说是封建迷信,不许印!原稿退还,批评我,说我老糊涂了!你看看,我这书名,明明是《科学看风水》么!科学就是科学,知道不?风水呢,是客观存在,我用科学看这客观存在,想找出个道道来,怎么就成了封建迷信呢!”说罢,从兜里掏出一大沓纸,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封面上写的果然是“科学看风水”,没有落作者姓名。 6park.com 张父多年没在外头做事,也真是糊涂了。他接过手稿,就上街去碰。恰好前花楼靠着后花楼。后花楼在保卫大武汉时是条文化街,所以后来多有誊印社。他找了一个,怕他们不肯接活,神秘地告诉誊印社的人,这书的作者,是个共产党的大官!誊印社的人翻了翻,看了看内容,不反动,便一口承应下来。 6park.com 后来,钢板刻了,也油印好装订成册了。不巧有管事儿的单位去誊印社作例行检查,一眼便看见了案上摞着的这两百本薄薄的小册子。翻开一看,便说这是违禁印刷物,要全部没收!同时问:是谁人交来刻印的?姓什么?叫什么?长什么样?住哪儿?何时来取货?誊印社的人不知张父住哪,其它都老实交待了。 6park.com 管事儿的人拿了几本《科学看风水》回单位。因为郑位三有前科,一报上去,马上市委、省委、中央便都通了气,立刻找到郑位三。告诉他,这次,不但印好的书不能取,而且,原稿也不发还了,就地销毁。 6park.com 郑位三于是找到张父,让他把刻印的工本费如数交给誊印社,代他说声对不起。这事方才了结。张父听了咋舌,说,“这么厉害呀?你还是中央委员呢!中央还有别人信风水吗?”郑位三道,“倒是没有。朱老总还批评我是越老越糊涂呢!” 6park.com 但郑位三战争岁月独当一面惯了,是个执拗人。道不行,他也不学孔子“乘桴浮于海”,而是搞“曲线”,收张父为徒,授以“科学看风水”之法。据郑位三说,他从领导黄麻暴动起,就对风水有浓厚兴趣了。走到哪,看到哪。后来,五师中原突围,跑到陕南,他因病,行动不便,开紧急会后,按会议决定和中央指示,和组织部长陈少敏离开部队,分别由地下党一路掩护回延安。他化装的,便是风水先生,一路举着风水幡看风水看到了陕北。陈少敏呢,扮的是修女,也安全抵达。 6park.com 其实,按张父后来告诉他儿子的内容看,郑位三的科学看风水并没有堪舆学那么艰深曲奥得难懂。郑位三告诉张父说:人有气,死后便从鼻孔溢出。所以看坟便是望气。要看那出气能不能被山水“团”住。他的这一说法,跟堪舆术有相似之处,如藏气;也有不同之处,如龙脉外观的圆直曲尖方等五势,便不讲究,开帐、汹通、二十四路,也不讲究。但四势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中得柔顺之气,还是讲究的。所以,郑位三认为,风水好的地方,用通俗的话说,一定是背有靠山,左右有护山,前有照山。若要气运久长,前方除照山之外,最好还有条河。这样,水能旺气,山能蓄气而不散。 6park.com 总之,郑位三发明的“科学看风水”的理论大致如此。我是从张君嘴里听来的,张君是从他爹嘴里听来的。他爹又是从郑位三嘴里听来的。就像孔夫子的话,听进说出,过了几个人之口,难免会走样。那《论语》未必都是原话照录,但大致是不会错的。 6park.com 郑位三信自己发明的科学看风水信得痴迷。他回黄安看过自家祖坟,觉得穴位不理想,便找了个吉穴迁葬。也怪,据说迁骨殖那天,抬棺抬到半路,在一土地庙附近,突然飙起狂风,吹的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接着大雷轰鸣大雨如注!把郑位三吓得不轻,连忙停迁。最后,选了个风和日丽的吉时,归葬原穴。 6park.com 最令人叫绝的是,郑位三居然看过蒋介石、林彪和毛主席三家的祖坟!说法还挺准的——须知,这是一九五零年到五二年那个时间段他对张父说的。我呢,是迟到一九六五年才听张君“传达”。一共就三句话。 6park.com 第一句是:蒋家坟头还有气。 6park.com 第二句是:林家祖坟,后有廻龙山做靠山,左右有护山,前面有长江,很好。但对面没有照山——气敞了。 6park.com 第三句是,毛家是龙脉,前后左右之山俱全,蓄气厚重。前方要有条水,就更好了——水能旺气的。 6park.com 郑位三此言是我和李君去韶山十六年之前讲的! 6park.com 蒋家坟,我没去过。但在1967年我和李君去韶山的时候,蒋介石还盘踞在台湾,还有口气在那旮旯喘,而且一直喘到他过世。 6park.com 林家坟,我次年(1968年)春天去过。站在黄冈的林家大湾,张目四看,果然,三山一水俱全,惟缺一照山——气敞了。又过了三年,1971年9月13日,极盛的林彪猝然谢世。 6park.com 此刻,我正在韶山坐望风水。果然如郑位三“科学风水论”,四面有山环护,而前方无河,本是个缺憾。但这一缺憾,我去时,应该是被1958年开工修造的韶山冲青年水库给补齐了。韶山冲青年水库,广十八平方公里,有韶河做“源头活水”,水波盈盈的清亮,天光云影共徘徊,从此,韶河即隐伏于库水之下。 | |||
![]() ![]() |
|||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