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前提三·出版的商业化·上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3-03-17 17:42 已读 1350 次 4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前提三·出版的商业化·上 6park.com

楚夫子 6park.com

  6park.com

在中国,美国文学翻译的出现,除了要满足对翻译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合格的翻译人材的培训这两个前提条件外,还需要满足第三个前提:中国印刷出版的商业化。 6park.com

虽然早在十一世纪,宋朝的毕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迟至十九世纪,雕版印刷在中国仍然大行其道。外国传教士们于是将中国人发明的活字印刷再介绍回中国。通商口岸的开放,使现代印刷设备和技术得以引进。 6park.com

1810年,马礼逊译出《新约》中的《使徒行传》。因政府严禁洋人刻书,87乃由蔡卢兴秘密承印一千本。镌刻字模的工人,是来自广东肇庆府高明县三洲古劳村的梁发(1789-1855,又名恭发、功发、公发,俗称梁亚发、梁阿发)。后因事机不密,被官府察觉,不得已,烧毁了全部字模。 6park.com

两年后,马礼逊翻译了《新约》里的《路加福音》,并再次雇用梁发镌刻字模,欲与《使徒行传》一起刊印。官方再次发现了他们的图谋,并收缴了模板。 6park.com

因为清廷的禁止和澳门葡萄牙耶稣军教士的阻挠,直到1814年, “鉴于在中国境内从事翻译、印刷等等工作之困难,以及居无定所之史实”,88马礼逊和英国教士米怜(William Milne,1785-1822)召集中国刻工、印工梁发、蔡高、屈亚昂、屈亚熙等,转往马六甲设立印刷所。这一年,马礼逊在广州发行了《新约》的第一个中文版本。五年后,与所译《旧约》一起出版。这是第一部中文《圣经》的全译本。1815年,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了第一家近代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同年,马礼逊开始出版他自编的《华英辭典》。其活字镌刻者为西人汤姆氏(P. P. Thomas)和几位中国工匠。他们在含锡的合金块上雕刻中文活字。89此后四十年,他们镌刻了二十万个活体字模。不同的生字超过二万。1856年,广州动乱,活字被毁。 6park.com

1827年,英国教士戴尔(Samuel Dyer, 1804-43)抵达槟榔屿,致力于汉文金属活字的研制工作。次年,戴尔到达马六甲,从事中文书籍印刷。1833年,他在裨治文创办的《中国文库(The Chinese Repository)》杂志上,发表了有关汉文金属活字的长篇论文。1844年,美国长老会在华印刷机构美华书馆从美国迁至澳门,由科尔(Richard Cole)主持工作。次年,又迁宁波。1860年,再迁上海。在1851年,科尔完成了大小两套活字,每套4,700个。截至1860年,美华书馆共试制了七种大小不同的活字。90 6park.com

与此同时,其它地方也开始了汉文活板印刷的研制。巴黎著名的雕刻工马塞林·勒朗德(Marcellin-Legrand)在汉学家薄塞尔(M. Pauthier)的指导下,做成了一套两千字的活字。1836年,美国长老会订购了一套,含三千个字模,送到澳门印制教科书。在美国波士顿,活板印刷的汉字字模的研制也于1834年开始,一共制造了两套活字,供应在中国的长老会传教士。91 6park.com

1860年,是汉字印刷技术突飞猛进的一年:美华书馆的新主持人姜别利(William Gamble, ?-1886)成功地引用电镀方法创制了汉文字模,制成大小铅字七种,并大量制作和出售这种铅活字给上海的报馆、北京总理通商各国事务衙门及日、英、法各国。与此同时,姜别利还雇用了两名中国学者,每人耗费两年功夫,遍查美华书馆所印之《新旧约全书》及其它27册书籍中的110万个汉字,计算出常用字5,150枚,并依发现出现频率的多寡,将这些字分为十五类。其中,重现一万次以上者,有13字。重现一千次以上者,有224字……其中重现不过二十五次者,3,715字。 6park.com

姜别利据此,将铅字分为常用、备用、罕用三大类,并因之创制了一种“元宝式”字架,大大提高了捡字功效。这种创造和革新,使美华书馆自此垄断上海印刷业长达五十年。出版的书籍,超过四十万册。到1870年代,大部分中国报纸都采用了活字铅印。只不过因为印刷机是手摇的,每小时只能印出数百张。 6park.com

1879年以后,煤气印刷机开始取代手摇印刷机。同时,石印和铜版印刷也进入中国。92据1906年的一份统计,仅在上海一地,加入上海书业商会的出版商,就有二十二家。93正是这些教会和商办的印刷厂的建立,使其后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文版的大量印刷成为可能。它大大降低了书本和杂志的售价,刺激了翻译活动的发展。 6park.com

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也极大地促进了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第一家用汉字出版的月刊,是在马六甲编印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而第一家在中国用汉字出版的月刊,是1833年郭实腊(Karl Friedrich August Gutzlaff,,1803-1851)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第一家中文日报,是伍廷芳(1842-1922)与友人一起创办的《中国邮报(China Mail)》的中文版《中外新报》。94截至1895年,外国人在华几乎办了两百家报刊杂志。中国人也办了差不多五十家。其中一些,成了外国文学翻译的载体。而《申报》,在这一时期对中国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6park.com

  6park.com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