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热门原创]·[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为什么要杀《马拉之死》里的马拉
送交者: 牛员外[♂☆★★★★湖边健走★★★★☆♂] 于 2023-03-21 5:03 已读 627 次 1 赞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在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击碎了英国长期殖民的美梦之后,欧洲很多国家跳出来支持美国。其中包括法国,他们不仅为美国独立献上了巨额经济支持,还主动请缨出战英军,这导致国内财政入不敷出,最终爆发战争。
这时,法王路易十六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国内主要的两股势力都想推翻他的统治,不同的是"激进派"认为应该立刻、马上、直接处死他,"保守派"认为还是要"再商量一下"。其中"保守派"也是从"激进派"中脱离出来的一个分支,他们不认可"激进派"的作风。

"激进派"的领头人物——让·保尔·马拉,他弃医从政,是起义的领袖之一。没错,他就是那一幅《马拉之死》的主人公。之后激进派还是成功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但马拉被"保守派"视为"眼中钉",于次年派女特务夏绿蒂·科黛暗杀了他。


《马拉之死》1793年,布面油画,165X127厘米

雅克·路易·大卫

收藏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馆


法国新古典主义大师——雅克·路易·大卫,他听到这个震惊的消息后绘制了《马拉之死》,马拉是他的好友。作品中,大卫以希腊雕塑的手法将马拉喻为耶稣般的"圣者"形象,令看到作品的人自然联想到耶稣受难下十字架的场景,大面积留"黑"的背景营造出死亡的虚无之感。马拉之所以会在浴缸遭行刺是因为他有严重的皮肤病需浸泡治疗,包括头上包的浴巾。而浴缸旁简易的桌子、墨水和手上的鸡毛笔都说明马拉常于病痛中坚持办公。这幅充满戏剧张力的作品被称为新古典的"奇迹"。



马拉手上是一张敌派名单,刺客科黛就是假装上报名单行刺成功的,地上还留下了刀,刺客科黛行刺后没有逃走而是选择就地被擒。


《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1860年,布面油画,203x154厘米

保罗·博德利

收藏于法国南希美术馆


很多年后,另一位法国画家——保罗·博德利,他绘制了一幅《刺杀马拉之后的科黛》的作品,这是他唯一一幅这类题材的画作,从名称不难看出博德利不否认科黛"谋杀"马拉的行为,作品中的科黛看上去是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形象,神情凝重地紧靠墙角,浴室现场一片狼藉。

博德利的创作灵感很可能来自于大卫的这一幅作品。大卫的新古典主义作品也从来不会令人失望,此幅画同样是他的一幅技法精湛,登峰造极之作。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5 银元!

喜欢牛员外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牛员外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