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化长廊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美国文学汉译史·中国十九世纪翻译出版概述
送交者: 楚夫子[★★声望品衔10★★] 于 2023-03-25 13:54 已读 1672 次 4 赞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美国文学汉译史·中国十九世纪翻译出版概述 楚夫子

在朗费罗的《人生颂》译成中文之前,西方文学作品译成中文的只有《伊索寓言》。13利玛窦在1608年出版的《畸人十篇》(The Ten Paradoxes)中最先提及此书。14六年之后,庞迪我在《七克》中译出数篇。15其后,1625年,又出现了由法国人金尼閣(Nicolas Trigault, 1577-1628)口授、由南国张賡笔传的《伊索寓言》译本《況义意拾谕言》。16

从1837到1838年,广东出版的报刊《中国丛报》挑选了八十一篇域外寓言,接连译出。17总名虽是《意拾蒙引》,实则出自多位寓言作者之手。除伊索外,尚有费德鲁斯、安纳纽斯、巴兰德斯等等。181840年,《意拾喻言》单行本在广州出版。文本分四部分。一为英文,一为汉语文言文,一为官话注音,一为粤语拼音。为的是方便英国人学汉文。在书的封面上,用英文印着:“意拾喻言/由博学的蒙昧先生用中文撰写,再经他的门人懒惰生编辑成现在的形式。”附载的意译文字和逐字直译文字,系苏格兰出生的罗伯聃(RobertThom, 1807-46)所作。他1834年来华,1840年进入外交界,历任翻译、民政长官、领事。 罗伯聃在该书的序言中,简述了他翻译的过程:“编者在不同时间多次用官话将其(寓言)口授于土著老师。老师笔锋甚健,立马就顺顺当当以简洁的风格敷衍成文。……这等口授笔录的方式,会令读者回想起数世纪以前我国曾采用的翻译方式,即,口授者用当时当地的英语叙说,而由笔受者(一般是牧师)将实质内容用拉丁文书写成篇。”19有趣的是,大概是为了迎合中国的读者罢,在多处涉及时间和地点的地方,都被“中国化”了。20所以,当《寓言》在广州横空出世时, “中国人极为欢迎。这些寓言甚至传进了官府……直到后来,官员们见到他们邪恶的习俗被损害而恼怒起来,这才明令禁制。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援引寓言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和争端了。——对了,有一次,为了让一群硬说英国就是想跟中国争斗的官员闭嘴,我们引用了《下金蛋的鹅》这则寓言。还真个立竿见影。其寓意马上便被领会了。21

这是外国文学翻译第一次被当作政治的实用工具记录在案。如果说这次是外国人利用文学翻译作政治工具,那么以后,正如翻译《人生颂》的范例,中国人也会一次又一次地利用外国文学的汉译作政治工具,达到自己的目的。

1857年,还在威妥玛和董恂翻译《人生颂》之前,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1815-1887)主编的中文杂志《六合丛谈》创刊号上,便刊载了英国人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传教士,后为海关翻译)所撰之《希腊为西国文学之祖》一文,介绍荷马的两大史诗、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的作品以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此后,艾约瑟还就古希腊古罗马文学陆续写出《希腊诗人略说》、《基改罗传》、《百拉多传》、《荷马传》等。这是中国近代对外国文学最早的系统介绍。

【注:以下,是两份统计表格。因在网上发图表帖打印不方正,故尔不拟以表格形式照录,不得不变通,将图表简化,代之以文字叙述达意。尚盼读者见谅。】

表一:新教传教士译述统计表 (1810-1867)/出版种类、数量、占比

该表按基督教教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三类统计。

基督教教义(分圣经翻译,注释圣经,神学,使徒传记,圣教问答,祈祷,圣诗)共译出687册/本,总占比86%。

人文科学(分政府,经济,语文和课本,历史,地理),共译出46册/本,总占比6%。

自然科学(分数学,天文学,历书,物理学,植物学,医学),共译出47册/本,总占比6%。

杂录,共译出13册/本,总占比2%

此统计,只计单行本,不包括杂志上的翻译文章。其中,用文言文译出的共578册/本,用方言译出的共217册/本。

新教传教士合共译出795册/本。22

表二:中国政府翻译机构译述统计表 (1850-1899)/出版种类、数量、占比

该表按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史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杂录九类统计。

哲学,共10册/本,占比1.8%

宗教,共5册/本,占比1.0

文学3册/本,占比0.5%

艺术2册/本,占比0.3%

史地57册/本,占比10%

社会科学46册/本,占比8.1%

自然科学169册/本,占比29.8%

应用科学230册/本,占比40.6%

杂录45册/本,占比7.9%

中国政府翻译机构合共译出567册/本。其中原著来源国及其所占比例为:

英国,286册/本,占比50.5%

美国,82册/本,占比14.5%

法国,13册/本,占比2.3%

德国,29册/本,占比5.1%

俄国,2册/本,占比0.3%

日本,86册/本,占比15.1

不明国家,69册/本,占比12.2%

此统计,亦只计单行本,不包括杂志上的翻译文章。23

值得指出的是,从表二观察,政府翻译机构在半个世纪的时间段翻译出版的567种书中,只有一种是美国文学作品。另有两种,分别是英国文学和其它“不明“国度的文学作品。

在这一时期,美国文学作品和其它外国文学作品大都是私人机构和公司翻译的:

1867年,上海华草书馆出版了英国作家班杨《天路历程》的汉译本。该译本七年后传入日本。日本人据中文译本作了转译。24

1871年,王韬(1828-97)在《普法战纪》中翻译了法国和德国的国歌。该书共十四卷,出版于1872年。在翻译过程中,王韬得到另一译者张宗良的协助。张代为收集外国期刊。1878年,王韬的译本被日本军部翻印。25法国国歌的译文分成四段。德国国歌的译文划为六节。德国国歌《祖国歌》,被“奋翮生”,即后来的护国军统领蔡锷(1882-1916),录入《军国民篇》(《新民丛报》第十一号)。德国国歌,则被蔡锷的师长梁启超收入《饮冰室诗话》。梁启超从政治角度,高度评价这两首诗歌和王韬的译笔:“皆彼中名家之作,于两国立国精神大有关系者。王氏译笔亦尚能传其神韵。”26梁启超并特别说明,发表它们,为的是“激励国民进取”和“发扬志气”。27

1872年四月十五日至十八日,28上海《申报》连载了小说《談瀛小录》。它是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第一部分的译本,但被作为中国人写的原创小说发表。29曰

同年四月二十二日,《申报》又刊载了《一睡二十年》。这是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的中文首译。译文为文言。多处对原文作了随意的改动。译者佚名。30从译文之优美流畅看,可以断定,译者,或所谓的笔受,或曰润笔,是中国人。全文看上去,就好像是译者自己在写故事和说故事,而不是欧文这样的外国人。 “瑞普”,按其发音,被译成中国常见的姓氏“魏”。英文原文的头三段,用了474个英文字。31在译文里,这些英文字被浓缩成十四个汉字,以迎合读过无数类似的中国历史传奇的读者的欣赏习惯:“相传有魏某者,家仅中人,世居于乡。”使人不解的是,何以译者将瑞普睡觉的时间长度从二十年改成了七十年。32

1873年,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申报》办)开始连载一部由英文译成白话的英国长篇小说《昕夕闲谈》。译者署名“蠡勺居士”,未注明原作者是谁。这篇小说,足足连载了两年之久。33

与此同时,上海教会办的《中西闻见录》也刊载了不少寓言。可是不知何故,在七十年代初引进的这些西方小说的嫩芽,随着刊物《瀛寰琐记》改名为《西溟琐记》,而嘎然被掐断。

沉寂数年之后,1882年,《画图新报》馆译印了一部小说《安乐家》。1888年,天津《时报》馆也代印了《伊索寓言》的新译本《海国妙喻》34

  6park.com

 

6park.com

贴主:楚夫子于2023_03_25 14:02:02编辑

评分完成:已经给 楚夫子 加上 50 银元!

6park.com

贴主:楚夫子于2023_03_25 19:27:48编辑
贴主:楚夫子于2023_03_25 19:33:06编辑
喜欢楚夫子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楚夫子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文化长廊首页]
楚夫子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