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海外移民追悔莫及:中国国籍千金不换(2)
送交者: liu7897[布衣] 于 2014-09-19 23:49 已读 1488 次  

liu7897的个人频道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像不少中国留学生那样,进入了美国的普通中产阶级,但从过去20来年的情况看,情形也不妙,你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些年来,你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吗?你拥有的资产增值了吗?你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信心吗?

  恐怕给否定回答的将不是少数,说不定你还会像许多美国人一样,质疑“美国梦”风光不再的原因,甚至同情“占领华尔街”运动。当然,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进了美国的第一世界,我也祝贺你,不过这种成功的概率比你在中国成功的概率可能要低很多。 其实,过去30来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假如你生活在中国,你的财富可能已经增加三五倍了;假如你移民去了美国,你的收入可能走了下坡路,你的财富也可能因为赶上了金融危机而缩水四分之一,今天要衣锦还乡都不容易了。错过了中国迅速崛起的伟大时代和机遇,又赶上了西方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都是许多海外华人的心头之痛,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在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势头和规模崛起,多数人的财富在迅速增长,当然这个过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而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过去的 20来年里,多数人的财富没有增加,而是减少。

  美国是否可能扭转其总体的颓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推动实质性的改革。世界在巨变,中国进步快,美国退步也快,一进一退,双方的差距就缩小了,不少领域双方的情况已开始逆转。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赶上,甚至超越西方。 我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去过无数次美国,走访了所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印象中,西方成了“发达国家”的同义词,但我在西方国家走得越多,我就越感到西方国家内部差异巨大,“发达国家不发达”的情况比比皆是,发达国家内部的“第三世界化”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我曾引用过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2008年访问上海、北京、大连后的感叹:“相比之下,纽约更像第三世界”,这种感受是真实的。美国所有的大城市内部都有庞大的第三世界街区,外人一般不敢涉足。法国大中城市的城郊接合部、马赛市的大片城区、意大利从那不勒斯开始的南部多数地方等等,都给人一种第三世界的感觉。

  最近几年,美国自然灾害比往年多,由于基础设施严重失修,许多地方出现“逢灾必停电”的状况,成百上千万户的居民深受其害。 西方世界的“第三世界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法国 2003年一场热浪袭来就导致 1万多老人非正常死亡;每个新年之夜法国都有上千辆汽车被无业人员烧毁;首都巴黎的治安也每况愈下,这些年当地华人甚至说:“巴黎只有两种华人:一种是已经被抢过的,一种是将要被抢的”;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美国政府的救灾毫无章法,新奥尔良市顷刻成了犯罪和死亡之都;意大利南部最大城市那不勒斯多年来垃圾满城,臭气熏天,政客们连如何处理城市垃圾都达不成共识。米尔网 www.miercn.com

  美国前能源部长比尔·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惊呼“美国的电力系统还停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近十年来鲜有进步,各地电网各自为政导致了效率低下、抗灾能力差”,他说“中国是美国学习的榜样”,希望美国能像中国一样大规模地投资改造自己的各种基础设施。 中国人口基数大,移民的比例迄今为止仍然非常之小。以我自己的观察,即使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而移民欧美的所谓中产阶层人士,绝大多数都把自己的根留在国内,包括自己的企业和资产等,因为他们也了解至少今后的二三十年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

喜欢liu7897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liu7897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