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中国生物学家韩春雨发明DNA引导的基因编辑技术,牛逼大了
送交者: 松土中[布衣] 于 2016-05-10 6:01 已读 1166 次 1 赞  

松土中的个人频道

5月8日,《知识分子》发文《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新技术》,介绍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技术的学术贡献和意义后,引发巨大反响。 

  文章称,最近几天,中国生物学界沸腾了。其中有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有年轻研究员、活跃的研究生,大家议论纷纷。近年国际上因为基因修饰技术而激烈争议谁应该得诺奖,而来自河北科技大学、名不见经传的副教授韩春雨的工作打开了新局面——不是说他会得诺奖,而是有可能他发明的基因修饰新技术会替代现有技术而成为最实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发现具有带来技术和产业变化的潜能。 

  令国人激动的是,韩春雨在河北科技大学条件不好、经费缺乏、人员很少的情况下做出的研究优于世界一流的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  据河北科技大学网站介绍,该校1996年才建校,由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和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而成。没有博士授予点,全校文理工商专业加起来才有48个教授。有趣的是,去年医学诺奖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和此次河北科技大学的韩春雨,都没有受到过任何海外培训。 

  据悉,该研究成果利用格氏嗜盐碱杆菌(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的Argonaute来实现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真正实现了对基因组的任意位置进行切割,将基因编辑的可能性推入了更广泛的境地。在此之前,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Cas9是最常用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简单来说,韩春雨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适合在人类细胞中基因组编辑,不同于已有最时兴的技术(CRISPR-Cas9)。后者通过RNA寻找替换序列,而新技术通过DNA作为介导寻找替换目标。 

  该成果是我国首个“中国创造”的尖端生物技术,打破了外国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垄断,研究水平可比肩国际一流大学同领域,该项技术具有以下明确优势:1.向导设计制作简便:可以像合成PCR引物一样合成短链单链DNA向导;向导可直接转染细胞和组织而无需构建向导表达载体。2.可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Cas9基因组的靶点选择受到PAM区和富含GC区的限制。而NgAgo对靶点选择没有限制,对基因组任何位置都能有效引入双链断裂。3.由于向导核酸是DNA而非RNA,因此避免了RNA易于形成复杂的二级结构而带来的失效或者脱靶效应。4.对游离于细胞核的DNA具有更高的切割效率。 

  另据介绍,该技术可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精准基因改造,以及乙肝、艾滋病或者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治疗”,在人类血液、器官的编辑和再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药,农业,畜牧等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国内外生命科学界学者纷纷就这项技术的突破性意义发表评论,各方读者也就韩春雨的“另类出身”在网络上展开评论。 

  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鲁白表示,在一所不太有名的大学,我们自己培养出的科研人员也能做出这样的成果,能够和美国的最新技术叫板,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NgAgo-gDNA技术的知识产权掌握在韩春雨团队手中,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与之竞争,这又是一大优势。CRISPR-Cas9技术的发明者中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张锋等人,也有美国加州大学的珍妮弗·杜德纳等人,由于该技术在科学上和商业上的巨大前景,双方团队正为这一技术的专利权归属打官司。我们自己掌握了知识产权,不仅有利于中国生命科学界使用这项技术,一些国外的大公司也可能会主动来付费要求得到技术授权。 

  鲁白称,现在一些科研评价体系往往是讲名气、摆资历,不利于年轻人发挥创造性,希望能够借韩春雨的事例,呼吁中国科学界做出体制上、文化上的突破,鼓励年轻人冒头创新,这也符合国家号召创新的政策。 

  免疫学博士候选人王宇歌称,许多生物研究资源(比如NCBI包括pubmed,PDB,引物数据库,测序,常用载体,蛋白纯化方法)无论是MIT也好还是河北科大也好,都是可以获取的,只要你有心有想法(当然需要大型仪器和经费支撑的基因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另说)。 

  他还表示,踏实勤奋其实是好的科研必要条件,现行科研体制(美国是鼻祖,中国学自美国)有些浮夸和浮躁,更像商业运营。 

  观察者网注意到,早在2011年2月14日,如今的《知识分子》主编饶毅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就发表了《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的文章,公开呼吁支持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博士后和研究生。 

  近日,《知识分子》又重刊了此文,并称:“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时常看到对他们困窘状态的公开报道,发展现状似乎并不乐观。他们大多没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空间,缺少科研资源,生活清贫,部分青年教师陷入教学和科研两难境地。”  附Nature technology链接 http://www.nature.com/nbt/journal/vaop/ncurrent/full/nbt.3547.html

评分完成:已经给本帖加上 20 银元!

喜欢松土中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松土中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