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生活百态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家与国,一个人的天下故事
送交者: modo[★★声望品衔10★★] 于 2019-12-27 12:01 已读 2371 次 4 赞  

modo的个人频道

最近看到关于家国天下观,‘子不嫌母丑’的看法,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整理如下。

一个人的一生,是个故事。这个故事,或百转千回,曲折离奇,或平平淡淡,清静怡然,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一生一死,千千万万人,在一生一死间,交织成一幅生活的画卷。其中,可以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生活,通过物质的交换,需求与消费,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精神生活则更为复杂一些,他是人们感情的联系,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当一个故事被记忆,他就是鲜活的,就是精神生活的延续,当他被遗忘了,也就不复存在。 

一个人的物质生活加上精神生活,就是人生。许多人的物质生活加上精神生活,就是文明。 

文明有一个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比如此时此刻,我用中文写下这些,无论内容,无论意义,这是我的心意,我个人无法用其他文字,表达同样的心意。不论如何,交流的时候,用中文总是让我更走心,经商的时候,让我觉得更方便,闲聊的时候,让我觉得更惬意,哪怕是动怒的时候,春心荡漾的时候,也让我更放肆,更解气,表达我真挚的爱与恨。这种羁绊,将伴我一生,这是一种文化亲情,中国人比喻亲情,经常会用母子,这就是开篇子不嫌母丑的比喻的由来。这只是一种比喻,但也有类似的地方。比如,人会为自己普通的子女感到骄傲,也会为普通的父母感到自豪,亲友普通的人生,依然让他觉得厉害,这背后,是亲情羁绊的缘故,纠结于自豪骄傲厉害这些定义,才是本末倒置,没有意义的。同样,有爱就有恨,也有子女,痛恨自己的父母,也有父母,虐待自己的孩子,这背后,也一定有另一个故事。无论如何,这大概就是所谓,人性的故事吧。 

也有的人是可以用两种语言的,甚至多种语言,表达心意。正好借此,讨论一下,文明的边界。这颗星球的故事,是交织在一起的,不一定在什么角落,文明就会发生碰撞和融合。以至于在一个人身上,一个人的故事里,都没法把文明的边界,画的泾渭分明。文明的边界,是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他不以国界法律定,也不以物质为基准,相反这些东西,都是文明的一个表象,就像政治,经济,文化,某一方面,都不能全面的展示中华文明,而只是解读他的故事的一个角度。所以当人们争执的时候,往往只是在从自己选定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已。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故事有始有终,感情有亲有疏,在我们选择来这里的时候,我们的亲疏就已经表现。我们的感情,更贴近中文,更在乎中华文明。文明虽然难以分界限,但在一个人身上,却可以辨亲疏。一些人的孩子,不会再朗诵中文诗歌,不会再用中文写下心意。对他们来说,中华文明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也许,他们是不会把感情,投入到这家国天下的讨论中的。

然而,这里把对文明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文字语言上,终归也还只是一个角度,甚至可以说是肤浅的。因为一个好的故事,直击灵魂的时候,是可以穿透语言文字的阻碍的。毕竟,地球人类本身,这样一个在我们自己看来庞大悠久的故事,也是一个文明。他的延续,或好或坏,或平静或激荡,同样都在于那一个个鲜活的人,和他们的故事里。时时刻刻,总有新的故事将要开始,旧的故事又要重来。

此时,我将我的心意,用我的语言,写在此地。

评分完成:已经给 modo 加上 300 银元!

喜欢modo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modo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生活百态首页]
modo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手机扫描进入,浏览分享更畅快!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